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明,无法无天 > 第130章 老朱大喜!大第一款望远镜诞

第130章 老朱大喜!大第一款望远镜诞

第130章 老朱大喜!大明第一款望远镜诞生!!

陈寒于是按照二氧化硅(石英石)占总配料的60-75%,碳酸钾(草木灰)占总配料的12-18%,石灰石占总配料的5-12%的配比,教给了他的学生。

边上的工匠也都记下了陈寒的这个配方。

如此珍贵的配方,陈寒都能够随意的给出来,让工匠们大感意外。

点石成金的配方要是拿到外面去,说不定能卖一个好价钱呢。

陈寒配比好了原材料后,工匠们那边炉子也都预热好了。

将一百斤的配料慢慢放入炉子当中,关好炉子,静静地等待。

陈寒此时一句话都不愿意多说而是严肃地等待着。

曾经他在玻璃厂看过烧制玻璃,但是在明朝这可是第一次,必须要小心谨慎。

不过陈寒跟烧制琉璃的工匠们说了一下后,人家也是笑着说,这不就是和我们烧琉璃一样吗?

工具差不多,研磨工具也差不多。

而且陈寒用的只是平整的玻璃。

人家这些工匠,连形状多样,大小不一的琉璃都能制作,搞玻璃不是问题。

而且炉子也是用的差不多的,配比好的材料放进了炉子里面,小半个时辰后从打开的观察口就看到材料已经完全融化。

“开炉!”陈寒指挥。

工匠们立刻打开了炉子。

一股热气逼迫着周边的人都退后了几步。

陈寒则是目不转睛地看着烧成了红水的玻璃液。

“放进冷水里冷却!”陈寒再次发话。

工匠听命将玻璃液引导进入到炉口边上,慢慢地冷却,然后放入已经准备好的水池里。

朱元璋他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那如同烧红的铁水一样的玻璃水。

这就是陈寒说的,可以如同琉璃一样透亮的东西?

可是他们明明看到要的材料不过就是普通的砂子而已。

而陈寒一直盯着慢慢定型的玻璃。

这些玻璃虽然没有现代玻璃那么的平整,但是入水之后可以看到,透亮程度已经很接近现代玻璃。

老朱凑过来看向了水里,果然就见到了如同琉璃一样透亮的玻璃。

“猴崽子你真的做到了啊,琉璃啊,这是琉璃!”

工匠们还在持续将玻璃水给搅出来,依次放入冷水里进行冷却。

这次的一百多斤材料,烧出来的玻璃大概只有四十来斤的样子。

但是对于陈寒来说已经足够。

工匠们都惊呆了,他们都是从山东博山过来的,手艺非常老练的工匠。

毕竟是要给皇家烧制琉璃的,所以他们这辈子接触了太多琉璃制品。

可是当他们看到这玻璃制造出来之后,他们就感觉自己三观破碎。

他们从接触琉璃开始,就记住了一句话——琉璃的材料,乃是水晶,那是很难开采的价值千金之物。

这些原材料是不可破坏的,这是比自己性命还要珍贵的东西。

但是他们亲眼看到了陈寒将一堆沙子、拿一些草木灰、拿石灰搅拌在一块,放到炉子里边烧出来了,居然就比他们搞出来的琉璃还要透明。

一时间他们接受不了。

甚至感觉侮辱了自己的手艺一样。

这就好像这些个工匠以前是拿黄金来当材料镶嵌艺术品。

可后来他们发现,原来用泥巴就能够制造出跟他们同样品质的东西。

一瞬间就觉得自己的手艺怎么这么廉价了。

朱元璋有点兴奋:“真搞出来了,你这猴崽子说到做到啊。

咱刚才亲眼看到你用沙子混在一块,放到炉子里面去烧出来的。

伱没有加其他东西吧?”

