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续义传 > 第三回 燕山府官兵覆没 百花山雷将殒命

第三回 燕山府官兵覆没 百花山雷将殒命

诗曰:

剿杀梁山是可功,大难临头才明勇。

自古好汉惜好汉,蛇虫鼠蚁方聚窝。

金人铁马谁人敌,雷将岂是匡助公。

燕山府来破大宋,百花山上再世封。

话说那上奏大臣乃是太学生陈东,只听当时陈东跑来上奏道:“金将完颜宗望率十万大军自平州南下,现已攻破燕山府,易州守将韩民毅不战而降。”道君皇帝听完咽气不上,半晌才缓缓起身。顾不得传旨厚葬王进,急是上朝,询问诸官御敌之策,只听云天彪出奏道:“量此敌寇,不必兴举大兵。臣愿自带一将,再保举一将北上御敌。必教他有来无回。”道君皇帝大喜道:“卿若举用,必无差错,即令起行。飞捷报功,加官赐赏,高迁任用。”云天彪道:“臣保举辛从忠之弟辛从义,此人善使一把开山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可以抵御外患。可授其兵马指挥使,敌寇必不攻自破!”当日朝罢,云天彪便命辛从忠、辛从义二人带领本部人马来京面圣。

旦日,道宗皇帝大宴请云天彪、辛从忠、辛从义三位将军,见这辛从义身长八尺,颇有虎将之威,道君皇帝见了,喜道:“有三位将军出马,定能破敌!”道君皇帝又问道:“你等三路总有多少人马在此?”辛从忠答道:“我三路军马计有五万;连步军数将及一万。”道君皇帝道:“你三人再于禁军中拣选精锐马军三千,步军五千,约会起程,北上御敌。”辛从义禀道:“我等三路马步军兵都是训练精熟之士,人强马壮,自不必圣上忧虑,但恐衣甲未全,只怕是要误了日期,取罪不便,恳乞圣恩宽限。”道君皇帝道:“既是如此说时,你三人可就京师甲仗库内,不拘数目,任意选拣衣甲盔刀,关领前去。务要军马整齐好与对敌。?云天彪领了钧旨,带人往甲仗库关支。云天彪选得铁甲三千副,熟皮马甲五千副,铜铁头盔三千顶,长枪二千根,滚刀一千把,弓箭不计其数,火炮铁炮七百余架,都装载上车。临辞之日,道君皇帝又拨与战马三千匹。三个将军,各赏了金银缎匹,三军尽关了粮赏。道君皇帝亲送三人至城门口大相国寺前,再三问道:“卿等三人可退得金人否?”辛从忠道:“启禀皇上,以臣三人足矣。”却听云天彪道:“圣上莫虑,臣也有虑此战非同小可,臣奏请再领右羽林大将军陶震霆、左羽林大将军陶震霆、左神武大将军邓宗弼三人一同前往。并加一万人马。”半晌兵将已来,道君皇帝道:“此战乃关我国之威严,卿等可有胜算。”却听鲁国公陈希真上前道:“此等贼人,不足为越国公之威也,只请圣上莫忧,即刻兵马出击,以迨战机。”云天彪见此,便又下了必胜军状,辞别了道君皇帝并枢密院等官。 六员大将齐齐上马,前军开路辛从忠,中军主将云天彪、邓宗弼、张应雷、陶震霆,后军催督辛从义都投易州而来。

不料援军未至,金将完颜宗望早于白河和古北口两处大败宋军;次日,宋将郭药师率部三千人投降金兀术,大宋这燕山府防卫线就此算是全面崩溃,云天彪三人能否援救危局,暂且按下不说。

却说在这定州城外往西走九十里处有座高山,因其四季皆是百花盛开,十里飘香,故而唤作百花山,在这山上不知何时起有一伙好汉在此出没,聚集着七八百个小喽啰,有着百十匹好马,为首的那个大王唤做“白平鹰”李全,第二个唤做“长臂猿”罗海,第三个唤做“铁掌王”王皤,这三个为头占山为王。据传昔日也曾与梁山泊小寨有过来往,定州官府曾出过五千贯赏钱,召人上去拿他们。谁人敢上?这日约有二三更时分,只见百花山山寨聚义厅屏风背后走出三五个小喽啰来叫道:“大王起来了。”便去把厅上灯烛剔得明亮。只见那个出来的大王有七尺**的身躯,紫皮朱唇,白眉虎口,下海一撮虎须,头上绾着鹅梨角儿,一条白绢帕裹着,身上披着玉蝉丝衲袄,便来坐在中间交椅上。那个好汉祖贯是郓州人氏,姓李名全,绰号白平鹰。善使一杆浑铁白点钢枪,武艺高强,百八十人近不得身,此人原是贩枣客人出身,因为消折了本钱,流落在绿林里打劫。看那大王时,生得如何?但见:

