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手机里的大明朝 > 第283章 尊称太上皇

手机里的大明朝 第283章 尊称太上皇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2:59:35

第283章 尊称太上皇

第283章 尊称太上皇

这支南明出使队伍一共就一百来人,但是,官道两侧围过去的人,至少四百多人。

并且这些人至少穿着棉甲,甚至还有一些人的手中,都是拿着火绳枪。

一见这阵势,出使队伍中大部分人都吓到了,不用等说话,纷纷跪地投降。

就算有护卫职责的武将陈洪范,也是惊惧表情,不敢拔刀。

队伍之中,唯独一人,压根不见惊慌之色,虽然被突如其来的山贼围住,却也从容淡定。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正使左懋第。

他扫了一眼周围之后,便骑在马上,面无惧色地大声喝道:“本官看你们,该是散落民间的朝廷官军,如今朝廷正在用人之际,不如南下去谋个正经前程,将来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可也!”

听到他说话,下意识地躲在他后面的副使马绍愉,壮了胆子,连忙附和道:“没错,朝廷正在用人之际,不会计较你们过往.本官,还有左大人都可以给你们引荐。”

这些围着他们的人,听到他们的话之后,互相看看,然后都是哈哈大笑起来。就似乎听到了很好笑的笑话一般,还笑得肆无忌惮。

从中也能看出来,他们根本就不鸟这些说词。

左懋第见此,眉头一皱,看着很多光头,便又大声开口说道:“本官见你们应是不甘心成为清国人,心有华夏。而华夏正统,便在南边。本官所言,乃是金玉良言。”

听到他的话,为首那人大声喊道:“南边有个正统个屁,废话少说,全都给我押上山去。”

他的话说完,围着的人便拥了过去,用刀枪相逼,包括陈洪范在内,都没人敢反抗,乖乖丢了刀枪之类的武器。骑在马上的,不先自己下马的,一個个都被拖下马去。

有人要去拖左懋第时,就见左懋第大喝一声道:“住手,本官自会下马。”

或许是他自有一股威势,又或许是其他,在他这么一说之后,这些山贼便没动手,让他自己下了马。

随后,一群人被押解上山。

在他们的推推搡搡中,一百多人,基本上都是战战兢兢,神情惶恐。

但是,就左懋第没有惧意,这让为首那山贼有点奇怪,便问他道:“你为什么不怕?”

左懋第听了,想也不想便回答道:“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为首那人听了,眼珠子一转道:“你不知道么,好久没肉吃了,把你们绑上山,就有肉吃了,知道不?”

一听这话,走在左懋第身后的马绍愉吓得腿一软,一下靠在了身后的陈洪范身上,要不然,估计能滚下山去。

左懋第听了,只是淡淡一笑道:“本官看你们做事自有章程,绝不是饮毛茹血之辈,想必伱们大王也是个读书人出身,或者身边的谋士是读书人出身!”

为首那人一听,顿时大为奇怪,便好奇地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左懋第听到他的问话,很有把握地说道:“本官从地方做起,十几年来,和各色人等都有打过交道。只是一观你们言行举止,便知道你们不是普通的山贼!”

听到他的话,周围的山贼都听的很是受用。其中就有人说道:“你这个官,一看就不错,果然是有眼光。”

左懋第听到他们的话,一边走一边又对他们说道:“如今天下大乱,遍及九州大地,你们虽然躲在山里面,但是最终也是躲不过这场浩劫的。与其等着浩劫降临,不如趁早出山,为国效力。等到天下太平了,也能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你们想想看,如果一直躲在山里面当山贼,那你们的子孙怎么办?难道也一直当山贼吗?为了子孙后代,还不如拼一把,为朝廷效命,就算战死疆场,那也是流芳百世,子孙也能昂着头做人,是不是?”

“……”

听着他在那侃侃而谈,周围的那些山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都带着莫名的笑意。

最终,为首那人打断了他的话,对他说道:“你说的确实有道理,我们也都是这么想的。”

说到这里,他大声问他的同伴道:“你们说为朝廷效命,好不好?”

“好!”他那些同伴听到这个话,都是不约而同的大声回应,脸上还皆是带着笑容。

马绍愉见到这个场景,弯着的腰杆便直了起来,也开口说话道:“没想到你们都有忠君报国之心,这样很好,很好,等回头,本官定然举荐你们。”

“你们怕是不知道,本官乃当朝太仆卿、职方郎中、礼部右侍郎是也!”

他还想说什么时,就见眼前豁然开朗,已经到了山寨的山谷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就在他们的前面,有一杆旗迎风飘扬,其上面绣着两个大字:“太平!”

在旗杆下面的空地,还有三四百人正在训练。

见到他们到来,这些训练的人便开始集结,让出了一大片空地。

左懋第看着眼前的这些,心中一动,便问为首的那人道:“听说有童谣,说什么天落石,太平兴,这指得是你们?”

