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人间华夏史 > 暴桀亡国

人间华夏史 暴桀亡国

作者:一个普通的史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8:49

暴桀亡国

孔甲崩,其子皋继位。

黎王皋在位十一年,未有政绩。

黎王皋崩,其子发继位。

黎王发七年,黎朝圣山(太山)发生地震。

有谣言传出:圣山震!大乱起!黎朝灭!新朝替!

吓的那无所事事的黎王发准备勤于政事,可从他爷爷开始便没怎么管过朝堂了,现在的朝堂局势如何?他是一点也不懂,没过几天,便从朝堂那败下阵来,只得四处访求贤士辅佐他,以应对未来大乱。

这期间,他一边遏制谣言愈演愈烈,一边让黎朝的大巫卜筮大乱的详细情况,大巫说:“在东方兖州将会出现一个名叫商的部落,他们的首领名叫汤,他将会推翻黎朝。”

于是黎王发命令兖州州牧履排查兖州部落,务必将商部落扼杀在摇篮中。

履示弱,以自己无实力排查为由,向黎王发借兵,黎王发同意,让军队开入兖州,兖州鸡飞狗跳,黎军以宁可杀错,绝不放过为借口,将无数部落劫掠,甚至灭亡,激起兖州上下的愤怒。

履此时表现出与黎王截然不同的作风:以宽治民,而除去邪。夙兴夜寐,以致职明。轻赋薄敛,以宽民氓。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孀。百姓亲附,政令流行。

此等举措笼络不少人心,不仅得到本族人的拥护,也使得黎人及其他方国人民十分向往。

履甚至在对平民说话时,为黎王开脱,说:“黎王只不过是被奸臣蒙骗,只要获得贤臣必会还给黎民一个黎明。”

更是借此招募人才,表面上说是:“接下来,我将帮助黎王一起寻找能够治理国家的能臣,恳请各位有识之士能够前来与我详谈,我必将你们推荐给黎王。”

实际上等到有识之士来后,便让他暂住一会,在此期间千方百计(欲擒故纵,礼贤下士等等)来留住人才。

至于黎王那边,履找到了一个想要安富尊荣但一无是处的老人,他名叫关龙逄(存疑,可能是履赐予他的),是黄帝轩辕的直系后裔。

履顺水推舟,为了满足他的愿望,给他提供了诸多帮助:首先随便教给关龙逄一些浅显的治国策略与为君之道,以应对黎王的审查;同时贿赂关龙逄的同乡人,为关龙逄造势;最后让关龙逄在家待着,他很快将带着黎王前来拜访这位“贤臣”。

给关龙逄铺好路后,履便向黎王说自己找到了一位名叫“关龙逄”的隐世贤臣,求贤若渴的黎王欣喜若狂,顾不得太多,便命令履带他去找关龙逄,履照做。

黎王发以“田猎”为由外出。

这时天下雨了,不过前方便是关龙逄的家,刚好可以避雨。

黎王发一进屋,便看到一位目光炯然的老人,正是关龙逄。

黎王就觉得此人不同凡响,便向他请教治国的策略。关龙逄按照履教他的,以养马喻治民理政,黎王发不明觉厉。

发又问关龙逄为君之道,关龙逄说:“作为人君,须谦恭待人,对人臣要互相尊重与信任,要爱护人才。只有这样天下才能安定,社稷宗庙才会稳固。”发很是赞同。

回宫后,黎王先赐关龙逄为大夫,测试他是不是光说不做之徒。在履的配合下,关龙逄将自己的事情做的有条不紊。

黎王发很满意,便将其提拔为豫州州牧,这时,履示意在豫州的人不要作乱,豫州和谐稳定。

发彻底被关龙逄折服,让关龙逄成为了黎相。

黎王为了感谢履的成全,便让履接任了豫州州牧。

至此,在履的操纵下,黎朝在中央上被蜀山方国联盟安插了关龙逄这颗钉子,蜀山正式占据了天下一半的领土。

蜀山方国联盟与九黎共同治理着这片“黎朝”的天下,相信黎朝一定会“蒸蒸日上”吧。

黎王发十七年,发崩,其子癸继位。

癸早些年还遵从着发的准则做事,后来开始不思进取,对强身健体的武功很感兴趣,而对政务十分烦躁。

为了得到更多的时间,他宣布取消三年一次九州大会,不再考察九州民情。

即使是这样,他还是觉得其他政务太麻烦,于是癸决定将政务全部甩给关龙逄,自己骄奢淫逸,钻研拳法去了。

九州州牧见此,不再来九黎洛阳朝贺。关龙逄在履的示意下,令黎朝内部停摆,致使内政不修,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民不聊生,危机四伏,起义频发。

这时,履与有莘氏悄无声息地联姻了,履这次联姻一石二鸟,不仅得到了有莘的支持,更是得到一个贤臣——伊挚(详细内容将在后续的《早商众臣列传集》体现),拜其为右相。

另一头癸的拳法陷入了瓶颈,癸想通过实战来精进自己的拳法,宣布自己御驾亲征,诛杀那些叛逆,以彰显自己与黎朝的威严,同时为让地方官员与部族首领积极配合,决定下放权力——包括蜀山氏在内等“忠于黎朝”的势力都获得了“得专征伐”的大权(如果要征伐谁,可以不经黎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

