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213章 没救了!

第213章 没救了!

第213章 没救了!

老瘫子霍金坐在轮椅上,歪着脖子咧着嘴,他身后的小音箱上,正播放着电子合成音。

“IPS细胞科研成果的诞生,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项技术彻底颠覆了我对细胞再生的认知。我认为这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科技与生命的完美融合。

IPS细胞仿佛让我看到了未来医学的新纪元,这项成果无疑是医学史上的一次革命性创新,我相信,它将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健康福祉,必然会成为生命科学的伟大奇迹!”

随着电子合成音的播放,张伟都忍不住的老脸一红,这吹的也太过头了!

“话说霍金平时都是这么夸人的么?你这么夸,我都没法接话啊!伟大奇迹都出来了,这完全不给我谦虚的余地啊!”

旁边,几个记者也是微微一惊,他们没想到,霍金竟然给予IPS细胞如此高的评价。

这可是霍金的评价啊,放在科研领域,那就跟圣旨差不多,即便是这个IPS细胞没有这么厉害,可经过霍金这么一吹捧,那也变成“伟大奇迹”了。

老瘫子的确没想到,IPS细胞的研发进展会这么快,一个多月前,这项科研成果才刚刚宣布,如今就已经解决了三个难题。

特别是无病毒载体生成IPS细胞的研究,大大的降低了致癌性,等于是给临床实验解决了最大的难题。

要是后续的临床研究也能有这种效率的话,老瘫子估摸着,自己这辈子还有站起来的希望!

只见他从公文包中掏出了一沓报纸,开口说道:“您请看,这是国外媒体关于张伟的报道,都是比较大的报刊,有英文的、德文的,还有法文的。我已经将相关内容整理了成了中文,附在最后面,请您过目。”

这个“伟大奇迹”的帽子,可不是白给的,霍金自己也是有私心的。

“我这次找您来,就是为了协调这件事情。张伟出国的原因,我上次也跟您汇报过,这个问题不解决,恐怕很难说服张伟回国的。”顾校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其他领域也是如此,只要你无法用数据进行量化,单靠主观评价,结果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都说服不了谁。

……

“难道说这个张伟,未来真的会成为比肩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家?”这个念头一闪而过的同时,他的内心忍不住的开始激动。

顾校长也明白,想拿下金丝框眼镜,也不是眼前这位能决定的事情,于是他决定再添一把火。

“那就别愣着了,赶紧派人去联系张伟,看看人家需要什么条件,能答应的就答应,不能答应的我来帮你协调,总之先把人接回来啊!”

至于霍金的评价,仿佛就是在印证这一点。连霍金都承认是伟大奇迹了,那说张伟是爱因斯坦的继承者,也算是情理之中,毕竟除了爱因斯坦之外,还有谁值得霍金给出如此高的评价。

对方接过这沓报纸,英文的大概能看懂,德文和法文的就真的是抓瞎了。不过好在最后有中文汇总,可以直接了解到报纸上的内容。

老瘫子今年才63岁,他很想再活個二三十年,最起码要活过爱因斯坦吧!然而对于渐冻症患者而言,这真的是一种奢望。

领导虽然看不懂这三篇论文,但也知道一个月内同时是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是史无前例的牛逼!

“这个张伟的科研能力竟然如此的突出!他在清大的时候,也是如此么?”

任何排名,只要是没有遵循客观数据的话,必然会引起争议,若是处于同一时代情况还好一些,要是不同时代的,那就是关公战秦琼,争议性更大。

第二个爱因斯坦出现在中国,民族复兴,国家崛起,仿佛就在眼前!

然而对面的顾校长,却泼来了一盆冷水。

欧洲人也是迷信的,也相信什么百年一轮回。百年之前,年轻的爱因斯坦发表了三项伟大的科研成果,百年之后,同样年轻的张伟也发表了三项伟大的成果。

这两个地方的学术水平未必是顶尖的,在欧洲的大学排名里也不是第一梯队,但毕竟是诺贝尔奖的主办方,张伟怎么也得去混个脸熟。

而这个时候,顾校长又跑去找领导告状了。

就好比去你去问谁是F1赛车第一人,舒马赫、塞纳、汉密尔顿、维特尔,甚至阿隆索,都会有人提名。

短短一个上午的时间,张伟就清空了自己的名片盒,同时收到了十几个访问邀请,其中还包括了瑞典皇家科学院,和卡罗林斯卡学院。

如今张伟的科研成果,让老瘫子看到了生存的希望。所以他才见了张伟,并且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霍金这种夸张的评价,很快就在会场内传开,张伟也瞬间成了大家看中的香馍馍。

“爱因斯坦的继承人?这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咦?好像好几份报纸都这么说啊!”

顾校长连忙点头:“在清大的时候,张伟连续做出了核苷修饰和基因剪刀两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只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

渐冻症到了老瘫子这个程度,日子得按分钟数着过。

望着这些报纸上的内容,他立刻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别的不说,只要自己这个评价传出去,那么整个学界都会对IPS细胞格外的忠实,很多医药公司也会立刻投入这方面的研究。

但无论怎么排名,都会有张伟的出现,也都给张伟扣上了爱因斯坦继任者的帽子,甚至有些小报为了炒作,称呼张伟是“爱因斯坦”转世。

而文章的内容牵扯到了排名,瞬间炸出来一堆杠精,引起了很激烈的争论。

“霍金竟然给出了这么高的评价?伟大的奇迹?这个IPS细胞的科研成果真有这么厉害?”

