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 第229章 御前奏对

第229章 御前奏对

第229章 御前奏对

应天府,谨身殿。洪武大帝坐于上首御案之上,而太子朱标,则陪侍在皇帝之侧。

下方,在京中不可一世、凶名足以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如今却毕恭毕敬的低着头颅,单膝跪于殿中,等待坐于上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训示。

“……京中官员,果真有这么多的贪官?”老朱翻阅着毛骧递上来的奏疏,语气之中不免有些惊异。

“是。”毛骧忙答道。“陛下明察万里。但凡与胡惟庸一案有涉官员、勋戚,十有**家中银钱,都远远超过俸禄所得。”

“如永嘉侯朱亮祖、吉安侯陆仲亨等辈,家中更是金银满瓮,珍奇盈室。生活奢靡之处,便是陛下都……都……”

“都不能及彼辈之万一!”毛骧说完,一个头磕在了地上。

“好啊。真好。”

老朱目中怒意一闪,声音虽无波澜,却更加显得寒意逼人。

“咱这大明,这才建了几年啊。”

“一堆的外患还没料理干净,这些本来热血的好汉子,竟然都被熏黑了心肝……”

他现在无比理解,老五口中的那个未来的自己,为何会兴出那么些席卷天下的大案了。

不是自己不想和这些老兄弟善始善终。

实在是这些人……太过分了些!

“他们在诏狱中呼喝咒骂,今时要肉,明日要酒。吆喝锦衣卫如喝家奴,丝毫未将臣这个锦衣亲军指挥使放在眼里。”毛骧面上露出委屈的神色,抬起眼睛偷看了老朱一眼。“堂堂锦衣诏狱,倒成了他们家的私室了。”

老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胸口的燥意。将手中奏疏往桌案上一丢,“先莫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家伙。胡惟庸呢?”

“胡惟庸那厮在狱中,可有异状?”

毛骧一愣,有些讶异于老朱竟然转移了话题。他都这般添油加醋了,按他对这位陛下的理解,此时的他应该暴躁愤怒,拍着桌子要自己将那些大逆不道的原勋贵全都杀了才是。

毕竟,那些勋贵在朝中勾连甚广,虽然锦衣卫因为将他们捉拿成擒,在朝中风头一时无两。他毛骧更是因此几乎,成了应天城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这些侯爵勋戚,手中都是握着陛下亲自赐予的,代表着愿与之共富贵的铁券的。在诏狱中也是时不时就大呼要见陛下。若是让他们安然出了诏狱,被他们翻了案,锦衣卫如何能有好果子吃?

方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毛骧可不愿轻易撒手。

但老朱有问,毛骧也只能强压下内心的惊疑,恭声答道:“回陛下,胡惟庸倒是无甚异常。”

“在狱中时,只向臣要了一本《易经》,又折了几根稻草权做蓍草,一日日卜卦不绝。”

“卜卦?”老朱眉头一皱。“怎么,这胡惟庸要去当道士?”

“他没喊冤?”

“并无。”毛骧答道。对于这一点,他也有些奇怪:“胡惟庸在狱中极为恭顺,毫无昔日骄狂之态。”

“臣使人日夜监视,除却吃饭占卜,便是独自坐在牢中念念有辞,口中说什么‘天命’‘预知’等语。”

“不过,倒是曾要求要见五殿下。”

“莫不是疯了?”老朱也有些疑惑,但这份疑惑也只存续了仅一瞬间,便不再去废心在意。“不管他是真疯还是假疯,你锦衣卫,务必都要看好了他。”

老朱冷冷一笑,倒和朱肃有几分相似之处。“他暂且还死不得,咱还得借他的口,好好清理清理这大明朝廷中的官蠹蛀虫。”

“今年这个年关,朝中那些个心里头有鬼的,不能让他们安泰的过。”

“是。”毛骧俯身应命。

“说到老五。”老朱突然想到了什么。“你锦衣卫中,可有线报?”

“老五如今在苏州,怎么样了?”

“回陛下。”毛骧抱拳道。“前几日,臣手下随侍殿下的狄猛,才刚回京里来。”

“调走了所有有关张士诚、陈友谅余孽以及苏州城近来动向的档案。”

“看来,老五已经发现苏州城那些余孽的身份了。”说到这,老朱奸诈一笑。“如何,他有没有暴跳如雷,火急火燎的要去寻那些仇人报仇?”

“并无。”毛骧摇摇头。“据苏州传来的线报,五殿下到苏州后,并未对那些反贼余孽有任何动作。”

“在苏州的这些日子,五殿下向苏州卫指挥使杨鲁借了一千士卒,又从商贾手中诈来了粮草。”

“随后整日里,不是带着灾民们整地建屋,便是操练那一千余名士卒。”

“他竟沉下了气。”老朱嘿然一笑,语气中倒有几分欣慰。“咱还以为,他必然喊打喊杀,和那群劫过他的逆匪不共戴天呢。”

“怎么,在苏州府这么些日子,他就一直这么老老实实的?”

毛骧心中腹诽,空口白牙从商贾手中诈来了那样多的粮草,在您眼中竟然也算老实?

不过想到这位陛下自己素来对商贾的态度就极为厌恶,倒也没有把这番话斥诸于口。想了一想开口道:

“出格的事倒也有。”

“殿下以吴王之名,以养病之名,软禁了巡河御史茹太素,夺了他手中权柄。”

“如今茹御史暴跳如雷,弹劾的奏疏据说已写了半屋,可惜殿下将他死死囚在院内,那些奏疏并无门路递至御前。”

“呵。”老朱失笑。“这老五,对茹太素这样的软柿子,倒是眦睚必报。”

想到茹太素这老学究素来又臭又长的奏疏竟堆了半屋,饶是老朱也不禁一抖。心中已打定了主意嘱咐内阁,凡是茹太素递来的奏疏不必上呈,尽皆留中不发即可。

“还有,殿下收了一个写话本的老儒生。”毛骧接着道。“让那儒生写出了许多故事、剧目,又召请了许多说书先生,整日里在苏州府中讲演不缀。”

“为此,殿下花费了大把金银,如今苏州城中,对那老儒生所书的话本剧目极为推崇,动辄成百上千人聚而听戏,甚至,殿下也亲自写了个话本儿,上台与百姓说书,气氛极为热闹。”

“花费了大把金银去……说书?”老朱一呆。“这不胡闹吗?莫非那逆子,有其他的深意?”

“臣愚钝,实是不知。”毛骧低头道。

“……罢了。由那逆子荒唐。”老朱深知朱肃有来自后世的点金手段,老五手下的商贾沈家又是苏州本地人,将过年了聚众说说书,说不定只是老五孩子心性,想要热闹一番而已。

即便花了点银钱,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如此视那伙逆匪贼寇于无物,让老朱不由得有些担心。

“回头,将那逆子写的新话本儿抄一份拿来,给咱也看看。”老朱吩咐道。

“是。”毛骧恭声应是。

将对儿子的担心先置在脑后,老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军国大事中来。张口继续问毛骧道:

“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还有辽东的北元太尉纳哈出,近日可有异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