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230章 殿中奏对(下)

第230章 殿中奏对(下)

第230章 殿中奏对(下)

“回陛下,云南的故元梁王暂无异状。”毛骧答。“对我等发去的纳降书,仍如先前那般弃如敝履。且又暗中遣人往北,欲与元主贺岁。”

“使臣已为我大明所截,不日便将押送至京。”

“那便好。”老朱面色舒缓。“那梁王,虽然是个忠心的硬汉子,却也不过是个徒居高位的草包而已。”

“看来,邓愈、沐英他们编练士卒,并未引起云南方面的警惕。”

“即便发现,想来也是以为咱大明整兵,是想要在次年开春征伐西番……”

“毛骧,锦衣卫需加大云南方面的探察力度,若是那梁王警醒了过来,勿要第一时间报知邓愈、沐英!”

“此乃军国大事,若因你锦衣卫的探报不明误了事,咱只好砍你的头了!”

“是!”毛骧凛然应命。

“纳哈出那边呢?”

“辽东方面虽有迹象,却没有大批军队集结的痕迹。”毛骧继续道。“我锦衣密探探得,其备战军队多只是小股。想来,只是如寻常那样,欲趁着我中原年节时分,打些草谷罢了。”

“不可大意。”老朱肃容道。“那纳哈出趁着咱先时北征,吸纳了不少被咱大明打散的残兵败将。”

“其又占着辽东数郡,割据称雄。麾下不说蒙人,单是北地汉儿,便有数十万之众。”

“唉,咱这个汉人当了皇帝,那些北地汉儿,竟然还依附于纳哈出一介蒙人麾下,实在可悲!”老朱一拍御案。

“……父皇勿忧。”毛骧呐呐低头不敢多言,老朱身侧,一直默默的太子朱标出言劝道:“辽东之地,自五代石敬瑭割让燕云开始,已为异族统治足足数百年。”

“便是宋时,都不曾据有辽东之地。辽地汉儿失却教化,为蒙元所蒙蔽,亦是寻常……”

“数百年……”老朱念叨着。“弱宋不过苟延残喘,而我大明,将光耀万世,弱宋如何能比。”

“且让纳哈出先张狂。异日,咱必将辽东尽数收复,使金瓯无缺。让辽东汉儿,尽复我华夏教化。”

“陛下(父皇)圣明。”毛骧、朱标恭声道。

问完了话,老朱挥手让毛骧下去,朝中如今因为肃清胡惟庸余党一事,人心惶惶,六部尚书、侍郎等高官尽皆瘫痪,六部只余一众中低层的、触及不到权力上峰的官员们。

幸有太子朱标执掌的内阁,如狂风暴雨中的避难所般,将这些年轻的内阁属官们保护了起来。朝廷外边风起云涌,内阁之中,却依然如故,阁臣们该干什么干什么,继续维持着朝廷政令的上传下达。

老朱转过身,招呼太子朱标道:“标儿啊,你来,帮咱拟道旨意。”

“着魏国公徐达,即日起领军囤住北平府。防备纳哈出引兵南下。”

“北平城中方捉了朱亮祖,只傅友德一人,咱怕他独木难支。”

“若是纳哈出化零为整,和咱一样想着暗度陈仓,那可就难办了。”

“还是让你徐叔叔去镇着,才叫稳妥。”

“爹,您想让徐叔叔出镇北平?”朱标一怔。

“可是如今京中,除了亲军都尉府及仪鸾司所领之军,其余军将,都是方才北归的北征残军。”

“如今离北征结束也才数月,军队整备未完,让这样一支残军往北平去,只怕会凭空生出事端来!”

“唔……”老朱摸了摸下巴。不得不说,大儿子说的有道理。

亲军都尉府是拱卫京师的禁军,是万万不能妄动的。

而北征的军队虽勉强算与北元打平,但战略层面却是一败涂地,损失亦极为惨重,短短数月哪能直接恢复元气。

让这样一支军队再往北去,确实容易出事。这一点,倒是标儿考虑的更细致些。

“那如何办?纳哈出那厮手下足足二十万人,不得不防……”

“唉,只要牵制住此獠……”老朱回过头,看起了选在屏风上那副截自朱肃《坤舆万国图》的大明周边地图。地图上,辽东纳哈出所代表的红色分外惹人烦躁。

“若是高丽能听我大明调遣,那便好了、”老朱的目光,转向了另一边的高丽方向。若是高丽能出一支偏师钉住纳哈出,那大明便能从容收复西番、云南,再寻机与纳哈出决一死战,彻底收回辽东之地。

可惜,高丽首鼠两端,面上虽然臣服,若是让他出兵,却必然顾左右而言他……

先时,甚至还欲图盗取老五手中的方子。此国之寡廉少耻,可见一斑。

老朱不禁开始怀念起朱肃所说的“平倭国、高丽、越南三国策”来。

“罢了。为今之计,只好让天德加速整军。”

