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鹤唳华亭剧本 > 6

鹤唳华亭剧本 6

作者:TXCW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3:10:31

6

eP06

1东府日外-齐王府日外

晨。

东府空场上。

萧定权骑在白马上,双臂衣袖以襻膊束起,正在引弓瞄准树上的葫芦。

一箭射出。

(切)当啷一声清响,箭正中了葫芦。

齐王于马上得意地放下弓,侍从为其稳住了马。

李柏舟在一旁称道赞:大王英武!

(切)萧定权的箭插到了葫芦后的地面上。

地面上已经有数枚箭。

一旁顾逢恩有些急怒:说了多少次了,你是在马上,推弓要用鱼际,不要用虎口,重来!

萧定权策马,再引一箭,这次箭矢擦着葫芦过去了。

顾逢恩:重来!

(切)齐王一箭再中。

李柏舟:大王技近乎道,今年射柳,定能再拔头筹。

齐王:我也就这样了,泰山的事情呢?

李柏舟:大王是说陆英?

齐王跑马慢慢兜着圈子:不是说他在任上屡次上书,一直和我们过意不去吗?

李柏舟笑:食人食者忠人事,上书是他的本分。倒不是说怕他,只是现在是大王最要紧的时候,臣怎么能够让他掣大王的肘?

齐王沉吟:他掌茶马政这么多年,手上一定捏了我们不少把柄。就算他收了东西……

李柏舟:这世上,哪有一成不变的人?又哪有无坚不入的人?

齐王:这次他回京,一直没去拜访座师卢世瑜,这个我知道。可他的弱点嘛……

李柏舟:陆英的心里头,一直扎着根刺啊。他和夫人情深,当初被排挤出京时,夫人刚产下幼子,跟随他到穷山恶水去上任,路上一病而亡,他一直以为是憾事,也一直没有续弦。除了公务,心思全放在几个儿女身上。这点舐犊之私,可以说是他最大的弱点了。

2陆宅日内-外

陆英坐在室内,凝视着桌上的朱漆匣中团茶。

(闪回)昨日堂上,李柏舟:舐犊之爱,人皆有之,非独你我,天心亦然。按国制,大王早该离京,陛下却一直不肯放行。中间取舍向背,陆中丞身在边陲,想必也有所耳闻吧。儿郎辈的道路,要你我一起涤清啊。令嫒的婚事——(闪回结束)

陆文昔伸进头来:爹爹!

陆英一怔,但看见是女儿,神情明显舒展。

陆英:昔儿来了,怎么了?

陆文昔:爹爹,哥哥他欺负我——

陆文普跟入:爹爹跟前,又胡说什么——

陆文昔的目光被案上的团茶吸引。

陆文昔走近拿起茶观看:雀舌水芽?爹爹,这么名贵的茶,是从哪里来的?

陆英看看女儿:哦,一个——旧交送的。

陆文昔疑惑地:新下的雀舌茶,一銙可市价四十万钱,这一匣就值百万余,什么旧交会送爹爹这个?

陆文普惊讶地:什么茶这么金贵?

陆文昔:连这个都不知道,哥哥是傻瓜,还来管我的事!

陆英:还是跟小时候一样,见面就吵架。到底为什么事?

陆文昔告状:爹爹,哥哥他不许我出门去——

陆文普:不是不许你去,是让你先说清楚要去哪里。

陆文昔撇嘴:我要去——大相国寺。

陆文普:平安无事,去寺里头干什么?还是在家里头,陪陪爹爹,读读书,画个画……

陆文昔:你看,告诉了你还是不让我去。爹爹——

陆英:你也是,什么时候就开始听他的话了?想去就去吧,只是——要带着侍女,也不许骑马了。

陆文昔粲然一笑:爹爹最好了。

陆文昔背着陆英,对着不满的陆文普皱了皱鼻子,转身跑了出去。

陆文普:爹爹太惯着她了,一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爹爹知不知道,上次她干的事情——

陆英叹气:随她去吧,等出了阁,就不会这么自在了。

陆文普:出阁?阿昔还小呢。

陆英:你们七年没见,她已经十七岁了。

陆文普看着桌上的茶:爹爹的心里头,莫非已经有了人选?

3齐王府日外

齐王下马。

取过侍女奉过的手巾,擦手。

李柏舟陪着齐王一路前行。

齐王:所以,泰山的主张是——

李柏舟:陆英是个刺头,就算现在安稳一时,也难保今后,化敌为亲,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不但可以避免他和太子联手,他的公子陆文普以后入仕,也是大王的人——这事也要贵妃找机会去和陛下说说。

?тtan?Сo

齐王:全凭泰山作主,只是侧妃的事情——

两人已经一路走到了射场,头绾高髻的齐王妃走出。

齐王妃嗔怪地:大郎,爹爹来了,怎么不告诉我?

李柏舟行礼:王妃,臣这就要回去了。

齐王妃:你们在说什么呢?

齐王笑着敷衍:没什么,射柳宴的事情。

李柏舟在身后,代他嘱咐侍女们:刚才的话,不要让王妃知道了。

齐王妃os:射柳啊,几时动身?

4陆宅日内

房中,陆文昔在精心地对镜梳妆,贴上花黄。

陆文昔在征询侍女的意见。

陆文昔:右边的眉毛是不是比左边淡了一些?

侍女:没有啊,一样的。

陆文昔:花黄贴歪了吗?

