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吗?

三国之谋伐 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吗?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七十七章 你要和我打吗?

三国之谋伐

午后秋冬季节惨白的阳光洒落下来,像是没有给大地带来丝毫温度。

虽未下雪,可朔风呼啸,冰冷地像是针尖刺入骨髓。

孙策骑在马背上,手中霸王枪倒握,目光冷漠地看向不远处,敌人的阵型已经离得很近了。

旷野上北风吹拂着枯黄的野草,曾经充满绿色生机的田园此时已经一片荒芜。

唯有远处不知谁家扎的稻草人还在风中摇曳,诉说着曾经的人烟。

数千人的密集列阵当中,所有人都紧握着手中的武器,场上除了士兵们急促的呼吸声,安静地只有远方的风声了。

“敌进三百步!”

观望手嘹亮的声音响彻了整个战场,看着已经接近到一里的敌人,尘土飞扬之中,士兵们全都面色凝重起来。

朝廷中央军号称关东最精锐的部队,即便是孙策帐下士兵皆以勇猛著称,亦是不敢小觑。

“敌进二百步!”

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士兵们的目光看向了那个骑在白马上的背影。

孙策今年已经二十八岁了。

历史上他此时已经被刺客刺杀了三年,尸骨都化为了泥土。

但此时此刻,历史发生改变之后,江东小霸王再一次得到了成长,武力亦是更加强横。

那宽阔的后背早已经成为了孙家军中的定海神针,是士兵们坚实的信仰。

即便是孙坚时代过来的老兵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孙家大郎已经从孙坚手中接过了重担,成为了新一代的孙家掌门人。

所有人都在看着孙策,等待着他的命令。

“敌进一百五十步!”

随着最后一声高昂的呐喊。

孙策手中霸王枪往前一指,怒喝道:“杀!”

“杀!”

几乎是瞬间,原本静得只有风声以及敌人沉闷脚步声的战场,顷刻间仿佛天雷滚动,爆发出震天的响声。

最前排的长枪手将手中的枪平举,然后缓缓向前移动,双方距离只有不到二百米。

这个距离其实并不适合发动冲锋,但适合发动远程弓箭袭击。

由于双方都在迅速靠近,在十多秒之后,两方的距离已经不到一百米的距离,最先动手的便是后排的弓箭手。

随着“嗡嗡嗡”的弓弦拉动,两边的弓手同时屈身找准角度,向着斜方向的天空仰射而去。

下一秒,遮天蔽日的箭雨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如雨点般向着对方袭来。

没有人畏惧,因为他们的主将都站在了队伍最前方。

两边的人依旧在快速靠拢,先是看到大量箭支在空中相遇,除了少部分撞在了一起干扰了运动轨迹以外。

其余箭支犹如两道交错而过,毫不干预的平行线条一样,谁也没有打扰到对方的飞行。

然后它们重重地落下,射入了对方的阵营里,溅起大量的血花阵阵。

“啊!”

“好痛!”

“军医呢?快快快。”

惨叫声四起,中箭未死的士兵不断哀嚎。

但更多的士兵却是默然着脸色,脚下的步伐开始变得飞快。

仅仅只是第一波箭雨之后,两边的就开始发起了冲锋,因为双方已经不足八十米。

这个距离正式开始奔跑的话,顶多七八秒就能跑到。何况双方是双向奔赴,三四秒内就能相遇。

第二轮箭雨根本来不及射出去,两边的人马就如同洪流一般撞在了一起。

砰砰砰!

双方就像是两块钢铁相碰,迸发出剧烈的火花。

孙策军最前排的长矛手一头扎进了武安国部最前面的刀盾手的盾牌上,顷刻间爆发出巨大的响声。

有些长矛顺着盾牌的缝隙插了进去,鲜血迸溅,有些盾牌后伸出长刀,砍断了矛,然后继续往前顶,到了近距离之后,环首刀更加适手。

很快双方的前军就碰在了一起。

武安国骑马越众而出,手中的长锤不断挥舞,虽然只有11公斤重,但每一锤都有千斤之力,一旦被锤到,立即吐血倒飞出去。

便在此时,一骑白马如鬼魅般从孙策军中杀了出来,那人手持长枪,浑身银铠,虎背熊腰,威风凛凛。

他看到武安国在短时间杀了十多名士兵,顿时眼睛通红,怒喝道:“贼将好胆,纳命来!”

