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59章第二个居里夫人

第159章第二个居里夫人

第159章 第二个居里夫人

孟鹤鸣拿着张伟的论文,来到了顾校长的办公室。

“校长,有件事需要亲自跟您汇报一下,是有关张伟那个科研项目的。”孟鹤鸣开门见山的说道。

“是不是经费用完了?这么快?”顾校长眉头微微一皱,旋即又舒展开:“我回头给财务说,再给他拨点钱吧!反正国家的科研经费,这两天就下来了,到时候把账平上就是了。”

“不是经费的事情,是项目的事情。”孟鹤鸣故意顿了顿,吊了吊顾校长的胃口,才开口说的:“张伟这个科研项目,已经完成了!”

“完成了?”顾校长愣了几秒,这才接着问道:“你指的是阶段性完成,还是全部完成?”

“全部完成!”

“经费还没到呢?怎么就把项目做完了?”顾校长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最开始我也不信,但的的确确是完成了,这是项目报告。”孟鹤鸣将项目报告递交上去。

顾校长草草的翻看一遍,然后开口问道:“这报告上说,经过核苷修饰后的mRNA,成功的进入到了靶细胞。我不是生物专业的,你给我介绍一下,得出这个成果,能算是项目完成了么?”

张伟这孩子,我还是有所了解滴,他可是个财迷,这笔剩余的科研经费要是不给他,他又得来我这里闹!

还有,既然项目已经出了成果,写论文的事情,你要多盯着点,毕竟是张伟去你们生物系做的一个项目,**文的话,你这个系主任,要多多指导!”

“我指导不了!”孟鹤鸣的表情,如同泄了气的皮球,满是沮丧。

“论文都写好了?这么快?项目不是才刚完成么!没几个星期的功夫,这论文能写出来?”顾校长吃惊的问。

顾校长说着,沉吟了几秒,然后接着道;“等国家的经费到账以后,先拿去平了学校前期垫付的资金,余下的部分,还是先归到张伟的这个项目里吧,看看他对剩余资金的使用,有什么打算。

“就算论文的用词很严谨,叙述很准确,可专业上呢?学术层面,不可能找不到可以修改的地方吧!”顾校长接着问。

“我说老孟,张伟现在可是你们生物系的人,你不指导谁指导?张伟是咱们清大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关键时候你可不能撂挑子!”

“这论文,他就写了三天,其中一天还抽空去考了个科目一。”

“应该没有问题吧,实验记录完整,实验数据齐全,实验结果也可以重复,而且重复实验的时候,还专门进行了录像。”孟鹤鸣回答道。

“就因为他是天才,我才指导不了。”孟鹤鸣又掏出了张伟的论文,递了上去:“校长,这是论文,张伟已经写好了。”

“行,成功了就好!没想到张伟这小子,还是个做科研的好手啊!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项目做出来了,这么算的话,这个项目应该也没有花太多的钱。”

清大生物系的主任,修改不了自己学生的论文,而且这学生还是个大一新生,顾校长怎么可能相信!

“老孟,你的能力,我还是很了解的。不过你提不出来修改意见,这就有些奇怪了。”顾校长眉头皱起,压低了声音说道:“你说这篇论文,会不会有问题?”

“校长,或许是我能力一般,水平有限吧!”孟鹤鸣的表情愈加失落。

顾校长甚至觉得,孟鹤鸣就是在撂挑子!

“校长,这又不是光荣的事情,我还能骗你么!”孟鹤鸣哭丧着脸说。

孟鹤鸣沉默以对,脸上甚至还有几分尴尬和羞愧,这显然是在告诉顾校长,学术层面,我也改不了!

顾校长一脸古怪的表情:“张伟还是大一新生吧?他才十九岁吧?你光是教授就当了十几年了吧?就算张伟从娘胎里开始学习生物,在学术层面能跟你比?你竟然修改不了他的论文?”

“我的意思是,论文内容会不会是从别的地方借鉴的,所以论文看起来才比较的严谨。你有没有进行查重?”顾校长继续低声问道。

“你的意思是,这论文你修改不了?”顾校长露出的荒诞的表情。

“能。张伟申报的研究,是Toll样受体对RNA识别的抑制,而核苷修饰后的mRNA,突破了免疫系统,顺利进入到靶细胞,也就是说,Toll样受体没有识别到核苷修饰后的mRNA,单看这个结果,可以说张伟的这個项目,已经成功了!”孟鹤鸣解释道。

“三天能写出什么论文来?我说老孟啊,这么好的苗子交给伱,你得负责啊!你得多教育他,做科研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于求成的。特别是论文,是科研成果的体现,更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重视!”顾校长语重心长的说道。