侍女:嗯,好像有一点……要往这边……

陆文昔调整花黄的位置。

装扮完成,确认无误,她戴上了幕离。

侍女随口:遮着脸太可惜了,难得姑娘今天画得这么好看——

陆文昔犹豫地看了看衣架上挂着的萧定权的披风。

陆文昔:难得什么的,就不用说了吧。

5东府日内

空场上。

顾逢恩勃然动怒:心不在焉!

马上的萧定权一怔。

顾逢恩:殿下在想些什么呢?!殿下一贯,水准也不是这样吧!怎么不进反退,这说话就到清明了——

萧定权看看日色,有些为难,于马上朝一旁的蔻珠使了个眼色。

蔻珠会意,提醒:殿下,今天有筵讲。

萧定权做恍然状:啊,差一点就忘记了——

他下马,开始解袖上的襻膊,但是没有摸到绳结。

蔻珠上前,为他解开了绳结。

(闪回)昨日卢府,陆文昔手忙脚乱解襻膊的样子。(闪回结束)

萧定权不由微微展颐。

顾逢恩指着地上的箭不悦地:就这样子还笑得出来?筵讲回来,接着练!

萧定权心情愉快地敷衍他:好,好,你等着我回来啊。

顾逢恩怀疑地望着萧定权的背影。

6陆英宅日内

满妆台零乱的化妆品和首饰。

幕离也遗落在一旁。

7陆英宅日内-外

靓妆丽服的陆文昔,没有戴幕离,手上抱着萧定权的披风,在侍女的扶持下,登车而去。

陆英从窗口看着女儿的背影:这些年地方上事务太多,你母亲又不在了,一直是你妹妹在当这个家。太快了,她居然已经长大了。

(看看团茶,叹气)你的妹妹,嫁给了谁,为父都觉得是委屈了她啊。

陆文普沉吟地:爹爹,有件事,儿不知道当不当问?

陆英:什么?

陆文普:儿听说,卢尚书召爹爹回来,是想让阿昔当太子妃的——这是真的吗?

陆英一惊:这话,你是听谁说的?

陆文普:儿在刑部时听到的,阿昔也听到了。儿想,她不会是当真了吧?

(闪回)刑部大狱,张韶筠:这位就是未来的太子妃?(闪回结束)

陆英蹙眉:怎么说?

陆文普:当天在刑部的那个年轻郎君,昨天也在贡院。气度不凡,看嘉义伯对待他的态度,儿疑心——那就是白龙鱼服。

陆英蹙眉。

陆文普:那顶披风分明是男子的,大相国寺又是皇家敕造。阿昔今天去那里,莫非也是——

陆英惊而起身:怎么会?!

陆英看了看桌上的茶,向外走去:她要去见的人,是——

8大相国寺日内

踞坐莲台上的高大观音像,双目帘垂,慈悲地俯视着一切众生。

站立于观音像下的萧定权身着白袍,腰结玉带钩。

老僧奉上了一柱清香,由萧定权供养至佛像前。

他恭敬跪拜,虔诚礼拜。

起身。

老僧:施主,冠礼之后,就未来过寺中了。

萧定权:清明当日,我要跟随陛下前往离宫,所以今天先来供奉。

老僧请萧定权往院中走去。

老僧:尽诸有结,心得自在。看施主的气色,比冠礼之前好多了。

萧定权笑:可得解脱处,唯山水间,与神佛前。这话——(看一眼身后的观音像)

老僧:还是先皇后在此地礼佛时说的。

萧定权:我是儒门弟子,怕世人说我佞佛,释道着实不敢涉足。佛缘,此生我大概不会有了。但是与山水之缘,或者可结——

他抬头看了看院门外。

老僧:今日施主自来时,就在一直等待。施主在等待什么?

萧定权:望可望之事。待,可待之人。

9大相国寺日外

陆文昔手搭着披风下车,向“大相国寺”的匾额扬起了头。

她含笑走入。

10大相国寺日内

院门外传来了渐近的脚步声。

老僧默默退下。

萧定权满怀欣喜地抬起了头。

背光的来者出现在了门外,挡住了光线。

萧定权的笑容不由湮灭。

来人走近,向萧定权行礼。

来人:殿下大概不记得臣了吧?

萧定权:你是?

来人抬起了头:前川蜀路茶马监察御史,新任御史中丞,臣陆英,参见太子殿下。

萧定权有些惊愕:陆中丞——已经到京了?怎么……

萧定权看见了陆英手中拿着的披风,不解而尴尬。

萧定权:怎么会来这里——中丞的……

他看了看陆英身后,陆英身后显然并无人。

陆英托起了披风。

陆英:臣请问,这是殿下之物吗?

萧定权尴尬地点头。

陆英:小女无知无状,冒犯了殿下,臣代小女向殿下请罪——

萧定权尴尬地:陆中丞言重了,令嫒和我,并没有……

陆英将手中的披风,还给了萧定权:——并此物归还原主。

萧定权疑惑地接过。

陆英:殿下,臣来,是有事相告,有事相求。

萧定权的表情凝固了。

11京师日外

陆府的车在向回走。

陆文昔掀起车帘,看着渐行渐远的大相国寺,闷闷不乐。

陆文普骑马,行走在她的车旁。

陆文普:你的胆子怎么会这么大?怎么几年不见,你就无所不为?

陆文昔垂头不语。

陆文普:那是什么身份的贵人,你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居然还敢背着父兄私会?

