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来了! > 第56章 石灰吟

大明,我来了! 第56章 石灰吟

作者:一蓑烟雨任书海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27 21:24:14

两日后,杨洪奏报京营拨付的五千骑兵已经到位,并且按照朱祁镇的要求开始了训练,并且催问各地的军马什么时候能够到位,因为从京营遴选一万五千骑兵的事也快完成,光有人,没有马怎么训练?

火枪可以暂时不着急,但是马刀和甲胄必须尽快解决。如果和兵部、户部要,那自己的计划恐怕有提前泄露的风险,于是朱祁镇给陆大宝下了旨,让他留下一半的工匠继续生产火枪,其他的工匠全力打造马刀和盔甲。

朱祁镇完全不担心会出什么问题,因为有银子就是好办事,再过几日,又有南阳的银车送到。自从上次唐王眼红使绊子后,朱祁镇给唐王发了份颇有威胁的圣旨,大意是说,你要是老老实实在封地吃喝玩乐,咱们井水不犯河水,若你的手伸的太长,管的太宽,朕不介意缩小你的封地。

削蕃,朱祁镇站在还没那个权力和能力,但是找个由头砍了你的势力范围,还是能做到的。

据说唐王收到圣旨后吓的大病半个月,这段时间还很贴心的给矿上送些温暖。朱祁镇对唐王的懂事上道很满意。

看了一上午奏疏,朱祁镇站起身,拉伸一下酸痛得后背,这段时间身体长的挺快,9岁的他已经快一米五了,再加上平时和侍卫一起习武,身体比以前更壮实了。

“皇爷,于谦于大人递牌子进宫等候陛见。”侯宝在书房门口奏报。

“哦?于谦回京了,来人,给朕更衣。”说完,自有姐妹花宫女上前贴心的换上龙袍。

一番捯饬,朱祁镇精神抖擞的坐在了乾清宫的龙椅上。

宫人一声唱和,于谦风尘仆仆的走了进来。

“臣,新任兵部尚书于谦参见吾皇陛下!”于谦声音有些嘶哑道。

“于爱卿平身,快起来。”朱祁镇笑着抬了一下手道。

“来人,给于爱卿赐座,上茶。”朱祁镇站起身,走下丹阶,“知道你是杭州府人,朕特意让人给你准备了你家乡的龙井茶,一会回去,再拿一些回去。”

于谦愣怔了一下,皇帝果然对他这个于铁头关心备至。

于谦赶紧躬身谢恩。

“一路从河南回京,还未回家吧?”朱祁镇问道,因为他看到于谦的官靴上满是泥土,甚至左脚的大脚趾处已经磨坏了。

“是,臣自接到陛下的旨意,就马不停蹄的往回赶,怎料在半路上遇到了大雨,耽误了几日。”

“哦?在哪里?当地百姓如何?当地官员可有赈济灾民?”朱祁镇急着问道。

“确实是个爱民如子的皇帝。”于谦暗自给朱祁镇打了个好评。

“回陛下,是徐州,不过黄河未决堤,雨虽大,但三日便停了,只有徐州附近的几个地势低矮的村庄被淹,死了几个人,臣离开时,当地官府已经开始赈济灾民了。(明朝黄河穿徐州南下江苏入海)”

“辛苦了。”朱祁镇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也不知道说的是于谦还是那些地方官。

“叫你回来,是有些事让你去做。杨士奇的事你听说了?”

“臣已看过朝廷的邸报。”于谦顿了顿道,“杨阁老一生忠君为国,辅佐三朝,为官方正,对臣也多有提携教诲,可惜家门不幸,被子所累…”

朱祁镇点点头,算是认可于谦对他的评价,从本心讲,朱祁镇并不讨厌杨士奇,反而有些佩服他,说他是“仁宣之治”的头号功臣也不为过,他的奋斗一生,堪称逆袭的一生,但也许正因为自己年轻时受尽了磨难,所以对自己的儿子才多有溺爱。

“惯子如杀子!”朱祁镇吐出五个字。

“朕叫你回来,让你接杨士奇的班就是看中了你和他的相似之处,忠君体国。但是你于谦有杨士奇没有的东西。”

“臣才疏学浅,以前又常常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些气盛,还有些恃才傲物,所以…”

“朕知道,你这个人刚烈方正,嫉恶如仇,用那些官油子的话说,你这种人不适合做官,是不是?”听于谦这么说自己,朱祁镇就知道,这些年在外,于谦也悟到了一些,知道自己的缺点,懂得些进退了。

