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58章 张伟带我蹭诺奖

第158章 张伟带我蹭诺奖

第158章 张伟带我蹭诺奖

在今天之前,如果有人告诉孟鹤鸣,三天时间可以写一篇能上权威期刊的高水平论文,打死孟鹤鸣也不会相信。

但现如今,事实就摆在眼前,哪怕是再离谱,孟鹤鸣也只能相信了。

关键是这三天里,张伟还去考了一天的驾照,也就是说,真正用来写论文的时间只有两天!

就算是不吃饭不睡觉不上厕所,两天满打满算也就是48小时,区区48小时能写出这种水平的论文?孟鹤鸣只能用天赋来解释了。

“别跟天才较劲,要不然就是找不自在!”孟鹤鸣默默的安慰着自己。

整整过了一分多钟,孟鹤鸣才缓过神来,他长叹一口气,开口说道:“张伟,你这英语水平可以啊,看来这交换生还没白当!”

“您别光看我英语水平啊,指点一下我这论文写的怎么样!”张伟开口道。

“论文内容啊……”孟鹤鸣略显尴尬的笑了笑,总不能说这论文,我指点不了吧!

于是孟鹤鸣只好开口答道:“写的很严谨!”

“您就没有什么问题么?”

张伟接着解释道:“第一个优势就是安全性,mRNA疫苗只是利用了病毒的基因序列产生抗原,疫苗没有携带有病毒的成分,所以也不会有感染的风险。

与之相比传统的灭活疫苗,虽然使用方法对病毒进行了灭活处理,使其失去了致病的能力,但依旧是具有感染风险的。既然会出现感染,必然会有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从效果上说,生物自身细胞产生的抗原,肯定要比外来的抗原,更能够激发免疫系统的快速和有效运转。

想到这里,张伟接着说道:“孟主任,要不你再仔细看看,万一要是能找到点问题呢!”

但既然张伟已经提到了最后一页内容,即便是对于孟鹤鸣而言,完全没啥吸引力,但他还是耐着性子看起了最后一段的内容。

“我都看第五遍了!”孟鹤鸣心中暗道。

“孟主任,我发现你只反复看前几页,这最后一页,您还没过目呢!”张伟继续说道。

这个时代当然是没有mRNA疫苗这个概念的,所以当孟鹤鸣看到mRNA疫苗时,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东西?

以孟鹤鸣的学术水平和经验,他本能的觉得,这个mRNA疫苗应该是個很厉害的东西,但这毕竟是从未出现过的概念,孟鹤鸣只是隐约的能够有点意识,却不能马上理解mRNA疫苗的含义。

“mRNA疫苗?”看到这个概念,孟鹤鸣心中顿时一懵。

作为学者,关注点当然在科研成果上,至于科研成果的未来应用,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

第三点优势是疫苗在研发周期和生产速度上会更快一些。传统的灭活疫苗,需要先培养病毒,然后进行灭活处理,再制作成疫苗。

张伟则开口解释道:“近些年我们使用的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是先在体外培养病毒或细菌,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使其失去致病能力但保留抗原性。

第二个优势是有效性,mRNA疫苗是让生物自身的细胞产生抗原,来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而传统的灭活疫苗则是利用病毒的抗原性,来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论文里已经把你的科研成果介绍的很清楚了,实验数据也很充分,我没什么问题!”

当灭火后的病原体或其部分被注入人体后,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该病原体的抗体和免疫记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也就是说,灭活疫苗通过向人体注射失去活性但保留抗原性的病原体或其部分,引发机体的免疫应答反应。

“跟我想象的有些不一样啊!不应该是来一波论文答辩么?咋啥问题都没有呢!”张伟心中暗道。

张伟这么一提醒,孟鹤鸣这才察觉到,最后一页关于核苷修饰未来应用方向的内容,他还没看呢!

“原理我明白了,但是你说的这个mRNA疫苗,跟传统的灭活疫苗相比,会有哪些优势呢?”孟鹤鸣立刻问。

而mRNA疫苗将会是一种全新的疫苗,其原理就是将病毒的mRNA片段注入人体细胞内,细胞就会根据病毒的mRNA片段,生成相应的蛋白质,也就抗原。抗原会激发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

而mRNA疫苗只需要掌握病毒的基因序列,就能快速的完成研发和生产的过程。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而言,分析病毒基因序列并不是很难的事情。

如果遇到那种基因变种比较快的病毒,mRNA疫苗可以更快的做出应对,短时间内就能生产出疫苗。与之相比灭活疫苗的周期就要慢许多。”

“也就是说,这种mRNA疫苗将会是一种更加安全、更加有效、也更加快速的疫苗?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灭活疫苗怕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啊!”

