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12章 大明永久繁荣,朱家才能代代兴旺!

第412章 大明永久繁荣,朱家才能代代兴旺!

第412章 大明永久繁荣,朱家才能代代兴旺!!

老人家可不是这么好糊弄的。

一听到江都郡主这么说马上就认真起来,而且是非常的在意。

“小丫头这么大的人还玩这套,你儿子都快一岁了。”朱元璋说道。

可是江都郡主这次是铁了心要玩这套而且是撒着娇说道:“皇爷爷您一向宠爱我难道这点要求都不能提吗?”

这个话一出来顿时让朱元璋也是无可奈何。

他逗弄着怀里的小重孙,“你看看你娘这么大人了还要在太外公这里撒娇,你以后可不能学你娘哈!”

江都郡主脸微微一红。

这的确是有点让人不好意思,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还在这里。

不过为了夫君的事业,为了大明的天下他也只能这么做。

于是边上所有的宫女太监都被撤走。

这下朱元璋一下就猜到了是什么事情,心里面也明白为什么小丫头要在自己这里这么的谨慎,甚至连最喜爱的重外孙都带了过来,其实都是为了铺垫和保险。

“是这陈寒那小子让你来皇爷爷这里试探的吧?你去告诉他,不管他要干什么,不需要跟咱商量什么,他和老大商量好就行,咱是没有什么意见的。”老爷子说道。

他心里面暗暗猜测。

需要自己做主,而且还一定是自己做主了才能算的事情,好像已经没有几件了。

他心里面明镜一样的,这件事肯定是陈寒拜托小丫头来试探自己的口风的。

“好好好!看在你生了这么个可爱的小家伙的份上,皇爷爷不生气。”朱元璋道。

王公公他们看了眼朱元璋,朱元璋示意了他们一下。

“皇爷爷这可不是撒娇,孙女不是怕皇爷爷您会生气吗?”江都郡主说道。

江都郡主依旧是不正面回答,“可是这件事就得您做主才行。”

江都郡主脸色也严肃了一点,“你们都退后一点吧,我跟皇爷爷单独说一下话。”

这一下就算是老爷子也有点不敢大意,因为只要是陈寒这小子搞的事情就不会很小,现在看起来小丫头之所以要在这里这么的谨慎,一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江都郡主还是觉得不够保险:“皇爷爷您的说不管是什么事您都不生气,您就算不答应也不能生气,可以吗?”

听到江都郡主这么说,朱元璋更加的不明白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吗?非要自己做主。

想了半天之后朱元璋还是说道:“伱说吧,到底是什么事,如果皇爷爷能答应你们的一定答应。”

因为这件事不是主表能说了算的,又或者源头还是在自己这里。

双重肯定那就一定是会说出点什么让自己非常的生气,朱元璋更加的重视,脸上的表情也凝重起来。

难道是?

这件事陈寒虽然没有在他耳朵边上提起,但是曾经有意无意说过,而且还真是自己才能做主。

或许在他们的眼里面现在的自己还是那个让人望而生畏的老头子,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在自己面前如此支吾。

这下老爷子更加的担心,这里面一定是涉及了很多的机密。

不过从中也能看出来这件事有多么严重。

“你说吧!”老爷子抱着陈锦年说道。

江都郡主小声问道:“皇爷爷您知道为何在后世,我们朱家出现这么多尾大不掉的宗室吗?”

朱元璋听到江都郡主的话,气不打一处来,心想:这件事你家那位已经批评过咱了,怎么你现在还要来一次?