说这话的同时,他用手一指旗杆上的那两个字。

回首那人一边指挥着他的手下,把这些俘虏都集中在广场上,然后再趁空回答他道:“没错,我们便是太平军!”

左懋第听到这话,便问出心中的疑惑道:“皇帝来了天下定,此又是何意?”

那人听了,却是笑着回答道:“等过一会儿,你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左懋第听到这话,却不罢休,而是追问道:“该不会你们的头领自称皇帝了吧?这童谣就是你们编的,可对?”

这话问出口之后,并没有得到答复,但是左懋第却是清楚,该是没错的。于是,他便严肃的说道:“你们才多少人,就躲在这山寨中,也敢自称皇帝?”

这些山贼如果真的是自称皇帝的话,那就绝没有可能会归顺朝廷。

他正要再说时,忽然,就听到有个熟悉的声音传过来:“左懋第,你是在说朕么?”

左懋第听到这个声音,顿时愣了愣,然后立刻转头看去,发现不知何时,又来了一群人,刚才说话的,就是为首那人。

只是定睛一看,他就有如见到鬼一样,露出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非常震惊地说道:“你……你是陛下?”

他是崇祯四年的进士,崇祯十二年由地方上被提拔为户科给事中,崇祯十四年,又为漕运总督,崇祯十六年秋,出巡长江防务。

可以说,他是非常熟悉崇祯皇帝的人了。

此时,崇祯皇帝虽然没有穿龙袍,并且头发很短,和他印象中的皇帝形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皇帝的脸,还有刚才的声音,都是他所熟悉的。

可是要他一下就断言,眼前这人就是失踪已久,了无音信的崇祯皇帝,他又觉得难以置信。

一般来说,崇祯皇帝可能会出现任何地方,但是绝不可能占山为王,成为山贼头领。

不过左懋第这话说出口之后,就又看到了这个非常像皇帝的人身边,还有一个熟悉的面孔,便忍不住又问道:“王公公?”

王承恩作为宫里的大太监之一,和这些朝臣自然是有打交道的,因此双方也是认识的。

虽然王承恩还没有回答是不是,但是左懋第心中非常清楚,同一时间出现非常像皇帝和非常像王公公的人在一起,那除了他们本人之外,绝不可能是其他人。

左懋第想到这里,便立刻大礼参拜,同时激动的喊道:“微臣左懋第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洪范、马绍愉两人自然也是见过崇祯皇帝和王承恩的,此时见到,也是非常震惊。他们见左懋第已经见礼,便也只能跟着见礼。

至于他们的那些随从,虽然不认识崇祯皇帝,也不认识王承恩,但是他们三个人都已经跪下见礼了,那他们的手下自然只能跪下见礼。

边上那些山寨中的人,虽然知道他们的头领是大明皇帝,但是也只是听老人这么说而已,并不能真正确定,他们的头领是真正的大明皇帝。

但是此时此刻,这些朝廷的官看到他们的头领之后跪着喊皇帝,那就可以确认了,他们的头领真的是大明皇帝。

崇祯皇帝在国破家亡之后,第一次又听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见礼声,心中顿时百感交集。

对他来说,真的是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愣了愣神之后,他看着跪在地上的这群人,便淡淡的说道:“平身吧!你们三人,聚义堂说话。”

说完之后他便转身就走了,顺便平复一下心情。

左懋第等人站起来之后,忽然之间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国不可一日无君,但是国也不可有二日。

如今在南京已经有一个大明皇帝,岂能还有另外的大明皇帝?

类似的事情,大明朝也曾有过,那就是正统皇帝的例子。

左懋第想到这,便看向两个副使陈洪范和马绍愉,低声说道:“我等一起上奏,尊为太上皇如何?”

陈洪范、马绍愉听到他的话,转头看看四周的人群,然后两人互相对视了一眼,都没有说话,也不敢看左懋第。

左懋第一见,就知道他们两个害怕在这里提这个事情。

心中这么想着,他便没管他们两个了,自己大步而行,跟上崇祯皇帝。

聚义堂内,崇祯皇帝在主位坐下,王承恩自然站在他身边。中通申通两个和尚,带着护卫就站在下方一侧。

左懋第当先进入聚义堂,看到崇祯皇帝坐在那之后,他犹豫片刻,便准备说话。

但是,他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到崇祯皇帝对他先说道:“你们可是要去京师向建虏求和?还想联虏抗贼?”

左懋第听到这话,不由得一愣。因为他心中非常清楚,他们才刚被押上山来,什么都还没说,皇帝怎么可能会知道这事情呢?

