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重生飞扬年代,大医精诚 > 第397章 刚进四合院儿就要挂了?

第397章 刚进四合院儿就要挂了?

第397章 刚进四合院儿就要挂了?

袁树森只比易中海小十几岁而已,这家伙打蛇随棍上,还真的就拜易中海为师了,在扎钢厂车间跑前跑后的围着易中海转,“师傅”不离口,张嘴就叫。

易中海很满意。

他还提醒袁树森要尽快将户口迁到京城来,否则,一家人都没有口粮,单单依靠他们从家里带过来的一点儿全国粮票是不行的,很快就能用完,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要将户口迁移到京城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要在京城有工作,其二是原籍所在地的介绍信,介绍信上写着迁移户口者的个人信息,必须身家清白方能迁移户口。

工作他有。

关键是原籍所在地领导的介绍信。

他拿到的介绍信是让他来京城看病的,可不是让他在京城落户的。

袁树森很是头疼。

他反复的查看了自己的介绍信。

介绍信分三页。

第一页是介绍袁树森个人情况的。

第二页是介绍病情的,说是他已经肝硬化,有腹水了,在当地医院无法治愈只能到京城去。

第三页是说袁树森到京城以后希望各单位能够照顾一下,还有就是开证明的单位介绍,也就是某某合作社。

袁树森反复看了很久,对介绍信有了了解,这家伙还真的想出了办法。

将第二页抽取出去。

只看第一、三页的话勉强能连贯下来。

没了第二页,这个介绍信就成了介绍袁树森并且要求京城各机关单位照顾他了。

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他让扎钢厂钳工车间主任开了一张自己是工人的介绍信,同样带着自己从老家拿过来的那一封去了交道口派出所,说是要办理户口。

扎钢厂的介绍信是真的。

外地的介绍信看起来也像是那么一回事儿。

办理户籍的民警心里有点儿疑问也归结为各地介绍信的写法不同,也许当地就是这么写的。

民警答应帮他们办理户口了。

不过要等几天才有户口本和粮本批下来。

袁树森微笑着连连感谢。

只要能把户口迁过来,别说等几天,就算是等一两個月都行。

从派出所出来这家伙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总算蒙混过关了。

回到家以后袁树森就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妻儿。

只要他努力工作,没准儿以后能像易中海那样一个月几十块接近一百块的工资。

等到自己儿子够年龄了可能也会有工作,到时候他们家的日子就好过了,比待在乡下日子好的多。

这家伙将自己要迁户口的事情告诉了易中海,还说他们家暂时没有粮本,买粮食都成了问题。

易中海沉吟着说道:“咱们四合院儿的邻居都非常好,谁家要是有困难了都是会帮忙的,先前我就是将家里的口粮指标分了一点儿给贾家,要不然,我就能帮你了!”

“师傅,我刚刚搬过来啊,怕是没人会给我面子将粮食指标借给我!”袁树森开口说道。

“无妨!”易中海很大气的说道:“我去帮你借,不借给你,还不借给我,我可是四合院儿里的一大爷,大家这么多年的邻居,其他人能不给我一点儿面子吗?”

易中海信心十足。

他找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李家。

他并不知道李平安夫妻两个还在实验室那边多领了口粮指标,只是认为李家的伙食不错,吃的好了,所需的粮食自然也减少,可能会有些盈余。

只是。

易中海找到李家说明情况的时候李平安不假思索的拒绝了,说道:“你说什么,以后袁家的粮本下来了再将指标还给我们?他拿什么还?粮本的粮食指标都是按照人口制定的,就算是将来他们家发了粮本口粮指标也仅仅是够吃而已,再说了,我家粮食指标也不多,你凭什么认为我们家能给他们均出一部分口粮指标?你还是去找别人吧,我帮不了你!”

李平安知道。

这种事情就是肉包子打狗,将粮食指标给了袁家人以后他们怕是不会再还回来。

李平安才不会将口粮指标借给他呢。

这段时间秦淮茹怀孕,吃的也多了起来,单单靠喝鸡汤可不行,这么紧要的关头李平安怎么可能将粮食指标借给一个刚刚来四合院儿几天,几乎是一个不相干的人?

“你。”易中海想要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没事儿的时候他经常诋毁李平安父子是庸医。

遇到麻烦的时候又想起找人家帮忙了。

李平安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从李家出来的时候易中海面如死灰。

他又去找刘海中和阎埠贵商量,两人也没有办法,刘家、阎家的口粮指标都不宽裕,怎么可能帮的了袁家。

易中海去了袁家,本来是想说自己无能为力,帮不了他们的。

当他到袁家以后看见袁树森的妻子赵芳第一眼的时候认为这女人是能够生养的,屁股大,长的很有些白皙,好看。

此时的易中海生出一种好感,还有一种遗憾。

这么一个能生养的女人只给袁树森生了一个孩子。

可惜了。

这家伙不能生养,他对赵芳可没什么想法,只是单纯的有好感而已。

袁树森对易中海奉承一番,易中海也不好意思拒绝了,心里想着实在不行自己就匀出十几斤的粮食指标给袁家,不能多给,还不能少给吗?

