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续义传 > 第四回 僧继忠梁山会友 贺太平朝廷失意

第四回 僧继忠梁山会友 贺太平朝廷失意

诗曰:

杏黄大旗起山东,一百零八星耀重。

官兵野火千把烧,何灭天下忠义通。

朝廷对质失兄情,到头却来一场空。

今朝不明是非错,阎王殿前判官诛。

却说那百花山上大头领李全刀割辛从忠后不到两日,李全与王皤、罗海说道:“想当初梁山威风,远非我等小寨所能比,朝堂昏暗,以梁山军马尚不能据,更兼有三十六雷将,现虽杀了个辛从忠,无异于是九牛一毛,他日若大军进剿,我等纵有一勇,亦不能敌啊!”长臂猿罗海笑道:“哥哥此言差矣,孤掌虽是不能鸣,但天下好汉久恨朝廷**,只是暂无一个领头之人而已,小弟有一结拜兄弟,现于华阴县里做教书先生,此人姓李,双名君一,曾中哲宗年间进士,当过尚书一职,却不知怎的选择辞官乡里,再不出仕。此人虽无半分武力,但深通兵法诡道谋略,有济世之才,人皆称他为“麒麟角”,我愿下山请他一来,出谋划策。”李全道:“此计甚好,如此说来,我曾与岳州幕阜山上的大当家阮武有过交情,这人也是位了不得的好汉,那我等便兵分两路,共商大事!”自此,三位好汉各有所职,王皤留守山寨,防备官兵,罗海前往华阴县去寻访李君一,李全则连夜赶赴岳州幕阜山去找阮武,不在话下。

且说僧继忠自那日回寺后突然大反从前,众位弟子每日也不见其打坐念经,而是终日练武,想当初僧继忠初入庙门是以武僧之首而居长老之位,现如今却重操武技,一口九环大刀刀法悍猛,三五十人不会是对手,只怕是日后要重出江湖,掀起一番风浪。还有那日救回寺中的程小姐,经过几日好生调养,元气恢复如初,一张玉颜生得花容月貌,令人垂涎,这日傍晚,寺内早吃过晚饭,僧继忠照旧于寺后平地里练刀,直至晚间月亮高升,僧继忠听得身后脚步窸窣,回头看去,原是那程小姐来,僧继忠放下大刀,合手做礼,扶须问道:“夜已深了,女施主为何还不歇息。”程小姐作揖道:“承蒙长老恩惠,可以容奴家在此安身,只是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僧继忠道:“佛家自有好生之德,此等小事,又何足挂耳。”却见程小姐两泪交流道:“蒙长老这般厚爱,此生奴家何以为报!奴家在这乱世中已无依无靠,只意欲拜长老为盟兄,将来请事还要照顾。只是大胆,不知长老可肯容纳?”说罢,双膝一弯,直接长跪在地上不起。

僧继忠连忙扶起程小姐,道:“相逢即是缘,此事又有何不可。”当下僧继忠受了程小姐两拜,又同她拜了两拜,结为兄妹。继续留她住在寺中,每日供应菜蔬,无有懈怠。三日后僧继忠又向她说道:“此后你更名为莹儿,永是我僧继忠妹属,只是兄长我即将要远走,一路必定千难万险,若是妹子愿意,就跟我一同去罢。”程莹儿哪有不应之理,点头道:“兄长今后何去何从,莹儿都至死相随。”僧继忠又道:“此后日子将格外惊心,需莹儿你自习得点武艺做防身之用。”程莹儿满口答应。程莹儿虽自小学的是女红手艺,以前和董平在梁山时也曾教过几式,程莹儿格外聪颖,不到半月时间,便和寺中高僧习得一身的好剑法,虽是轻盈剑法,却也不容小觑,众人无不倾佩她,便称她为“玉女剑”不觉又过了七八日,这日晚间,僧继忠衣着一身便服,收拾了行囊,在佛堂主像前三磕九叩,方从寺中怀带了几十两银子,携着程莹儿,辞别了青华寺中众位僧徒,二人于山脚下叫了一辆马车,趁着夜色赶赴至济州梁山泊境内。