陆文昔不语。

陆文普:快回家去吧。以后,不要再和那位贵人见面了。

陆文昔的眼眶湿润了:为什么?

陆文普叹气:张监生说的那些话,你不要往心里头去。阿昔,你和那位贵人,没有缘分。

陆文昔:哥哥知道什么,哥哥说了也不算!

陆文普:我说了是不算,可是爹爹这么说,这么做,总不会害你吧?

陆文昔:爹爹,为什么?

12大相国寺日内

院内。

陆英向萧定权跪拜,起身,离去。

萧定权手持披风,看着他的背影,呆立原地,眉头紧锁。

13东府日外

东府门前,萧定权满腹心事地下马。

信步走入射场。

持弓的顾逢恩迎上:等你半天,跑到哪里去了?

萧定权不语。

顾逢恩:后天就要动身去行宫了——

萧定权接过弓,不语。

顾逢恩:殿下要想把所有的机会都拱手让给齐王,那臣这就回去了——

萧定权突然动怒:别跟我提他!

萧定权引弓,满弓,一箭射出,当啷一声,箭正中,穿透了葫芦。

顾逢恩愣住了。

萧定权吩咐蔻珠:更衣!

顾逢恩:殿下?

萧定权:昏定!有事,我要对陛下说。

14东府夜外

萧定权已经离开。

顾逢恩拿着被箭穿透的葫芦:我就说,至少也得是这个样子吧。

蔻珠:殿下不过不好这个,硬让他做他还是能做好的。

顾逢恩: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一向就这样。不过八成是今天出去见太子妃,出了什么事了。

蔻珠急了:太子妃?哪家的太子妃?

顾逢恩:你急什么?等着吧。等待娶了太子妃,(拍拍她的头)你也差不多就出头,上头了。

蔻珠脸红,嗔怒地夺过了葫芦:上什么——嘉义伯还不回去吗?

顾逢恩:我才不走呢,我还有事没干完呢!

蔻珠:嘉义伯有什么正经事,不就是调你那些香啊丸的……

两人的身影和对话都隐入宫室内。

15宴安宫夜内-外

斜晖映亮了晏安宫檐角的脊兽,时近黄昏。

殿上,由帷幄区分出空间中,摆放着茶床和风炉,茶床的一端,是坐在矮杌上的皇帝。

一銙茶团的纸张启封,露出了小巧的茶饼。

齐王的手持金锤,从茶饼上凿下了一角,将其放在金碾当中(碾茶)。

(切)殿外,已经更换红袍的萧定权站在檐下等待。

(切)殿中,金碾中已经碾好的碧绿的茶粉被扫出。

一只金匙挑起茶粉放入一只天目建盏中,冲入了一点沸水,接着用金匙搅拌成了碧绿的膏状物(调膏)。

沸水再次冲击入调好的茶膏,茶膏变成碧绿色的茶汤。(点汤)

(切)宦官某引萧定权入殿。

萧定权突然举手示意,宦官某中止了禀报,萧定权在帷幄外停住了脚步。

他的视线中。

皇帝的对面,点茶者是齐王。

皇帝的身后,坐着赵贵妃。

齐王左手持茶盏,右手竹茶筅,正用茶筅在茶汤中以顺时针搅拌。(击拂)

(闪回)童年的记忆。五六岁的萧定权站在同一道帷幄之外,看着帘内的皇帝,在手把手教**岁的齐王,击拂的动作。齐王手中的茶盏里,逐渐呈现出洁白的乳花。(闪回结束)

齐王:陛下,请——

萧定权还过了神来。

看着眼前齐王将点好的茶汤献给了皇帝。

皇帝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皇帝:大郎这手点茶功夫,倒是愈发娴熟了。

齐王微笑着看向皇帝:全赖自小爹爹督导。

赵贵妃:手法好坏我看不出来,就知道茶确实是好茶。

皇帝和齐王都没有理会她。

赵贵妃自顾说下去:陛下,说起吃茶来,想就到聘妇。大郎啊——

皇帝:来都来了,站在那里干什么?

萧定权一怔,从帷幄后走出。

看见他进来,齐王起身,赵贵妃欠了欠身子。

赵贵妃:殿下来了,那妾先……

皇帝:你不用走。

萧定权看她一眼,向皇帝行礼:臣恭请陛下圣安。臣请问,圣躬安和否?

皇帝点头:朕躬安。

彼此再度冷场。

皇帝:还什么有事?

萧定权:臣有话,想对爹爹说。

皇帝:那就——坐吧。

萧定权在茶床旁坐下,看看这一套茶具。

萧定权:大哥的茶,可否也分我一盏?

齐王一愣,将余茶捧给了萧定权。

萧定权先观看盏中乳花的状态,然后闻香,然后抿了一口,放下了茶盏。

萧定权平淡地:大哥,果然是国手。

齐王得意地笑笑:殿下缪赞——谁不知道,殿下的茶技,是卢尚书教出来的?

赵贵妃:妾也听说,殿下书道和茶道都名噪京华。书道嘛,我有自知之明,看了也看不懂。但是茶道,可是连我们自家人都没有见识过——

齐王看了一眼皇帝,将手边的茶筅向萧定权递出:殿下?

萧定权不动手:大哥,是想在爹爹面前,看我出丑吗?

齐王笑笑:殿下过谦了,殿下非要给臣留这份面子,臣怎敢——

齐王想要收回茶筅。

茶筅被萧定权握住了。

齐王一愣,复一笑。

在他的示意下,宫人将刚才那角开封的茶团捧给了萧定权。

萧定权:这是今年的雀舌?

