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80章 小霍,站起来敬酒!

第180章 小霍,站起来敬酒!

第180章 小霍,站起来敬酒!

王董事一脸莫名其妙的望着钱院士,那疑惑的眼神仿佛是在询问,你到底吃不吃饺子?

钱院士则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我真是佩服你们啊,为了让国药投资研发mRNA疫苗,还真的搞出了个新的基因编辑技术。这就像是为了蘸这一碟子醋,专门包了一盘饺子!”

“钱院士,您的意思是,mRNA疫苗是醋,这个基因剪刀是饺子?”王董事总算明白过来。

钱院士点了点头,王董事又望向另外两位院士,征求他们的意见。

“老钱的比喻非常形象。这真的是为了蘸醋,专门包了一盘饺子。”李院士也开口说道。

“这个基因剪刀技术这么厉害?”王董事有些不可思议的问。

钱院士想了想,开口反问道:“王董事,你是国药集团的高管,应该知道咱们国家生物科学领域有过哪些世界顶级的科研成果吧?”

“六十年代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七十年代青蒿素,八十年代试管山羊,九十年代人类基因组研究。”王董事脱口而出。

“后面两个科研成果,咱们国家只是参与者之一,算不上是独立完成的。真正要说中国人独立完成的世界级科研成果,也就只有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青蒿素了。”

钱院士长叹一口气,接着说道:“这個基因剪刀技术,比当年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过之而无不及!”

于是王董事又望向另外两位院士。

更重要的是,mRNA疫苗比起常规的灭活疫苗,只能说是有优点,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灭活疫苗的很多特点,仍旧是mRNA疫苗无法取代的。

能当选院士的,谁没在三大期刊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即便是张伟发了《科学》,院士们仍然把张伟当成是一个年轻的后辈。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已经算是诺奖级成果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话,那可以提前恭喜获得诺贝尔奖了!

钱院士的评价太夸张,王董事有些不信,在此之前他便先入为主的认为,清大这次搞出来的基因编辑技术充满了水分,现在告诉他水货能拿诺奖,他怎么可能相信。

在此之前,院士们都这是称呼张伟名字,只有王董事称呼张伟为“老师”。毕竟张伟只有二十岁,让堂堂院士称呼一个二十岁小伙子为“老师”,多少有些开不了口。

但现如今院士们肯称呼张伟为“老师”,很显然是基因剪刀带来的影响,这项成果已经完全折服了他们。

基因剪刀比起当年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有过之而无不及,能够做出这种水平的科研成果,即便是院士,叫一声“老师”也不觉得冤枉。

一项科研成果如果缺乏应用的迫切性,大概只能引起投资者的关注。放在学术界,每个月都有世界级的新成果诞生,有多少人会去持续关注一项几十年后才会应用的技术!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的话,mRNA疫苗推广速度肯定会迟缓几十年,这项技术很有可能无缘诺贝尔奖。

正如钱院士所说的那样,如果mRNA疫苗是一碟醋的话,那么基因剪刀就是一盘饺子。

mRNA疫苗这东西,看起来是挺唬人的,一种新的疫苗技术,也的确算是诺奖级的成果。但这东西距离应用,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可以进入应用阶段,想要推广开来,又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

说不定过个二三十年后,人类的科学有了重大发展和突破,又有了更厉害的疫苗技术,或者更有效的防疫手段,谁还会去关注什么mRNA疫苗!