虎首燕颌双眼圆,猿臂狼腰气冲天。

劫富济贫白平鹰,好汉原来叫李全。

李全坐在中间交椅上,问道:“有何事要报?”一小喽啰答道:“孩儿们正在后山伏路,只听得树林里铜铃大响。发现一路朝廷败军逃至此处,已快要至山下,想必是有大事发生!”李全道:“正好!快去与我请得二位大王来。”那小喽啰去不多时,只见厅侧两边走上两个好汉来:左边一个,七尺四五的身材,长着一双光眼,浓眉虎口,两撇虎须,两只手掌非常宽大,这位好汉祖贯是川蜀人氏,姓王名皤,家资富有,最喜好结交各路英雄好汉,江湖上人叫他铁掌王;能使两把钢刀,很是勇猛。这位好汉原是贩茶车夫出身,路过此地时,因他在事后分钱被东家黑了大部分,还企图拿刀害他,气急之下一掌击碎其肋骨,逃上了百花山,和李全占住此山,说也奇怪,这二人也打家劫舍,却只掠钱财,不伤一条人命。看这王皤怎生打扮?但见:

虎皮衲袄锦绣褚,王皤无敌性粗鲁。

钢刀快利最强梁,江湖人叫铁掌王。

右边这个好汉,生得黑面环眼,瘦腰膀阔,唇厚脸黑,狰狞模样,双臂长至膝,头上也裹着顶绛红头巾。这位好汉祖贯是江西杭州人氏。姓罗名海。因为他这番模样,人都戏称号他叫做长臂猿。此人原是酒贩为生,因他自小好习枪棒,流落在江湖上,因贩酒来百花山过,正撞着下山探听消息的王皤,言语不对口,就和他斗了近二十来合,仍不分胜败。因此李全见他好手段,留在山上,坐了第三把交椅。怎的模样?但见:

豹头黑面环眼瘦,身穿翠绿锦征袍。

狰狞英雄模样怪,好汉长臂猿罗海。

当下这三个头领坐下听小喽啰报知此事,原来完颜宗望自破燕山府后,又接连大破云天彪所领的三路援军,死伤者不计其数,辛从义与金将完颜宗弼交手至二十回合便被斩于马下。那云天彪战完颜宗望不过才六、七十个回合,便快已不是对头,拖刀计也被看破,又无像害当年梁山好汉关胜那般有傅玉在一旁飞锤偷袭,一个回合招架不住,云天彪只得拍马夺路逃走。那辛从忠蛇矛也敌不得金将蒲家奴两把大斧,三十回合连头上紫金冠直接被一斧削掉,标枪也着急忘了用,也是慌的夺路而逃。云天彪虽有布下邓宗弼、张应雷、陶震霆三路伏兵以待,怎想金人直拥进来,三彪伏兵此刻全不济事,除陶震霆火枪趁乱射死金军一员黑脸大将,邓宗弼、张应雷全是败走,三人只得会着一彪残兵,保住云天彪,率领数十残骑,落荒逃命。主将既逃,余部还有何斗志?可想宋军能不大败。此一战宋军几乎全军覆没,云天彪等人直接败逃至信德府,后一路逃回了京师。南宋时有一戏子便借此事衍生出一出戏,唤作逃跑将军北征记,每日观看者络绎不绝。而这辛从忠如无头苍蝇乱逃乱窜,大军既散,不想却逃至此处。

当下李全听罢,便点了寨中喽啰五百人,携王皤、罗海下山出战,辛从忠那彪残兵恰到脚下,李全大喝一声,“辛从忠你休了!”辛从忠大惊,只见李全、王皤、罗海三员好汉率兵杀来,辛从忠这彪残兵猝不及防,纷纷乱窜,辛从忠怒极之至,咬牙切齿,便将右手去豹皮囊内取出一支标枪捏在手里。对准罗海,大喝一声,“着!”那记标枪直冲罗海而去,罗海不及备防,一标飞到,急闪不迭。不想李全一计钢枪早是横飞挡来,一记挑飞。标枪直插地上去了,辛从忠大惊,眼见李全胯下白马已至跟前,辛从忠急去袋中一摸,才见标枪早已用光。只得咬牙舞矛来战李全,辛从忠提起蛇矛,对准李全心窝便刺。李全侧身一闪,辛从忠的矛只得搠了个空,不想李全早已一枪已是搠来,辛从忠急忙躲开,胸前皮甲早被划开,已是血流不止。正要逃际,却见王皤大喝道:“小儿休逃,我且来会会你!”辛从忠回马要逃,不想罗海领着小喽啰早把辛从忠身后那彪残兵扫了个净,圈中只剩辛从忠一人团团围住,辛从忠见状,厉声喝道:“尔等以多战少,岂不觉耻?”三员好汉哈哈大笑,李全一计钢枪一计上前,早是搠着辛从忠小腿,栽下马去,众小喽啰合力上前早把辛从忠拖地捆了。

