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姬唐 > 第1058章 前奏!

姬唐 第1058章 前奏!

作者:乔木兮有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8:29:04

第1058章 前奏!

第1058章 前奏!

看到郭孝恪疑惑地看着自己,苏烈笑道:“托郕公的福,末将在他那里学了不少关于海上的事情,特别是战舰和海战。”

“哦?能否详细说说?”

郭孝恪先是一愣,但随即恍然大悟!

他这时才想起这位和姬松的关系非同一般,能在哪位身边学习也不奇怪!

“大都督客气了,你要是想听,我姑且言之,如有不对,还请包涵才是!”

苏烈没有拒绝,这样不但能拉进两人之间的关系,还能让不通海事的郭孝恪对大海有所了解。

郭孝恪闻言大喜,连忙让人准备茶水,笔纸,他准备全都记下来。

苏烈看到他这样也微微一笑,并没有说什么。自从十余年前大唐开通明州港,以及之后的登州港后,从事海上贸易的收益与日俱增,现在更是占据大唐总税收的三成,并且还在不断增长。

加上世家入海后,在建立领地的同时他们需要大量的物资,而这些物资也只能从大唐获取,这就使得海外利益逐年增长。

现在很多沿海地区都上奏朝廷,希望能够开港。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却一直都未被朝廷同意!

但可以预见,随着海上利益不断扩大,朝廷想要阻止是不可能了。但这样一来想要在朝中有所建树,如若对海事一窍不通,可以想象必然会低人一等。

算算他的年纪,这一任时间结束,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回到朝堂进入武英阁,参议军事。而现在水师舰队的规模日益强大,今后必然会成为大唐极为重要的军事力量。

要是他什么都不懂,将来必然会被人嘲笑。

加上他也想让自家儿子也进入海上,也算是为郭家将来做打算。此时大唐,无论是世家,还是勋贵,或者是地方豪强,都在海上投入了重金。

而郭家却因为自己家没有这方面人才,这才一拖再拖。

现在有姬松亲自教导的苏烈给他讲解海上事宜,他能不高兴吗?为了防止遗漏,这才让人准备笔纸,将这些记下来,以备将来!

苏烈沉吟片刻,说道:“海洋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朝廷逐年上涨的税收就足以说明问题。而此次南海大战,也是因为大食人不甘发起海上利益受损才引发的。”

刚开始郭孝恪还不以为意,在他想来不就是在海上抢夺利益吗,只要船大人多,谁不会啊?

但当苏烈讲到此次海战和西域的思路联系到一起,彻底分析了这场大战的由来。特别是这场战争的意义,以及对大唐将来的影响,他彻底沉默了。

大唐这几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自己怎么有种被时代抛弃的感觉?

苏烈没有在意郭孝恪的神色,因为在当初郕公为自己讲解的时候,自己连此时的郭孝恪都不如。

“战船不同于其他战争武器,他的建造周期长,工艺之复杂,技术难度之高,没有一个庞大的上下链条,是不可能建造出巨大的战舰的。所以,战舰的多寡,性能之强弱,就是决定一个国家实力的最好体现。”

“没有强大的国力,根本就支撑不起这样的建造。”

“并且水师将士基本都读过一些书,因为没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可能连船都不会操作,更别提在海上辨别方向,测定风速,指引航线了。”

苏烈深吸一口气,道:“如若没有数十年的积累根本不可能建造出庞大的,能在深海航行的舰队。这还是大唐有郕公在,要是放在一些国家,没有百年积累海上航行的经验积累,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战力。”

“郕公高瞻远瞩,在十多年前,在众人不解,甚至骂他傻的时候,他却派出最得意的三个弟子南下造船。并且在造船成功后横渡大洋,遥遥数万里海域,历经十年,这才九死一生回到大唐。”

他看着郭孝恪道:“而随船的数千将士和各类的船上人员,也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锻炼出了一身傲人的,能纵横海上的本事。”

“这,才是大唐水师舰队能在他们回来后迅速组建的原因,不然,这个时间至少得延长数十年之久。”

郭孝恪面色凝重,之前他以为是朝廷大力支持的结果,这才让水师快速发展。但当苏烈说完之后他明白了。

如若没有远航水师舰队的骨干人员进入水师,现在的水师就是个空架子,能在近海航行就不错,远海根本就不用想。

一旦这些人损失惨重,大唐没有十年之功根本不可能重建水师。

突然,他目光一凝,看向苏烈,深吸一口气道:“这,难道就是姬松宁愿有所伤亡,也要打这一战的原因?”