这时天下真正陷入兵荒马乱的局面——玄武氏内部进行了一次超大规模的清洗,将忠于黎朝的人全部以谋逆罪名消灭,想都不用想是履指示的;

而履呢?他率众以不祭祀鬼神,不敬顺天命为由消灭了忠于黎朝的葛国,还“顺手”灭掉了九黎之一——方广氏,为了确立自己讨伐的正确性,写下了《履征》,记载征葛的起因经过,东方的薛国君主仲虺听闻了消息,欣然加入履的灭黎行列中,履很是高兴,在考察了他一段时间,便拜其为左相;

癸倒是得到他想要的了,他不仅平定了有施氏等一干小国的叛乱,为了间接控制这些地方方国,强行推广男女平等的黎氏宗法制,拉拢并扶持当地女性贵族上位,还成功在大战中,创造出了华夏史上第一套拳法,成为了拳法祖师,更是得到了一个可人——妺喜。

癸得到妺喜后,对她非常宠爱,让她成为了元妃(黎朝最高领袖的妻子)。

但妺喜并不喜欢,因为灭国之仇对癸保持着距离,癸很是苦恼。

伊挚向履出谋,由他亲自去黎朝都城洛阳住一段时间,观察黎朝的情况。履同意了,并告诫伊挚到那后切勿暴露自己名号,告知关龙逄是自己的人,可以通过他了解到黎朝内部的许多重要情报。

伊挚到了洛阳之后,与关龙逄互通了消息,当得知黎王与元妃不合后,心生一计,让关龙逄与妺喜接触。

关龙逄入宫,说自己愿意帮助妺喜复仇,只要让她对黎王说自己有三个癖好:

一是看人们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二是听撕裂绢帛的声音;三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

癸听了妹喜的癖好,想要满足,但十分犹豫,还是询问了关龙逄,国库是否充盈。关龙逄自然欺骗了癸,让癸误以为国库富足,使得癸决定满足妺喜,开始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造酒池。

而这些资源是哪来的呢,自然还是关龙逄以黎王的名义强征来的,伊挚还在后方煽风点火,进一步让黎民对其离心离德。

在这时一个叫做赵梁的小人听闻了此事,以为癸是个昏君,想投其所好,教他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杀百姓,癸及时发现了他,将他处死了。

不过在伊挚的管理下,外界忽略了这件“小事”,而是着重于癸的荒诞:邀请三千名饮酒高手在击鼓声中下池畅饮,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

下令宫人搬来织造精美的绢子,在她面前一匹一匹的撕开,以博得妺喜的欢心。(在农业时代初期,丝绸织造业才刚刚兴起,破坏这种稀有昂贵的物品,无异于暴殄天物。)

这些都让妺喜欢笑不已,不知是因为这些荒诞之事,还是黎朝即将走上疯狂的灭亡之路。

太史令终古看到癸这样荒淫奢侈,便哭泣着请求当时摄政的关龙逄,让他向癸进谏。关龙逄说,自己已经几次劝谏癸,可癸就是不听呐(此乃谎言)。终古请求再三,让关龙逄不胜其烦,敷衍地说自己会再去试试,然后关龙逄在癸的宫殿前转了几圈就回来了。关龙逄对终古说癸听了自己的劝谏后很不耐烦,斥责终古多管闲事,终古知道癸不可救药,明白黎要灭亡了,就投奔了履。

三年后的一天,妺喜传来消息,说,癸做了一个梦,梦见天上两日并出,相互搏击,一日胜,一日不胜。伊挚认为,这是灭黎的时机到了,就迅速回到了履的身边。

履听说后,开始试探起黎民对癸的态度,告诉黎民:“癸将自己比作太阳,还说人民跟他的关系,就是太阳和月亮的关系。月亮没有灭亡,太阳也不会灭亡。”

黎民一听,纷纷指着太阳恶毒地咒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若太阳什么时候会灭亡,我这个月亮愿意跟你同归于尽!)”

履很是满意,而后开始测试起九黎之师对癸的态度,让手底下的有缗氏以不满癸的残暴统治为由,停止向黎朝朝贡,癸大怒,令九黎之师攻打,(其实只剩了八黎)有四黎响应了号召,探明情况后,就让有缗氏献出琬、琰两名美女求和了。

伊挚见此向履说:“黎自蚩尤建国以来,已经历九百多年。虽癸暴虐在外,民有怨恨,但在诸侯中仍有少许威信,若想一战胜癸,只有等待时机再行动。”仲虺也表示不能急于出兵伐癸,还要蓄积更大的力量,继续削弱拥护黎王朝的势力。履接受了他们的主张,做了积极的准备:

履外出,在周边传播自己的仁德之名。游走那听从黎王的四黎,阐明了利害。

归国之后,让有缗氏公开反抗黎王统治。癸再次起兵,但九黎之师不起,癸在政治和军事上完全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孤零零地亲征了。履看到灭黎的时机已经成熟,准备下令伐黎。

可惜天公不作美,时逢百年不遇的大旱,王国内部赤地百里,为了拥有万全准备,履只能让有缗氏暂时先独自对抗黎王,之后会对有缗氏进行补偿。

有缗氏与黎王打得热火朝天,对于双方的物资而言自然是消耗巨大,阶级之间内部的矛盾更加激化。这时候履也没闲着,打不了黎朝,还征服不了一些不归顺的诸侯、方国吗?于是履十一征而取胜,可谓“天下无敌”!