待至忠义堂上,王皤便道:“孩儿们,把那为首的带上来,待我先问个清楚再说。”不多时,辛从忠和几名随从被五花大绑的架到了聚义厅上。还不等李全几人开口问话,辛从忠已是破口大骂:“尔等草寇,胆敢无理,我乃朝廷龙武大将军辛从忠,还不速速松绑,小心老爷带兵扫了你这贼窝!”这下可惹恼了其中的好汉王皤,拍座而起,举起一掌击在辛从忠左肩上,辛从忠闷哼一声,一口鲜血顺嘴而出,两旁的小喽啰强行按着辛从忠跪下,只听见王皤大骂道:“假国贼子,早就听闻你们皆为狼心狗肺之徒,昔日公明哥哥那一百零八梁山好汉劫富济贫,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替天行道,百姓人人皆知,你等不辨忠贞是非,只贪自身功名利禄,残害忠贞,人神共愤,还敢在老爷这里作威作福?今日我若是不将你抽筋扒皮,还有何面目言自己是个好汉!”

说罢,王皤便是喝令让左右喽啰动手,白平鹰李全思索半晌,叫道:“贤弟先且慢动手,先传令专负责行刑的喽啰上来。”须臾时间便传到一喽啰上来,李全便道:“你可知有什么个歹毒邢法儿。”那小喽啰答道:“请大王暂放他宽活一刻,小的们这就去想个法儿献上。”李全道:“好极,你们先去将我家兄长的牌位摆好。”几个喽啰在大堂上排起桌案,供起一个灵位,上面写的是李家庄庄主扑天雕李应。辛从忠一看是梁山贼首的灵位,嚯的站了起来,又被两旁的喽啰按住跪在灵位前,辛从忠大骂道:“蛇鼠一窝,果真为作奸犯科之辈!”不待说完,李全便亲自持刀拣辛从忠身上不致命处,一连搠了三个窟窿,取出三杯血酒,献在李应位前。拜道:“兄长放心,有朝一日某弟定会将那一班雷将散仙杀尽,为我梁山众家兄弟及公明哥哥报仇雪恨,愿吾兄英魂不灭,先暂饮三杯这辛从忠的血酒。”言罢,声泪俱下,竟是哭的泣不成声。王皤、罗海两位好汉见了也不免落泪,原来这好汉白平鹰李全正是扑天雕李应的同胞兄弟。想当初李应、杜兴初上梁山时,李全也一起上了梁山,只不过未入星耀之位,后梁山泊日益兴旺,宋江便安排了李全带三千兵马来驻守百花山,招兵买马,一直据守于此。后梁山告危,李全便携大部分兵马返还山寨驻守,虽有多次小败官兵战绩,可惜已无济于事。在梁山将被云天彪等人攻破前夕,李应于后关死战云天彪不退,李全砍死数十名官兵,本也要与自家兄长上前一同杀敌,李应却隔远大喊道:“全弟且走,速从我房后床处的密道潜逃,为我梁山留下一条血脉,日后定要为我等报仇雪恨!”不待说完,云天彪刀起斩杀李应,李全含泪钻入密道出逃,改名换姓的躲过了官兵追捕,靠贩枣为生,流落江湖至此,又在百花山上潜伏至今,伺机报仇,后王皤、罗海相继来落草,李全时常与他们诉说昔日梁山之景,众人皆唏嘘。正是:

诚是天意不可欺,好汉之名不可辱。

梁山之灭何时报?自有后人寻天时。

不到一刻,又听那小喽啰来禀道:“启禀大王,小的们想到了一法,听说昔日雷将栾廷玉曾让人用细钩钩住好汉孙立皮肉,再用小刀来割,又备下盐水浇洗创口。倘若昏晕,可将热汤灌下,令其不死。如此缓缓动手,何不歹毒?不妨以此法适用于这人身上,叫他也尝尝滋味。”李全点头,下令重赏那个小喽啰,便教他照这法儿施行。却见王皤一把夺过小喽啰手中尖刀,叫道:“我要来亲自动手!”接着便一刀搠入辛从忠左肩。不想那辛从忠贵为朝廷将军,才被割了两三下,就已经兀自进气多出气少了,王皤便直接划开辛从忠肚皮,剜出心肝扔去喂狗,再叫刀斧手来枭去首级,把辛从忠的尸身挂于山涧之上,任凭鸟兽撕食,李全又将余下俘获的那些官兵尽数松绑,不伤一人性命,还给每人手上分发点碎银,那些个官兵都颤颤巍巍不敢接,李全道:“辛从忠因果报应,不关你等的事,各自拿钱回家去罢。”众位官兵听完,连连磕头道谢的领了金银,快步下山跑了,有那忠心的顺手去捡了两块辛从忠的尸骨给埋了,只可惜那曾经不可一世的辛从忠,今朝只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

李全几人送走李应神位,扫清血迹,寨中大开庆功筵宴,大众开怀畅饮,至夜方毕。第二日,李全又于聚义堂上说出一席话,有分教:真真假假君王明,真情假意显时精,毕竟李全所说为何事?且听下文回解。

此一回内,折损一员雷将:

辛从忠

折损一员朝廷将:

辛从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