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海外记:第二百五十七章 我就不见他们了

海外记:第二百五十七章 我就不见他们了.........

“侯爷,传来消息,舰队已经在登州靠岸,姬青他们应该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姬氏庄子,姬松正逗弄这小泽儿,攸宁则看着小猫和小猴儿玩耍。

姬松听到管家郑礼的话,逗弄孩子的手一顿,攸宁更是脸色一白,紧张地看着姬松。

“夫君......”

攸宁面露哀求,他知道姬青他们回来意味着什么,虽然姬松答应过她,但事到临头还是忍不住紧张。

“没事,你夫君还没有食言过,安心就是。”

姬松微微一笑,安慰道。

听到这话,攸宁心下略安。

姬松将孩子交给小莲,带着郑礼去了书房。

沉默,良久的沉默。

郑礼站在姬松面前浑身不自在,他知道当初发生的事情,主母为了不让侯爷出海,愣是用肚子里的孩子逼着侯爷发誓。

现在姬青他们要回来了,这是最后一次试航,也就是说,最多在明年三月就要正式出发了。

而这个时间距离现在也就半年,不远了啊!

“他们回来后我就不见了。”

姬松沉默良久说道。

“随船出海的人陛下已经定下,就是这次陪他们去的鸿胪卿唐检。他们三人回来后休息一段时间就去礼部学习............”

姬松说了很多,郑礼一言不发地听着,等姬松说完,这才告退!

房间只剩下姬松一人,他背靠椅子,双眼毫无焦距地盯着房顶。

一只到第二天早晨,实在担心不行的攸宁想要闯进去。

“吱呀!”

房门打开,姬松静神头还算不错,看到攸宁强笑了一声,道:“没事,就是想了一些事情。”

他抬头看了下天上,笑道:“今日天气不错,带上孩子咱们出去转转。”

攸宁面露惊喜,连忙去准备。

他则吃了些东西,就带着妻儿出门了..............

五日后,姬青三人站在侯府门前,看着面露无奈的郑礼,脸色难看。

“郑叔,您倒是说句话,这到底怎么回事?先生为什么不见我们?”

姬青沉声道。

他们实在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本来兴冲冲地跑来想告诉先生这次出海的事情,没想到竟然吃了闭门羹?

王玄策也说道:“就是啊,出了什么事您倒是说出来啊,这样算什么?”

郑礼苦笑道:“你们还是回去吧,有些事我也不便多说,总之侯爷是不会见你们的。”

“侯爷让我带话给你们,让你们休息一段时间后去礼部学习,最后..............”

“最后,正式出海的时鸿胪卿唐检会随你们一起,船上的事你们负责,但和土人或者其他国家交往时以唐检为主。”

“唉,你们好自为之吧!”

说完后郑礼就让人关上大门。

三人面面相觑,刘先成就像被抽掉了精气神一般,喃喃道:“就知道是这样........”

苦笑道:“也是,这么重要的事,怎么可能交给我们三人?”

姬青面沉如水,说道:“先打听什么事情再说,还有,先生如此做自有他的道理,我们照做就是。”

“现在能保留舰队上的权利,就已经不错了,其他的不敢再奢望了。”

他知道,他们能保留舰队指挥权就已经不错了,要说这里面没有先生力保,说什么他们也不信。

郑礼进来侯爷,就去见了姬松。

“走了?”

不等郑礼说话,姬松就问道。

“走了,不过,您真的不再见他们一面?”

姬松一愣,但随即苦涩道:“见了又能如何,告诉他们要小心?还是告诉他们安全回来?有用吗?”

郑礼沉默了。

“好了,我给他们准备了些东西,你带给他们,告诉他们,今后就靠他们自己了,先生......先生不能再保护他们了...........”

郑礼走了,姬松颓然地坐在椅子上............

同一时间,唐检也回到了长安。

相比去的时候,现在脸上黑了许多,但也精神了不少,人也变得更加坚毅起来。

他没有回家,稍微洗漱下就去了皇宫,他要将一路上所见所闻都要告诉陛下。

实在是太震撼了,到现在他都无法释怀.......

