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214章 美利坚爆款

第214章 美利坚爆款

第214章 美利坚爆款

亚马逊出版社,埃文斯打开电脑,进入到数据库,看起了昨日的图书销售数据。

“跟昨天相比《饥渴游戏》的销量又上升了一名,评分还是稳定在4.7分!”

销量提升的这么快,而且还有这么高的评分,埃文斯瞬间觉得,自己挖到了一部大宝藏。

随着暑假的来临,图书销售也进入到了旺季,特别是青少年文学作品,更是销量暴增。

当然这个时候的市场竞争也是很激烈的,能在这个时候提升销量排名的,未必是什么明珠,但绝对是迎合市场的佳作。

美国的书评网站有一个特点,历史名著未必能有高的评分,反倒是很多畅销小说,评分会比较高,就比如哈利波特系列,评分都会在4.5分以上,而诸如《红与黑》这样的世界名著,评分也就是三分左右。

4.7分的话,绝对算是高分作品了!

埃文斯点开了最新的评论,捡着字数比较多的看了起来。

“《饥渴游戏》,反乌托邦的青少年冒险之旅。这部作品成功地将现实世界的残酷与人性的挣扎融入一个虚构的未来世界。作在描绘了主人公成长与蜕变的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差距的悲哀。小说既具有科幻色彩,又富有现实意义,引人入胜。”

“《饥渴游戏》通过一场残酷的真人秀,揭示了权力与阶级之间的微妙关系。在这個虚构的未来世界,统治者利用游戏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借此维持社会秩序。这部作品不仅让人感受到生存的艰难,更让人对权力与阶级产生深刻的反思。”

“评价的人不少,而且以正面评价为主,看来可以加大一些资源投放了。”

加兰特则继续淡定的解释:“您也知道他是个中国人,所以我更不可能给他高的版税。我不认为一个中国人写的东西,能在美国市场上取得好的销量。”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本来就是多元化社会,仅仅二百多年的历史,也没有形成什么文化底蕴,所以每个世代的价值观差异也比较大。

上司将一份《纽约时报》丢到加兰特面前,厉声问道:“《纽约时报》最新一期的图书畅销榜,你应该看过了吧?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第八名,你要不要给我一个解释!”

……

而当读者真正买了这本书,认真阅读后才发现,原来这部作品的内涵,可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作品里讨论的价值与剥削、阶级与权力、反抗与妥协,人性的抉择和考验,都令人深思。

“没有好的销量?那这个《纽约时报》畅销排名第八是怎么回事?”

与之相比,这一代中国人并没有这般撕裂,所以中国读者不明白饥饿游戏到底哪里好看。中国读者开始喜欢《流浪地球》这种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拯救世界的故事。

这绝对是美国建国以来,最为撕裂的一代的美国人,或许也是这个原因,像是饥饿游戏这种作品,才会被美国人奉为神作!

最关键的是,作品里展现的很多价值观,真的很符合美国人的胃口。

而这一代的美国人,经历过911,经历过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未来他们还要经历次贷危机,他们会去占领华尔街,会为了弗洛伊德走上街头,会高喊着“嘛噶”冲进国会。

“新人作者?据我所知,他在中国也是有百万册销量的顶级畅销作家!”上司马上反驳道。

“这是一部让人热血沸腾的冒险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以顶替妹妹参加饥渴游戏的勇气与决心,展现了青春的担当与拼搏,还激发了内心深处的求生**。这部小说紧张刺激,情节感人至深。”

亚马逊毕竟是面向整个美国,上一次推荐位,全美的亚马逊用户都能看到,

用户点开一看,作品评分高达4.7分啊!那应该是一部好书。再一看介绍,大文豪科马克·麦卡锡推荐的作品,那作品质量就更加有保证了。

几个书评看完,埃文斯心中已经有了底气。

学乐集团,加兰特被上司叫到了办公室。

由于题材比较讨喜,这一个推荐位,顿时让《饥渴游戏》的销量大增。

加兰特拿过《纽约时报》一看,本周图书畅销榜的第八名,正是被他拒绝的那本《饥渴游戏》。

次日,《饥渴游戏》就登上了亚马逊的图书推荐位。

“是这样的,这个作者对于版税要求比较高,不愿意接受我提出的5%,所以我就拒绝了他。他还是个新人作者,哪怕是作品水平尚可,我们也不可能给他更高的价码!”加兰特不慌不忙的解释道。

最后再看内容简介,故事背景是在核战之后的北美,是末日题材,还有杀戮游戏,那就更喜欢了!老美嘛,最喜欢看这种世界末日互相杀戮最后吃鸡的故事了。

“或许这只是昙花一现!说不定等到下一周,这本《饥渴游戏》就会在榜单上消失的无影无踪。”加兰特颇为嘴硬的说。

上司则直接将《饥渴游戏》的原书甩了过来,接着道:“昙花一现?你仔细看看封面上写了什么!”