赵贵妃:殿下见笑了,这是安平伯送过来的,尝尝新鲜。

萧定权:我的茶艺,其实不及大哥,只好从别处取巧。

皇帝疑惑地看着他。

在萧定权的示意下,宦官某捧出了一只小箱,萧定权从中取出了一角茶饼。

萧定权:我也带来了些茶,想请爹爹,和大哥品鉴。

16宴安宫夜内

萧定权和齐王一样,在进行调膏、点汤的步骤。

赵贵妃笑:殿下品味高明,茶一定是好茶,妾家里这点东西,肯定是拿不出手的。

萧定权没有回答,他在严肃而认真地操作,手法纯熟优雅并不逊齐王。

齐王在观看,皇帝也在观看,依然没有人回应她。

赵贵妃无趣,转言其它。

赵贵妃:刚才的话,妾还没有说完。说起吃茶,就想到聘妇。陛下,有桩大郎的私事,妾想请陛下的旨意——

萧定权抬头看了她一眼,蹙眉,放下了点汤的汤瓶,拿起了茶筅。

皇帝:大郎的什么事?

赵贵妃:大郎成亲三年多了,王妃还是一直不见喜讯。妾想,趁着殿下娶妃,也给大郎纳个侧妃——

萧定权手中正在击拂的茶筅,不由停住了。

萧定权抬起头打断:陛下!

萧定权放下了茶筅,将手中点好的茶奉给了皇帝。

萧定权:——臣的茶,点好了。

内人将另一盏茶奉给了赵贵妃。

皇帝端起了茶:侧妃?什么人?

赵贵妃:妾听说,新任御史中丞陆英的女儿——

刚刚饮下一口茶的皇帝,蹙眉,明显地吞咽困难,他脸色改变了,抬头望向了萧定权。

萧定权面不改色地与皇帝对视。

赵贵妃疑惑地住口,她也端起茶盏,喝了一口,便以袖掩面,吐到了一旁的金茶盂中。

皇帝微愠:太子,这是——

萧定权:陛下,这是安平伯送往边地,与夷人交换战马的官茶。

齐王闻言,马上从萧定权手中夺过了茶盏,也喝了一口,不由蹙眉。

皇帝:这茶,你是从哪里得到的?

一秒停顿后。

萧定权:前川蜀茶马监察御史、新任御史中丞陆英,现在就在殿外,等候陛见。

赵贵妃和齐王惊诧的眼神。

17晏安宫日内

皇帝的书房内。

棋局摆在一旁。

赵贵妃和齐王都已经回避。

萧定权侍立在皇帝身旁,陆英跪在皇帝脚下。

案上,摆着萧定权带来的那团劣茶。

也摆着李柏舟送给陆英的朱漆匣装的雀舌茶。

皇帝:什么是茶马政,太子知道吗?

萧定权躬身:是。臣听说,中原产马性多温驯,不堪负重冲击,所以这些年,朝廷才用官茶跟边夷换取蕃马,以为战马之用。茶马政,可说是关系到国力强弱、国运盛衰的大政。

皇帝点点头,对陆英:陆中丞,朕记得你,这些年你在地方办理茶马政,颇有成绩。这次长州备战所需的战马事宜,也是陆中丞经手的吧?

陆英:是。长州近蜀地而远京师,故马匹由蜀地直接送往前线,此事是臣督办。所以臣——要先向陛下请罪,再弹劾安平伯!

皇帝蹙眉:赵壅?

陆英:安平伯钦差富春,打着收取官茶的旗号,大肆搜掠百姓茶鱼,当地卖儿鬻女,民怨沸腾!他强征的名茶,借天家名声,在京师一銙可市价四五十万,所得全部中饱私囊!

皇帝打开朱漆匣,蹙眉看了看其中的茶团。

(切)帘内,在听着殿内动态的赵贵妃不由蹙眉。

(切)殿内。

陆英:可他送往蜀地的茶叶,不但是陈茶,碎破不堪,又缺斤短两,边夷多有怨怼,致使博马之政几乎不能畅行!

皇帝用手指捻下了一块萧定权带来的茶团,轻易揉搓,指间的茶块顿成粉末,纷纷落下。

皇帝动怒:为什么此事,朕一点都没有听说?!

陆英:臣自今年初,数次具本至中书省,但皆如泥牛沉海,无一返还!

皇帝:是李柏舟压下来的?!

陆英未答,但从笏板下取出早已准备好的奏本。

萧定权走下,取过奏疏交给皇帝。

皇帝草草看了一眼奏疏,脸色越发阴沉。

陆英:屡次上书不见答复,臣已将全部奏疏都备了副本。回京三日,怕有阻碍,未访旧交、未归私邸,一直在馆驿整理,以备陛下参考查访之用。事关国是战事,臣担心这道上书还是过不了中书省,才请托太子殿下代臣传递。私谒储君之罪,办事不力之罪,贻误军机之罪,臣亦请陛下严惩!

