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伐 > 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战

三国之谋伐 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战

作者:玩蛇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18 17:33:39

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战

三国之谋伐

从午后孙策大军开始入驻高前亭开始,漫山遍野,森林、田野、村庄、溪流、土山全都是密密麻麻的人。

这里的地形不算特别复杂,但本身也有一些可以依托进行防御的地方。

如溪流、田间的沟渠、村庄地形坡度等等。

汉代亭的功能可以算作是一个镇,当时的村落名字叫聚,一般亭下有数个村聚,陈暮占据的是高前亭北面的几个村落,孙策则是占据南面的几个村落。

在中间地带有一片平原区,有草地有田野有丘陵,原来是附近几个村落的农田和放牛羊的地方,此时皆已经成为双方前线。

两边的斥候、探马都已经行动起来,一队队的骑兵疾驰在平原上,相遇之后,便纷纷拔出了武器。

紧接着在一声令下之后,滚滚马蹄声涌动,顷刻间双方就战在了一起。

像这样的斥候间战争往往是大规模战争的前奏,因为两边都需要派出斥候出去打探情报。斥候与斥候相遇,自然也就是你死我活的一场争斗。

但是在小规模厮杀上,朝廷军的探马明显占据上风。这倒跟兵源素质和士气没关系,能被选为斥候的,往往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胆气和武力皆不会差到哪里去。

主要是因为朝廷的斥候皆配备了物理学院下属的军工院最新研制出来的手弩,这种手弩体型较小,且装备了一個连射弩匣,可以迅速射出三支弩箭。

双方才刚刚接近,朝廷斥候就开始不讲武德。近距离约十多丈就忽然掏出手弩,一轮弩箭射击,先把冲来的孙策军斥候射杀大半,取得人数优势,再一轮冲锋,岂有不胜的道理?

在这种情况下,孙策外围的斥候数量迅速锐减,他们可供侦查的范围也逐渐收缩。最早的时候,他们甚至已经来到了陈暮布置在外围的前营营寨附近,现在几乎是全都退出了双方中心范围,游离于自己营寨外围。

孙策在高前亭的布置也不算差,并不是乱哄哄的一窝蜂全都扎堆在一起。而是依托周围的几个村庄地形,将防御重心分别放在了右侧绍山山脚下,中间的平原区以及附近的村庄周边。

位于最前沿的是驻扎于上梁营聚的蒋钦部,孙策的主力则在上梁营聚的南面下梁营聚,左右两侧则有程普韩当祖茂黄盖的营寨,后方还有朱治的后军作为护卫。

既蒋钦和孙策的部队在正面凸出,江东四大老将则是护佑两翼,朱治则位于部队的尾端承担垫底工作,整体布局趋向于一个不规则的菱形。

单从表面上看,营寨布置属于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胜也胜在中规中矩,很难从中找出明显的破绽。

这是周瑜和鲁肃进行的营寨布局,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绍山上的瞭望塔,知道自己布置被人家看在眼底。因此如果想做出比较奇特的布局想引诱敌人上钩是不可能的,还不如中规中矩一点。

此时此刻,孙策已经入住了下梁营聚,他是早上出发,中午抵达,将士们正在生火造饭,忽然有斥候来报:“将军,敌人先锋已经压过来了,即将抵达上梁营聚。”

“嗯?”

孙策问道:“可看清楚来人是谁?”

斥候道:“旗帜上写武安。”

“武安国?”

孙策左右看看,笑道:“不过是一匹夫尔,我去拿他!”

一旁的周瑜忙道:“伯符小心行事,切莫中了那陈子归的奸计,且让公奕先驻守村聚,探探虚实再说。”

孙策纳闷道:“公瑾多心了吧,周围地形斥候们看过,一片平坦,除了东北方向有座山,山下有片树林外,基本都是一些农田村庄和草地,他们来了多少人,一眼就能看到。”

“话是这么说......”

周瑜一时犹豫,说道:“只是我总觉得那陈子归必有诡计。”

“伯言,你怎么看?”

孙策转头看向陆议:“你觉得陈子归会有诡计吗?”