“赶快前往北平驻守了。”

“想来那纳哈出即使真倾尽全力入寇,以傅友德与北平府的驻军,亦能拖延的住一二。”

“只要天德能在数月内前往北平,北方便可无虞。”

老朱看着地图念叨道。老五也曾说过,今年北疆不再会有大的战事。虽然亦要防范那纳哈出一二,但想来,不会出什么大事。

“攘外必先安内。唯今之要,还是先收回云南之地!”他的眼神,看向了地图上位居南方的云南。

“爹……”

“如今朝中正在动荡,便要收云南,是否有些操之过急?”朱标担忧道。

“若是一不小心,战事旷日持久,朝中又因胡惟庸一案人心惶惶。”

“儿臣恐……会酿成大祸啊!”

“不如循序渐进,步步图之……”

“你这话,是老成持重之言,历史上的咱,也是步步图之的。”老朱叹道。

“可是……时不我待啊……若是再如老五所说的历史那般行事,稳妥是稳妥。可这大明,只怕亦逃不过数百年后,再度为异族入主的命运。”

“咱平生最喜安稳……但现在,却是不得不赌。就是要趁着军队血性未失……事先打下一个大大的疆土来!”

“而且,既然你都认为朝中动荡不宜动兵……那么北边的梁王,是否也会这么认为呢?”

“……爹圣明。”朱标被说服了。

“你便给咱维持好内阁,只要内阁不倒,朝廷就乱不了!”老朱踌躇满志。“老五的这内阁之策,真乃不世之良法也。”

“有这内阁,咱方能放开了手脚,好好的将这大明朝堂彻彻底底的整肃一番。”

“可惜今年年关,老五是暂时没法回京团圆了。咱还得借着胡惟庸一案整肃朝廷,他若回京,立时便要陷入风口浪尖。”

“这个年,他恐得在苏州城里过了。”

“小五孝顺懂事,不会怪罪于您老的。”朱标宽慰道。

“今年年关,便让儿子以及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好好陪着您和娘罢。”

“好,好。”老朱笑了起来。自知悉了后世之事后,每当午夜梦回之时,他总能梦到老五所说的,日后发妻病亡、幼孙夭折、长子亡故的悲惨日子。

心中也就越发珍视如今所拥有的亲情。

听出朱标话语中的孝顺,想及如今子女康健、发妻仍在,心中自然高兴。

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开口道:“对了。”

“自老五走后,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几个兔崽子,都在宫里做什么?”

“没闹出什么事吧?”

“哦,几位弟弟都极老实。只日日在宫中温书。”

“并未闹出什么事来。”

朱标开口道。其实这话,他说的有些心虚。自小五朱肃走后,父皇担心朝中动荡波及到他们这几个在外的皇子,就将他们复又接回了宫来。

这可要了这三个弟弟的亲命。他们已经在宫外混的野了,如何还受得住宫里的清苦日子?

日日求着他这个大哥,在父皇面前吹吹风把他们放出宫来。

可朱标身为太子,自然知道如今朝中动荡,可不是放任弟弟们自由的时候。要知道,如今许多心中有鬼的朝臣,都想着要寻一株大树遮风挡雨,好避过此难。

若是将他们放出宫来,有奸佞如昔日胡惟庸找上小五一般找上了这三个弟弟,这三个弟弟若不慎为其蒙蔽挑拨,岂不是平白惹了一身骚?

几番分说,除了尚算知事理的朱?,其余两人又听不入耳,只日日寻他这大哥叫闹不绝。朱标烦不胜烦,可谁让自己是当大哥的呢?也只能帮着两个弟弟,在父皇面前遮掩一二了。

“嗯。那几个崽子,还是知道轻重的。”老朱满意的点点头,对朱标的话不疑有他。“等老五这次回来,就满足了他们,让他们几个一并开府去吧。”

“终究是年纪渐长,知道了人情世故……”

“陛下!陛下!不好了!”

话没说完,就见外边一个大汗淋漓的内侍,整个人帽歪衣斜,鞋子都丢了一只,火急火燎的跑至殿外。

“什么人!不得无礼!”殿外,禁卫二虎斥道。

“是娘身边的内侍。莫不是娘出了什么状况?”朱标年轻,眼睛好使,一眼便看出了那内侍的身份。老朱听了也是大骇,忙让二虎把那内侍放了进来,劈头就问道:“你怎这般慌忙?”

“妹子呢?咱的妹子没事吧?”

“禀……禀陛下,皇……皇后娘娘无事……”那内侍一边喘气,一边断断续续答道。老朱和朱标方松了一口气,却立马又被这内侍的下一句话,惊的险些给噎住了。

“只是秦王殿下……与燕王殿下……”

“却留了封信件,不知在何时偷偷溜出宫去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