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海外记:第二百五十六章 姬松:臣其实是不赞成

海外记:第二百五十六章 姬松:臣其实是不赞成的.......

“什么?你再说你一遍?你确定没说错?”

太极殿,当李世民看到太子给的自己的奏疏后,就对站在台下的李承乾发出了灵魂三问。

姬松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我什么都不知道的模样,更是对李承乾的频频使眼色视而不见。

“是.....是儿臣.....的一点想法......”

姬松看到李承乾这个样子,无奈地摇摇头,还是缺乏定力啊!

李世民看看李承乾又看看姬松,心中已经有数,这件事绝对和姬松脱不了关系!

“姬松,你来说!”

姬松一脸无辜道:“臣冤枉啊,臣正在家带孩子,太子二话不说就将臣拉来,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啊!”

姬松刚说完,李承乾就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姬松,好似再说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无耻了?

“父皇,是.......”

李承乾焦急地想要说什么,但还不等他说完,就被姬松打断。

“陛下,臣也觉得太子此事做的有些欠妥,要知道编篡一部包涵万方的典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臣估算过,想要成功,没有数千人夜以继日的十年之功,是想也别想,人力物力更是耗资巨大。

虽然他可能是一部我华夏有史以来的巨著,更是能使陛下流芳万世的事,也能使我大唐在文华上远超前代,但同时也是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力不讨好的事啊”

“况且......”

姬松看了眼李世民,说道:“就算后世之人会因此对我大唐敬仰万分,对陛下也会顶礼膜拜,但毕竟耗资巨大啊!”

“还请陛下三思!”

姬松躬身一礼,一副为大唐为陛下着想的模样。

李承乾眼中冒火,恨不得现在就揍姬松一顿。

太无耻了,没有比姬松更无耻的人了。

事情是你想的,蹿索孤的也是你,现在你却一推二六五,怎么全都是孤的想法了?

鬼才愿意花费十年之功,默默无闻地去做这么一间枯燥无味的事情。

“父皇,不是这样的,是.........”

“闭嘴!”

不等李承乾辩解,李世民就一脸恨铁不成钢的呵斥道。

姬松好整以暇,就像没听到似的。

李世民再次看了下奏疏上的内容,心中好像有一团烈火在灼烧一般。

他此时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一定要将这部大典编篡出来,哪怕耗费十年时间也在所不惜!

李承乾不明白这部大典的意义,难道他还不明白吗?

也许在他有生之年这部大典不会有多大的作用,但对于后世来说,说是开天辟地的举动也不为过。

先秦一来,也只是在东汉后期才有一次大规模的,有组织编篡收录,但后面的事大家也知道了。

董卓一把大火,将前人的心血付诸东流,要么就是被世家大族藏于家中秘不示人。

虽有长安的碑林存世,但数千石碑又能承载多少内容?

当年蔡文姬耗尽心血才默写出数百卷,就令曹孟德欣喜若狂。

更不要说汉末三国乱战和五胡乱华后对中原文华的毁灭性打击,更是使得存世的先贤典籍十不存一。

自己或者大唐能够编篡出一部汇集古今数千年华夏文华的典籍,这是什么大功德?

今后只要学习大典上知识的人,能把大唐把朕的功绩忘了?

何况,现在世家大族为何把持官员,还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很多先贤的智慧典籍,加上数百上千年的钻研,根本就不是寒门子能比拟的。

能让他下定决心的原因其实还有一个,也是马上就能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就是此举能极大的影响到那些学问大家,这些人学生众多,只要用此事将这些笼络住,他将会得到大量的人才。

至于有人不愿意?

李世民一点也不担心,文人所求为何?

还有比编篡一部影响巨大的典籍更能让他们心动的吗?

想到这里,他看了眼还再对姬松怒目而视的太子,摇摇头。

“承乾你先出去,姬松留下。”

李世民挥手让太子先出去,李承乾瞪了姬松一眼,不甘地退了出去。

现在整个大殿只剩下李世民和姬松俩人。

“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姬松刚才的话看似在劝说自己不要做,但话里话外那句不是在诱惑自己?