“陛下体察入微,臣愧疚难当。”于谦不好意思的道。

“朕还是希望你还是原来的于谦,嫉恶如仇,刚烈果决。如果大明朝多几个你于谦,也不至于贪官污吏横行,关河不宁。”

“臣定为陛下扫除邪佞,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于谦正色道。

“好。让你回来,是太皇太后的意思,朕还是太子时,就时不时听父皇说起过你,先帝对你评价颇高。所以朕才要重用你。”

“臣……”于谦哽咽的说不出话来。

“好啦,谢恩的话你留着和太皇太后去说吧,朕这里一天能听八百句这样的话。”朱祁镇开了个玩笑道。

“这次你回来,先去先帝的景陵拜祭一番吧,然后去山西,沿着山西镇,大同镇,宣府镇,居庸关一直到山海关一线,给朕好好巡查一遍。有什么问题立刻上报,不得拖延。”

“臣遵旨。”

“还有,你到了大同镇以后,朕在那里给你安排了一个副手协助你,估计等你到了,他也从瓦剌回来了。”朱祁镇说的副手就是化装潜入瓦剌探听消息的李大虎,这些日子不断传回消息,包括路线图,瓦剌军的布防等。

“另外,朕在赐你你尚方宝剑一把,可先斩后奏。”朱祁镇又给于谦加了一项权力。

对于历史上这个鼎鼎大名的“于少保”,朱祁镇非常钦佩他,不光是他在北京保卫战中的出色谋划指挥才能,更重要的是他的操守和气节,炼如他做的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也如他的诗一样,一生不畏权贵,敢说敢做更敢当,他做到了。

可能有的皇帝会不喜欢这样刚烈的人,但朱某人表示,此人很合自己的胃口。

于谦捧着皇帝赐的尚方宝剑走了,朱祁镇站在大殿前的御阶上,看着于谦离开的背影,久久没有离去。

“皇爷,奴婢回来了。天凉了,您还是回殿里吧。”侯宝不知何时来到朱祁镇的背后无声的给朱祁镇披了件衣服道。

“走吧。”朱祁镇叹了口气,转身走进了大殿内。

“皇爷,奴婢已经查出来了。这是人犯的供词。”

朱祁镇接过来,却没看,而是盯着侯宝问道,“这事还有谁知道,这份供词还有谁看过?”

“回皇爷,传播此事的人和看过供词的奴婢准备料理了。”侯宝小心翼翼的说道。

朱祁镇点点头,打开供词,越看越心惊,越看越觉得身体如坠冰窖一般。

“啪”的一声,朱祁镇将供词拍在桌上,喘着粗气,脸色涨红。

侯宝被吓坏了,赶紧跪下道,“皇爷,您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皇爷…”

朱祁镇指着供词道,“这上面所说的,都是真的?”

侯宝无言以对,这件事太大了,当他亲耳听那个“李芸儿”说出来的时候,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所以他才狠了心将参与审讯记录的十几个人全部毒杀了,这事要是传出去,莫说皇宫内,就是宫外又要血雨腥风,说不定很多无辜的人也要被牵连。

看着侯宝伏在地上,只是一个劲的磕头,朱祁镇就知道了八成是真的了。

“人呢?”朱祁镇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

“关外东厂的水牢里。”

“抓人的时候,还有谁知道?”

“奴婢是子时将一屋子宫女迷晕后,将人偷偷运回东厂的,一路上没人看见。”侯宝瑟瑟发抖。

“此事先到此为止吧,不要再查下去了。”说完,走到窗前,想了想,对着侯宝勾了勾手指,侯宝赶紧跪爬过去,“此事所有传播流言的人,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奴婢知道,奴婢这就去料理了他们,绝不留下祸患。”

“那个李芸儿,找个稳妥的地方关起来,别让她死了,好吃好喝伺候着,若她出了事,你和所有人,诛九族!”侯宝顿时肝胆俱裂,浑身发抖,他从来没有见过皇帝这么可怕过,冰冷的声音犹如一把利刃,洞穿他的五脏六腑。

侯宝出了乾清宫,一阵秋风吹过,整个人顿时瘫倒在地。

他恨不得抽死自己也不愿看到、听到这些事。涉及到皇帝太后母子之间的事,若是好事还则罢了,可是这等事…

他不敢多想,也不敢去想,在侍卫的搀扶下站起身来,看了看金碧辉煌的乾清宫,一步三颤的回了东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