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206章 带资进组

第206章 带资进组

第206章 带资进组

“您就是朱记者吧!欢迎欢迎!小张,快给朱记者倒茶!”

孟鹤鸣一脸热情的,招呼面前的记者坐下,随后开口说道:“朱记者,听说你来我们生物系采访,我立刻就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赶过来了。你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只要不涉及实验机密,我肯定是知无不言!”

对面的朱记者反倒是有些迟疑,他今天采访的话题,对于清大来说可不是很友好,本以为会遇到各种的推诿,却没想到人家竟然这么热情。

“孟主任,那我们就开始吧。”朱记者掏出了录音笔放在桌子上:“您不介意我录音吧?”

“不介意,尽管录音,你们媒体有知情权嘛,只要可观如实的报道,就没问题。”孟鹤鸣笑呵呵的答道。

“这您放心,我们也是受广电系统旗下的正规媒体,肯定会如实报道,不对断章取义。”

朱记者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最近报纸上有一篇报道,引起了多家媒体的转载,以及广泛的讨论,报道的名字叫《我们为什么留不住人才》,不知道你你看过这篇报道了么?”

“看过了,我们做科研的,也不是一头扎进实验室,两耳不闻窗外事,我每天都会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话题的。”

孟鹤鸣点了点头,接着说道:“近年来,我国人才流失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顶尖人才选择出国深造或在海外工作,使得国内人才结构面临严峻挑战……

我觉得啊,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是导致人才流失的因素之一。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当然我们有十几亿人口,以目前的国情,应试教育还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比较公平的体系……

朱记者的表情却越来越不耐烦,好几次想要打断孟鹤鸣,却始终没有机会。

像是人才外流这种比较大的话题,孟鹤鸣真要是敞开了聊,能哔哔一整天。

但是我说的那篇《我们为什么留不住人才》的报道,主要内容是说,贵校没有留住一位名叫张伟的优秀的学者,导致他去了美国。据说这位张伟教授,本来就是贵校生物系的。”

“关于张伟啊,他的确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奇才,不夸张的说,我们生物系所有教授加起来,都未必抵得上他一个人。

另外啊,科研环境的不足也是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虽然咱们国家近几年一直在加大科研投入,但科研经费使用效率,以及科研评价体系,还是有一定问题存在的……

你不是这方面的学者,可能不知道这两项科研成果的重要性,我给你介绍一下,咱们先说基因剪刀吧……”

“前些天就报道说,张伟教授在美国研究出了一个重大成果,能治疗几乎所有的疾病,并且让人类活到200岁?”

终于,孟鹤鸣完成了自己的长篇大论,然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还有一点,其实也是挺重要的,但比较容易被忽视,那就是人才对于生活品质的考虑。人都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天性,在物质方面,国内与发达国家的确存在着一定差距,这是客观事实,我们得承认……”

“你是说张伟啊,没错,他是我们生物系的。”孟鹤鸣很爽快的承认了。

当记者的,学新闻学的,基本都是文科生,真要是对生物学感兴趣,早就去学理科了。你让一个文科生,听半个小时的生物课,还是高深的分子生物学,简直是在煎熬。

朱记者则长叹一口气,一脸无奈的说道:“孟主任,你关于人才外流的观点深入浅出,见解独到,非常精辟,让我深受启发。

“你说的是IPS细胞吧?是有这么一回事儿!这IPS细胞的确是极为重大的科研突破,这项研究继续发展下去,让人类攻克所有疾病,并且活到200岁,也不是夸张的说法。”

“那这种顶尖的科学家,并没有留在清大,而是去了美国,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朱记者立刻问道。

“说起张伟去美国的事情啊,我也觉得很惋惜,但这件事情还真不能怪我们清大。”

之前谈到的人才外流,并不是孟鹤鸣的专业,他都能哔哔大半天,如今谈到了生物学,那可是孟鹤鸣的专业特长,讲起来没完没了,还不是稀疏平常。

终于,孟鹤鸣又一次拿起茶杯,开始润嗓子,刚刚享受过煎熬的朱记者立刻问道:“孟教授,既然这位张伟教授这么优秀,可为什么他没有留在清大,而是去了美国?清大难道就没有想办法将这种优秀的人才,留在国内,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么?”