皇帝托着奏疏,看了一眼萧定权,萧定权垂下了头。

(闪回)大相国寺,陆英跪拜在萧定权脚下:殿下,臣来,是有事相告,有事相求。(闪回结束)

萧定权:陛下,臣知道这事不合规矩。私会外臣,私相引荐,臣亦请陛下治罪。

皇帝看着奏疏:这事回来再说,太子先回避。

萧定权:是。

萧定权退下。

(切)帘外,赵贵妃蹙眉,也悄悄离去。

18晏安宫日外

齐王和姜尚宫等候在殿外。

赵贵妃匆匆走出,对齐王:恐怕是要出事,快,快去告诉中书令,还有——

齐王点头,离去。

姜尚宫:娘娘?

赵贵妃:姜内人,你,你去预备东西……跟着我回去。

19晏安宫日内

皇帝握着陆英的奏疏,面色阴郁。

皇帝:前方已经有小战事触发,战马到现在还差多少?

陆英:至臣离任之时,武德侯要的战马数目尚缺一成。陛下,孰是孰非,责任可以后追究,但请朝廷先拨款买茶换马,以国是为重!

皇帝点点头:朕知道了,陆中丞也辛苦了。

陆英行礼退下。

皇帝看着陆英离去的身影,他拈起一团雀舌茶。

询问:这是李柏舟送给陆英的?

陈谨没有答复。

皇帝将团茶丢下:叫他,还有户部的黄赐过来——带着奏疏!

20晏安宫日外

陆英出殿。

萧定权还在殿外未离开,宦官正在为他系上同一领披风。

陆英躬身:臣惭愧。身为风宪长官,却破坏了国法,还把殿下牵连了进来。

萧定权:陆中丞想多了,这是国是,我是储君。不是武德侯,就算是赵家人在戍边,我也一样会这么做的。这和中丞无关,和令嫒更没有关系。

陆英迟疑地看着他:殿下,小女的事……

李柏舟和户部尚书黄赐走近,他们的身后,宦官端着高高一叠奏疏。

萧定权看见了李柏舟,向陆英摇摇头,转身从檐后离去。

李柏舟在陆英面前停下:陆中丞,这就是你给老夫的答复?

陆英:中书令的话,下官仔细想过。中书令说得对,我辈确是应当给儿郎涤清道路(直视李柏舟),开创清平世界。不要让他们和我们一样,到鬓不再绿之时,仍然赤足站在雪地中。

李柏舟看着晏安宫檐下萧定权远去的背影:陆中丞以为回绝了大王,令嫒就可以主馈东宫了吗?

陆英摇头:国是无论如何,朝事无论如何,我陆英的儿女,都不是筹码,也不是棋子。更不应该为我而变成筹码和棋子——中书令,这就是我的答复。

李柏舟冷笑:老夫明白了——陆中丞不但一直没有变,也还是和当年,一样天真。撇下了老夫,你真以为凭你一个人,能够改天换地吗?

陆英蹙眉望着李柏舟登上玉阶。

21晏安宫日内

御案之上,皇帝一本本捡着奏章快速地翻看,脸色也随之越来越难看。

李柏舟站立在下首,黄赐却跪拜着。

皇帝突然拍案,黄赐不由一惊。

皇帝:事涉战事,你敢渎职徇私!

李柏舟并没有慌张:陛下,臣身为国家钧衡,怎敢渎职?实在是因为近来,春闱两度开考,臣刚刚接到了春闱泄题的卷宗,还未及批复,卢尚书请致仕的奏疏跟着又报了上来——

提及春闱之事,皇帝沉默了。

皇帝:春闱的案子,叫张陆正赶紧结案!

李柏舟:臣遵旨,臣也在督促——只是臣分身乏术,余下的政事多有积压。陆御史的公文,也只是一道压在省内了。

皇帝愤愤,但只好不语。

李柏舟:至于说袒护安平伯嘛——

陈谨入内报道:陛下,安平伯不知何故,肉袒自缚于宫门外请罪。还请陛下——

皇帝蹙眉。

(切)袒露上身,反手自缚的赵壅跪在丹凤门城门下。

往来的官员们在悄声指点议论。

(切)李柏舟:陆中丞所参之事,未知真伪。安平伯果如其言,臣和陛下一样,也实感痛心疾首。但抱亲亲之念,还望陛下暂且勿信一面之辞,查证之后,再做严惩不迟。但是——事有轻重缓急,军马尚未尽数到位,拨款买茶市马,才是当下的要务。

皇帝按捺下怒火,隐忍地:黄尚书,你说。

黄赐(字幕 户部尚书 黄赐)顿首:陛下,臣有罪,臣只请一死!

黄赐递上了一分报表。

黄赐:去岁江南多雨、江北大旱,粮、丝、棉赋本不及往年七成,陛下是知道的。除去必要的禄米供和本钞支,前线将士的年例,也尽要从我部出纳。更兼前月殿下两度冠礼,訾耗颇巨,赤字未填……

皇帝震怒:借口!

黄赐垂头。

皇帝看着李柏舟:——就不要找了!现在国库,到底拿得出多少?

黄赐声泪俱下:度支都在表上。臣就算粉身碎骨,也多变不出一文钱来——

黄赐摘下官帽,又从怀中取出了官印,放在一旁地上,向皇帝连连顿首。

皇帝翻了翻报表,愣住了。

22晏安宫日外

李柏舟和手捧纱帽的黄赐已经出殿。

李柏舟笑:黄尚书,受委屈了。

黄赐戴上官帽:其实不用中书令嘱咐,我手里头确实是没有半分余裕。陛下面前,也确实不是我在敷衍——

他们的身后,殿内突然传来“哗啦啦”的落地响声。

黄赐不由一惊,回头。

殿门是紧闭的。

李柏舟却没有回顾,不为所动直接向前走去:天子圣哲,国库怎样,陛下比你我要清楚,又怎么会怪尚书敷衍?