受后人敬仰,万世膜拜,还有这更能令自己心动的吗?

听到皇帝的话,姬一脸茫然,愣愣道:“什么怎么回事?这件事和臣没有一点关系啊,其实臣也是不赞同的.......”

李世民脸都黑了,怒道:“说人话!”

姬松知道装的差不多了,再装下去,估计后果难料啊!

他有些讪笑道:“陛下,太子到了想做事的年纪,臣认为给太子找点事做,是件很好的事情。”

看到姬松还是不将话说明,绝口不提这事和自己的关系,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

到底是聪明人,做事就是这么让人舒心。

这件是由太子牵头再好不过,一来可以为他找件事做,省的他胡思乱想。

二来,大典编篡成功之日,也将是太子威望达到顶点的时候。

三来,编书是件磨人性子的事,也算是锻炼太子心性,想来到时候也能成熟许多,自己也老了。

想到这里,看向姬松的目光柔和了不少。

“行了,这件你先别和其他人说,朕还要和杜相他们好好商议一下,毕竟事关重大,太子牵头还行,但毕竟资历太浅,还得找几位学问大家主持才是。”

“不然编篡出来的书籍得不到天下文人认可,那才是大笑话。”

姬松闻言躬身道行礼,一脸郑重道:“臣还是认为此时有待商榷,人力物力耗资巨大,用时日久..........”

“滚蛋!”

李世民不等姬松说完,就将手中的奏疏扔到了姬松的脸上。

姬松却不以为意,笑嘻嘻道:“臣这就滚,这就滚!但臣还是坚持己见,认为........”

看到皇帝又要往自己身上扔东西,就急忙往外跑去,嘴里还大呼‘陛下三思’!

“嘿,这小子..........”

李世民看着姬松的背影哭笑不得,但脸上的笑意却越来越盛。

姬松离去,李承乾这时小心翼翼地走进大殿,脸上满是懊恼之色。

刚才他出去越想越不对,以他对姬松的了解,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他思前想后,又将姬松说的话前前后后想了一遍,这才恍然大悟。

等姬松出来,想要道歉,却人家连理都没理。

看到李承乾模样,就知道他想明白了。

李世民没好气道:“朕真不知道该骂你,还是该羡慕你。”

李承乾一脸羞愧:“是儿臣误会松哥儿了,明个就去道歉!”

“愚蠢!”

李世民听到后大怒。

“道什么歉?你是君他是臣,哪有君给臣子道歉的道理?”

看着茫然的太子,李世民叹口气,有些疲惫道:“看来你还是没有明白,行了,朕累了,你先下去吧!”

“父皇......”

“出去!”

...............................

走出大殿,李承乾茫然地看着天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松哥儿不就是想将功劳让给自己吗,难道不对?

他想不明白,想了下,转身就准备去母后那里。

“启禀陛下,太子去了皇后娘娘那里........”

李世民手中的笔一顿,挥挥手,示意来人退下。

“李承乾啊李承乾,你有这样一个甘愿当你垫脚石的朋友,你要是把握不住,那就是真的愚蠢了............”

说完不再去理会这件事,一手的好牌,要是这样还能打输了,只能说明是自己愚蠢,那就怨不得别人了。

长孙此时正在浇花,这算是他为数不多的爱好了,既能陶冶心情,还能修身养性,所以每次浇花时,都是自己亲自来,就算是水也是亲自去打。

“母后.........”

正在给一株兰花浇水的长孙,看到急急忙忙跑来的大儿,只能无奈地将水壶放下。

唉,好不容易的好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本宫就是个劳累的命,这辈子和清净算是无缘了。

“出去!”