陆议思索了片刻,摇摇头道:“暂时看不出有什么诡计,但要小心提防,泰山学宫以格物之道立世,这些年来研制出了不少厉害的器械,就怕我那师君已经不屑于诡计小道,而假物以正面击之,我们不知道厉害,说不好就会中招。”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鲁肃沉吟道:“这些年来,那青州泰山学宫确实是厉害,发石车、床弩、火矢都非比寻常,远超以前的器械,我们确实应该当心一些。”

听到这句话,孙策扭头问斥候道:“你们可见到他们携带了什么大型器械没有?”

斥候答道:“并无。”

“那就无妨了。”

孙策起身说道:“既然胆敢来犯,我就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我与伯符同去吧。”

周瑜无奈。

孙策明明应该是坐镇中央,但他性格如此,一旦打仗就会冲锋陷阵,丝毫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全。

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受到士兵的爱戴和追随。

毕竟,孙策的兵马来源其实主要是从豫州招募。

当初孙坚担任豫州牧,豫州短暂恢复了一段时间和平期,因而在休养生息过后,有了一些基础,便能够招募兵马。

除了数千孙坚从豫章、丹阳等地带的江东兵以外,其余大部分士兵都是在当豫州牧时期招募。

所以让那些士兵抛弃自己的家乡,追随孙策征战江东,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而这种本事的来源,就在于孙策自有的个人魅力。

谁能拒绝自己的主将如此奋不顾身,第一个带头冲锋,与士卒一同并肩作战呢?

这边孙策跃跃欲试,领着亲卫奔赴前线。

鲁肃则与陆议聊了起来。

“伯言,根据你对你师君的了解,他会与我们正面对敌吗?”

鲁肃说道:“他应该清楚,他们人数不占优吧。”

陆议想了想道:“虽说不占优,但也绝不会劣势。细作回报,师君领的部队乃是朝廷最精锐的中央军,战力不容小觑呀。”

“这倒也是。”

鲁肃点点头道:“你的意思是,这一战陈子归是打算和我们硬碰硬?”

陆议摇摇头:“师君的想法天马行空,我也不知道他会做出怎么样的选择,但至少可以肯定,他绝对不会打无把握的仗。”

鲁肃思索道:“我曾经钻研过陈子归指挥的一些战斗,发现他酷爱火攻,你说他会不会想火烧我们?”

“秋高气爽,倒是个放火的好季节啊。”

陆议笑了笑,说道:“不过子敬兄想想,这附近除了那片山脚下的森林,有其它好点火的地方没有?”

“额......”

鲁肃一时词穷,仔细想想,确实找不到什么放火的地方。

众所周知,天下英雄你和我,夷陵赤壁两把火。

再加上官渡之战的话,汉末三大著名战役,几乎全都是因为火攻而胜利。

由此可见,放火,确实是杀人越货,居家旅行的必备技能。

但深入研究你就会发现,这三大战役之所以会出现火攻的情况,那都是有必备的因素。

官渡之战,二五仔许攸带路,曹操准备好鱼膏油脂之后,五千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样穿过了袁绍层层防线,来到了乌巢,然后纵火。

赤壁之战,东南风呼呼地刮,黄盖诈降,曹操铁锁连环船,少了其中任何一样,赤壁这场火都烧不起来。

夷陵之战就简单多了,刘备进攻东吴,走的路线是长江沿岸,全是山岭,森林茂密,气候又是十分炎热,这种情况下,整个夷陵地区就变成了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而现在呢?

高前亭位于后世淮北市符离镇以北,那是片广袤的平原区,森林倒是有,可离得远,村庄附近的林木早就被百姓砍伐了,上哪去找木料烧火去?

至于把绍山那片森林点了,可关他们什么事?

不管是朝廷营寨还是孙策营寨,都位于绍山的西面,最近的便是东营的黄盖和韩当部,离着那便山脚森林有二里地呢,火难不成还能飞过来?

