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人间华夏史 > 连朝接夕

人间华夏史 连朝接夕

作者:一个普通的史官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5:18:49

连朝接夕

少康在与有虞氏缠斗时,曹圉乘机北伐,击败了入侵的北戎西狄,灭亡了那不作为的有扈氏,接管了雍州。

等到少康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老丈人已经将雍州纳为己有,只能顺理成章地封他为雍州州牧,为了以表亲近,稳住蜀山氏,还将他的儿子冥任命为司空,并以回报曹圉给予他的宛城为由,将临近豫州的高阳封给了冥,让他与自己近些,如果西方生变,他可立刻挟持冥。

曹圉看出了少康的小心思,但他没什么反应,就让冥去了高阳,并向少康说自己只是为黎朝而夺雍州,不是为私利,更以自己年老,无法处理二州事务,恳请少康将梁州州牧授予品行尚可的蚕丛氏。

少康得知后,沉思良久,他看不出来自己那位老丈人打得是什么如意算盘,不过他还是将信将疑,开心地同意了曹圉的请求。

可是他不会想到那黎益苦心积虑培养的蚕丛氏早已是蜀山氏的人了,曹圉此举只是为了少康的信任。

但目前来说蜀山氏没有东进,取代黎朝的意思。

少康继续推行黎益的政策,在地方培养本姓氏族。

在此期间少康发明了酒,后世将少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少康为祖师爷。后世以“杜康(别名)”借指酒。他的儿子黑塔在酿酒时因为懒惰而意外酿出了醋。

————少康造酒————

少康某夜梦见一白胡老者,告诉少康将赐其一眼泉水,少康需在九日内到对面山中找到三滴不同的人血,滴入其中,即可得到世间最美的饮料。少康次日起床,发现门前果然有一泉眼,泉水清澈透明。遂出门入山寻找三滴血。第三日,少康遇见一文人,讨论国家大事拉近关系后,请其割指滴下一滴血。第六日,遇到一武士,少康说明来意以后,武士二话不说,果断出刀慷慨割指滴下一滴血。第九日,少康见树下睡一呆傻之人,满嘴呕吐,脏不可耐,无奈期限已到,少康遂花不少粮食,买下其一滴血。回转后,少康将三滴血滴入泉中,泉水立刻翻滚,热气增腾,香气扑鼻,品之如仙如痴。因为用了九天时间又用了三滴血,少康就将这种饮料命名为“酒”。

因为有了文人、武士、傻子的三滴血在起作用,所以人们在喝酒时一般也按这三个程序进行:第一阶段,举杯谈天说地,好似文人般文气十足;第二阶段,酒过三巡,情到胜处,话不多说,一饮而尽,好似武士般慷慨豪爽;第三阶段,酒醉人疯,或伏地而吐,或抱盆狂呕,或随处而卧,似呆傻之人不省人事、不知羞耻。

————————

少康执政期间,黎朝恢复稳定,似乎迎来了黎明的曙光。

几年后,少康崩,长子杼承后位。他了解北戎对黎室的威胁,他开始重视起武器的发展,并发明用兽皮制做甲,兵士穿上后,能遮挡敌人的石刀、石箭的砍、射,战斗力大大增强。(有种说法是,时任蜀山氏发明,被杼窃夺了)

黎朝的版图在杼的统治下扩张到了燕山以北。

杼为了凝聚内部,开始传播九尾狐信仰。

杼在位期间是黎朝最昌盛的时期。黎人对杼格外尊重,为杼举行过“报祭”。

子槐在位时,西羌族与黎朝开始和平共处。通过不懈努力之下,九州之内形成了九大黎室氏族拱卫黎朝。

他们分别是:荆州畎破氏,青州赤巨氏、黄禄氏,豫州于贪氏、阳弼氏,扬州白文氏、风辅氏,雍州玄武氏,兖州方广氏。并称为“九黎”。

(其中于贪氏、阳弼氏、玄武氏是在少康支持下复国,风辅氏为黎人与防风氏融合的产物。)

同时槐首次建立起一座监狱,名为圜土,标志着除却肉刑这种严酷处罚外,“监禁”这种处罚也出现了,这是一次伟大的进步。

这一阶段被人称之为“杼槐之治”。

槐逝后,其子芒继位,东狩于海,得大鱼鸟,乃吉兆。

芒逝后,其子泄继位。这期间西羌族与黎人逐渐血脉融合(益廉之治是文化融合)。泄在位期间开始向西北发展。同时,他开始对顺从黎室的方国部落确立封土封号。这便是数世纪后诸侯制的起始。