当李世民得知唐检回来后,正在上朝的他,直接打断朝臣的话。

“房卿,杜卿,玄成,无忌,还有药师......你们随朕来,其他人先退朝!”

刚开始都是文官,但想了下,还是将李靖叫上了,因为接下来的事需要听听他的建议。

众臣看到皇帝如此都是面面相觑,但皇帝现在威严日重,又不是什么大事,没必要为件小事恶了皇帝。

几人看到皇帝如此,又想到试航舰队回来的消息,已是心中有数。

他们来到偏殿,刚进去就看到唐检。

但当看到唐检的脸时,都是大吃一惊!

面色黝黑,和长安西市的昆仑奴都有一比了,但看起来身子硬朗了不少,人也精神了。

李世民坐下后,看向唐检,说道:“说说吧,将你所见所闻都说出来,朕现在很好奇,万里之外的北方又是什么一番光景.......”

唐检先是对李世民一礼,想了下,感慨道:“臣也是如今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相比我们所知的陆地,海洋实在太大了,大到了臣无法想象的地步.....”

“臣随船出海,臣对海上的事不是很了解,所以很多时候都是姬青他们做主。

从登州港出发沿着海岸线北上,先是到了百济,新罗,经过一个海峡,就到了倭岛................”

唐检从出发开始讲起,讲了现在半岛上三国的局势,又讲了倭岛上的风土人情,为了探查这些地方,他们都会在这些地方留些人,收集情报,等回来时又接了回来。

之后又北上,房子大的鲸鱼,凶猛的鲨鱼,温顺的海豚,在极北之地更是见到了成群结队浑身雪白的白熊..........

一路见闻,唐检娓娓道来,他本来口才就不错,听的众人心向往之,好似身临其境一般。谷

“让臣奇怪的是,这一路上顺利的可怕,基本上就没遇到过什么危机,最大的一次危机就是风大了点,将一艘船的桅杆吹断了而已.........”

说道这里,大家都很好奇,随着明州,登州港的繁荣,海上的事也慢慢在大唐传开,都说是九死一生,怎么他们就这么顺利?

唐检好似知道他们再想什么一样,感慨道:“其实在臣看来,好畤侯是最好的人选,因为这些都是他告诉他那些学生的。”

“什么时候出海不会遇到风浪,什么时候会有海底洋流流过,这就规避了很多危险。”

“因为据臣了解,很多危险都是有规律的,只要掌握了这些,一路上不说一帆风顺,但至少安全了太多.........”

最后他说道:“您给臣的地图没有错,虽然有所出入,但整体来说,没有太大的错误。”

李世民听到这里,激动道:“你们找到那道海峡了?”

这才是他最想知道的,因为只要确定那道海峡的存在,那么就说明海峡的对面就有一片大陆.......

唐检强压住心中的震惊,涩声道:“找到了,确实找到了,但您猜臣看到了什么?”

“什么?”

“大陆,一片根本就望不到边际的海岸线,一直朝东南方向而去..........”

“并且,按照姬青等人的说法,这道不到百里的海峡,在冬季时回被冰冻住,那时候我们这片大陆和对面那片大陆将彻底相连........”

“陛下,您说的殷商遗民......可能真的存在............”

“什么?”

李世民震惊地站起来,满是不可思议地看着唐检。

当初姬松说的时候,他更多是当作故事听,但现在有人告诉他,这不是故事,而是真的,这让他怎么能不吃惊?

“什么殷商遗民?”

房玄龄等人连忙说道。

殷商?那可是距离一千多年的朝代,怎么会有遗民?

“武王元年,周武王趁商纣王派攸侯喜率十万大军,远征东夷国内空虚之机,亲率大军偷袭商都朝歌,在牧野一战定鼎,纣王战败**,于是周替商成为华夏第三个王朝。

但自此之后,攸侯喜和他的十万大商军团却消失了,历史当中再无他们记载。十万人就此人间蒸发,这成为一个的历史迷案。”

李世民呢涩声道。

“这怎么可能?”

