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3章 朱允炆与汉武大帝刘彻的对比!!

第33章 朱允炆与汉武大帝刘彻的对比!!

第33章 朱允炆与汉武大帝刘彻的对比!!

凌汉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他不敢想,居然会如此复杂。

户部尚书说的那些东西他也是现在才知道,他曾经也以为户部就是管理天下赋税的。

现在看起来真的是天真了。

“你也下去吧!”朱元璋现在有点头疼。

等凌汉走了后父子两个才感觉一阵无力。

朱元璋更是苦笑一声:“咱之前还想着从陈寒那里知道后世的皇帝们到底干得怎么样,还想从后世儿孙的教训当中吸取教经验,现在看起来咱自己还一屁股的屎没有擦干净。”

朱标的眉头也是皱着久久没有松下来,他也感觉到现在的财政制度太混乱了,没有一个统一的制度朝廷要干什么事,都会出现扯皮的事。

其他的事情扯皮可以分散实权部门的独断专行的特权,但涉及钱财的话没有一个统一的部门管理,真是要出大乱子。

朱元璋显得很无奈:“走吧,咱们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咱也不懂这些钱应该怎么管,就得去套套那猴崽子的话。”

想到这里朱元璋头疼。

因为去了陈寒那里就一定会被骂得体无完肤。

父子两个人整装待发,刚到宫殿门口就看到年少的朱允炆,站在寒风当中,很是恭谨。

看到朱元璋出来之后他小碎步地跑过来。

“皇爷爷躬安、父亲躬安!”朱允炆礼节这块做得可是非常到位。

“你一直都站在这里?”朱元璋问。

他可是在朱标的寝殿里面待了两个时辰之久。

朱允炆回道:“圣人云,长辈辛劳,晚辈无力分担已是不孝。皇爷爷您操劳国事艰辛,孙儿不能帮您分担,心中深感惭愧,只能在门口静站,稍赎心中的愧疚。”

换做平时的朱元璋肯定会赞扬朱允炆的孝顺。

但是想到陈寒说这小子在自己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开始举起屠刀逼迫自己的儿子,就感觉心寒。

同时更是感觉,这小子怎么从小就这么的虚伪。

就连边上的朱标都觉得这小子这份用心别有用心。

“你回去吧,以后不用这样。”朱标觉得很丢人。

朱允炆抬起头很是不解地看向了父亲和爷爷,行了个礼,走了出去。

朱元璋父子两个人没有注意朱允炆,实在因为朱允炆的战绩太差现在他们都在考虑,要不要换掉他。

……

朱允炆回到了自己的寝殿之后吕氏马上找过来。

“允炆,怎么样?伱皇爷爷看到你守在宫殿门口,是不是很感动?”

朱允炆一脸的愁容,“没有,皇爷爷好像一点都不关心,还有点生气也不知道为什么。”

吕氏也奇怪,按理说朱元璋这位皇帝就是吃这一套的。

所以她才会这么地教导朱允炆。

“允炆你要知道,现在你两位师傅不在以后可得小心应付,什么事都要问过母亲,你可知道?”

吕氏谆谆教诲。

朱允炆听得似是而非,但是还是点头。

不过心里面还是有点叫屈。

当即说道:“两位师傅这么好,为什么皇爷爷要这么对他们?”

吕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反正这些事咱们母子也不懂,你就要知道你以后就是大明王朝的君王,只要记住这一点就行其余的不要去知道。

至于你那两个师傅就不要去管了,你皇爷爷会给你安排其他的师傅。

还有你年纪还小,什么都不懂,要多听为娘的知道吗?”

至于那两个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儿子,做了那么多事情的黄子澄、齐泰她一点都不在乎。

反正在他的眼里边那些人帮助自己的儿子,那就是应该的。

朱允炆听这些都已经耳朵起茧子了。

“母妃,儿臣觉得自己能当好皇帝,可儿臣不想像个奴才一样伺候皇爷爷,儿臣要给皇爷爷提治理国家的意见。”朱允炆心高气傲。

吕氏立马撇眼、皱眉、表情垮下来:“你懂什么叫治国的意见,等你当了皇帝你再去想怎么治国,你要知道,咱们母子在外臣眼里始终不如常氏他们。

所以你现在最主要的是讨好你皇爷爷,让你皇爷爷喜欢你,你的地位才能稳,你得听为娘的。”

朱允炆心里不服气,暗暗道:都看不起我,等我当了皇帝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秦皇汉武能做的,我朱允炆一样能做到。

按照这种逻辑来看,朱允炆从小生活的应该是比较压抑。

一方面是他的皇爷爷和父亲都太优秀了,而他平平无奇。

另一方面,他的身份尴尬得很,母亲不是父亲的元配,自己的兄长是嫡长孙,弟弟曾经一度是嫡次孙,至少在头几年,他一直都是庶出的身份。

小小年纪,一天到晚就为了奉承自己的皇爷爷,为了表现自己的孝顺,而不得不去委屈自己。

在出身、血统论、军权大佬的叔叔辈、文官忽悠的多重压力之下,他在登基当皇帝,一旦掌握了权力,必定疯狂地释放。

这就像弹簧一样,压得越狠释放得就越狠,越发的要向所有人证明,我就是大明王朝的皇帝,我就是能够做大事情的人。

与他类似情况的还有汉武帝。

汉武帝十六岁登基,在他登基前,前面还有兄长太子刘荣,母亲王太后因为出身不好的关系,跟他奶奶关系非常紧张。

就算是登基,他奶奶窦太后垂帘听政,他那时候就是个提线木偶。

朝野上下,窦姓外戚环绕,处处压制着他。

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刘彻,前期是非常压抑痛苦的,也是想要有一天我当了皇帝一定要干一番大事业,让你们所有人看看我的能耐。

说句不好听的,当年刘彻的环境还不如他朱允炆呢。

朱允炆还没登基那会儿,朱元璋已经帮他清除掉了所有障碍,给他留下来的完全就是个顺风随便平推的局。

最后他干成那个吊样,后世人不笑话他笑话谁。

而人家刘彻登基的时候,那真的是糟糕,内有窦太后压制,外有一帮窦家的外戚掌握文武权利。

就算是亲政之后,他们老刘家那些诸侯王,那个个都是真正的诸侯。

相比较燕王朱棣这种没有分封土地、没有实权的亲王,西汉初年那些诸侯王,在国内可以私自铸币,私自募兵,独自管理封国内所有的事务。

但人家刘彻在这样的局面下,利用外戚田蚡和外戚窦婴内斗,搞掉了窦家外戚。没了窦家,田蚡也很快被搞掉。

独尊儒术,把信奉黄老无为学术的思想扭正,开始大举有为之治。

利用推恩令,把诸侯王搞掉。

武功方面,那就更加辉煌。

卫青、霍去病哪一个不是闪耀千古的人物。

这么一对比,朱允炆那就不是一般的差了。

……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