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全能一点怎么了? > 第109章 皮痒痒,欠抽!(求订阅)

第109章 皮痒痒,欠抽!(求订阅)

第109章 皮痒痒,欠抽!(求订阅)

交换生的下一项日程,是去参观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真正牌面。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位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后山,是美国三大国家实验室之一,隶属于美国能源部,具体则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负责运营。

自从成立以来,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贡献数百项世界顶级的研究成果,其中很多的科研成果,真的是改变了人类的历史。

比如原子弹,便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曼哈顿计划的负责人奥本海默,当时就是伯克利的教授,曼哈顿计划能够成功,也得益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技术支持。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虽然不对外开放,但会经常举办一些公开活动和讲座,相关的学者也可以提出参观的申请。

另外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是有特权的,一般集体性质的参观,申请都会通过。

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外围逛悠了一圈后,交换生们换上了白大褂,穿上了鞋套,带上了发套和口罩,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进入了一个实验区域。

“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设备,当然也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的先进设备和实验方法,都是各位在自己的母校里从未见过的。

所以一会儿参观的时候,大家在未经允许之下,请不要触碰任何的设备,也不要进入到做实验的区域,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如果有问题的话,也非常欢迎大家踊跃提问,我们是学术研究机构,很乐意解答各位的困惑!”

连续参观了两个试验区以后,众人来到了第三个实验室。

前面一个被透明玻璃密封住的试验台,正面有几个圆形的洞,每个洞里面都镶嵌着硅胶手套,操作员直接将手伸进硅胶手套里,就可以隔着透明玻璃进行操作。

而在旁边,则是一排电脑,上面显示着各种数据,以及图像。

“周,这些是来参观的交换生,你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讲解员冲着一个研究员喊道。

只见一名女性走了过来,她个子不高,带着口罩和护目镜,看不清楚面容,但能分辨出是个亚裔黄种人。再结合她姓周,大概率是个华人。

“大家好,我是这里的助理研究员,我们现在进行的是微生物的成像实验。”

女子一开口,张伟就猜出来,她肯定是个华人,而且还是在中国接受过教育的,不是那种土生土长的美国华裔香蕉人。

中国留学生和华裔香蕉人,在语音语调和说法方式上,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

很多我们认为语法和结构都没错的句子,在外国人听起来,会觉得怪怪的。

就比如我们教材里写的,“How are you?”“I am fine。Thank you, and you?”“I am fine, too。”

美国人在日常交流中,哪有人闲着蛋疼会这么说!你这么说,人家以为你是神经病呢!

在语音语调方面,即便留学生的英语能达到纯美音或者纯伦敦腔的水平,但是通过很多音调的发音,美国人仍然能分辨出伱是移民,而不是香蕉人。

大部分在美国英国生活了几十年的华人,是达不到纯美音或纯伦敦腔水平的。

这位姓周的女助理研究员就是如此,虽然他的英语很流利,但只需听语调就能判断出,是从中国来的。

女助理研究员接着介绍起了正在进行的微生物成像实验,能把这个实验展示给众人,估计这也不是什么重要的实验。

“在今天的实验中,我们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技术,不知道同学中有没有人认识这种技术?我提示一下啊,这项技术与电离技术有关。”女助理研究员瞬间化身成讲师。

“是不是DESI技术?”一个声音响起,说话的正是黄准基。

“这位同学回答正确,我们现在使用的,正是DESI技术!”助理研究员点了点头。

黄准基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女助理研究员则接着问道:“DESI技术是最近才刚刚发布的新技术,这位同学是怎么知道的?”

“我的父亲是韩国首尔大学生物学教授黄禹锡!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虽然DESI是一种新技术,但是对我父亲而言,并不陌生,我曾听他提起过这种技术,所以知道一些。”黄准基一副傲然的表情。

“原来黄禹锡教授是你父亲!”助理研究员恍然般的点了点头,她也是研究生物领域的,听过黄禹锡的名头。

看到黄准基又嘚瑟起来了,叶浩天不屑的撇了撇嘴,低声说道;“那个DESI技术是什么东西?”

“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张伟低声答道。

“你知道,你刚才怎么不说?让那个韩国棒子抢了风头!”

“光留意溶剂了!他们用的溶剂好像有些问题。”

“你说什么?他们用的溶剂有问题!”叶浩天故意用英语,很大声的重复了张伟的这段话。

叶浩天的这一嗓子,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张伟。

黄准基更是皱起了眉头,怎么哪里都有你!

……

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是一种质谱离子化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分子量为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的生物大分子可以方便、灵敏、快速和准确地用质谱技术检测。

这种技术应用领域也十分广泛,不仅仅是生物科学领域,在环境科学、食品安全、材料科学、药学,乃至司法鉴定,都有应用。

解吸电喷雾电离是普渡大学教授罗伯特·格雷厄姆·库克斯,在2004年发明的,所以在当时还是一种新技术。

即便是在美国,也只有顶尖的学府和实验室,才配备了这项技术,其他国家应该还没有引进。

从这方面看,黄准基还是挺有见识的,竟然认识这种新技术。

而他的父亲黄禹锡,也不愧是韩国国宝级的科学家,带领的科研团队还是有实力的,能够接触到这种新技术。

作为重生者的张伟,对于解吸电喷雾电离却非常的熟悉。而这就要从上辈子说起了。

上辈子的张伟,高考只过了二本线,便报考了家乡的一所大学。由于分数不上不下的,好专业肯定是没得挑,又不想服从调剂去差的专业,最终便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

当时可没有张雪峰老师这种报志愿明灯,普通人获取不到很广泛的信息,对于陌生的专业,只能凭感觉瞎报。

张伟觉得生物工程这个专业,听起来很高大上,应该是很有逼格的专业,而却没想到这是一个天坑专业。

“生化环材”四天坑,生物工程排在第一个!