孟鹤鸣则是一脸无奈的长叹口气:“这篇论文的质量很高,用词严谨,叙述准确,不夸张的说,我们生物系大部分的教授,写不出这种水平的论文。我看了不下十遍,硬是找不到可以修改的地方。”

“校长,你是知道的,查重比较复杂,所以我还没有对这篇论文进行查重。不过张伟这次的科研成果,是一种新成果,其他人应该没有发表过这方面的论文,更不可能出现借鉴的情况。”孟鹤鸣开口道。

“说的也是,新成果,想抄都没地方可抄。”顾校长点了点头。

在2004年,技术和工具还比较有限,论文查重也比现在复杂,当时的自动查重工具,主要是使用简单的文本比对算法,如余弦相似度、编辑距离等,来检测论文中的重复内容。

然而,这些工具可能受限于其算法和计算能力,无法处理大规模的数据库或复杂的文本模式。

所以除了技术手段之外,当时主要就是依赖于学术界的诚信教育和自律机制。学术界普遍强调学术诚信的重要性,同时还有一些学术评审、同行评议等方式来监督论文的质量和原创性。

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学术环境强调学术诚信,像是知名科学家发布的学术成果,大家第一反应是选择相信,这也就使得很多学术造假的行为,要到多年后才会被查出来。

孟鹤鸣则继续说道:“顾校长,还有一件事情要跟您汇报,张伟希望,找施一公教授来做他的审稿人。”

“找施一公来审稿?这是要我亲自出马啊!行吧,回头我去联系施教授。”顾校长点头答应下来,接着说道:

“不过你得先给我透个实底,张伟这次的研究成果,在生物科学领域到底算是什么水平,要是水平不高的话,我还真不好意思去麻烦施一公审稿。”

孟鹤鸣深吸一口气,一脸兴奋的说道;“这是一个伟大的科研成果!”

“伟大?”顾校长不解的望着孟鹤鸣,心说你这家伙是不是嘴瓢了?

一项科研成果,如果能够得上“领先水平”这四个字,就可以上报科技部,等着领嘉奖了。

若是能称得上“重大研究成果”这几个字,诸如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最起码能拿上一个。

而一旦拿到此类奖项,诸如项目资助、技术转化、产业化、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国家都会给与相应的扶持。而项目主要负责人在职称晋升和学术荣耀方面的奖励,也是少不了的。有了这么一个奖,去评院士都是加分项。

用“伟大”来形容,是什么鬼?

单单“伟大科研成果”这几个字,就脱离了奖励这种低级趣味了。

什么样的科研成果能被称之为伟大?要是不去拯救世界,都不好意思接这个词!

面对顾校长的疑惑,孟鹤鸣直接说道:“校长,您看看论文最后一页。”

顾校长直接将论文反倒最后一页,介绍核苷修饰未来应用方向的那一段。

“mRNA疫苗?这是什么东西?”

孟鹤鸣立刻向顾校长解释了mRNA疫苗。

“你是说,这个mRNA疫苗,会比传统的灭活疫苗更加安全有效,而且研发生产周期都会更短?”顾校长开口问。

“从生物学的理论上讲,如果能够研发成功的话,是这样的。”孟鹤鸣点了点头。

“你等一下,让我缓缓!”顾校长拿起茶杯,想要喝上一口茶,稳定一下情绪,却发现自己的双手忍不住的在颤抖。

顾校长虽然不是生物学的专家,但一种更先进的疫苗,意味着什么,他却非常的清楚。

“诺贝尔奖”这几个字,不断的在顾校长脑海中闪烁。

历史上的“疫苗之父”路易斯-巴斯德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主要原因是因为他在1895年就去世了,而诺奖是1901年才开始颁发的。

而纵观所有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研究免疫学的是最多的,很多时候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免疫机制,就能够摘下一个诺奖。

若是发明一种更先进的疫苗,诺奖只是时间的问题。

良久后,顾校长终于稳定了心神,他开口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这个mRNA疫苗真的做出来,而且大规模应用的话,张伟有没有可能拿诺奖?”

“只要到时候张伟还活着,十之**!”孟鹤鸣接着补充道:“纵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历史,与免疫学有关的研究,获奖是最多的。”

顾校长顿时一脸骇然:“张伟还有个石墨烯的成果呢!这么算的话,他岂不是能拿两次诺贝尔奖?”

“是两次,也是两个!石墨烯应该是物理学和材料学领域的研究吧?这个核苷修饰是生物学和免疫学。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分开的。”孟鹤鸣接着道。

“我们有了第二个居里夫人!”顾校长倒吸一口冷气。

下一秒,顾校长突然意识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他急忙拿起电话,拨通了秘书号码。

“立刻联系知识产权服务中心,让马教授过来,这件事情,注意保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