黄赐:这是笔巨款,一时间怎么筹得到?

李柏舟笑了笑,没有回答:黄尚书几时不忙,不妨过府再一叙。

黄赐:一定,一定。

23晏安宫日内

棋盘打翻,黑白棋子散了一地。

皇帝正在急促的咳嗽。

陈谨在为皇帝揉搓后背。

陈瑾:陛下息怒,御体要紧!

皇帝一把推开了他。

皇帝的态度尚算平静:息怒?朕有什么可怒的?

陈谨:陛下?

皇帝冷笑:怒宰相专权,欺上凌下?!怒臣躬贪腐,富可敌国?!怒国库精穷,四面漏风?!(突然爆发)还是怒朕躬无能,一纸下行,八方掣肘!

陈谨和满殿内臣跪下:陛下,臣等有罪——

皇帝:你们有什么罪?该向天下和祖宗谢罪的,是朕!御体?这基业败在朕手里,朕进不了宗庙,就是成了仙,又有什么用?!

皇帝愤怒地踏着满地黑白棋子转了几个圈,突然甩手出殿。

陈谨追了上去:陛下去哪里?

皇帝:要打仗,找钱去!自己搞出的烂摊子,朕自己收拾去!

24登华宫日外

登华宫的牌匾。

“陛下驾到——”的通传声尚未落。

皇帝已经带着陈谨急步走入。

齐王从门内迎出跪下:陛下息怒!请陛下责罚臣,贵妃她——

齐王似乎是想起身阻拦皇帝。

皇帝已经走过。

皇帝:别起来,先跪着!

陈谨向齐王摇了摇头。

25登华宫日内

皇帝走入。

檐下,他停住了脚步。

面前,门槛外。

赵贵妃已经摘下簪环,一身素服,跽坐于草藁之上。

皇帝和赵贵妃对视一眼后,赵贵妃垂下了头。

皇帝的语气不着好恶:贵妃,这是在做什么?

赵贵妃:陛下,安平伯有罪于国,妾难辞其咎,代妾父向陛下请罪!

皇帝:安平伯是外臣,贵妃是后宫。他就是有罪——

在与赵贵妃身处平行的一瞬。

皇帝:跟你又有什么关系?

皇帝跨过赵贵妃身后的门槛,入室。

赵贵妃没有转身,仍然保持着面向外的跪姿:陛下虽肯体谅妾,妾心中实在难安。陛下,安平伯知罪,愿将家财尽数捐出,为国之用。

皇帝站在室内,赵贵妃身后。

皇帝冷笑:家财?捐出?

在皇帝不能见处,在不见皇帝处,赵贵妃悄悄咬牙。

身后传来了皇帝拍案,提高的斥责声:国家的钱,你们层层盘剥刮去几道!朕要用个零头,还要伸着手跟你们讨不成?!

赵贵妃转身,向室内叩首:是妾失言,陛下恕罪。列土之滨莫非王臣,赵壅整个人都是陛下的,何况他身上那点铜臭?这次他就是倾家荡产,沿路乞食,也一定要他把自己捅的这个窟窿填上!

皇帝看着赵贵妃,一声冷哼。

皇帝:李柏舟不承认,还在跟朕打着官腔,你倒一口替赵壅认得轻巧。

赵贵妃:妾父的名声是不大好,说他清廉,陛下也不会信。(突然泪下)妾自藩邸起,侍奉陛下二十多年了,何必跟陛下说那些外人说的虚话?!

皇帝看着赵贵妃,神情有所缓和。

赵贵妃:赵壅出身市井,妾家能有今日,全赖天恩。休说钱财,就是现在要妾一族性命,妾又怎敢有半句怨言?只是陛下,妾还是要斗胆——

赵贵妃抬起头,望着皇帝:求陛下对安平伯——不要公开处分。

皇帝向她走近两步,一秒停顿后,忽而冷笑:你只是我萧家的妾室,有什么资格在这里,替赵家人讨情份?!

赵贵妃一怔后,眼中泪干:妾知道自己的身份,也不敢包庇赵壅。妾虽然是外人,但是请陛下看在父子的情分上,(看看身后院中的齐王)大郎,他还要在外头做人——

皇帝看了看齐王。

赵贵妃:只要大郎不受牵连,赵壅所犯国法,妾愿代他受严惩——

赵贵妃从袖中摸出了一把小刀,拔开刀鞘,向胸前刺去。

一旁的姜尚宫连忙上前去抢夺。

齐王忙奔至赵贵妃面前,声音焦急至嘶哑:娘——娘——

他夺走了赵贵妃手中的刀,抢夺中,手掌被割伤,鲜血滴到了赵贵妃的白裙上。

齐王向室内:陛下,是臣不孝。臣愿代母亲受罚——

皇帝:变着法子,在朕面前作什么戏!(对齐王)还有,朕让你起来了吗?!

齐王不敢回答,跪地伏首至地。

赵贵妃垂头无语,将一条手帕,悄悄塞到了齐王受伤的手边。

齐王没有接受。

皇帝看到了这个小动作,暗暗叹了口气。

皇帝:御前失仪,齐王罚俸半年。没有朕许可,不准再来后宫!

齐王:臣遵旨。

齐王起身,欲退下。

皇帝看到了他还在滴血的手:出宫的时候,叫赵壅回家去待罪。——你们不要脸面,朕还要!

