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40章 朱元璋父子二人准备试验一下内阁制度

第40章 朱元璋父子二人准备试验一下内阁制度

第40章 朱元璋父子二人准备试验一下内阁制度!

朱元璋和朱标两个人在听完这番话之后,心里面着实是不好受。

一开始说大明王朝的覆灭,是从朱元璋这里起了一个头,朱元璋还不服气。

但到现在为止,陈寒给出的理由已经足够让朱元璋认可。

从他废除丞相的那一刻开始,后边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滑向了一个不可挽回的深渊。

不管是内阁的建立,还是特务统治,都是如此。

陈寒给出了这两样对比,也让朱元璋父子二人得到了许多的启发。

问完了这些之后,朱元璋和朱标就先行离开了。

时间不长,凌汉也从陈寒这里离开。

今天探讨的这些问题实在是深刻。

陈寒没有给出所谓的好的制度,因为就算是后人也根本给不出。

很简单一个道理。

在明朝这种时候,朱明皇室是不可能实行以民为主的政治。

而只要是帝制,就不可避免陷入窠臼,说与不说没有意义。

正如凌汉所说,当一个村长掌权十来年,就已经容不得有人挑衅自己的权威,更遑论当了皇帝二十多年的朱元璋,怎么能放心大胆地让自己的手中的权力流失。

前面更是说过,放权两成已经是朱元璋最大的底线。

从陈寒这里出来之后,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更加的沉默。

站在了稼穑亭里父子二人,在这寒风当中,并没有觉得风怎么的冷冽。

反倒是陈寒的那些话,凉透了他们的心。

他们一度觉得听完了陈寒的那些话,就算不是真实的历史,就算是可能陈寒在夸夸其谈,可是对自己的教训也实在是深刻。

废除丞相之后,这后续的一系列问题都已经有预兆。

首先就是自己的太子身体是越来越差,这就是积劳成疾。

朱标这么有能耐都已经如此,后世皇帝生长在东宫,从小锦衣玉食,怎么可能承担得了如此繁重的国事。

继而懈怠,找寻大臣帮忙,甚至找太监帮忙,都是有可能的。

虽然已经找到了根源所在,朱元璋背着手却一直都不愿意开口。

像他这样的皇帝,猜忌任何大臣。

他永远都觉得文官士大夫就是在祸害百姓的、害祸自己这种人的。

他当了皇帝之后,对文官下的手段是十分酷烈,可是现在他却不得不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有可能需要这些官员们的帮忙。

朱元璋问朱标:“老大,你说咱应该成立内阁吗?

明知道这内阁有可能发展成陈寒所说的文人士大夫掌握权柄,皇帝不得不利用太监牵制文人士大夫,你说这那个该成立吗?”

朱标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刚才听陈寒那无奈的口气,我觉得成立内阁势在必行。

纵然知道有可能会发展成陈寒所说的那样,可有句话说得好,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即便有一天大明会覆灭,我们也只能勉励去做。

况且皇帝德行不行,能力不行,才是内阁无法成为帮手的原因。

我大明的皇帝,应当海纳百川,胸怀四海。

应当加强的是对储君的培养,而不是畏惧内阁大臣。

所以爹,儿子意思是,内阁应当成立。

但是内阁的大臣不应从六部选人,应当遍阅天下,去找那些对于底层百姓了解,胸有抱负之臣直接提拔为内阁大臣。

且每任内阁大臣任期不得超过三年,任期满后继续回到原来职位之上,不过在吏部考绩时,可以在今后择优提拔。

如此内阁便兼顾皇帝助手和官员往上晋升的途径,甚至更能历练官员。

还可使有地方治理经验的大臣,来到皇帝身边,让皇帝了解真实的底层情况。

而任期只有三年,也杜绝了官员勾结朋党的可能。

又因为内阁大臣无法成为常驻,却是今后晋升的一部好梯子,这些官员必然勤奋有加。

爹,不知儿子这个提议如何?”

凌汉在后边听的是暗暗夸赞。

朱元璋在听完了这样的意见之后,点头同意。

他也在想,就如陈寒说的那样,还是得要先做一些补救的措施,才能够为后辈儿孙们留下相对充裕的改正的时间。

那就由自己这边开始。

自己总算得上是精明的君王,自己的太子朱标更是有能力的人。

应该压得住这些内阁的文官。

同样的有了这些人的帮忙,也能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以及太子的工作量,让太子有时间休息。

朱元璋在决定了之后长叹一声,“那这段时间咱们还是先解决内阁成立之事,至于和陈寒套近乎一事,刚好让江都去和陈寒多多接触吧。

凌汉,江都郡主在你那边学方言学的怎么样了?”

凌汉回道:“陛下,郡主十分聪慧,短短的几天功夫,居然已经有模有样。

虽然还有一些词稍有表述不准确,但和陈寒多多接触,在互相询问的过程里边,应该能够打磨的更加圆融。

而且我跟江都郡主也大致说完了陈寒的情况,她十分感兴趣。

郡主的机辨能力也不用担心,必定能够完成这一任务。”

凌汉之所以这么高兴,是因为他终于发现自己好像可以挣脱出来了。

他虽然十分的佩服陈寒这年轻人,年纪轻轻,但是说出来的道理以及总结都非常深刻,令凌汉这样五十来岁的老头都颇为的佩服。

特别是陈寒说的,中国人所信奉中庸之道,绝不会在人与人之间只单纯地分好与坏,而是中间有灰色地带。

皇权也一样,太监和士大夫之间之所以互相的倾轧,是因为皇帝调和能力不足。

还有陈寒所说的,制度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人,人治和法治在陈寒用简单的几句话就概括了。

这些言论的凌汉都深深佩服,但是他也明白,自己越是跟陈寒接触,知道的越多,对于他来说越不利。

还是让江都郡主去跟他说吧。

自己能抽身出来去,专心建造好那不存在的崖山村就够了。

他要溜之大吉了。

父子二人决定了之后,许久都没有说话。

也不知什么时候,朱元璋终于说了一句:“陈寒,的确是上天给大明的一个惊喜。”

朱标点头微笑,没有说话。

他始终是这么认为的。

他很高兴,父亲终于接受了这一点。

而得到了马上要去见一下陈寒消息的江都郡主,此时却格外的紧张。

她在跟自己父亲保证之时,说自己愿意为朝廷献身。

可是真正要上战场了,她心里面打鼓。

她即急于想见一见陈寒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又害怕自己完不成任务,总之是紧张到睡不着觉……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