“孙策?”

武安国听到声音,心中一凛,知道此人不好对付,连忙调整姿态,待孙策骑马直奔他来之际,当即挥锤先声夺人。

下一刻,孙策纵马已近身边,长枪在手中宛如蝴蝶般轻灵飘逸,枪杆横扫拍向武安国的锤杆,就听到一声清脆的碰撞,那斜劈过来的一锤就这样被挡开。

紧接着孙策再改枪杆变招枪尖斜刺上撩,刺向武安国护甲较为薄弱的颈部,妄图一枪洞穿他的喉咙。

武安国连忙偏头躲开这一刺,然后马上举锤来攻。

他的武器过于笨重,不好施展,孙策则非常灵活,打了二十多招,武安国就落入下风,不仅体力不支,就连招式也已经用老,只有招架的力气,没有还手的力气。

直到此时武安国才知道自己小瞧了天下英雄,意识到自己绝不是孙策的对手之后,他找准机会,挥舞锤子向着孙策的马锤去。

按理来说阵中交战,胯下马匹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

武将的马犹如两条腿,一旦马匹被刺死,在乱军中即便是如关张般勇猛,也必然会被潮水一样的敌人淹没。

所以经验丰富的将领在乱军当中非常重视对自己马匹的保护,像当初孙策自己单人冲纪灵的阵时,周围敌人就多有攻击他的马,全都被他挑开或者挡下,才击退纪灵,大胜而归。

但孙策的位置刚好是处于武安**阵外,两边来来往往的敌我士兵非常多,且朝廷军短暂占据优势,使得孙策周围的朝廷中央军比自己的亲卫还多一倍。

在武安国勉强抵挡孙策进攻的时候,周围亲卫见势不妙,都已经上来帮忙围攻,因此导致孙策并没有在短时间内拿下武安国。

若非如此的话,或许十多招,武安国就已经落败。

毕竟武安国仅仅只是在吕布手底下撑了十多招就被砍断了手腕,只能证明他的武力值属于二流,而如今孙策的武力值早已经超越了当初的自己,属于一流巅峰水准。

如果历史上孙策死之前的武力值是92,跟张辽太史慈差不多的话,那么现在应该已经是94,无限靠近95以上超一流武将了。

武安国靠着身边诸多亲卫抵挡才勉强没有被孙策打败,但已是强弩之末,撑不了多久。

趁着亲卫掩护,他瞅准机会佯装作势要去打孙策的马。

孙策护马心切,连忙变攻为守。

眼见虚晃一锤见效,孙策没有再进攻自己,武安国忙不迭调转马头,双腿紧夹马腹,胯下的战马仿佛通了人性一样,一溜小跑,往西面跑去。

“叮叮叮叮叮叮!”

远处的传令兵见武安国败走,连忙敲动金钲,鸣金收兵。

交战的士卒们纷纷丢下武器,扭头就跑。

“贼将休走!”

孙策见武安国居然如此阴险,佯装打自己的马,虚晃一锤就溜了,不由勃然大怒,喝道:“给我追!”

“杀啊!”

“杀啊!”

“杀啊!”

孙策军见大败敌军,士气大震,纷纷追赶。

而在此时,远处后方督战的周瑜脸色微变,对蒋钦说道:“不好,将军鲁莽追敌,恐敌人设伏,你快去传令让中军前来。”

蒋钦自然也知道孙策易怒的性格会导致冲动坏事,因此连忙道:“好,我现在就去,都督快去劝住将军。”

“嗯。”

周瑜抽出剑来,催促马匹也加入战场,前去追赶孙策。

虽然很多人把周瑜定位为一个儒将。

但事实上周瑜文武双全,他跟诸葛亮一样,并非是参谋型人才,而是能够带兵打仗的统率型人才。

很多人把诸葛亮郭嘉周瑜拿来比较,但实际上这三個人并不能拿来做对比。

硬要比的话,应该是诸葛亮、司马懿和周瑜才对。

因为包括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等人在内,虽然是曹操最重要的五大谋士,但他们是真的谋士,属于提供建议的参谋。