回过神来,他觉得有必要先把身份问题说清楚,因此,他并不回答崇祯皇帝的问题,而是直接奏道:“京师城破,陛下下落不明,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已拥立福王为大明皇帝。如今得知陛下安然无恙,微臣当派人快马回报南京,奏请封陛下为太上皇,派人前来接太上皇回南京。”

崇祯皇帝没想到自己非常信任重用的左懋第,一开口就说出这等话,意外之余不由得非常恼怒,当即大声喝道:“谁来当大明皇帝,什么时候轮到你们当臣子的来说话了?”

站在左懋第身后的陈洪范、马绍愉两人一听皇帝暴怒说话,顿时吓得噤若寒蝉,跪下低头不敢说话。

但是,左懋第虽然跪了下去,却是倔强地直着上身,回视崇祯皇帝,奏道:“陛下生死不明,大明江山危若累卵,事急从权,实属无奈之举。如今木已成舟,还请陛下为江山社稷所想,勿要再争帝位。”

崇祯皇帝听得气极而笑,忍不住问道:“就凭朱由崧,就能保住大明江山了?”

左懋第听了,稍微犹豫了片刻,然后回答道:“京师是在陛下手中沦陷。”

言外之意,就是你也不怎么样,而朱由崧到底行不行,如今还是未知数。

王承恩一听,顿时厉声喝道:“大胆!”

他是没想到,这左懋第竟然敢揭皇帝伤疤,真的是胆大包天了!

崇祯皇帝也是变了脸色,真是有点气到了。

不过,他不知道又想到了什么,本来怒气冲冲的,反而平静了下来,伸手拦住王承恩,不让他说话,而是自己冷声喝问道:“朕下旨勤王,你们这些当臣子的在哪里?可有勤王?”

左懋第一听,说不出话来。

在他后面的陈洪范,头垂得更低了。因为在场三人中,就他是武将,并且黄得功还邀请他一起勤王护驾,但是他没有答应。

此时,崇祯皇帝这边,又冷声喝道:“朕为救江山社稷,可有曾奢侈,浪费钱粮之举?朝廷收不上税银,又是谁之过?朕变卖宫中金银财物以为国用,让文武百官捐资报国,可有人捐?闯王在京师追赃助饷,抄得金银财富七千多万两,你知否?”

左懋第听得崇祯皇帝一声声质问,再次哑口无言。

王承恩看到这,忍不住开口喝道:“君父有难,当臣子的见死不救;江山危急,当臣子的无动于衷,一心敛财;如此不忠臣子,何来脸面埋怨君父?”

左懋第听到这些质问,面露惭愧之色,再也直不起腰,磕头在地,不敢再说。

实事求是地说,大明亡国,崇祯皇帝的责任是最大的。但是,在君臣之道中,没有不是的君父,有错,那也是臣子的错。

对左懋第来说,崇祯皇帝的这些质问,他是没法反驳的。身为人臣,一样是有愧的。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都跪伏在那,说真的,他很想把他们都砍了的。

但是,他发誓要杀的是贪官污吏,而眼前这个左懋第,至少不是贪官污吏,是被后世称之为明末文天祥的人,一生忠于大明朝的。

因此,崇祯皇帝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冷声开口说道:“你等从南京过来,南京之乱象,你们心中没数吗?江山社稷要靠他们来救,能救得了吗?”

“眼下局势,建虏势大,追击顺军于西。而顺军起势过急,根基不稳,建虏穷追猛打之下,顺军必然溃不成军。而后,建虏必定南下,岂是求和有用?局势不清,还想联虏抗贼?”

左懋第听到这话,不由得又抬头看向崇祯皇帝,一脸地诧异。

他其实也不认可南京朝廷的对策,认为必须要以战才能保和。但是,他也只能看到这一步。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侃侃而谈,说得非常有道理,就仿佛天下大势,都在掌握之中,这让左懋第真得非常意外,有种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的感觉。

这还是他认识的那个皇帝么?

“南京朝堂内,上下皆为一己之私,勾心斗角,而不管江山已危若累卵;朝廷官军,皆是拥兵自重,劫掠地方,官军乎,贼寇乎?如此朝廷官军,一旦建虏精锐南下,可能一战乎?”

左懋第听了,无言以对。

江南四镇,压根就是我行我素,甚至还要朝廷哄着才行;朝堂上,诚意伯刘孔昭为争权,都能在大殿上拿着刀子追杀文官。如此种种,真得是没有一点振兴之相。

“文武官员,又还有几人在意大明之江山?顺军时,建虏来时,守节不屈者,能有几人?”

陈洪范、马绍愉一听这话,吓得一动不动。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其实已经有了这个念头。如果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这次出使京师的时候会向建虏投降。

哪怕是左懋第,此时听到这话,也是不敢回话,唯有心中一声长叹。

因为他的堂弟左懋泰,吏部郎中,先是投降了大顺军,而后他又听说,如今他那堂弟,又投降了建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