水泊梁山自上次官兵放火焚山之后,周围四山七峰都为变一片废墟,唯有青龙峰这一支峰尚有点小寨旧址遗留,僧继忠二人行至青龙峰脚下,山间小路皆是碎石满地,行不到一里,程莹儿脚上吃痛,坐于路边的一块巨石上,对僧继忠喊道:“兄长,且歇息会。”闻听此言,僧继忠也打坐与一旁,忽听得前路有人唱道:“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字句凌乱哼唱,好似疯言疯语,僧继忠闻听此声,嚯的站了起来,飞也似的向前而去,程莹儿顾不得脚痛,急追上去。

只说僧继忠向前飞奔不到百米,只见前方路尽头处有一颗百丈粗的参天古树,树旁有座破庙,而树下躺着一胖大和尚,一头火红发,脖上十颗浑圆金佛珠。身穿红皂袍,腰间别挂着个葫芦,横罗十字躺,浑身酒气,手上抓着一坨牛肉在啃。瞥见有人来,即刻起身,从身前拿起一根铁禅杖,横自家在肩头,再打量那僧继忠的打扮,心想也是个出家之人,便问道:“敢问这位施主何故来此?”不待僧继忠开口,就听见另一声喊,“莫要无礼,此为我师兄僧继忠。”寻声看去,只见一破衣大汉手持一根铁棒从那破庙中走出,但见:

一双寒星杀人眼,披头散发太岁爷。

袒胸露乳破衣遮,疯癫武郎天下闻。

那走出来的破衣大汉身长八尺,白额虎面,两颗铜眼似铁铃,曾是僧继忠的同门师弟,此人姓顾名法,本是邺城人氏,善使一根六十斤重的铁棒。其棍法无人能敌,但缺少出家人应有的修养,且爱好勇斗狠,平日里总穿着个百衲破衣,人便皆唤他作“疯武郎”因抱不平而打伤了一恶少,被官司所累,遂逃离至此,占据山头。再说那名胖大和尚姓凌,名空,本是蒲州人氏,生来就一身乱蓬红发,粗犷嘴脸,肥面模样,活像个罗刹鬼,家人以为是灾,自小便将他送去寺内出家。可因其嗜酒如命,食肉不禁,屡屡破犯清规,寺内也容不下他,便又将他打发走了,凌空便做了个行脚僧人,在四海江湖上游走,结交各路豪杰,便得一个绰号“酒沙门”又因其善使一杆浑铁水磨禅杖,但凡耍弄,五六十人拦不住他,便在江湖上也小有名气,有诗赞道:

铁杖千斤舞旋风,赤发海肚皂袍中。

醉来勇猛无人比,酒肉沙门是凌空。

这凌空恰在本月初三日云游至青龙山脚下时,偶遇见顾法,言语不对口 两人大打出手,战至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彼此心心相惜,便结为了异性兄弟,共居于青龙山。顾法一见僧继忠,喜不胜收,急是邀进庙中叙旧,程莹儿也追了上来,几人便一齐进了庙中,虽说是庙,实则顾凌二人早将其修整为小寨模样,已有召百十名小喽啰,日后必是要掀起一番风云。顾法命人上素宴为僧继忠、程莹儿接风洗尘,不在话下。

再说那云天彪兵败燕山府,失陷了城池,又有败兵残卒,都到京师说知真实。道君皇帝大为震惊,次日五更急忙召集文武百官上朝,云天彪俯伏在地,叩头谢罪,天子大怒,当文武百官面责骂云天彪道:“无能之将,损我大宋国威,败坏寡人天下!”陈希真出班奏道:“圣上息怒,胜败乃兵家常事,此番战役本无一失,实乃郭药师、韩民毅二人临阵脱逃,阵前先损我军军心。”不待陈希真说完,蔡京又出班奏道:“圣上,出征前云天彪早是立下军令状,更兼此次战事大过,若不严加惩治,何以治军威?”看官莫惊,你若道这蔡京在司天台失宠,且后又与童贯几贼被治罪处斩,何故会在这里?你却是忘了这道君皇帝生性轻佻,根本不可以君天下。蔡京六贼乃是其心腹之人,论及采办花纲艮岳之事,还是只有这六贼才办的来,所谓治罪,不过是为掩人耳目,择日便又借故为之开脱,仍与陈希真等人位列同朝,皇家之语,自古本就不可轻信,然民怨颇深,六贼权势亦是大不如从前。眼下蔡京为任太宰,童贯任少宰。

