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人间华夏史 > 先商北进.先商时期

人间华夏史 先商北进.先商时期

作者:一个普通的史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8:49

先商北进.先商时期

契整顿完蜀山氏族内部事务后,他终于可以开始施展自己的一项特殊天赋,也是他所热爱的领域——科研。

为了确立科研的必要性,使唤更多的人,同时增加自己的神圣性,巩固自己的地位,契进行了向玄鸟的大型祭祀活动。

契带上“黄金”面具,手持“黄金”权杖,学着鸟儿啼叫,宛如鸟儿飞行般舞动着身躯。

舞毕,契低垂着头颅,台下民众不敢出声,怕打断契闻神音。

不知沉默了多久,契突然高歌:“玄鸟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虽然人们都不知道这“科技”是个什么玩意,但众人还是跪倒,说:“遵从神旨。”

祭祀完毕后,契给大家解惑,由“从玄鸟那得来的知识”,将科研的定义介绍给大家听。

等大家接受后,契便正式宣布“鼓励科技创新,提高科学素质”的“科教兴国”战略为基本国策。

他针对陶器烧制技术与青铜铸造技术进行了改良,不仅追赶上了因内乱而比中原落后数年的技术,而且用这种方法所制造的陶器与铜器比中原更好一些,深受人民喜爱。

他更在带领大家时发展农业时,发明了以火(星)纪时的历法:筑造高台(此台也称阏伯台,阏伯是契的别称),以观察星辰,测定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为华夏古老的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将这历法献于尧帝,被尧帝赐予对于炎帝血脉而言有侮辱性质的火正之职(因为炎帝与黄帝理应是等同地位,或者更进一步是父子?而火正有毁其帝位,命其臣服的意思(现实世界线互为父子的英美?)),但他像他的先辈一样没有多说什么,忍辱负重地接受了。

契在位时进行的一系列政策,被世人称为“子契改革”,契将“科研至上”刻入了商文化之中,刻入了他的遗传基因之中,也正是如此,他的后代总会以这种意志带领人民实现各种领域的前沿科技的进步。

————相关资料————

在这一地层考古中,发现了大量带有玄鸟图腾的精美物件,也就是说这样的祭祀还有很多,更是体现了在子契改革之后的这阶段,蜀山氏族逐渐从朱鸟信仰转为玄鸟信仰,并且手工业出现了繁荣。

炎帝文化与宝墩文化共同培育的结晶之一——先商文化开始出现。(这也是为什么现代史学家会将先商时期的开端定在这里,而不是在之前或者之后。)

以炎帝文化为主,以宝墩文化为辅,以及契的个人影响下所诞生的先商文化是古代文化融合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先商文化的繁荣,也是证明了契他自己对于文化交融观念的正确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以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为基础,根据需要进行吸收、消化外来文化,促进自身发展。我们的文化既不能全盘外化,也不能排斥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在盘古大地上立足,并源远流长。”

——————————

二十多年后,大禹治水成功,玄武氏回归故土,与契寻求帮助,契知凡人之国三苗必挡不住超凡者众多的黎国,为延续国家,同意了玄武氏建立城池的请求。

数年后,一切如契所料,三苗迅速被黎国击败,契因从龙之功得到了梁州州牧之位,不幸的是契没几个月就因病去世了,后世尊称他为“玄王”,“火神”,后世商朝建立者商汤,追封其为“商祖”。

黎王益趁此机会,以悼念为由,安排人手入蜀,培育亲黎势力,最后他们找到了本地一个叫做“蚕丛氏”的部族。

新任蜀山氏昭明察觉到了黎王的行为,装傻充愣明面上什么也不干,乖乖听从黎王命令,坐视蚕丛氏做大,降低黎王的警惕。

暗地里向蚕丛氏联系,视如己出地将来自三苗的养蚕缫丝,来自黎朝的青铜冶炼(黎王在这里还是藏私了,给了阉割版本,不过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蜀山氏的冶炼技术已经超过他了,对他的技术不屑一顾),来自蜀山的玄王历法统统送于蚕丛氏,得益于此蚕丛氏在手工业,农业进展突飞猛进。

他还说明了蜀山氏的志向并不在这小小的梁州,许诺待蜀山氏迁徙别处后,会将梁州州牧给予他,蚕丛氏知恩图报地答应了下来,与其互通有无,结为兄弟之盟。

昭明很是高兴,又将东方氏族上供来的盐分一些给他,蚕丛氏感激涕零。

几十年后,昭明去世,其子相土继位。

相土从小便身材高大,体质健壮,在带领氏族民众狩猎时,常与野马、野猪、大象、猛虎、凶狼等野兽搏斗,并经常将各种野兽打死,令无数人拜服。

太康失国时期,相土与玄武氏抱团,借大义旗帜吸呐人才,借战争增加奴隶,相土野心勃勃地准备向东方荆州发展,但是那层峦叠嶂的巫山山脉虽阻挡住了后虞的进攻,也限制了相土的野心。有什么好办法呢?相土一筹莫展。

————相土驯马————

有虞氏五年,在长期与野兽的争斗过程中,相土观察到:高大健壮的野马,是与人类最亲近的动物。野马不吃肉,食物是野草与野果一类的东西。如能将野马驯服,将野马由野生变为人工饲养,其利用价值将不可估量。