伱是不知道啊,这个IPS细胞,并不是他第一個重大科研突破。此前他在清大的时候,还研究出了基因剪刀和核苷修饰这两项科研成果。

孟鹤鸣可是大学教授,看家本事可不就是给学生讲课么!给他的话题,让他扯上四十分钟一节课,那肯定是轻而易举。

孟鹤鸣一口气,又哔哔了半个多小时,听得朱记者一脸郁闷。

孟鹤鸣开始侃侃而谈,说出了自己对于人才流失的看法,听起来还有理有据的。

孟鹤鸣觉得熬鹰熬的差不多了,也该进入今天的正题了。

于是他接着说道:“其实IPS细胞这个科研项目,本来是应该在我们清大做的,这项科研成果本来也该留在清大。但是我们在申请经费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碍,这个项目的经费申请,多次被上级驳回。”

孟鹤鸣说着,拿出了一份早就准备好的文件,开口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向上级申请项目经费,和上级驳回的记录。

包括我们申请经费的时间,询问进度的时间,上级驳回的时间,我们再次进行申请的时间,再次被驳回的时间,我们全都做了记录,这上面全都有。

科学研究这种事情啊,你稍微慢一点,别人先做出来了,你可不就白忙活了么!张伟也是等了很久,可上级就是不批复经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也没法子做科研啊!

这时候正好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愿意给张伟批经费,他就直接去美国了。不瞒您说,这种顶级的人才,全世界哪个大学不在抢啊。咱们没有经费给他搞研究,也不能耽误人家吧!

当然,这事情也不能怪上级部门批复经费太慢,毕竟经费的审批,都是有制度有流程的,上级部门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经费审批流程,这个我们应该理解嘛!”

孟鹤鸣把锅甩出去,又往回找补了一句。

“孟主任,这上面记录的内容,我能拍下来么?”朱记者开口问。

“这只是我们日常的工作记录,不涉及科研机密,你想拍就拍吧,我们得尊重媒体的知情权嘛!”孟鹤鸣笑呵呵答道。

朱记者立刻拿出照相机,对着文件按下了快门。

……

与此同时,顾校长也没有闲着,此时他正在一间会客室内,等候领导的接见。

秘书小碎步的走进了会客室,对顾校长说道:“顾校长,到您了,今天领导比较忙,您只有二十分钟。”

“好的!”顾校长站起身来,跟着秘书走向了领导办公室。

到了外间,顾校长又等了五分钟,等到上一个人走来,他才进去。

“领导,我今天来是向您检讨的。”顾校长开门见山的说道。

一听主动“检讨”,领导马上来了兴致。

“前不久,生物科学领域公布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叫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英文名简称是IPS细胞,这种细胞可以作为胚胎干细胞的替代品,对于医学研究将起到革命性的贡献!”

顾校长大致的将IPS细胞介绍了一下。

“我之前看过这方面的舆情搜集。不过听你这么一介绍,我对这项成果有了更多的了解。”

顾校长继续道:“其实这个成果,本来应该属于我们清大的,研究出这个成果的学者张伟,也是我们清大的人,但是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他去了美国,结果这个科研成果,就便宜了美国人。

没有能够将这样重量级的科研成果留在国内,是我们清大的工作失误。虽然这是由某些特殊原因造成的,但我们清大还是要承担责任的,所以我要做出检讨,我辜负了国家的信任!”

顾校长连续两次提到了“特殊原因”,摆明了是要提这件事情。对方也很知趣的问道:“你说的特殊原因,是什么?”

“是经费!我们申请的经费,一直没批下来!人家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愿意给科研经费,人可不就过去了么!”

对方立刻明白过来,顾校长这不是来做检讨的,是来告状的!

接下来,顾校长将被卡科研经费的事情,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

对方听着听着,脸色逐渐变得铁青起来。

有人拿着经费拨款权捞一点好处,他不是不知道,但水至清则无鱼,这种事情一般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要是因此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那就超过底线了!