明白了,这下全明白了!

“不错!”

“大唐因为有着太白皇家书院源源不断地培养着人才,这点是大食不能比的。据情报得知,在大食根本就没有专门培养从事水师的学院或者专门的机构。之所以此时能和大唐抗衡,甚至尤有过之。就是这些年来不断积累下的结果。”

“如果.”

郭孝恪苦笑一声,道:“如果这次能将大食这支舰队重创,甚至是全歼之,大食人的水师将青黄不接,至少数十年内都无法和大唐抗衡。”

“而到了那时,大唐早已今非昔比,而他们却还在原地踏步,甚至还不如现在。此消彼长,姬松看的透彻啊!”

他不得不感叹姬松的眼光和果决,大食人不想放弃东西方商道利益发起这场战争,想让大唐知难而退。但姬松却想着将其毕功于一疫,彻底将大食水师的脊梁骨打垮。

他们想的都是从现在的事情上解决问题,而姬松却透过表象,从最根本的问题上杜绝问题。

一个只是治标不治本,一个却是连根拔起,高下立判!

“难道他就如此有信心打赢这场海战?要是失败.”

“大唐沿海将永无宁日!”

苏烈凝重道:‘但相比让他们全身而退,然后不知道什么时候给大唐来一下来看,值得!’

“是啊,值得,但却将姬松架在火上烤啊!”

苏烈闻言,也担心地看了南方一眼,道:“这是他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选择,虽然可能损失惨重.但总比战火燃烧到沿海要好的多.”

“算了,现在我们就是想做什么也鞭长莫及,还是管好眼下吧!”

郭孝恪叹息一声,苏烈也是摇了摇头道:“不错,虽然大食人不大可能在西域做出动作,但小心还是没错的。明日我就是碎叶城。”

郭孝恪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随着皇帝命令传向四方,大唐这座战争机器彻底动了起来。各道各州的刺史,官员全力保证各地运转,对于以往他们不在意的地痞流氓都做出严厉回应。凡是再此期间不安分守己的,全都加倍从严惩处。

就连各地中小世家都安分了不少,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个时候闹事简直就是脑子秀逗了,一旦被抓住把柄,十条命都不够砍的。

于是约束自家子弟在家读书,凡是胆敢出去惹事的,家法从事。

海风撕裂,黎明的朝阳还未升起,就连一点鱼肚白都未现。此时阴云密布,天空中的明月都隐藏在厚厚的云层中,好似不忍看到地面上即将发生的战事。

姬松站在船头,身披大氅,迎着带着腥味的海风,直视前方隐隐出现的黑线。就像是一只巨兽一般潜伏在深邃的大海之上,准备择人而噬!

“大总管!”

亲兵急速来到姬松跟前,大声道:“刘将军已经派人将沿路哨站全部拿下,到目前为止,大食人还未又任何异动!”

“传令下去,不可大意,等待本总管信号!”

“诺!”

传令兵离去,身边的顾延之沉默之后,说道:“非如此吗?”

姬松大手一挥,决然道:“一切后果都有本公承担,你可以旁观。但若是胆敢动摇军心,斩!”

顾延之张了张嘴,最后化作一声叹息:“一切听从大总管号令,从现在开始,属下唯命是从!”