泄逝后,其子不降继位。

他仍施行先王泄制定的基本国策,对内加强经济管理,努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对外与周边的夷族方国保持友好往来。

不降六年,率兵征讨不顺从黎朝的九苑。

不降十八年,任用豕韦国的彭伯为大理,同时任命其弟扃为管理国家事务的大臣。

扃博学多才、工作勤奋,颇得好评,黎王不降很是喜欢,让他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

当时,黎王朝减免灾区的岁贡,动员富裕的诸侯国援助灾区。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措施,从而避免了部分地区因天灾引起的恐慌和动乱,稳定了社会局势。

此后数十年,黎王朝和谐稳定,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不降死后,他的儿子孔甲继位。

扃为国为民,辅佐孔甲十八年,令黎朝风调雨顺了十八年。

扃去世前,还嘱托儿子胤甲继续辅佐孔甲。

然而扃尸骨还未寒,孔甲却搞出了骚操作——他为了避免扃抢了他风头,便让人将他参政的一生说是“政绩平平”。

这时本来要遵从父亲遗愿的胤甲很是不服了,本来就对这从小性情乖僻的孔甲非常不满,很早就认为他不能治理好国家,这十八年一切都是由他父亲勤勤恳恳的上下打点,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吧?到头来就只得了一个“政绩平平”。

对孔甲的怒怨充斥在胤甲心里,他至此下定决心要将孔甲赶下王位,能者上,庸者下!帮他的父亲正名!

不满的胤甲不建议并配合孔甲的命令,虽然他也没发布什么指令。

没有扃和不降的管束下,生性好玩的孔甲处理政务没几天,便开始不顾正事。整日东游西逛、不务正业,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打猎上。

在这时又逢连年大旱,田间地头一片干枯,人们饿死病死无数。

这一消息被胤甲拦截了下来,对外宣传孔甲并无作为,降低孔甲在人们心中的威望,等到民怨沸腾之时,自己乘机利用自己父亲多年来在朝堂上积累的声望绕过孔甲,直接下令按他的方法救灾,收取人心,架空孔甲。

孔甲二十四年的某一天,数个光斑构成的环,分布在太阳附近(现代天家:幻日现象),朝野轰动,都视这幻日现象为妖孽出世,这消息的重磅连孔甲都听说了。

孔甲临时决定对黎朝的祭祀制度进行改变,不在祭祀“没有能力保护子孙”的祖先,转而祭祀“有无穷伟力”的天帝。

这让以血缘联系的九黎氏族十分不满,认为孔甲离经叛道。

孔甲不管不顾,依然我行我素,操办起祭天大典来。

不过没几天他就将大部分事物交托给胤甲,自己沉湎于歌舞美酒之中,肆意**。

胤甲便搞了一些小动作:让黎军出发强迫周边各族缴纳物资,说是孔甲的祭天大典缺少物资,仗着黎朝实力雄厚,决定对他们动手。

这使得许多部落首领纷纷叛离,痛斥其为残暴昏君。

胤甲还散布给底下群众消息,说:如今天下大热,人民热渴难耐,而黎王孔甲却居住在夏季别墅,独自纳凉。

这让人们心里严重失衡,孔甲声望跌入谷底,市集常传出人民讥讽之语。

东部各州惨状触目惊心,而在西方的雍州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蜀山氏接管后,原本生灵涂炭的这里恢复了往日生机。

平民只知道蜀山氏,却不知有黎王。

而且蜀山氏大举在雍州各地扶植亲属,建立方国,雍州从上至下落入蜀山氏手中,这时蜀山氏族在体制上与规模上都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蜕变——变成了实力仅次于黎朝的蜀山方国联盟。

当然,为了避免引起黎朝方面的警惕,蜀山方国联盟是在暗中建立的。

小心谨慎的时任蜀山氏首领履还与胤甲主动接触,许诺胤甲当他上位之后,自己不会有什么异议,只要胤甲帮他做些事情。

什么事情呢?当胤甲听完履的要求,一脸疑惑地看着他,原来履想让胤甲以“削藩”为理由说服孔甲,让履自己雍州州牧的职位更换为兖州州牧,实现明迁暗降的操作。虽然胤甲很不理解履为什么要自己损自己,但还是招办了。

实际上履这次操作是想以退为进,一石三鸟:

一,便是以自己做质,让黎王认为自己不敢对黎王如何;

二,让黎朝毫无理由更换自己,必然会让雍州人民愤慨,憎恶黎朝,提前为自己伐黎铺路;

三,雍梁二州已尽入蜀山方国联盟,要想继续扩张,甚至东出,一统天下,这中原之地是必不可少的,履便是要利用这次机会以他的祖先冥的封地高阳为基础,吞掉兖州,辐射其他各州。

至此黎朝再次迎来了挑战....