“这件事不都已经说明白了吗?”朱元璋道。

江都郡主道:“不,这件事还没有彻底地说明白还有很多没有说清的地方。”

听到江都郡主这么说朱元璋更加确认这件事,就是陈寒在背后做主的。

朱元璋抱着怀里别人的婴儿,看着此时非常认真的江都郡主。

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这个小孙女有的时候也变得让自己猜不透。

或许他现在才终于明白,跟陈寒生活在一起的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之内似乎开启了天眼一般的迅速成长。

不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在改变。

而是因为陈寒的后世所学所带来的,令他们眼界开阔的境界。

朱元璋其实是挺害怕这样的人的存在。

因为一旦这种人多了的话,有了自己的思维,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那么多天真烂漫,而且不着边际的思想的话,对于统治来讲呢是不利的。

虽然他一直都觉得,陈寒的到来能够令整個大明王朝变得更加好一点。

但是也绝对不希望这样的人太多。

一两个也就够了。

可以为大明王朝出摆脱曾经犯过的那些错误。

但是一旦这种人多了,就会令所有人变得不再那么好控制。

就像现在的这个小孙女。

虽然站在自己的面前,似乎一伸手的功夫就能够够得上,但是她的脑子里边,如今已经被陈寒的一些想法所改变。

这是好事也是一个坏事。

好事就在于这件事情,只发生在皇家的这一小片人当中。

所以现在他一直都在考虑凌汉是不是有必要解决一下。

虽然知道凌汉肯定是不会主动说出来的,但是这种事,一旦让另外一个人知道,似乎就变得不那么的稳定,不那么的确定,不那么的保险。

只有真正的死人才能够将所有的秘密都给保留下来。

所以这个时候的朱元璋甚至动起了,如果真的要解决这件事情的话,最主要的办法就是灭掉凌汉这么一个外来人。

可老爷子现在毕竟心比较软了,毕竟曾经自己家人的那些遭遇,让老爷子也明白造的冤孽太多,即便自己的命够硬,可是自己身边的人就会被自己所连累。

于是这个时候的老爷子忽然之间就多了,那么一抹温情。

心里有的那么一个想法也被他断然否决。

甚至心里边还在责怪自己,人家凌汉怎么也是功臣,尤其是在和陈寒的对话的那段时间。

要不是有凌汉这么个人物充当前卒,自己等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那么多。

或许这还真的就是慢慢的自己的心态,有了很大的不同的原因。

想到这里,这个时候的朱元璋,也莫名地觉得自己的心变得软了。

要是之前江都郡主,是怎么都不敢在自己面前这么的放肆。

也正如老爷子所想象的那样,江都郡主之所以敢在这个时候在他面前说这样的话。

其实还真的就是要感谢此时的朱元璋,经过了这么多事情的洗礼之后。

尤其是陈寒告知了他后世,大明王朝所发生的那些事情,让朱元璋心里有了变化,心态也变得更加柔和。

尤其是太子朱标现在还活着这件事,对老爷子来讲是一个非常大的缓和,且老爷子现在的心情很好,他的心态也很好。

所以才能够这么的心平气和。

江都郡主看着老爷子,老爷子也看着江都郡主,终于老爷子说道:“好,你既然有准备,既然想好了怎么来做事,那你便说一说,如果真的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可以解决现在的根本问题,那即便要牺牲一点什么,咱也能认同。”

江都郡主得到了老爷子的这个话之后,终于是说道:“皇爷爷,我的确是在与夫君商量某些事情的时候,从夫君的嘴里边得到了一个让我也感觉到很诧异的话题。

他说如果现在真的想要改变咱们大明王朝的未来,真的要在大明王朝三代之后依旧能保持活力,必须得做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必须得是经过您的嘴才能够完成,也必须得您亲自操盘,才能够让天下人都认同,以后才敢做事。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这项国策执行下去。”

朱元璋心里面此时更加确认,这件事情与自己有关。

而江都郡主也没有拖沓,直接说道,“关于您废掉丞相这件事,您一定听了夫君的话,知道那是非常错误的,因为您废掉丞相之后,权力虽然集中在了您一个人的手上,但是您自己本身劳累不说,也容易造成偏颇。

当然孙女以及父亲还有夫君他们都认为您在血与火当中滚过来的,所以您的经验都足够让您判断某件事情的对错,甚至足够认定某个人的心是好还是坏,您有足够丰富的经历,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可是皇爷爷,说句不好听的,咱们所有人都不能够长命百岁,咱们总有一天都会化作烟尘,那今后的继任者的,您觉得他们能有您这样的经历吗?