而诸葛亮、司马懿和周瑜则并不只是给主公意见,还会亲自领兵出征,属于文武兼备的帅才。

所以他们的定位不同,虽然智力都在90以上,却不能拿来比孰强孰弱。

当然。

虽说他们三人是帅才,但武力值肯定就那样。

估计王朗都能斩他们于马下。

应付两三个小兵肯定没问题,遇到个二三流的武将基本就是送人头。

所以哪怕周瑜有勇气亲自上战场,但乱军当中,一片混乱的情况下,他只看到人群攒动,根本找不到孙策在哪里。

因此在没有人劝说的情况下,孙策作为冲锋在最前面的将领,理所当然地一路继续追击。

而此时此刻,赵云统领的中军,便已经开赴战场,双方迅速靠近。

不过几乎是同时,在四五里外的绍山西南方向,正在发生着另外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的规模不大,甚至都没有什么人伤亡。

但他注定能够载入史册。

因为这是一场决定孙策命运以及历史上东吴这个国家还会不会存在的战争。

在武安国前军与蒋钦部相遇之时,驻守于绍山西南方向,也就是山脚那片森林附近一个名叫山下东村的地方。

就跟姬沟河一样,淮北人民给自己的村庄河流取名字好像总是这样随意,因为坐落于绍山脚下不远,所以干脆村子名字就叫山下东村。

在西南面约一里处还有个山下西村,两座村庄一东一西,中间有沟渠,黄盖和韩当各自占据了一个村庄,引为掎角之势。

山下东村驻扎的就是黄盖,此时他已得到了前线报告,听闻朝廷军前部来犯,因此正在整顿兵马准备作战。

不过还未等他等来孙策招他前去迎战的命令,忽然就听到士兵来报,说朝廷两曲人马前来挑衅。

得知此时,黄盖虽疑心有诈,但想到村外一片平坦,除了二三里外山脚那片森林以外,几乎藏不住什么人,即便是有诈,他只要不去上当追击就行。

于是就率领本就已经准备好的士兵们出了村寨,远远的就瞧见不远处确实有两曲人马缓缓而来,向着村庄的方向靠拢。

见此情形,黄盖正准备下令迎击,忽然敌人军中出来一人,到了村前喝道:“黄将军可敢出来?”

“好大的胆!”

黄盖骑马出村,手中握着铁鞭,怒目而视道:“既然知道我名,还敢来犯?不怕死吗?”

出来的人乃是陈暮部将文谡,朗声道:“将军可敢阵前一叙?”

“哼!”

黄盖冷笑了一声,手中铁鞭一抖,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有何不敢,你只要不逃就行。”

说罢催马便追。

文谡调转马头就走,迅速回到阵中。

黄盖身后带着两千部众,左右各还有一千余人迅速跟进。

此战孙策算是倾巢出动,他的人马跟曹操差不多,约有六万人,这次他就带了四万。只在江东留守了一万多兵马,出力非常大。

其中他本部中军两万,前军蒋钦部五千人,后军朱治领三千人,左右黄盖韩当程普祖茂各领三四千部众。

黄盖部有三千多人,再加上韩当部近在咫尺,合起来有七八千,丝毫不惧怕朝廷军队来袭。

双方迅速靠近,等到了近前,离得只有二十多丈,黄盖勒马提鞭大喝道:“小贼出来,跟我决一死战!”

虽说文谡是文钦之父,文鸯的爷爷,但此时还不到三十岁,文钦现在还只是个小屁孩。

黄盖作为孙家老将则已经四十多岁了,叫一声文谡小贼倒也不过分。

只是文谡在阵前笑道:“将军确定要跟我打吗?”

“啰嗦什么?”

黄盖性格易怒,铁鞭噼里啪啦作响:“是怕爷爷我一鞭子抽死你吗?”

文谡也不恼,笑道:“我打不过你,我请另外一位人和你打。”

黄盖嘿嘿一笑:“小子还算识趣,不过爷爷我铁鞭可不认人,来一个死一个!”

就在此时,一人越众而出,骑在枣红马背上,深邃的目光看着他,幽幽叹息道:“公覆,你确定要和我打吗?”

看到这个人,黄盖瞳孔瞬间收缩,睁大了眼睛,脸上充满了不敢置信。

下一秒,他整个人都如筛糠一般抖动起来,浑身颤颤巍巍,翻身下马,跪倒在了地上。

“盖......见过明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