话休啰噪,当下蔡京上前论述一番,陈希真听得亲切。几欲道辩驳,又恐被蔡京等人进献谗言,惹火烧身,不如明哲保身,便在一旁缄口不言。朝堂之上众人见陈希真不发一言,都是踌躇。却见贺太平上前奏道:“圣上莫信他人之言,惩治有功大将,昔日云统制率军剿灭梁山贼寇,有平定天下海内之功,今日虽有败军之罪,但可叫其戴罪立功,将功赎罪。”童贯复上前奏道:“圣上,这云天彪早已立下军状,若是不加以惩办,何安阵亡将士之军心?昔日孙武之所以能号令大军,正是因为其治军严谨,遵守军令。今日圣上若是不按军法处置,今后何以图谋天下!”此言正中上皇之意,原来这三十六雷将自从剿灭梁山后,除那雷祖张叔夜尚还清廉恪守。余下之人无不是自以为立下不世大功,日益骄横,搜募党羽,整日霸权于朝堂之上,上皇及文武百官早已心有不满,蔡童二人之言,正中下怀,便言道:“云天彪兵败大过,更兼曾立下军令状,但念其昔日曾立有功劳,功不抵过,贬其为邠州安抚使,扣其俸禄三月,查抄家产,辛从忠、辛从义二人,败军之将,论罪当诛,念其已死,剥夺其原封官职,即日启程。”贺太平还欲上奏,蔡京、童贯、杨戬三名贼臣抢先上奏道:“贺太平心怀不轨!”遂又下旨贬贺太平为青州知府,此为后话。

且说好汉罗海独自一个,背些包裹,乔装打扮,行至几日,便来到华阴县地面,腹中饥辘,口里也渴的发烟,便在城内先去寻了间客店住下,这间店内酒味飘香,暂无多人,有一白净面皮的店小二衣着布衣,头裹蓝布头巾,正在柜台打算盘算账,罗海走进来,那店小二迎道:“这位客人有福,正新宰得一头肥牛,净是好肉。”罗海座于门边一张桌前,从包裹中拿出二两银子道:“劳烦店家下碗面,温壶酒,再切二斤牛肉来吃吃。”

只见那店小二收下银子,麻溜的把两只碗,一双箸,一碗热面,一碟热菜,放在罗海面前,又切了一大盘牛肉,又斟了碗酒自来吃,罗海吃了几口,满口留香,赞道:“真乃好酒!”又见这店中虽是古朴,但又有诗客在柱上题字,那字迹甚是熟悉,西侧墙上摆着一把长柄宣花板斧。东侧墙上靠着一根丈八蛇矛。再看那店小二,虽是布衣穿着,却有习武之气色,身长七尺六有余,不似个寻常百姓。罗海心中略感惊讶。便问店小二道:“主人家,你家店里开了几年?”店小二一面抹帐,一面应道:“已有快开有**来年了。”罗海道:“那你可曾只晓一名叫李君一的人物?”只见那店小二细细打量了罗海这般模样,心中暗想其必也是位江湖人物,便道:“客官若问别人定然不知,小人正是他的胞弟。”罗海听言,便邀店小二坐下,听那店小二道:“我姓李,名充,华阴县人氏,因我这般模样,又乐习武艺,能使一把丈八蛇矛,喜好结交四方好汉,人便都叫我白张飞,我哥哥正是那麒麟角李君一。”怎见得这李充好处?有诗为证:

白净面皮衣冠整,舞弄蛇矛百人惮。

好汉人称白张飞,李充自是万人敌。

原来这李充正是李君一的胞弟,李君一辞官乡里后,李充便开了这家酒店维持家中生计,李充酿酒之术乃是华阴县名家,素有杜康之味。罗海又听得李充道:“我家一共是兄弟三人,君一为大哥,我为三弟,还有一二哥,姓李名洪鳄,能使一口宣花板斧,有的是气力,人莫敢近。”罗海忙问:“敢问两位兄长现在何处?”正说间,店门内走入一大汉,罗海看见,吃了一惊。有道是:心有猛虎,好汉自通。胸怀大义,天下忠公。毕竟这走入店中之人为谁,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