问来问去。

还只有何雨柱这家伙手里有多余的粮食指标,他说可以匀出三十斤给袁家,不过他们要用钱买。

六块钱买三十万粮食指标。

易中海盘算了一下,六块钱几乎就是三十斤粮食的价格。

如是答应了就等于多出了一倍的钱,相当于在黑市上买了三十斤粮食。

易中海苦口婆心的劝阻何雨柱要有大局观,要帮助邻居。

何雨柱始终不吐口,甚至还讥讽道:“三十斤口粮指标可都是从我们家人的口中抠出来的,伱们不愿意买啊,不愿意买就算了,我还不卖了!”

这家伙摆出一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架势。

他也不害怕易中海去告发自己倒卖粮食指标。

易中海是中间人,事情传出去对谁都没好处。

何雨柱只是一个小年轻。

易中海却是扎钢厂的先进,还是四合院儿一大爷呢,传出去名声更不好!

易中海悄悄的找袁树森商量了一下,他还真的同意了。

有了这三十斤粮食,足够支持到他们家户口本、粮本发下来。

两人交易过后。

袁树森到粮店买了粮食。

易中海陪着他过去,在粮店向粮店主任询问李家粮食指标的事情。

粮店主任说人家每个月都将米粮全部买走,没有剩过。

这年月,还有哪家米粮吃不完的?

易中海不再说什么。

购买了粮食,袁树森回家以后就和妻子说他们差不多在京城扎根了,还说自己当初装病来京城的计划是英明的,完美的,要不是这样,他们能来京城,能将户口转过来?

其实。

袁树森根本就没有肝硬化和腹水这样的疾病。

他的确是得了血吸虫病,还留下了一些后遗症,不过不是肝的毛病,而是肠部了毛病。

在血吸虫感染急性期,虫卵沉着在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形成急性虫卵结节。

此时,可见肠黏膜充血水肿及灰黄色细颗粒状扁平隆起的病灶,直径0.5-1cm。

继之,病灶中央可发生坏死脱落,形成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的浅表溃疡,虫卵可随之脱落入肠腔,在粪便中可查见虫卵。

临床上可出现腹痛、腹泻等痢疾样症状。

随着病变的发展,虫卵结节逐渐纤维化,虫卵也逐渐死亡及钙化。

由于虫卵的反复沉着,肠黏膜发生溃疡和肠壁纤维化,最终导致肠壁生及瘢痕形成,虫卵难于排入肠腔,故晚期患者粪便中易查见虫卵。

袁树森肠道不好,也仅仅是腹痛、腹泻而已。

当初他到县医院接受治疗的时候医生并没有重视,直到后来一直治不好,从粪便当中检查出虫卵的时候才确诊。

所以。

袁树森到医院找到医生说是让他帮着开假证明的时候医生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袁树森说让他将疾病说的严重一点儿,这样领导才会让他进京治病,医生答应了,他认为让袁树森尽早来京城治病是在弥补自己的过失。

可是。

即便是确诊为血吸虫病以后得到了及时的治疗,萘啶酸和治疗血吸虫的中药,改善受损器官的中药都用上了。

后遗症依旧是有的。

肠道不好。

经常腹痛、腹泻。

按说血吸虫病也治好了,中药也吃了不少,可就是不能彻底将自己身上的病治好。

而且,有几次他都发现自己的粪便是红色偏黑色的、带血液的。

袁树森并不认为自己的疾病很严重,但一家人总算是在京城稳定下来了。

况且他还听说当了工人以后看病不要钱。

自己的病总是要治的。

他到扎钢厂医务室找李林和姜山拿了几副中药。

可没有想道。

腹泻、腹痛治好了,肛门处又开始疼了。

真是按倒葫芦起了瓢。

他又到扎钢厂医务室看病,这回不再相信中医,点名要让苏国专家帮着看病。

安德烈问诊过后就建议他到六院做一下检查,彻底的查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腹部X线可检查有无消化道穿孔和肠梗阻,可辅助诊断肠息肉、肠平滑肌瘤、肠纤维瘤等疾病。