……

顾校长汇报完毕后,走出了那间办公室,他拿出手机,上面显示出了一个未接电话,是孟鹤鸣打来的,顾校长立刻回了电话。

“校长,按照您说的,我已经把事情捅给记者了。”孟鹤鸣开口道。

“我这边也已经跟领导汇报过了,领导虽然没有当场表态,可看他的样子,应该是很不高兴的。”

“校长,虽说咱们这也算是双管齐下,可我总觉得,这么做没啥作用啊!”

“有些事情啊,不上称没有三两重,可上了称千斤都打不住!”顾校长话音顿了顿,接着道:“我们现在就是要将事情摆上称!”

……

高考结束之后,张伟就返回了普林斯顿大学。

刚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施教授便将张伟叫到了自己办公室。

“你终于回来了!”施教授一副急不可耐的表情。

张伟还以为是山姆那个老倒霉蛋儿又闯祸了,于是开口说道:“我下飞机以后,跟山姆通过电话,他说实验室一切顺利啊。该不会我从飞机场到这里的功夫,就出事了吧?”

“山姆没事,我找你是有其他事情。有好几个人,想要参与IPS细胞的后续研究,正等着你拍板呢!这是他们的简历。”

施教授说着,拿过一个文件夹,递给了张伟。

“你临走之前,不是跟我要人么?还得要助理教授。现在不光有助理教授想要参与这个项目,连正式的教授都有呢!”施教授接着道。

“师兄,你之前不是说,做到助理教授的位置,手头都有项目,没时间来么?怎么一下子冒出来这么多人?”张伟指着文件夹问。

“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大家都看到了IPS细胞的潜力,这种有潜力的项目,当然都想来掺和一脚,后续的研发成果,他们也能率先收益。”施教授解释道。

张伟点了点头,IPS细胞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后续的研究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这等于是刚刚勘探出一片大油田,有的是地方可以钻孔打井,早来早收益嘛。

“那第二个原因是什么?”张伟继续问道。

“第二个原因就是暑假到了,学生们都放假了,很多教授不需要承担教学任务,就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科研中了。

你这个IPS细胞的研究,是目前分子生物学最受瞩目的一个项目,那些有多余时间的教授们,肯定是想到你那里学习的。”

搞科研的都是活到老学到老,即便是正式的教授,说是去张伟那里学习,也并不是谦虚,而是真的去学习最前沿的生物科学技术。

“行,我看看都有谁。”张伟打开了文件夹,开始观看里面的简历。

第一个人,就是一位正式教授,而且还是西北大学的。

“这人不是普林斯顿的,西北大学,斯塔普教授?外校的也能来么?”张伟开口问。

“你可能不认识这个西北大学的斯塔普教授,他是神经元方面的著名学者,近几年一直在研究利用神经元疗法,治疗帕金森症和阿兹海默症。是美国顶级的神经内科专家。”

“那应该是个很厉害的医生吧?我听说美国的医生,都挺挣钱的。”

“神经内科牵扯到大脑,那不是一般的挣钱。关键是这个斯塔普教授,名气还很大,他每年能拿到的科研经费,比我还多!”

“这么厉害?”张伟倒吸一口冷气。

施教授一年800万到1000万美刀的科研经费,已经算是非得多了,这个斯塔普竟然比施教授的科研经费还要多,侧面也说明了斯塔普的学术水平很高,名气也很大。

“在美国,跟疾病治疗有关的研究,都比较容易拿到经费,更何况那是神经内科!那可是跟大脑有关的学科。

就比如阿兹海默症,全世界有那么多患者,其中不少患者还都是有钱人,这要是能攻克阿兹海默症的话,能赚多少钱!

要不然怎么说,我们家是你嫂子赚钱养家呢!我们这些搞生物研究的,跟他们那种搞医药研究的比,就是一群穷光蛋!”

施教授话音顿了顿,然后接着道:“这个斯塔普也想要参与IPS细胞的研究,也不是白来的,他还带了一百万美金的科研经费。所以我强烈建议你,接受他的加入。”

“我听说过演戏有带资进组,搞科研也有带资进组的啊!美国人玩的就是花哨!”张伟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就冲这一百万美金,这人我肯定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