赵贵妃和齐王一愣,反应了过来,一同跪地。

赵贵妃、齐王:臣、妾谢陛下隆恩。

26丹凤门夜外

赵壅手上的捆绑被宦官松开。

赵壅有气无力地:大王,最后——

齐王:娘娘无事,我也无事,不要担心。

赵壅:最后——是多少钱?

齐王一怔,安慰地:娘娘说是全部,其实应该到不了的。

赵壅失魂落魄瘫倒在地。

齐王看看**着半身的赵壅,吩咐宦官:先给他把衣服穿上,太丢脸了。

赵壅已经有了哭腔:丢脸臣不怕,丢这些才是要臣的命啊——

赵壅突然浑身一阵抽搐,直挺挺栽倒在地上。

在齐王无奈的示意下,宦官扶起了赵壅。

27皇宫夜外

皇帝走在返回晏安宫的路上,仍在咳嗽。

陈谨接过随行宦官捧着的金壶,用金杯接了一杯水奉给皇帝。

皇帝将水饮尽,在手中掂了掂金杯的重量。

皇帝:外头大概不知道,贵为天子,也要为此物折腰。

皇帝将金杯抛还给陈谨,转身走远。

陈谨接住了金杯,了解而意味深长的望着皇帝,然后追了上去。

28东府夜内

萧定权伏在案上,伸头看着一个方子,在调制梅花香。

萧定权:黑角沉半两、丁香一分、郁金半分、腊茶末一钱、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盏。

他每说一件,顾逢恩就从小天平上秤下的香材交给他。

顾逢恩同时在唠叨。

顾逢恩:陆英和他儿子一样,就是个书生。他干这事,得罪一票人不说,恐怕最后也不过成了陛下叫安平伯出血的口实。

萧定权:麝要先细研——哦,你已经研好了。先加沉香,再加丁香……

顾逢恩:他们相安无事,殿下倒要背上个私通私谒的罪名——诶,这才是沉香!

萧定权:逢恩,你也是个书生啊,怎么一张嘴就满口官僚气?

顾逢恩:反正被勒令自省的人不是我——放多了!

萧定权讪讪放手。

顾逢恩:陆英倒不官僚气,他一把年纪老天真,殿下也跟着他天真。真缺了什么,我爹不会直奏的吗?

萧定权一愣,沉默了片刻:舅舅有舅舅的难处。陛下,也有陛下的难处。

顾逢恩:这种好人话,殿下也跟齐王学学,多上御前说了哄陛下去!李柏舟是个戴着冠带的无赖,陆英一回来就得罪了他,将来还不知会惹出什么事来。到时候牵连到殿下心里的太子妃……

萧定权:提她干什么……

顾逢恩:这香不是调给她的吗?不然怎么突然转了性了?

萧定权:谁说是调给她的?

顾逢恩八卦心起:还真是啊?殿下,到底喜欢她什么?

萧定权:谁说我喜欢她了?

顾逢恩:跟你一道长大的亲表哥,还装什么装?诶,麝香加这么多,你想谋害我们太子妃殿下吗?你看着,我来弄。去拿那个影青瓶子来。

萧定权拿来瓶子,看着顾逢恩将香材倾入瓶中:这要放多久?

顾逢恩:越久越好,你就等着吧,梅花香自苦寒来。

29李柏舟邸夜内

客厅中摆放着一株珊瑚。

十几本账簿散乱地摊在一旁案上,地上。

赵壅瘫坐在客厅的椅子上,有气无力,奄奄一息。

侍女在喂他参汤。

他挥手,侍女退下。

赵壅:半生心血,尽付东流!娘娘——怎么能够就都许出去呢?

李柏舟随意捡起一本账簿翻了翻,又放下:这是我的意思。陛下惦记你这点钱,不是一日两日了。好容易有了由头,你丢点钱,总比丢了脑袋好吧!

赵壅指指自己的头,又指指账簿:我赵壅这颗脑袋,你觉得值那多钱吗!

李柏舟:你自然是不值,大王总值的吧?

赵壅突地坐了起来:所以我才说,大王不早早正位,你我做的,就全都是赔本买卖!

李柏舟望着珊瑚皱眉沉思。

李柏舟:刑部尚书,安平伯知道的吧?

赵壅哼哼唧唧:张陆正?

李柏舟:他虽然也是卢世瑜的门生,但是与陆英素来有龃龉。这珊瑚我留着无用,你不如转送给他。

赵壅嘶了一声,有些心疼:他?礼重了吧?

李柏舟背手研究着珊瑚:这礼未必送的出去——你怕礼重了,我还怕他有意倒向太子那头,势重了。

赵壅站了起来,拍拍胸口:这个你放心,收礼我是行家,送礼我也是高手。更难的人都被我拿下来了,何况区区一个张陆正?只是那个陆英,(将手中账簿狠狠扔到了地上)敲骨吮髓,都不能解我心头之气!

李柏舟:陆英——放心,娘娘会代你教训他的。

赵壅:啊?