“张伟老师所研发的这种基因剪刀技术,足以给分子生物学带来一场史诗级的革命。这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比传统的技术优势太多,以前很多没法做的实验,或者是成本太高的实验,现在都可以做了。”李院士率先开口道。

但是这个基因剪刀的技术横空出世,已经让三位院士无法再摆前辈的谱了。这种水平的成果面前摆谱,只能显得傲慢与自大。

这就好比尔盖茨不会去佩服马斯克或扎克伯格,反倒会站在前辈的角度上批评两人。因为在比尔盖茨眼中,马斯克或者扎克伯格,不过是在走他曾经走过的路,只是后辈而已。

“真的?”王董事猛的一惊,他没想到钱院士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

等到改革开放,钱三强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时,再去运作诺奖的事情,就已经晚了,科研成果是有时效性的,人工牛胰岛素最终还是与诺贝尔化学奖失之交臂。

之前张伟做出核苷修饰时,三位院士还只是觉得张伟这个小伙子做科研挺厉害的,但不至于到心服口服的层面。

“我们之前讨论过,mRNA的研发难点在于前期基因编辑时投入过大,张伟老师所研发的基因剪刀技术,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大大的降低mRNA疫苗的研发成本。我觉得国药可以投资mRNA疫苗技术的研发。”张院士补充道。

从这方面而言,这只能是一项锦上添花的特研成果。

只可惜这项科研成果有些生不逢时,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以后,很快就遭遇到了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并没有拿到诺奖。

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算得上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伟大的科研成果之一,也是整个二十世纪中国人距离诺奖最近的科研成果。

这就好比丰田章男宣布,丰田要做氢能源汽车了!这将是未来的趋势!当年消息刚传出来的时候,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各种大V都在吹,你看丰田多牛逼,下个世纪日本造车技术还会引领全世界,中国汽车行业又落后了,又药丸了,还不赶快反思!

结果丰田喊了快十年了,是年年吆喝,年年见不到车。所谓的氢能源汽车商业化,从2020年,拖延到2023年,又拖延到2025年,现在变成了2030年实现氢能源汽车商业化。

于是乎大V也不再吹了,媒体也懒得炒作了,丰田章男的放话,纯属当成放屁,没有人会当真。

大饼画多了,连普通人都没法忽悠了,更何况学者都是顶尖智商的存在。

在他们看来,mRNA疫苗这张大饼,了解一下就好了,等真的能吃到这块饼,再去认真对待也不迟。

但基因剪刀技术却完全不同,这项新技术不需要花几十年的时间去推广,而是可以直接投入到应用当中的技术。

技术能够马上应用,学术界的关注度就会拉满,就会有很多学者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实验一下这种新技术。

最关键的是,基因剪刀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完全可以形成对锌指核酸酶技术的替代。

一种新技术,如果能够对原有技术形成替代,那含金量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等于是丰田章男那边还在吆喝氢能源呢,结果小米雷总已经把汽车造出来了,还带无人驾驶。换成你的话,是佩服丰田章男的嘴炮,还是佩服小米雷总的实干?

……

此时,王董事也注意到,三位院士对于张伟的称呼已经变成了“张伟老师”。

能让院士喊一声“老师”,代表着对张伟极大的认可,也意味着基因剪刀的非比寻常。

于是王董事开口问道:“既然三位院士这个基因剪刀技术评价这么高,我们国药也很愿意引进这种技术。如果基因剪刀技术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的话,mRNA疫苗的研发,我们也可以投资。”

“好说!基因剪刀的专利,正在申请当中,国药对此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先签一份技术转让的意向协议!”顾校长乐呵呵的说道。

“那论文呢?这么重要的科研成果,论文写完了么?这次打算发表在哪里?”钱院士望向了张伟。

“论文已经写完了,正在等审稿人的修改意见,至于发表在哪里,还是发表在《科学》上吧!毕竟我跟那里的编辑比较熟。”张伟回答说。

“也不一定非得发《科学》。如果其他期刊能快一些的话,也可能发其他的期刊。”顾校长说着,给张伟使了个眼色。

张伟察觉到顾校长的眼色,心中微微一愣,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或许说错话了。

“这种重大的科研成果,开始还得发三大期刊的嘛!”钱院士乐呵呵的说道,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

送走了三位院士,张伟凑到顾校长近前,低声问道:“校长,我刚才是不是说了不该说的东西?”