这种有争议性的文章很有市场,其他媒体见状,也纷纷开始蹭热度,给出自己的科学家排名,而排名内容也各不相同,比如爱因斯坦继承人排名,冷战后科学家排名,二十一世界科学家排名等等。

而在次日,一篇名为《爱因斯坦之后十大科学家排名》的文章,出现在了《德国世界报》上。

听了这话,对方眉头微微一皱:“老顾,张伟的科研能力这么出色,你上次为什么没有汇报?”

“现在汇报也不迟,这样的人才,可不能让他继续留在国外了,得赶紧把人接回来。”顾校长连忙说道。

这在许多人看来,仿佛是一种宿命的交织,宛若一根藤蔓,散发出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两个不同时空的人牵扯在一起。

顾校长直接将最新一期的《自然》《科学》和《细胞》摆在了领导面前,露出了幽怨的表情。

如果只是一份报纸说,张伟是爱因斯坦的继承人,那十有**是在吹牛。可欧洲各国的报纸都这么说,这就不是无的放矢了。这说明的科研成果,的确得到了学界的认可。

报纸上列举了多位科学家,包括霍金、狄拉克、费曼、海德堡等人。这些都算是爱因斯坦的后辈学者,像是居里夫人、玻尔、法拉第这种跟爱因斯坦同一时代的学者,并没有列入讨论。

研究IPS细胞的人越多,出成果的几率就越大,开展临床实验的速度就越快,说不定就有哪个幸运儿,搞出了治疗渐冻症的办法,那自己就能多活二三十年了!

所以哪怕是为了自己多活几年,霍金也得狠狠的吹一波IPS细胞有多牛逼。

“这个嘛……”对方眉头一皱,看来还真是个难题。

而在这篇文章中,排名第一的竟然不是霍金,而是张伟!文章里直接将张伟称之为“第二个爱因斯坦”。

《德国世界报》可是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再加上当时德国正在举行爱因斯坦年的庆祝活动,这种蹭爱因斯坦热度的报道,吸流量是真的吸流量。

“想必您都看到了,国外已经盯上张伟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有关张伟的新闻报道。如果咱们不抓紧时间的话,人可就真被国外的科研机构抢走了!到时候咱们国家可就失去了一个爱因斯坦!”

“老顾,你这是拿爱因斯坦催我啊!”对方很明显听出了顾校长的用意。

“还不是被逼到这份上了!人才难得啊,特别是张伟这种人才,对于国家来说,是战略意义的,拿什么换都是值得的。”顾校长摆出无奈的表情。

“我明白了。”对方点了点头:“我立刻写报告,向领导汇报情况。”

……

杂交水稻研究所,几个研究员望着显示器上呈现出的实验数据,无不是一副兴奋的表情。

“这个基因剪刀技术真的管用,有了这个技术,我们的超级水稻第三阶段的研发,可以提前上马了!”

“不光可以提前实施,还可以节约掉好几轮的育种时间,我预估三年内,就能进入试验田!”

“三年?我觉得你太保守了,我预估用不了两年,就能进试验田,三年的话,说不定都能突破亩产900公斤的大关了!”

“话说这个基因剪刀技术还真是挺神奇的,我听说发明这个技术的人,才二十岁?可惜啊,上次他来的时候,我正好去海南的实验基地了,没能见到他!”

“你说那个张伟啊,他不是已经出国了么?前些天报纸上说的那个让人类活到200岁的新技术,就是他在美国搞出来的。”

“伱说的都是老黄历了,前天我去外网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这个张伟在同一个月内,拿出了三个科研成果,分别发表在了三大期刊上!现在国外都有报纸说他是爱因斯坦转世呢!”

“是不是爱因斯坦转世,我不知道,不过能同时间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论文,这是真的牛逼!这么优秀的科学家,没有留在国内,真是太可惜了。”

几人恍若无人的讨论着,全然没有注意到,在他身后不远处,那位老人正站在那里,表情无比的严肃。

……

七月份天气炎热,北方的沿海城市显然是避暑的好去处,这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前往胶东半岛。但对于久居京城的人,最优选择肯定是距离京城只有二百公里的秦皇岛北戴河。

某个外观很低调的疗养中心,这里从不对外开放,而且每到七八月份,这里的安保措施都会加强许多。

疗养院的某个房间里,一名鬓角白发的老者,望着手中一份汇报材料,陷入到思考当中。

汇报材料上所写的,正是张伟因为经费申请不下来,去美国做出了科研成果的事情。

看完汇报材料,老者相信是真的,毕竟这种事情比较容易查证,若是拿这种事情作假,实在是太低级了。

但是否要因为这件事,便将某个人换掉,还是要深思熟虑的。

正当老者在思考的时候,敲门声响起,随后秘书走了进来。

“领导,京城那边刚转来一封信,来信地址是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秘书说着将信递了过来。

老者没有犹豫,立刻接过了信。他知道整个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能直接给自己写信的,只有一个人!