学生物工程的,说是能进医药、生物科技公司做研发,薪水还很不错,但那都是名校硕士起步。学这个专业,你不是最顶尖的那一批,肯定当不了科研人员的。

而张伟就读的又只是个二本,二本生物工程毕业后能干啥?考研都难得很!

入学后张伟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自己那些师兄们,毕业后最广泛的就业方向,就是去医院的检验科玩屎!

当然那是2004年,放在现在这光景,生物工程的本科毕业生想去医院玩屎都难!

想到未来要玩一辈子的屎,当时的张伟是绝望的!

大学毕业后,为了不去玩屎,张伟选择了考体制,而且是难度比公务员第一档的事业编考试。

当时考公考编虽然也很难,但不像现在卷的这么厉害,张伟的运气不错,最终考到了家乡本地某县区的检验中心的事业编,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这种县级的检验中心,业务还挺广泛的,但凡跟检验沾边的,什么都得检。

像是食品安全、动物检疫、环境检测,乃至公安部门检验断胳膊断腿上的物质残留,都得找检验中心。

所以在检验检测这方面,张伟是很熟悉的,毕竟是他吃饭的家伙事儿。

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正是检验检测中常用到的一种技术。

这虽然是一项2004年才被提出来的新技术,但是这项技术在应用上的门槛却不高,所以只用的大约三年多的时间,便已经普及到了全世界的科研院所。

到了2010年的时候,国内很多普通的检测机构,也开始引进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

关键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无数科学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对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进行改进,到了2010年的时候,这项技术做过太多的完善,效率也提升的太多。

张伟所在的县检验中心,引进的当然是完善后的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所以张伟所掌握的也是完善以后的技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来到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以后,张伟不仅一眼就看出了,这是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而且还看出来,使用的溶剂相当的落后。

要是放在2010年之后,县级的检验中心都不会用这种原始溶剂。

叶浩天则是看不惯小西八那嘚瑟的样子,再加上对大魔王的无条件信任,便故意将溶剂有问题的事情,大声的说了出来。

既然大魔王说有问题,那肯定是有问题的!

此时,经过叶浩天的这么一吆喝,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张伟这边。

女助理研究员表情阴沉,虽然带着口罩,但从他的眼神中,还是明显的能够察觉出一缕阴森。

我这边好好的做着实验,突然冒出来个家伙过来指手画脚,说我实验溶剂有问题,任谁都不会开心。

而且这个指手画脚的家伙,还只是个交换生!

你要是业界权威,过来指手画脚的,我也就忍了。

一个交换生,凭什么指手画脚?

你知不知道这是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是几个月前刚刚发明的新技术?放眼全世界的科研机构,目前拥有这套技术都没有几个!

你一个交换生,能对这种新技术有多少了解,凭什么说我们的溶剂有问题?

再仔细一看,张伟还是个东亚裔面孔,从叶浩天刚才那句英语的音调判断,十有**还是中国人。

这一秒,女助理研究员眼中的阴森,瞬间变成了不屑和鄙夷。

“我也是在中国读的本科,中国的科研水平怎么样,我能不知道么?中国的大学,哪有世界最先进的实验技术?就你一个中国来的交换生,估计都没见过解吸电喷雾电离技术,还瞎扯什么溶剂有问题!”

润人看不起国内来的同胞,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这些人眼中,他们这种润到国外的人,那必须是高人一等的,即便是在纽约街头要饭,也比在北上广当白领强!

当然怀揣着这种思想的并不只有润人,在国内,这种逢外必舔,逢内必喷的人更多。

看个超级碗的花絮,都能扯到文明国度上,天上飞过几架F35就热泪盈眶了。话说哪年春晚时候解放军哥哥不拜年了,装看不到?

只见女助理研究员摆出一副趾高气昂的声调,开口说道:“这位同学,如果你不了解这种新技术,就不要妄加评论!科学是严谨的,评论科学也是要有根据的,可不是信口雌黄!”

黄准基也立刻帮腔道:“你懂什么是DESI技术么,可是今年刚提出来的新技术,不懂就不要瞎说!”

“DESI,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是一种快速的原位电离技术。”张伟开口答道。

“就算你听说过这种技术,知道原理么!”黄准基接着道。

张伟立刻答道:“DESI的基本原理是,液滴携带机理,即样品用适当溶剂溶解后被滴加在绝缘材料的表面上,并挥去溶剂,样品即被沉积在载物表面。

所用的喷雾溶剂先被加以一定的电压,并从雾化器的内套管中喷出,雾化器外套管喷出的高速气体迅速将溶剂雾化并使其加速,令带电的液滴撞击到样品表面。

样品在被高速液滴撞击后发生溅射进入气相,含有样品的带电液滴发生去溶剂化,并沿大气压下的离子传输管迁移,进入质谱前端的毛细管,然后被质谱仪的检测器检测。”

“他还真知道!难道说他对DESI真的有研究?”女助理研究员猛的一惊。

其他人也诧异的望向张伟,DESI这种刚发明的新技术,大家听都没听过,眼前这位中国交换生,竟然能清晰的说出其原理!

唯有黄准基,一万个不服气,继续抬杠道:“就算你知道原理,但实验又不是你做的,那你凭什么说溶剂有问题?”

小西八脸皮又痒痒了,欠抽!

第二章送到,这章四千字。感谢各位衣食父母的订阅,下午六点还有一章,求波月票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