而且即便是入村庄点火,也很难形成大规模火灾。

古人都有防火意识,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村庄的百姓房屋建造往往都会隔一段距离,不会贴得特别近,再加上大部分房子是夯土与木质结合,而非纯木头房。

这就导致哪怕村子里火烧起来,顶多烧个一两家,不可能造成把全军都给烧没了的情况。

所以官渡赤壁夷陵的三把火,几乎很难复制。

因此听到陆议的话,鲁肃也只能悻悻道:“伯言说的确实有理,陈子归就算想火攻,也不可能。”

陆议说道:“虽然我猜不透师君的招数,但稳扎稳打,总归是没错的。现在我们至少兵力占据优势,孙将军也悍勇无匹,即便师君有策略,见招拆招就是。”

“嗯。”

鲁肃点点头:“确实只能见招拆招。”

两个人完全没有想到陈暮到底会用什么招数来对付孙策,火攻、水淹、夜袭还是别的什么新式器械?

这些他们都有想过。

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这些计策都不符合实施的条件。

然而他们绝对不会想到。

陈暮真正对付孙策的杀手锏,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堂上。

谁能想到,他敢把孙坚放出来?

就好像马超造反之后,曹操不杀马腾全家,而是派马腾领兵去出征马超。

这种事情,想都不敢去想。

可正因为如此,陈暮天马行空般的想法,才令世人难以琢磨呀。

就在鲁肃陆议周瑜等人还在苦思冥想陈暮的策略时。

孙策已经领了亲卫,抵达了上梁营聚。

正是下午,秋风萧瑟,冷厉的北风呼啸,东面绍山那几座小山坡上的树林婆娑作响,将山林里树木上本就为数不多的树叶不断吹下,地上积累了厚厚一层落叶。

在北方的地平线上,一望无际的平原,密密麻麻出现了无数黑点,如一朵乌云般向着上梁营聚袭来,似乎想要将整个村落踏平。

一座村庄本来就住不了多少人,军官们占据了房子,大部分士兵都是在村落附近的平地上搭建帐篷。

由于他们是刚刚抵达没多久,营寨还没有修建,蒋钦依托的是环绕村庄的一曲沟渠当作防线。这条沟渠乃是从附近睢河支流姬沟河引入,沟渠并不宽,只有三四丈,跟一条小溪差不多。

孙策过来之后,来到了前线观望,见到蒋钦似乎并没有打算出战的意思,而是想利用外围沟渠防线进行抵御,不由大怒道:“敌人已来到近前,怎么能畏惧不前?”

蒋钦连忙解释道:“将军,并非我畏惧不前。我们刚来的时候,派出不少斥候出去查探,没想到他们的手弩厉害,杀了我们不少斥候。现在外围的情况我们根本不知道,若是出去的话,恐他们前军后方还有伏兵。”

这个解释很合理,打消了孙策的怒意,他远远眺望,说道:“既然如此,那暂时先在寨外结阵,我们离他们的营寨还远,中间那么大段平原,即便是来人了也不可能藏匿,先列阵再说。”

蒋钦虽然觉得防守村落比较稳妥一点,但见孙策执意要出去迎战,只好说道:“唯!”

当下蒋钦部在命令下,纷纷出了村落,过了小溪,在外围结阵。

其实倒不是孙策傻,一定要在外面打。

而是一旦敌人进攻村庄,很大概率要进行村落巷战,他们才刚刚过来,并没有什么准备。一旦开始巷战,就比较吃低级军官的指挥能力和底层士兵的士气。

在这一点上孙策知道很有可能比不过朝廷,所以还不如在村落外面抵御敌人。

过了约一刻钟的时间,在军官们的催促下,蒋钦部两千人先一步在外围结成方阵。剩余两千人迅速集结,在左右两翼各列出阵势来。

剩下的一千人乃是埋伏的弓弩手,藏于附近矮坡下,一旦开战,便冲上两三丈高的矮坡,居高临下射击。

远处武安国部也浩浩荡荡,缓缓向着这边袭来。

而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于朝廷军的前锋以及孙策军的前锋即将相遇的时刻。

此时在东面的绍山附近,一支千人小队,正缓缓向黄盖韩当部摸去。

陈暮给孙坚派了一万人。

这一万人,大部分其实是用来做截击孙策部的用途。

至于突袭黄盖韩当部。

以孙坚的威望,一千人足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