顾校长则长叹一口气:“论文的事情,你不应该说这么详细的。”

“我不太明白。”张伟疑惑的望向顾校长。

顾校长开口答道:“老钱问你论文情况的时候,你可以含糊其辞,不要说的很详细;也可以撒个谎,说马上就要发表了。

但伱告诉老钱,论文写完了,正在等审稿人的修改意见,这等于是告诉他,距离论文正式发表还早着呢,这可是会引来不少麻烦事的!”

“校长哎,你就别卖关子了,能有什么麻烦事?直说呗!难不成还能有人来抢我的科研成果?”张伟开口问。

“明抢倒是不至于,可暗夺呢?”

“怎么个暗夺法?偷我的论文,然后抢先发表么?”

张伟说着自顾自的摇了摇头:“不可能的,实验数据都在我这里,重复实验的过程我也录了像。真要是偷论文抢先发表的话,我只要公布实验数据,就能认定对方论文造假的。”

“那如果有人要跟你共同署名第一作者,或者是要求署名通讯作者,你能接受么?再严重一些的,来上好几个人要求署名第一作者,排名的时候把你的名字排在最后面,你又能接受么?”顾校长脸色阴沉的说道。

“想啥呢,我当然不能接受!”张伟果断的摇了摇头,接着道:“校长,要是您的话,署名通讯作者,我也就认了。换成别人,对项目没有半点贡献,就想要去署名通讯作者,门儿都没有!”

通讯作者的署名,张伟都不肯放,更别说是共同署名第一作者!

顾校长则开口说道:“那万一这个要求署名的人,对项目有贡献呢?别的不说,上级的资金支持,算不算对项目的贡献?人家给你批科研资金,要一个通讯作者,不算过分吧!”

张伟顿时陷入到了沉默当中,他已经明白了顾校长的意思。

通讯作者通常是团队的组织者和协调者,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是课题组的负责人或资深研究人员,其中有一项很重要的却是由通讯作者负责的,那就是承担项目经费。

给钱的金主爸爸,哪怕完全不参与项目,但要一个通讯作者的书名,不过分吧?

这种情况国外也有很多,论文的通讯作者,是科研机构负责人,甚至是科研项目的赞助商。特别是那些商业化的科研机构,你不给署名,金主爸爸就不给你钱!

国外高影响因子期刊往往都有要求,通讯作者必须是文内作者之一,但这种事情,也没法去查证。

人家通讯作者只需要记住论文中的一句话,然后说这句话是我写的,你能说他不是作者之一?

所以对于张伟而言,如何上面负责拨款的机构,推出来一个人,希望署名一个通讯作者,这也挑不出毛病来,符合科研领域的潜规则。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人家给你拨款,让你做研究,等于是帮你承担了经济风险。你出了成绩,分饼的时候给人家一块大的作为回报,也算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这种实打实的交易,并不是张伟所担心的,分饼嘛,该给的就应该给,要不然对金主爸爸也不公平。

令张伟最担心的,是那些虚头半脑的东西,比如各级领导的关怀,或者兄弟单位的帮助!

类似那种你做实验时帮你打饭的师兄,你疲惫给你冲了一杯咖啡的师姐,还有门卫那条二十四小时为你放哨的狗,是不是都算对项目有贡献?是不是都有理由要个署名?

这种还比较好拒绝,如果是一直悉心关怀支持你的上级领导呢?如果是一直默默的帮助你的兄弟单位呢?人家跟你要署名,你怎么拒绝?

没有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支持,你的项目能做成功么?你的项目之所以能成功,首先得感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那么领导就也是对项目有重大贡献的,要个第一作者不过分吧?

敢不给?以后各种小鞋,让你穿个够!

至于兄弟单位的默默帮助,都默默了,帮没帮助,也不知道啊!可人家就说帮助了,就要以此为理由要署名,你敢不给?

你要不给的话,人家以后可就不再默默帮助你了!各种绊子可就用起来了。人家可能没本事帮你成功,但绝对有能力帮你失败!

虽然我成事不足,但我败事有余啊!

霍金来了都得站起来敬酒,可不是说笑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