那胤甲在静静等待祭天大典到来的日子里,已经开始想象着孔甲祭天失败后,被所有人唾骂,大臣一起将他赶下王位,推举自己这位“贤臣”为王的场景。

隆重的祭天大典伴随着骂声中举行,孔甲虔诚向天帝求雨。

祭曲将毕。

铺天盖地的唾沫即将喷涌而出,淹死孔甲之时。

天上突然阴云密布、雷声隆隆,接着瓢泼大雨从天而降,谁都知道严峻的旱情即刻缓解了。

举国上下全都泡在雨中,有的跪拜,有的欢呼。

骂声消失了,转而是感念孔甲恩泽的声音。

胤甲布满血丝的眼睛直勾勾盯着这降下的倾盆大雨,大喊一句:“我不服啊!”,之后吐血昏迷,几天之后,因为火气攻心去世了。

大雨过后,万物复苏,黎朝得到了喘息,孔甲的威信也与日俱增,他以为有天神在保佑。

从此孔甲对鬼神更是深信不疑,游玩的兴趣也愈发强烈了。他整天带领几名贴身侍从外出游山玩水,放鹰逐犬,对于国事根本无暇顾及。大臣们虽然对他很不满,却也不敢在他面前说什么。

在一次出行时,孔甲带回了一雌一雄两条龙,说是天帝赐给他驾车的龙。

但孔甲不会饲养从大臣到百姓没有一个敢当此重任的,一时之间也很难找寻养龙的家族豢龙氏。

这时有个叫刘累的人前来,说自己曾跟豢龙氏学过养龙术,愿意帮孔甲养龙,但孔甲不信并且驱逐了他。

实在没办法的孔甲就带着两条龙云游四方,寻找会养龙的人或者能喂给龙的食物,可是直到其中的那条雌龙死了,都没有找到。没了雌龙,那条雄龙也显得病恹恹的,也快死去了。

孔甲心急如焚,愈加暴厉,派遣军队去各部落搜寻各类珍馐美馔....

一些品行不良的士兵凭借这次机会强抢民女,抓壮丁为自己的奴隶,说是天帝的龙将要吃掉这些不信仰天帝的人,其他的士兵见到他们得利也纷纷学习,豫州之地混乱不堪,哀嚎一片。

这让之前本对孔甲祭祀天帝不满,后来因为降雨成功而一扫怨气的部落,又开始且更加对孔甲愤恨,这些豫州的部落宁愿迁徙到陌生的其他州生存去,也不愿意在这里忍受孔甲的管理,孔甲的充耳不闻政策几乎将他祖上在豫州所做的建设尽数摧毁。

在豫州部落向外迁徙浪潮中,居然有人“逆行”,在豫州定居,那些都是履派来的。

这时候履已经成功吞并了兖州,并将自己的妹妹成为了冀州州牧,属于蜀山方国联盟的领土已占天下九分之四。

这次乘虚而入显示着豫州已经成为了履的下一个目标。

对其一无所知的孔甲,此时觅到一个名叫师门的养龙高手。

师门将那条雄龙养得精神抖擞,神采焕发,孔甲十分高兴。

但是,师门性格耿直,常常批驳孔甲对养龙不懂装懂,惹得孔甲恼羞成怒,一怒之下将他杀了,尸体埋在城外远郊旷野。

不久,天降大雨,又刮起大风,等到风停雨止,城外的山林又燃烧起来。信神信鬼的孔甲,认定是师门的冤魂在作祟,只得乘上马车,赶到郊外去祈祷。祈祷完毕,孔甲登车回城,走到半路,在车中死去。

孔甲好龙乱政,无所作为,十分荒唐的一生就这样结束了,黎朝在他手中转盛为衰,还培养出未来黎朝的最大敌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