加兰特接过这本《饥渴游戏》低头一看,书的封面上除了书名和作者之外,还有“科马克·麦卡锡倾力推荐”几个大字。

看到这个名字,加兰特猛的一惊,他第一时间反问道:“科马克·麦卡锡的推荐?这怎么可能?科马克·麦卡锡向来深居简出,连《纽约时报》想要访问他,都非常困难,那个中国人怎么可能拿到他的推荐!”

“你自己看吧,扉页就是科马克·麦卡锡的推荐信,而且科马克·麦卡锡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高!“上司开口道。

加兰特翻看扉页一看,还真是如此。

都已经印在书里面了,那肯定是不可能作假的,就算作者自己想作假,出版社也不是傻子,也会去核对真实性的。

“那个中国人竟然能够这种人脉关系,连科马克·麦卡锡都能拿到手!”

加兰特深吸一口气,接着解释道:“是这样的,他当时来找我的时候,并没有拿出科马克·麦卡锡的推荐信,否则的话,我肯定会考虑,多给他一些版税分成。“

“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因为你的失误,我们很可能错过了一本畅销书。”

上司冷哼一声,接着说道:“如果我们之前不知道这本书也就罢了,但是这个作者第一个找的就是我们,但是却被你给拒绝了,这给我们带来了损失。

更关键的是,如果这本书真的爆火的话,那岂不是说明我们的编辑有眼无珠?到时候我们的专业水准会遭到质疑,作家也会对我们失去信任!

而要是被同行知道,我们是因为那百分之几的版税没有谈拢,那我们就真的成为同行的笑柄了,但凡有点实力的作家,也不会来找我们投稿的。”

出版这种文创类行业,金钱的损失还是次要的,真正严重的是坏了名声。钱没了还可以再赚,名声坏了再想挽回可就难了。

像是如今这种情况,一本优秀的作品都送上门来了,出版社没有收稿,那显然就是编辑没有眼光,这岂不是说明了这家出版社很业余?

无论是作家还是同行,肯定都想跟专业人士合作,你显得这么业余,人家都不想搭理你。

表现的不够专业,也不是不可原谅的事情,谁都不是天生的万事通,不懂可以学嘛!

但为了一点版税比例,拒绝了一本顶级作品,那就显得愚蠢了!

只听上司开口说道:“我可以接受伱不够专业,但我绝对不能接受你的愚蠢!如果这本《饥渴游戏》真的爆火的话,我们整个学乐集团都会遭到质疑,到时候你需要向董事会解释!”

加兰特猛的一愣,下一秒他便明白过来上司的目的,这是在找背锅侠了!

若是这本《饥渴游戏》后续的销量一般也就罢了,但如果真的销量爆火的话,那必须要有人来承担这个错失爆款的责任。

如果不找个背锅侠,给出个交代的话,那么整个学乐集团的声誉都会受损,到时候同行会嘲笑学乐集团,作家们也会冷落学乐集团。

出版行业,作品才是核心资源,如果优秀的作家都不愿意来这家出版社投稿,那么这家出版社肯定凉透了。

找个背锅侠开刀,等于是曹操征讨袁术,半路没粮了,借粮官王垕的脑袋一用,以安军心。

而那个背锅侠的结果,可想而知,即便是不被炒鱿鱼,也会被打入冷宫。

上司肯定是不想承担这份责任的,所以这口黑锅,只能由自己来背!

……

一周后,又到了《纽约时报》公布畅销书榜单的时间。

加兰特第一时间买了一份《纽约时报》,找到了这一周的畅销书榜单。

“上一周,《饥渴游戏》是第八名,希望这一周,不要再前进了!”加兰特心中暗道,然后直接望向第八名的位置。

“不是《饥渴游戏》!”加兰特的目光开始向上扫去,第七名,第六名,第五名,全都不是《饥渴游戏》。

正当加兰特打算松一口气的时候,《饥渴游戏》终于进入到了加兰特的视线当中。

“第三名!”加兰特倒吸一口冷气。

一周的时间,竟然从畅销书第八名,冲进了畅销书前三名!

前三名是个门槛,一部作品能进入到前三名,就意味着有冲击第一名的潜力。

而且以《饥渴游戏》的势头,冲击第一名,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

加兰特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当日与张伟会面的情景。

那时候的加兰特,只觉得《饥渴游戏》是一部质量还不错的冒险小说,却没想到这部作品,最终能成为爆款!