您自从当上了皇帝之后,对朱家的宗室,整个家族都格外的好,即便是后辈儿孙们的将来您都考虑得周周道道,您甚至希望全天下所有的好的东西都供应给咱们朱家人,您的心是好的,因为您吃过苦,您看到过太多亲人在您面前离世,您受不了这样的经历,您也不希望朱家人有您这样的遭遇。”

朱元璋感觉到自己的心好像再次被撕开来反复鞭打一般,但是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自己的想法。

陈寒更是说过这件事情,而这一次自己的孙女好像要再一次鞭尸一般。

江都郡主没有立刻住嘴,而是要直接点明白问题:“您的这些做法让儿孙们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可是也让儿孙们失去了与您一样的经历,他们无法辨认忠奸,无法判断好坏,更无法体察民情,所以就会像两晋时期,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一般。

司马衷是真的蠢吗?不,他只是缺少在民间历练而已。

您现在是能够判断,您也能够驾驭得了群臣,没有人能够控制您这样的伟大君王,但是您的继任者,或许父亲可以,或许允熥在夫君、父亲还有皇爷爷的教导之下,也能够辨明是非,但是允通的继任者呢?生长在深宫里边的他们,能分辨民间的情况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只能任由下边的群臣哄骗。”

朱元璋,听完这话立刻反驳,“你们反反复复说这些,无非是想要复立丞相。”

江都郡主点头:“的确如此。”

朱元璋握紧了拳头,握得嘎吱嘎吱响。

他曾经不止说过一次,谁要是敢提复立丞相这件事情,那就是杀无赦的大罪。

可如今居然是自己的孙女在自己面前提这件事。

这个孙女还是自己最宠爱的,为自己生了重外孙的。

而且这一路看下去也发现,自己的这位孙女和陈寒,的确做到了许多他未曾有过的成就。

可是就真的有资格在自己面前提这件事情吗?

明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自己最大的忌讳,即便是太子朱标,也不敢在自己面前公然提这件事。

因为都知道自己肯定会生气。

即便自己想到了是这么个事情,可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孙女会直接堂而皇之地提起。

“皇爷爷,我之所以要跟您说,一定要让您不生气就在于此,因为没有人敢提这件事,而孙女之所以提,是因为我大明在您的统治之下来到了一个盛世,我实在不希望看到三代之后,大明国力急剧衰落。就像您听到夫君说的英宗朱祁镇,他为何要一味地宠幸太监王振?

是因为太监是他手上最能倚仗的人,也是他最能控制的人,他只能依靠太监与文官们抗衡,但是太监们虽然掌握的权力来自皇帝的赐予,会随时收回去,但在他们掌握权力的时候,在他们还可以与文官抗衡之际,皇帝就必须依赖他们。

他们手中的那点权力就可以用来蒙蔽圣听,于是便发生了土木堡之变。

皇爷爷您难道希望这种事情真的在历史重演一遍吗?夫君来到了咱们大明,便是咱们大明莫大的机会,那便说明了如今的大明王朝真的需要改变,而且是真的需要从底层开始改变。

就如同夫君说的那样,丞相制度是必须要设立。丞相虽然与皇权抗衡,但是纵观历史来看,丞相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之大,有丞相平衡朝臣与皇帝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朝堂运转得更加顺畅,这不比倚仗那些太监更好吗?这不比倚仗内阁更好吗?

内阁依旧可以存在,却可以成为皇帝的辅助,皇帝的责任是在与丞相互相配合,慢慢积累经验。

就像一把沙子一样,握得越紧漏的就越多,您出发点都是为了朱家好,可是您握得太紧了,反而害了咱们老朱家。只有让大明王朝走得更远,老朱家才能代代兴旺。”

……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