而这个人没有通过正常渠道向自己汇报,而是使用了写信这种方式,那必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老者打开书信,仔细看了起来,然后又看到了“张伟”这个名字。

“又是跟这个张伟有关?”老者沉吟两秒,按下了桌上电话机旁的一个按钮,然后开口说道:“去查一下这个叫张伟的学者,给我一份有关他的详细资料。”

仅仅过了五分钟,一份有关张伟的详细资料,便摆在了老者面前。

这倒不是因为秘书效率高,而是因为秘书室早有准备。

当之前那份汇报材料里出现张伟的名字时,秘书处就已经搜集了张伟的资料,老者要是问起,就立刻呈送上去。

看完了张伟的详细资料,老者倒吸一口冷气,又一次陷入了沉默当中。

片刻后,他终于做出了决断。只见他拿起笔,在那份汇报材料上,签下了“请XXX同志酌情办理”的几个字。

随后他又叫来了秘书,将这份签好字的材料,递了过去。

秘书看了看批示,立刻开口问道;“您还有其他吩咐吗?”

“有的人,已经不适合待在重要岗位上了。”老者像是很随意的说着,头也不抬的继续看材料。

秘书马上会意,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然后退了出去。

没过多久,这份批示就出现在了另一个人的桌面上。

“酌情办理?”这人望着这四个字,犹豫了片刻后,还是拨通了那位秘书的电话。

两人寒暄几句后,这人开口问道:“请问除了这一句批示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指示?”

“领导说有的人已经不适合待在重要岗位上了。”秘书重复了一遍原话。

“我明白了。”这人感谢过后,挂上了电话。

“有的人?有的人啊!是有的人,而不是有的同志!看来谁也保不了你了!”这人喃喃自语般说道。

这人也是官场老油条,通过一句话,就能领会上级的意图。

称呼是很重要的,若是称呼为“同志”,那说明还有的救,即便是犯了错,只要认错态度端正,未来还有复起的可能。

若是连“同志”都不称呼的话,那基本是没得救了!

……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某个奢侈品商店。

金丝框眼镜挑中了几件商品,然后爽快的掏出了信用卡。

“先生,我必须要提醒您,您挑的这三件商品,都属于限量款,按照我们品牌的规定,限量款只享受保修的服务,但不能换货和退货的。”女服务员用英语介绍道。

“我知道了。别忘了开发票!”金丝框眼镜点了点头。

这几件东西,他是要带回国内使用的,即便是想退货,也没地方退,所以他压根不在乎什么退货。

而且既然开了发票,就可以走报销流程,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坏了也不心疼。

女服务员将商品包好,递给了金丝框眼镜,然后亲自将他送到了门口,目视他走远后,才走进了店内。

走在香榭丽舍大道上,远处路的尽头就是凯旋门,金丝框眼镜只觉得意气风发,之前在德国积攒的郁闷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在此时,手机铃声突然想起,金丝框眼镜一看来点显示,是国内打来的。

“打国际长途找我,肯定有事,出来旅个游还一堆屁事,真扫兴!”

金丝框眼镜一脸无奈的接起了手机:“什么事,快说,我这边忙着呢!”

“您还是快回来吧,出大事了!”

“出大事?能有多大的事?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上面来人了,班子成员,挨个叫去谈话了!”

“什么?挨个谈话?谁犯事了?”金丝框眼镜的语气里,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谁犯事了还不知道,不过我听说,谈话内容大部分都是关于你的。”

“关于我?”金丝框眼镜暗叫不妙,他立刻问道:“具体都问了些什么?”

“主要是问你有没有利用职权,卡住科研经费的审批。”

“就这点事?”金丝框眼镜觉得,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嘛!

对方则接着说道:“上面还单独问了张伟的经费审批具体是什么情况。”

“张伟?怎么又是他!”金丝框眼镜心说,自己都跑到巴黎来了,怎么还能听到这个名字。

结束了通话后,金丝框眼镜越想越不对劲,他最终还是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拨通了一个电话号码,打算打探打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在这个位置上待了多年,金丝框眼镜还是积攒了很多的人脉关系的。

电话只想了三声,便传来了提示音:“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请稍后再拨。”

金丝框眼镜微微一愣,这摆明是对方主动挂断了电话。

“大概是开会呢,不方便接电话!金丝框眼镜又拨打了另一个电话,这一次他听了一分多钟的彩铃,对方没接,自动挂断。

“是没听到手机铃声么?可能是去厕所了。”

金丝框眼镜又拨通了第三个电话,依旧是无人接听。

接连拨打了七八个电话,要么是没人接,要么是被挂断,此时的金丝框眼镜,终于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妙。

摆明了,这是大家伙儿集体躲着自己呢!

“难不成那个犯事的人是我?所以大家都要跟我撇清关系!”

下一秒,金丝框眼镜看了看刚买的那几件奢侈品。

要真是自己犯了事,这几件东西,可怎么报销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