陈寒一直都在盯着刚刚出产出来的那玻璃,听到皇帝的询问之后,他还好似无意的回答,“陛下,这有啥好隐瞒的,这就是沙子混在一块烧出来的。

琉璃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的原材料水晶珍贵。

玻璃便宜是因为……”

说着陈寒又小声在朱元璋耳朵边上说道,“老爷子,您别看这玻璃现在好像很便宜,材料也很简单弄到。

但其实这都是经过了几千年摸索过来的。

玻璃一出来的时候,跟琉璃一样的珍贵。

只是后来经过后人不断地在原材料上进行摸索改进,所以才得到了这么便宜的配方。

以前不能用草木灰代替的时候,得用盐碱湖里边的碳酸钠来作为催化剂,成本高昂。

现在用的是草木灰,当然便宜许多。

所以您心里边别有落差感,这都是后人经过了几千年摸索。

我来自后世,我掌握的是配方,我不是掌握了技艺。

咱们的琉璃制作技艺,在后世那也都算得是顶尖的,所以你们不需要有这么大的参差感。”

陈寒小声在朱元璋耳朵边上说出了这些话之后,朱元璋的心里面才终于有了平衡。

如果陈寒说:就是啊,这琉璃就是你们这些冤大头搞出来的,这么贵的东西,其实跟沙子烧出来的玻璃都差不多。

那朱元璋的吐血。

朱元璋心里边平衡了一点之后,又小声地问道,“那以后皇宫里面用的那些琉璃,应该可以用这玻璃替代吧?”

如果能够用这么便宜的玻璃来替代的话,岂不是省很多的钱。

陈寒点头:“也不能完全替代,玻璃看上去就有种廉价感,代替纸糊的窗户还行,以后搞出镜子来也行,哪里比得上琉璃的剔透珍贵。

不过玻璃的配方我可以给您,这得算作我的发明专利,得记在我的账上。

我可是已经给出了好几样,发明专利了,这都是要给钱的。”

陈寒这么一说,边上的朱幼薇听了都不由的扑哧一声乐了。

朱元璋脸色有点难看,小声道,“咱都是一家,何必如此见外。”

陈寒却赶紧摆手:“老爷子,这得一码归一码。”

爷孙两个人就这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陈寒也挑选着最透亮、厚度合适的玻璃,最后挑选了十几块玻璃。

然后带着自己的学生,让琉璃厂的工匠们用金刚钻帮自己划了五对圆形玻璃片。

他要跟工匠连夜将它们磨成凹凸镜和凸透镜。

陈寒也没有想到玻璃这么容易就制作出来了。

只能说其实中国古代有很多的技艺是非常领先的,技术是非常成熟的,工具也是非常先进的。

他们缺的是什么?

缺的就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像琉璃这种高难度的东西都能够制作出来。

可是他们却没有烧制出玻璃这种相对简单的东西,这就是阴差阳错。

而陈寒来到这里之后,把玻璃的配方拿出来,就是一种因缘际会。

当天下午开始,陈寒就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在琉璃厂和工匠们共同来研磨刚刚生产出来的玻璃。

之前也说过,在中国琉璃的制造技艺从东汉开始就成熟。

在这一千多年来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所以他们的抛光工具、研磨工具能够使琉璃都达到玻璃一样的透亮以及平滑,那就可想而知,他们打造这玻璃也是一样行。

陈寒只需要告诉这些工匠们要怎么样来,根据自己的要求把这些玻璃给研磨好也就是了。

朱高炽他们这些宗室子弟看得是十分的惊奇。

这与他们之前受的教育完全不同。

之前的私塾先生只知道教他们四书五经,教他们背诵那些文章。

可是来到了工程学院之后,虽然也有教基础的文化知识的私塾先生。

但是更多的是跟随在陈寒的身边,学到更多的是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间的万事。

他们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面,就看到了陈寒演示各种各样的机械。

比如纺织机,比如珍妮纺纱机。

那些东西都是曾经的自己接触不到的。

那些都是曾经的那些先生会跟自己说的,那些不过都是旁门左道,都是奇淫巧技,你们可千万不能沉浸在这其中。

你们都是皇家宗室子弟你们应该学习儒家正统学说,摒弃这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妄想。

就应该学习圣贤道理,就应该跟我们一同学四书五经。

只需要胸中有这些,就能够治理好天下,就能够修身养性。

可来到了工程学院之后,他们才发现,自己的另一扇窗户打开了。

难怪要将工匠的儿子以及商人的儿子们都招收进这所学校里面来。

是因为他们发现工匠的儿子们一个个的动手能力非常的强悍。

人家从小耳濡目染,而且跟随在自家父亲身边学到了很多技能。

各种各样的工具在他们的手上如臂所指。

而那些买卖人的儿子呢,在听到了新东西之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要是能推广到市面上去,能挣多少钱。