回想起当日,自己那副牛逼哄哄的样子,连百分之一的价码都不愿意松口,此时的加兰特,多希望时间能够倒流,能够回到几个月前,跟张伟见面的时候。

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傲慢,签下了这本《饥渴游戏》,那么这本畅销小说将会成为自己的业绩,说不定可以帮助自己升职加薪!

可现如今,再怎么后悔都晚了,这口黑锅,自己是背定了!

……

此时的张伟,已经返回了清大。

孟鹤鸣带着生物系全体教授站在门口,见到张伟以后,立刻迎了上去。

“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你给盼回来了!”

“孟教授,你盼的是IPS细胞后续研究成果吧?”张伟笑呵呵的问。

“有你在,想要什么研究成果都有!”孟鹤鸣赶紧说道。

“你要是不急,我就先休息几天,回趟老家。”

“别啊,生物系全体教授都来欢迎你,你不得讲上两句!”

“就知道你不会放过我,你想要的东西,我都准备好了,走,咱们进去说!”张伟挥了挥手,跟着孟鹤鸣去了会议室。

来到会议室后,张伟可没客气,直接坐在正中,开口说道;“关于IPS细胞,大家肯定都了解了,我就不多介绍了。

至于IPS细胞的后续研究,我目前做了三个项目,分别是生成种系生殖能力的IPS喜报,用小鼠肝细胞和胃细胞生成IPS细胞,以及无病毒载体生成IPS细胞。

相关的成果,上个月也都发表了,具体的内容,我也不多阐述,论文上都写了,各位想要了解的话,可以来找我,我们慢慢讨论。

关于这个IPS细胞,后续还有很大的研究潜力。之前我也跟顾校长承诺过,要把最核心的研,留在清大。所以我今天就来说说这件事。

先说一下无病毒载体生成IPS细胞,这项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IPS细胞的安全性,从而为后续的临床实验做服务。

我最初诱导IPS细胞的时候,使用的是逆转录病毒作为基因载体,之后跟西北大学斯塔普教授的团队合作,研究出了质粒作为基因载体,从而大大降低了致癌性。

但我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就是不使用载体,使用其他方式进行诱导,实现IPS细胞的重编程过程!”

此话一出,现场每个人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他们都很清楚,不使用载体,直接诱导出IPS细胞,将会给这项研究带来一场革命性的进步。

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是功能手机换成了智能手机,直接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的生态系统,也重新定义了手机的功能。

张伟则继续说道:“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我打算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项目,短期会比较快的出成果,而长期出成果则要慢一些,两个项目同时进行。

短期项目的话,我们要实验使用转录因子蛋白,实现诱导效应。这样将会增加IPS细胞的安全性,至少致癌基因是没有了,致癌风险也消除了。

长期项目的话,我希望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出IPS细胞,相比起传统的基因诱导手段,小分子化合物诱导,时间会更短,效率会更高,操作会更简单,也更具有性价比,关键是我们可以进行精密调控!

而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两个目的,一是摆脱以往重编程方法对遗传操纵的依赖性,二是实现细胞发育过程的可逆性!”

听到张伟提出了这两个目标,会议室内的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有些人更是露出了吃惊的表情,显然是被张伟这个设想给吓到了。

摆脱对遗传操纵的依赖性,这一点还好说,这在遗传学上本来就是很重要的课题。

但是细胞发育的可逆性,那就有些细思极恐了!

我们都知道,胚胎干细胞可以转化为任何组织细胞,但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而张伟所说的可逆袭,就是任何组织细胞,可以再转化回胚胎干细胞。也就是说可以将肌肉、血液、脂肪、皮肤、脏器、神经等各种细胞,重新转化干细胞。

这相当于是一个让细胞返老还童的过程,说句夸张的话,这完全是在违背生物成长的规律。

这就好比你种下一颗种子,若干年后会长成参天大树。现在要让这颗大树重新长回原来那颗种子,这怎么可能?

而一旦这项研究成功了,是不是意味着当一个人老了,可以通过科技手段让他的细胞逆生长,最终回到青壮年时候的状态?

那人类岂不是获得了永生!

秦始皇知道了还有这种好事,岂不是得从棺材里爬出来,都不用你打钱,就得封你个太子当当!

望着众人这副吃惊的表情,张伟则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大家的这副反应,完全是在他的意料之中。

以2005年的认知,细胞发育的可逆性,的确超出了正常的生物学认知。

这个时代人类还整天琢磨着,怎么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人体的组织器官,然后拿来当零件更换,哪里会有人去琢磨细胞发育逆生长的事情。

但是在2018年,北大的科研团队真的研究出了细胞发育的逆生长,而使用的就是IPS细胞的三因子转录法。

虽然仅仅是细胞发育的泥城镇,距离人类返老还童,还有很长的距离要走,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实现,但这项研究的确是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