还是到六院或者其他大医院去检查一下的好。

袁树森自然是要听从苏国专家建议的,他去六院了。

反正。

在六院看病也是能报销的,同样是不需要花钱看病。

袁树森到六院门诊的时候正好碰上杨宇坐诊。

杨宇虽然是新来的年轻医生,该怎么诊病还是很清楚的。

根据粪便中血液多少以及颜色变化确认可能是直肠有病变,给他做了直肠指检。

这是一种简单的直肠检查方法,使用手套戴上指套,涂上润滑剂,然后将手指插入肛门,通过直接触摸来检查直肠和直肠周围的区域。

这种检查方法通常用于初步评估直肠的状况。

不过。

就是这种简单的检查方法却让杨宇发现了肿块。

可能是良性的肿瘤,也可能是恶性的癌症。

直肠癌和直肠腺瘤都是比较常见的疾病。

直肠癌是恶性肿瘤,直肠腺瘤是良性病变。

临床表现也有不同,直肠癌可有脓血便,腹痛,下坠,直肠腺瘤较小者,无明显症状,较大者可有大便带粘液,偶有出血或下腹不适。

直肠指诊检查直肠癌可触及直肠质硬肿块,固定,指套可带血,直肠腺瘤可触及直肠较柔软,活动,可有分叶状肿物。

肠镜检查和活组织病理检查可分别确诊。

不过。

当时对肿瘤研究的并不是很深入,没有使用肠镜和病理检查辨别肿瘤和癌症的理论。

西医对肿瘤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早期,肿瘤细胞还没有扩散之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进行切除。

即便是早期的直肠癌,及时的做手术的话也是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甚至是痊愈的。

杨宇将治疗方案说了。

还要做手术?

袁树森摇了摇头。

他认为自己的确是感染了血吸虫病,不是已经治愈了吗?

怎么还要做手术?

开膛破肚可不是一件小事儿,万一手术失误自己可就死了啊!

自己要是没了。

妻子和儿子怎么办?

袁树森死活不同意手术。

杨宇觉得这件事情很严重,到外科医生办公室找了李平安。

李平安急匆匆过去。

四目相对。

他这才知道患者居然是刚刚住进四合院儿的邻居,两人虽然没有打过交道,但总归是见过面的。

当时的肠镜性能并不好,不能检查出肿块究竟是癌症还是肿瘤,他建议做组织病理检查。

**组织检查也可以称为外科病理学检查。

可以通过手术钳取或穿刺,从患者体内取出病变组织,做临床病理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病变组织,从而确定病变的性质,良性或者恶性等。

这是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也是临床诊断中最准确的方法。

活检常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比如发现某个部位有占位性病变而不能明确占位的性质,那么就需要将占位切除或者取出部分组织活检,通过显微镜下病理检查,从而确定病变性质,进行进一步治疗。

如果发现肿块物内有黏膜肌层浸润就能认定大概率是直肠癌。

六院也是第一次做这种检查,李平安自然是要和工作人员交代一番解释该怎么操作的。

李平安到化验科的时候杨宇也跟了过去,等到两人重新回到门诊室的时候发现袁树森已经离开了。

“这。”杨宇开口说道:“这怎么行,刚刚那个患者的情况已经很糟糕了,就算是不做手术,总要开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吧,西药不行还能用中药,他怎么就这么走了,很危险啊,万一病人出了事情。”

杨宇有些自责。

刚刚他听说李平安要让患者做一种新的检查,门诊室又没有几个病人,他就和护士交代了一下也去了化验科,回来的时候患者已经离开了。

护士拦都没有拦住。

这能怪那几个护士吗?

这是自己的失职没考虑周全啊!

杨宇主动向李平安认错。

李平安摇摇头说道:“你不用自责,我认识那个患者,他是刚刚搬进我们四合院儿的邻居,也是扎钢厂的工人,回去以后我会和他解释,如果他愿意继续诊断治疗的话就继续,要是不愿意我也没办法,咱们总不能强制让人家接受治疗吧!”

杨宇点点头。

李平安的情况他很清楚,虽然医院给李平安分了房子,但是父母一直住在原来的老四合院儿,他们夫妻两个也是要到四合院儿吃饭的。

李平安是精通病理的,后世的他经历的病例也不少,很容易想到袁树森这家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因为血吸虫对肠道的侵害,肠黏膜萎缩,皱襞消失,部分呈息肉状增生,少数病例可并发管状或绒毛状腺瘤甚至腺癌。

这种情况是相当严重的。

国内治疗癌症的方法不多,若是早期进行手术还有可能治愈,如果是任由其发展,转移、扩散,怕是一年半载,甚至是半年之内就会要人命。

下班以后李平安专门去了袁家。

他说明情况之后,最初袁树森还十分客气,说是他要仔细想想,找个好时候再到六院看病,做检查、手术,毕竟他刚进扎钢厂就大肆请假看病有些不好。

李平安是理解的,告诫他尽快将扎钢厂里的工作处理好到六院进行治疗。

袁树森非常爽快的答应了。

李平安也没在意,认为袁树森肯定是要到六院看病的。

毕竟。

医药费可以报销。

请假看病的时候工资照发,最多只是没有奖金而已。

他一个钳工学徒有什么奖金,有多少奖金,奖金还能有自己的命重要?

李平安没有再多纠缠,直接回后院儿了。

李平安是下班的时候顺便到袁家,他和袁树森交谈的一幕被易中海看见了。

易中海急忙询问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为什么要和李平安接触,李平安这样的人根本就不会帮他。

前车之鉴。

李平安可没有借给袁家口粮指标。

他能有什么好心思?

八成是在憋着坏招想着怎么坑人了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