相土积极向西南蛮族取得了联系,交易到了西南马等火畜经常出没的地方。

相土开始驯服野马,历尽千辛万苦,与野马进行了无数次搏斗,终于有一次,相土捕获了一匹野马,把它圈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栏杆外又来了几匹野马,对着栏杆内的那匹野马叫个不停,不肯离开。相土把木栏门打开,不料外面的好几匹马一下子冲进木栏,和圈在栏内的野马混在一起,相互撕咬了一阵,然后又都卧下。相土于是把栏杆门关住,用割来的草喂它们。过了不长时间,其中一匹马突然生下了一只小马驹。

相土高兴极了,决心要驯服更多的野马。这一天,相土喂过马后,牵出一匹性格温顺的马,纵身跳上马背。马一受惊,猛地四蹄腾空飞奔起来,把毫无精神准备的相土一下子抛下来,跌了个仰面朝天。相土废了半天劲才爬起来,望着越跑越远的马,心里十分着急,以为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这跑掉的马又扭头跑回来了。相土忙把马引进栏杆内圈好,突然灵机一动(子契显灵?),用桑树皮拧成绳子,用绳子以特殊的方法绑到马头,将其慢慢牵了出来。(这就是缰绳的由来)

相土又跳上马背。马仍像头一次一样,四蹄腾空飞奔起来。这回相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手抓紧了缰绳,任凭马怎么飞跑,就是不松手。跑了一阵后,马的速度减慢了下来,直到马不再跑时,相土这才勒过马头,缓缓地骑着回去。

相土骑马成功后,就开始教族人一同骑马。一次,众人在森林中骑马,猛然看见一只猛虎,相土一箭射中了老虎。负伤的老虎朝密林深处逃去,相土和族人骑马追赶,居然真的猎到了老虎。

在族人欢呼雀跃的时候,相土脑子一动,对大家说:“既然骑在马上能追老虎,能射杀野兽,那么,打仗时能不能也骑在马上,追杀敌人呢?”大家一听,都认为相土说的有道理。

从此以后,蜀山人更加努力的训服野马,族中精干的小伙子们都成为勇敢的骑手。华夏民族最早的一支骑兵出现。

——————————

相土驯马成功后,又亲自指导蜀山氏族的人驯服野牛、野猪、野羊、野狗、野鸡,甚至是野象。

在此期间,相土总结了这些火畜的使用方向,还将这些分享给其他部族,避免他们或者后人进行错误的培育:象,马主要用于作战、狩猎和运输;牛除了食用外,还用于运输和祭祀;猪、羊、鸡除供人们食用外,主要在祭祀活动中当做祭品;狗则用于防卫与狩猎,有时也用其作为祭品。

同时从上可见,相土将部分火畜化归为了祭品,也是为了取缔其他部族的人殉之风,避免奴隶的浪费。(不愧是神农血脉)

蜀山氏族畜牧业步入繁荣。

数年后,相土去世,其子昌若继位,他发明了数字,采用了十进制的计算方法,明确了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成为了华夏古代数学的基石。

十几年后,昌若去世,其子曹圉继位。

曹圉继位不久,玄武氏就被重创,此危急存亡之时,又传来有虞氏攻打畎破氏的消息,让这位新首领六神无主。

不日畎破氏被灭,少康前来投奔,曹圉校验起他的能力,同时派兵与有虞氏争夺荆豫二州,给蜀山氏,给少康留下充足的时间与缓冲地带,以应对未来可能更加艰难的环境,毕竟势力之间总是此消彼长的,若是蜀山氏不加以干涉,有虞氏很快就将入侵蜀山。

少康做庖正满一年,曹圉以他所显露的品德,就高瞻远瞩地认为他能复国,便将自己女儿嫁给了他,给予了他许多帮助,还将梁州之外,蜀山氏从有虞氏手中夺来的土地逐渐过渡给少康打理,说是:“物归原主”。

曹圉果然没有看错少康,他利用这些就可以与有虞氏斡旋一二,在十几年后成功复辟了黎朝。

在这段时间里,脱离了中原乱战的曹圉着手对付那些入侵的蛮夷,他带领蜀山骑手,越过秦岭汉水,北上雍州,驱逐戎狄,灭亡有扈,将关中平原纳入了势力范围之内。

曹圉一眼就看出此地不比成都平原差多少,而且与外界交通更为便利,于是他决定实现从相土开始就有的夙愿——逃离那片群山围绕的囚笼,等到少康封他为雍州州牧的命令下来,蜀山氏族的大聚落也已经迁移完毕了。

少康又将他的儿子冥任命为司空,以回报曹圉给予他的宛城为由,将临近豫州的高阳封给了冥。

曹圉看出了这女婿的小把戏,少康说是让冥当官,实则是做人质,不过他决定将计就计,利用这次机会让蜀山影响到中原,还是答应了少康。

曹圉更是以退为进,放弃了梁州州牧之职,转让于蚕丛氏,获得了少康信任与大义美名。

至此,先商文化离开了成都平原,向北迁徙至关中盆地,并为下一个迁徙地点——中原打下了基础,而成都平原就此步入了蚕丛时期,历史总是重复上演,炎帝文化与宝墩文化合出的明珠,先商文化的亲兄弟——“三星堆文化”,接过了文明之光照耀于这西南之地的大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