不过若想要进一步的扩张,有点麻烦:在黎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黎王朝的也还有一些的,特别是东部地区,毕竟是黎人的家乡。在履的地盘附近就有三个这样的属国:韦国,顾国,昆吾国。这三国的势力都不小。

这三个方国在之前就似乎发现了履的不轨之心,执意与其为敌,他们监视着履的活动,还经常向癸报告,不过幸好都被关龙逄截断了。履打算趁此机会,新仇旧恨一块算了,除掉这三个黎朝的羽翼。

履和伊挚率领了蜀山方国联盟的联合军队,先对韦国展开进攻。履率大军压境,韦国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蜀山军灭亡。韦国被灭,顾国势单,履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

韦、顾二国的土地、财产、人民尽归履所有。

履还没高兴多久,此时西边传来噩耗——黎王攻破了有缗氏的国都。

太快了,履心想。

是的,太快了,有缗氏也是名列前茅的诸侯,比韦、顾二国加起来都强大不少,而那黎王居然短短几月就将有缗氏灭亡,黎王癸的个人实力,恐怖如斯!

伊挚向履谏言,请其当机立断,兴兵伐黎,否则黎王威名一旦散播开来,将吓退一些摇摆不定的野心家,久则生变。

履采纳,召开伐黎的誓师大会。他在大会上历数黎癸的罪恶(强征人力,以黎氏宗法制控制部族诸侯等等)及人民对癸的痛恨,自己已经对黎朝彻底失望,不得已反抗黎朝。

又提到了黎朝那位大巫的占卜结果,而自己的国家正是在兖州,自己的字就是汤(只不过因为黎王的针对而闭口不谈),那预言中的商部落其实是在隐喻他祖先以商业中兴的蜀山国罢了!商部落之人就是他祖先开创的职业“商人”!

这是上天的旨意,让他灭掉这残暴的黎朝,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上天的命令是不可违背,所以他要遵从上天。

他立下誓言:从今日起恢复自己的字“汤”,将国号改为“商”,正式讨伐暴黎,在此期间有功者受赏,不从者受罚。(故子履,又可称商汤。)

汤告令师,作《汤誓》。

商汤率领由七十辆战车,六百骑兵和五千步卒组成的军队西进,矛锋直指黎都。

商军经汤动员以后,士气大振,都表示愿意与黎军决一死战。

大军西征,首先迎战昆吾。商汤一战而大败昆吾军,再战而杀其首领灭昆吾,并昆吾土地、人民。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压制黎王的威名。

商汤突袭黎都,黎癸仓促应战,西出拒汤,先与商军战于有娀之虚,不敌,后退守鸣条。

两军在鸣条交战的那一天,正赶上大雷雨的天气,商军不避雷雨,勇敢奋战,黎军败退不止,此战奠定了黎朝的灭亡,史称“鸣条之战”。

虽黎癸奋勇杀敌,可兵败不可收拾,知道大势已去,又想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于是让亲信先去洛阳将太子等亲族送去北方,将这些年来所有的财宝送去南方,而自己带领五百残兵吸引商军火力,向东逃到了三朡。

三朡是黎王朝的一个方国,见黎癸兵败逃来,立即陈兵布阵以保黎癸,并扬言要与商汤决一死战。

商汤和伊挚见黎癸投奔三朡,立即挥师东进。商军和三朡军在成耳交战,结果商军打败三朡军,夺取了三朡的宝玉和财产,商国的义伯、仲伯二臣因此写下了《典宝》,说明这是国家的固定财产。

黎癸见三朡又被商汤所灭,再向南逃走,商汤率军紧迫不放,黎癸在南巢被追上,双方再次大战,黎军全军覆没。

遍体鳞伤的黎癸因力竭躺在地上,大声辱骂商汤,说不应该信任他,商汤没有说什么,持剑将黎癸刺死。

不久后,洛阳被攻克。

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黎朝灭亡。

由于后续商汤给黎癸谥号为“桀”,此事又称为“暴桀亡国”。

黎亡之后,黎裔一部分随着黎太子远遁北漠,一部分遵循黎王癸的意思将黎朝财宝带去南疆躲起来,少部分人留居中原,商汤王安抚人心,将这一支贵族封于杞国,以奉祀宗庙祖先,几百年后由于一场动乱而绝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