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32章 大明王朝要命的赋税制度!

第32章 大明王朝要命的赋税制度!

第32章 大明王朝要命的赋税制度!

朱标在边上也想弄清楚现在的国家财务,到底是怎么回事。

朱标虽然能力是有的,但是架不住周边的人都不教导他财政方面的知识。

朱元璋这位皇帝,本身就不重视商业,看不起买卖人,又怎么会在财政上面花心思。

他的所有财政政策都是简单粗暴,甚至根本就没有财政制度的。

整个大明的财政制度,是所有大一统王朝里面最乱的。

而朱标接受的教育里面这块也是短板。

老爹不重视,文官们本身就觉得自己这个阶层才是高高在上的,至于买卖人,那不是比普通百姓还要下贱的东西吗?

这还能让我们重视?

呸!

所以朱标的财政知识也近乎、基本等于零。

如今凌汉要营建崖山村,出现户部工部兵部互相推诿的事,他们父子也是有点懵。

只听得户部尚书赵勉大声道:“秦尚书话不能这么说,自陛下定都应天之初,便“令应天、太平、镇江、庐州、凤阳、扬州六府,滁、和二州民牧马,为此特规定养马户免一半田赋。

然以上诸地,皆为长江下游的农耕区,牧地狭窄,又无专业牧民,仅以百姓兼营,其数量远不足以供军事之需。

陛下对战马的渴求迫切,于洪武四年,置群牧监于答答失里营所,随水草利便,立官署,专职牧养,至此应天等地马差废止,赋税理应归还户部。

然马差虽止,但养马户赋税未曾停止,转而以草料费为名,继续由兵部下辖太仆寺征收。

也就是说,近二十年来,以上诸地不少民户一半的田赋,其实是被兵部所征,秦尚书,这一点您应该不会不承认吧?”

兵部尚书秦逵站在一边不答话,这几个州府的一些赋税,的确被他们兵部拿了,但要交出去,谈何容易。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两个人一想也对,难怪户部尚书赵勉不甘心,这么多富裕地方的赋税被兵部拿掉了,现在又要让他们户部出钱,肯定不甘心。

接着赵勉看向了默不作声的工部尚书沈缙。

“沈尚书,工部的胃口可就更大了吧。

工部不仅在各地设局抽分竹木,截取秦淮河鱼课,凡修建陵寝、宫殿、城郭修缮,更可各地调集征用钱财和徭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徭役更是被折合成钱财,直接由工部接收,要说你们的钱袋子不鼓,谁信?

如今既然是在钟山修建村庄,那干脆让工部征调徭役岂不是更好,工部连徭役的干粮和工具都不用准备,完全可以让民夫们自备,反正这些赋税户部是没有收的,哪有理由完全让户部出。”

工部尚书沈缙马上就叫苦:“赵尚书,此言差矣,为修建孝陵,应天府周边徭役早已征调完成,我大明乃开明之朝,岂能一年征调多次徭役?我工部不能做这样的事!”

赵勉即刻说道:“你们不能出人出力,那就出钱。”

沈缙立刻摇头:“兵部拿了应天府周边一半赋税,他们应该出。”

兵部尚书秦逵也叫苦,“那一半赋税早就拿去买马了,我们出不了。”

朱标听到这里已经是感觉头疼,同时他更是感觉到一件让他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就是大明朝的赋税制度也太乱了。

原本天下赋税应该是由户部去征收的,但怎么就跑出来工部和兵部都能因为各种制度的缺陷,而胡乱将赋税捞到自己的荷包里面去。

凌汉在一边听的也是头大。

怎么会如此复杂?

看上去是钱袋子的户部,居然连征收赋税的权利都没有完全掌握在手里,也难怪这几年要出点钱,都要扯皮这么久,因为户部根本就没有钱。

而其它部门到手的钱,哪里会那么容易拱手交出去,估计非要等到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忍痛割爱。

六部之间的互相扯皮,利益竞争,已然如此严重,更遑论整个天下。

看起来陈寒说得对,很多东西在根源上没有得到解决,想要解决的时候才发现,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早就不允许你改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还没有完全恶化的时候,改正。

而他现在也才明白,为何有时候朝廷要实施政策的时候,明明都商量好了,但一到出钱的关头,就莫名其妙有人站出来反对。

一开始凌汉总觉得这些反对的人是发现政策不好,仗义执言。

现在才终于明白,那些人哪里会有这么高的觉悟,根本就是因为实行这项政策要从自己这个口子出钱。

不想出钱,就找借口说政策不行,搅黄它,最不济也要拖到其他部门一起出钱才行。

搞来搞去,这不就是朝廷之间的内耗吗?

如今凌汉从修建崖山村这么一件小事上,就看出大明王朝光是在赋税这块,就出现了如此混乱的局面。

朝廷中枢尚且如此,那底下岂不是更乱?

难怪陈寒一直强调,很多错误的根源就是在朱元璋这里,看起来真的是如此。

朱元璋虽然在财政方面不行,但搞政治是一把好手,也绝对的聪明。

他现在才知道,陈寒说的大明王朝之所以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根源就在自己身上,一开始他还不信,现在看到这三个部门互相推诿扯皮就可见一斑。

这特娘的在自己刚开国的时候,就已经如此的混乱了,到了后面这些部门之间为了那几个铜子儿,还不得互相陷害对方?

这要是不改,光是在赋税制度这块,大明就得玩完。

很明显吗,因为赋税分开来征收,哪个部门都不想出钱,都觉得这些钱是自己的,捞的时候痛快得很,要吐出去一个铜子儿,都心疼得跟剜肉一样。

都这样还做个屁的大事。

现在自己还能镇得住,那以后的皇帝要是搞不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还不得被这些人玩死?

朱元璋终于厌烦了:“都闭嘴!个个都是朝中顶梁,为了蝇头小利争吵不休,简直有辱斯文。”

三个尚书也是很识趣,纷纷谢罪。

“陛下息怒,都怪臣等无能!!”

看到这些老油条如此,朱元璋只能无奈做出决定:“营建崖山村,兵部、工部、户部一起出钱。伱们三个,罚俸三月,俸禄折进修建款中去,就这样,散了!”

奇怪的是罚俸三个月,他们一点都不心疼,反倒是能拉对方下水,他们三个心里面都觉得值了……

求追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