孟鹤鸣说着,眉头微微皱起,他在思考张伟所说的这些,符不符合科学原理。

张伟则继续说道:“我觉得至少几十年内,灭活疫苗肯定还是会继续存在的,毕竟跟灭活疫苗相比,mRNA疫苗也有很多缺点。

首先就是一种新疫苗刚诞生,有没有不良反应,有多少不良反应,免疫反应如何,我们都还不知道。所以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还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其次就是运输条件肯定会比较苛刻。mRNA是一种单链核糖核酸,本身不稳定,容易降解且半衰期短。如果温度太高的话,mRNA就无法保持稳定状态,疫苗就会失效。”

“想要保持单链核糖核酸处于稳定状态,得零下70到零下80度吧!这样的环境条件太苛刻了。”孟鹤鸣开口道。

“没错,也就是说mRNA疫苗必须要依靠专门的冷链系统,才能够进行运输和保存,即便是短时间的保存,也需要冰柜。

世界上有很多贫穷国家,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这些国家不具备运输和储存mRNA疫苗的能力,也就无法大规模的使用mRNA疫苗。灭活疫苗仍然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孟鹤鸣微微低着头,继续思考mRNA疫苗的可行性。

想要获得一种病毒的基因序列并不是一件难事,而一旦有了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和优化抗原序列,只是多做几次试验的问题。

一旦有了抗原序列,可以直接将其插入质粒DNA中,然后利用吞噬体RNA聚合酶,就可以大量的生产出mRNA。

只要有了抗原序列的mRNA,生产mRNA疫苗应该没什么问题。

也就是说在技术层面,生产mRNA几乎没有什么障碍。

但关键是如何确保mRNA疫苗有效!

理论上,让带有病毒抗原基因序列的mRNA进入细胞,产生抗原,激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套理论是合理的,随便一个生物系的大学生都能听得懂。

但外来的mRNA本身就过不了免疫系统这一关,又何谈进入细胞,产生抗原,激发抗体呢?

张伟的这个核苷修饰mRNA的技术,显然是解决了这一难题,mRNA可以突破免疫系统进入到细胞,让mRNA疫苗变成了现实。

想通了这一点后,孟鹤鸣的表情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疫苗,我怎么没想到啊,核苷修饰mRNA的技术,竟然可以用来做疫苗!一种新的疫苗,会更安全、更有效、关键是更快捷!

我的老天爷,要是真的能做出mRNA疫苗的话,人类的整个免疫学,都要变天了!”

这一刻,孟鹤鸣突然意识到,原来整篇论文最核心的内容,不是前面介绍核苷修饰mRNA的技术,而是最后一段未来应用方向。

单纯看核苷修饰mRNA这项技术,虽然是一种突破,但并不突出,可能去三大期刊,都有些勉强。

可若是再加上mRNA疫苗这块大饼的话,那么这篇论文的价值,绝对是诺奖级的!

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新疫苗,意味着疫苗技术将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人类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将会有有更强大的工具。

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周期更短,则意味着当人类面对重大公共卫生安全威胁时,可以更快的进行反应,每节约一天时间,都可能会拯救数以万计的生命!

更何况新的疫苗技术,必然会推动人类医学的整体发展,并且为生物技术提供强大的动力,与之相关联的医学、药学、化学等领域,都会受益。

这要是真能成功的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推动人类发展和进步的科研成果,诺奖是早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这是跟医学紧密相关的科研成果,是可以直接救人性命的。

活着是人类最基本的诉求,但凡是跟“救我一条狗命”有关的理论科研,总是比较容易拿诺奖的。

孟鹤鸣甚至可以想象的,未来有一天,当mRNA疫苗像灭活疫苗那样,开始大规模的造福人类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必然会落在张伟的头上。

想到诺奖,孟鹤鸣突然有一种不真实感。

“我该不会是在做梦吧?诺奖会落在我们清大生物系的头上?我这辈子,还能蹭一蹭诺奖?”

按照规矩,张伟的这篇论文,孟鹤鸣肯定是要署名一个第二作者的。可现在孟鹤鸣却觉得,这个第二作者,自己恐怕是担不起啊!

诺奖论文的第二作者,这得走什么狗屎运,才能捡到这种大漏!

别说是第二作者,哪怕只是在论文上署个名,孟鹤鸣做梦都笑醒。

下一秒,孟鹤鸣望向张伟的目光,瞬间变得柔和起来。

眼前这位可是祖宗啊!

不对!祖宗都没这么亲,祖宗可不会带我蹭诺奖!

张伟却觉得,这个眼神,自己似曾相识。

“这个孟主任,该不会也想当我岳父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