姬松点了点头,道:“我知道这有违你的信仰,但伱要明白,有些事情必须有人去做,我们身处这个时代,就要为子孙后辈负责。”

“此战无论成败,都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我等与有荣焉。但我要说的是,现在很残忍,将来会更加的残忍。”

“有些机会稍纵即逝,一旦放过,必将贻祸无穷。本公不在乎名声,更不在乎什么功业。要不是陛下逼着,我早已去书院教书。”

“但既然做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就要为大唐考虑,为将来考虑。在这里我要给你句忠告,今后在朝为官,切记一句话!”

顾延之躬身道:“洗耳恭听!”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有些事情现在看起来很好,但将来未必如此。反之,现在不好的一些东西,将来可能就是大势。”

“执政一方,当思虑周全,不可因一时之利,而做出贻祸万世的事情。儒家确实能稳定国家,以最低的成本,通统治庞大的帝国。但它也有局限。此时大唐就像是朝阳,如初生的乳虎,鳞爪飞扬,浩浩荡荡。”

“此时正是我华族奋起开疆拓土的时候,看看历史,这样的时代有多少年?周分封重诸侯时有过。秦一统天下是有过,汉武帝时期有过。隋也有过。”

“现在轮到的大唐,但如此盛世,我等能把握的住吗?”

姬松停止不言,他好像是在对顾延之倾诉,有好像是在自言自语。顾延之有些能听明白,有些却似懂非懂。

“好了,此战之前能说些以往不敢说的,也算是心中安然了不少。”

他掏出一封密封的信件,递给顾延之。

“这是.?”顾延之一愣,有些疑惑地看向姬松。

姬松看着东边缓缓出现的鱼肚白,笑道:“此战兵危战险,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活下来。这封信是我给陛下的,至于家里的,在此战开始时就已经由驯鹰带回长安。”

“之所以将这封信留在现在,本公也是犹豫。但现在却想开了,要是本宫有所不测,这封信将由你亲自带回大唐,交给陛下。”

“在此期间不得打开!”

顾延之面露骇然,看着云淡风琴的姬松,他着急道:“郕公,何至如此啊!”

“哈哈哈!”

姬松大笑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别胡思乱想了,就是一封书信而已,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不必说了,按照本公的吩咐去做就是了。”

没等他再说,就朝身后阴影处的一名士兵招了招手。

不会儿,一位身材魁梧,虎背熊腰的壮士就出现的他的眼前。看着眼前雄壮的士兵,就是在军中也是少见。

“拜见大总管,大总管可有事吩咐?”

来人不是别人,就是被尉迟恭赶来的尉迟宝琳。并且尉迟公专门来信,不许姬松专门照顾,就让他从一小兵做起。

“不错,看来在书院这段时间学到了不少,至少身上的草莽气少了。人也稳重了,但你心中可有怨气?”

尉迟宝琳摇了摇头,沉声道:“还请大总管让我去前军效命!”

看着有些倔强盯着自己的尉迟宝琳,姬松沉默了。

“还请大总管成全!”

尉迟宝琳单膝跪地,恳求道:“只有战功才能洗刷我尉迟家的耻辱,也只有军功才能让我心安。不然生不如死!”

“还请松哥儿成全!”

姬松浑身一震,这句‘松哥儿’多久没人这么叫过了?

“你要想好,刀剑无眼,就是我也不能保证自己绝对安全!”

看着无动于衷的他,姬松终于点了点头,对亲兵道:“将他送到张樟麾下。告诉他,一视同仁。”

亲兵是姬氏之人,当然知道家主和尉迟家的关系。听到家主如此说,顿时有些犹豫。

“去吧!不让他来上这么一遭,和个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

“既然如此还不如战死算逑,省的看着糟心。尉迟伯伯一生无愧于天地,希望你也能顶天立地。让长安那些混蛋看看,尉迟家就没有孬种。”

尉迟恭深深地姬松一礼,转身就要随亲兵离去。他知道姬松承担着怎么样的压力才能做出如此决定。以他和老头子的感情,一旦自己战死,松哥儿估计能内疚一辈子。

但大丈夫有所谓,有所不为。哪怕是战死,他也不想就这样背着骂名活着。

“宝琳!”

尉迟宝琳一愣,却只听姬松幽幽道:“千万.活着回来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