他们想的是要有多少成本来控制。

就比如飞梭织布机和珍妮纺纱机面世,他们就能看得出来,一个人一天比之前的速度快多少。

一天一个人能够顶多少个人。

算得出来这当中可以省下多少成本。

有多少利润可以赚。

这些东西都不是他们这些宗室子弟了解的。

私下里面大家聊天也发现,工匠的儿子们,商人的儿子们,虽然地位不如他们,但是人家的阅历、见识,于他们而言就犹如另一个世界。

让他们格外地新奇。

所以当看到玻璃被制造出来之后,并且跟随在陈寒的身边,和工匠们一起去研磨那些镜片。

听到陈寒说,现在要制作的就是在传说中的,所谓的千里眼。

这两块镜片其实是运用了光学的原理,把远处的东西通过折射进入到另一块目镜当中。

就能够看到远处的清晰的物件。

就能够看到一千米之外,甚至两千米之外的东西。

听到这里,不仅朱高炽他们十分的震惊。

老朱在听完了之后也是震惊异常。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打仗的时候站在高处,用这个一看,那岂不是对方的布局、对方的阵容、对方的行动,都能够看得一清二楚,这对打仗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于是朱元璋上前去:“猴崽子你制造出这玻璃,就是要搞出这望远镜?”

陈寒点头:“陛下,我上午看到沐帅准备派出一千火枪兵去跟那倭奴作战,如果他们作战之时用上了这种利器,岂不是事半功倍,所以我要在他们出发之前制造好。”

朱元璋在听到这话之后,当即拍了拍陈寒的肩膀,“难怪太子会说你乃是国士无双,你肚子里边那些东西,对于大明王朝来讲简直就是天降神兵,顶得上千军万马。”

听到自家爷爷如此的评价先生,朱高炽他们十分的震惊。

更是激起了他们学习陈寒所教授东西的兴趣。

朱幼薇在边上听到自己的皇爷爷对自己的郎君评价如此之高,心里边甜得比吃了蜂蜜还要甜一些。

这可是要比夸自己还让她高兴。

陈寒一边跟工匠研磨凹凸镜和凸透镜,一边给自己的学生们讲解,为何要这么做的原因。

甚至更是让朱元璋他们大开眼界的是,原来把玻璃给磨成两边薄,中间厚,就能够把物件给放大。

而和另一片,两边厚、中间薄的镜片合在一块,就能够把远在几百米之外的细小物件给放大。

让自己如同长了千里眼一样。

这样的一些冲击,让朱元璋心里边明白,陈寒现在所教授的东西,看上去好像是古古怪怪,但是却与生活中十分的贴近。

这与古代先民们在生产生活当中不停的创造,使生活更加方便是暗合的。

反倒是儒家一天到晚追求的虚无缥缈,追求的是所谓的修身养性,追求的是那些所谓的正统,远比陈寒所讲的这些科学之道要落后许多。

陈寒经过了一晚上的研磨,几十个制作琉璃的高手的帮忙,终于是得到了三对他最满意,而且角度、厚薄都行,合在一块都能够做到放大的目镜。

当他从工部的那些工匠手里边,拿到了制造好的,可以进行伸缩的铜制圆筒之后,将两片镜片安装。

然后举到了外边一看,立刻是看到远在一千多米外的蹲在琉璃瓦上的一只鸟儿,就好像是在自己的面前一样。

“成了!!”陈寒笑道。

单筒望远镜可以了。

这些东西看上去好像很简单,但其实是运用到了陈寒所学到的数学算术知识、物理知识。

这里面涉及镜片大小、镜筒长度,要把镜片磨到什么样的程度,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当他做成了望远镜,老朱拿过来一看,激动得差点热泪盈眶。

因为他从望远镜里面,看到了自己肉眼根本看不到的距离的东西。

他甚至能看到远在几百米外的,侍卫头上的头盔纹路。

他心想:自己打仗的时候能够有这样的好东西的话,不知能掌握多少战场先机。

陈寒一连做出来三个可以用的外眼镜,之后将第一个做出来的,直接当场送给了朱幼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