不管是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都是满脸震惊。

但他们都是博览群书之人,这件事确实有着明确记载,那可是当年殷商最强大的十万大军啊。

要是有这些人在,武王还能有机会推翻殷商?

“陛下,那现在怎么办?”

房玄龄沉声道。

如果真的存在殷商遗民,那就是和大唐同根同源的的民族,虽然分离上千之久,但那可是十万大军啊。

军中必然不缺少工匠和读书人,那这些人如果到了新地方,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那大唐又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这些人?

“不必理会,我们的计划不能停止,上千年相隔,可能早已发展出不同于中原的文明,甚至可能连文字和语言都不相同了。”

“要是真的遇到,尽量和平相处,最好能将其国内的智者带回大唐,朕很期待同源同种的民族再相隔千年之久后,再次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李世民没有任何担心,同源同种又如何?中原才是华夏正朔,不服?那就打到你服为止!

听到李世民的话,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只要有个确定的根本,下面人才不会束手束脚。

“陛下英明!”

“哈哈哈,这件事先不要传出去,朕现在真的很期待,他们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文明。这将是我大唐的机会,天授不取,必有灾祸。去吧,将他们带回来,朕的心胸连蛮夷都能容得下,更何况是同源同种的殷商遗民?”

一时间大家都被皇帝的心胸所感染,全都躬身大呼陛下圣明。

“唐卿,好畤侯是去不了了,这次还得你再跑一趟,放心,只要回来,哪怕没有成功,朕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李世民说完就看向唐检,本以为他会大倒苦水,却没想到唐检直接跪倒在地,激动道:“多些陛下成全,臣万死不辞!”

看到皇帝的疑惑,唐检尴尬一笑:“陛下,臣之前坐井观天,不知天之大。经历了此次出海,才知道之前的眼界狭隘了。”

“整日里勾心斗角,为了点蝇头小利打生打死,实在有负上天给予臣一生的恩赐!”

“世界很大,真的很大,大到可以容下任何人的雄心壮志。”

他朝李世民躬身一礼,郑重道:“臣愿做汉之张赛,班定远,出使万里之外,宣扬我大唐威名,我皇之名。”

其余人目光复杂地看着唐检,他们没想到只是出去一趟,就让原先圆滑的唐检变成了一个另一个人。

本以为这样的人只能是书上的美化,但现在他们能感觉的到,唐检是真心的,甚至是喜悦的。

就像......就像是勘破儒家认知障,佛家的大彻大悟,道家的天人合一般,浑身都透着看破世事的豁达!

对,就是豁达!

只有找到更高人生目标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境。

“好好好!”

李世民站起来,来到唐检跟前,亲手将唐检扶起,拍着他的肩膀道:“朕等着那么一天,等你回来的那天,朕亲自去登州迎接你们。”

众人大惊失色,唐检更是不可思议地抬头看向皇帝。

“相比你们的付出,朕很汗颜,能做的只能有这么多了,朕等着你们创造的奇迹!”

李世民鼓励道。

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和这个国家执政者。

他们太清楚当年张赛的作用了,他用自己的一生,向整个汉民族打开了一扇窗,一扇认识新世界的窗口。

更是带回了不少有用的新作物,还有不少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在他们之前,大家都在一块地方打了上千年,但当真正认识西域后,大汉则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扩张步伐。

为整个民族开创了更多的生存空间。

这是旷世之功,是开天辟地之功。

唐检走,带着激动和对前路的雄心壮志走了。

房玄龄等人也走了,却带着复杂的心情走了。

相比此时唐检,他们就像是一个吃着先祖留下的老本,和兄弟内斗的小丑,丑陋极了.........

三天后,三个英气勃勃的少年来到了长安,从这里开始尽情地绽放自己的绝世风采............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