长孙没等李承乾说话,就指着门外说道。

李承乾一脸懵逼,不知道自己哪里惹母后生气了。

“什么时候心静下来再和本宫说话,你一个太子,遇事没有一点定力,慌慌张张地成何体统。”

李承乾不敢顶嘴,他虽然怕父皇,但对长孙是又敬又怕,只能出去等待。

一个时辰后,长孙才慢悠悠地出来,看样子是刚洗漱过的。

“现在还急不急了?”长孙没好气道。

“不急了,不急了。”

李承乾连忙笑道。

“哼,说吧,什么事?”

李承乾连忙将刚才在太极殿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长孙,希望母后能给自己点建议。

长孙听完后若有所思,看向大儿的表情很奇怪。

既有欣慰,又有恨铁不成钢!

“你啊,还是经历太少,人情世故你还差的远,就这还怪你父皇不让你参与政事,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对于长孙的数落李承乾不以为意,腆着脸道:“还请母后指教!”

叹了口气,到底是自家儿子,想了下说道:“你想想松哥儿这样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反之对你又有什么好处?”

“好处?”

李承乾若有所思,对自己有什么好处?除了功劳完全是自己的,将来的名望也是自己的,还有什么?

但对松哥儿有什么好处?

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到,只能摇头道:“没有,看样子父皇是赞成编篡大典的,那么这件事就对松哥儿没有半点好处,甚至还会影响他的名望,毕竟这件事对天下文人都是件好事,但松哥儿却要阻止,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

他说道这里突然停了下来,睁大眼睛,不可思议道:“他......这是在成全我?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名望,背上一个破坏编篡大典的骂名?”

长孙终于松了口气,暗道:到底是本宫的孩子,还没有蠢到家.....

“这件事到此为止,之后不管姬松做什么你都不愿管,必要时候还要隔空骂几句。不要辜负了松哥儿的一片好心。”

“要是心有愧疚,将来多给你那女婿点补偿就是。”

李承乾呆愣半晌,他没想到松哥儿会这样做?

为了成全自己,不惜甘愿做自己的垫脚石?

“为什么?”

“这得你自己去想,别人帮不了你。”

长孙没有再留李承乾,让他赶紧滚蛋!

李承乾浑浑噩噩地来到东宫,他脑海里不时响起姬松在太极殿上的表现。

“太子,您怎么了?”

太子妃来到跟前关心道。

李承乾摇摇头,暂时不去想这件事。

既然你这么看得起我李承乾,那孤就要做出一番事业让大家好好看看。

“来人!”

“太子有何吩咐!”

李承乾想了下,最后咬牙道:“太子庶人为人心术不正,立即赶出东宫。”

“太子,这..........”

“还不快去!”

“是,奴婢这就去。”

不一会儿,东宫外就响起一阵吵闹声,但很快就消失了。

“你去取一百贯给那人送去,毕竟陪伴孤这么长时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算是孤给的补偿,另外孤会上报父皇奏请让他去地方为官,希望他能好自为之。”

太子妃一愣,但很快想到什么,脸上一喜。

“臣妾这就去办!”

李承乾看到她的喜意,心中一暖,心情也好了许多。

当李世民得知这个消息后,也是一阵发愣,随即就哈哈大笑起来。

陈寿就在身旁,看到陛下如此开心,也跟着笑了起来...........

那人干过什么,他们都知道,但现在太子却将其以心术不正的理由赶出东宫,这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最后还派太子妃送去百贯钱财,许下官位,说是这些年补偿给他的。

那人接到铜线,又听到还会去地方主政一方,激动地跪倒在东宫门外,大呼太子贤明!

这下不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处置其人的时候,又表现的有理有据,很有人情味,而不是一棍子将人打死。

没有得理不饶人,更没有斩尽杀绝,将人逼进绝路,这样的太子谁不喜欢?

李世民接到太子的奏疏,想也没想就写了个大大的‘准’字,让三省速速办理!

当姬松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的笑意再也忍不住。

看着还傻傻的正在踩水坑的大儿喃喃道:“你小子就是个享福的,可你老子却要背骂名喽!”

不过,他脸上却没有丝毫沮丧,背着手,哼着不知名的小曲.............chaptere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