李柏舟拾起桌上的小锤敲了敲珊瑚:收我的东西不难,退回来还那么容易,传了出去,我这个中书令,日后还怎么号令朝廷,统领百官?他的女儿,当初是可娶可不娶,现在嘛——

珊瑚枝清脆的回声。

30陆宅夜外

门前停着一辆车。

陆文普在指挥陆宅的仆妇在把一些箱笼往车上搬运。

31陆宅夜内

灯下。

陆文昔在铺开的画纸前,画画。

画面上已有山峦的线条,和一只独鹤的轮廓。

独鹤旁,陆文昔提笔,笔悬浮在纸上。

(闪回)在卢府,晒书场上。隔着屏风。

陆文昔抱着披风跑开,身后传来的萧定权的声音。

萧定权os:一样的画,也帮我画一幅吧。我要——(闪回结束)

陆文昔的笔即将落在纸面上。

(闪回)大相国寺外,陆文普:阿昔,你和那个贵人,没有缘分。(闪回结束)

陆文昔的笔又放下了。

32陆宅夜外

陆英走出,陆文晋牵着他的袖口跟着他。

陆英:已经准备好了吗?

陆文普:是。阿昔呢?

陆文晋:姐姐今天回来,就一直关着门,连我喊她也不开门。

陆英叹气:随她去吧。

陆英转身离开,陆文普跟上。

陆文普:爹爹既然一早就没有跟齐王联姻的意思,又为什么不许她和太子殿下——

陆英:多嘴。收拾好了,这两天就送她出京去吧。

陆英取出一封书信,交给陆文普。

陆英:让她一道带过去。

陆文晋:爹爹,姐姐要去哪里?我也要一起去……

父子三人离开。

33登华宫夜内

赵贵妃挽着袖子,亲自在给皇帝洗脚。

泪水滴进了金盆里。

皇帝放低手里的奏疏,看了看在悄悄啜泣的赵贵妃。

皇帝:你还觉得委屈吗?

赵贵妃:妾只是皇家妾,赵壅挂着个爵位,连正经外戚都算不上。妾怎么敢委屈?

皇帝:行了,朕也没有按国法处置赵壅。你们还想怎么样?

皇帝抬起脚,赵贵妃用手巾为他擦干脚。

赵贵妃:赵壅不过是去富春当了两年差,所得的那点茶钱也是有限的。何况除了爱钱,他也从来没动过什么别的歪心思。为了陛下毁家纾难不说,还落下个这么难听的名声。

皇帝将奏疏仍到一旁案上,叹气:从几时起,单只贪钱都算得上是正经人了?朕为天子,实愧天下。

赵贵妃:天下事妾不知道。家里头的事,陛下总归得管管吧?

皇帝:什么事?

赵贵妃:大郎的侧妃啊!

皇帝蹙眉:陆英的女儿?你们还想着……

赵贵妃将皇帝扶到床上:妾有什么办法,大郎属意她。为了大郎,也只好不跟陆英计较了……

帘幕被宫人放下了。

皇帝os:不要以为朕不知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也不要自己多事。

赵贵妃os:妾还能够怎么想,陛下自己就不想抱孙子吗?

皇帝os:朕再想想,叫赵壅赶快把帐清了送来。

赵贵妃os:知道!不为这个,陛下今晚怎么会到妾这里来?陛下,妾家可是刚把家财都拿出来了啊,难道就连一房儿妇都换不来吗……陛下?陛下!

34宴安宫夜内

深夜,殿中已无旁人。

陈谨和宦官甲正在捡拾被皇帝打翻的棋子。

宦官甲抓了一大把白子:小人在宫中这么多年,还没见陛下跟娘娘生过这么大气。这位新中丞,真是名不虚传。

陈谨鄙视地笑:没有他陆屠夫,难道就要吃连毛猪了吗?

陈谨看看皇帝案上堆积的奏疏,低语。

宦官甲:武德侯的直奏?

陈谨:陛下从春闱之后,就等着陆英回来呢。不大张旗鼓弄出点动静,怎么叫安平伯自己从口袋里把钱掏出来?安平伯是贪,可两年茶钱,连马尾巴都买不下来。这一笔划入国库,何止是一停军马啊?

宦官甲震惊:诶,那太子殿下,这算是——?

陈谨:我虽然不懂棋道,但看陛下下了这么多年棋,也知道布局要先图平衡,然后是妥协、交换,然后是进退、攻守,然后才是决断、杀伐。你看殿下陪陛下博弈,哪一回赢过?

宦官甲似懂非懂:我以为是殿下不敢赢。

陈谨:不敢赢倒也不假——呀,比起陆英,倒是他的女儿,不知是何方神圣,我家两个郎君居然都在争。

35陆宅夜-日外

陆文昔映在窗棂上的影子。

陆宅门口停着的车。

由夜转日。

36陆宅日内

晨光初透。

陆文昔还在画画。

陆文普走入。

陆文普:一晚上没睡吗?

陆文昔:哥哥,我画不完了。

陆文普柔声:在车上睡吧,哥哥送你出城去。

陆文昔点头。

案上留下的,山水已经补全大半,鹤仍是那只独鹤。

37登华宫日内

赵贵妃及登华宫一行人行礼,目送皇帝离去。

赵贵妃转回妆台前,补妆,脸上浮现出的笑容。

赵贵妃:让安平伯,赶快把财簿送来吧。省得陛下起疑心,说他又落下了什么。

姜尚宫:娘娘,要不要先告诉中书令?

赵贵妃:不,要先去告诉礼部。

38御史台日内

陆英在处理公文。

御史某入内:陆中丞大喜,怎么今天还在衙里?

陆英不解:我有什么喜事?

御史某:欸,下官刚从礼部办事回来,听张侍郎说——

御史某低语了几声。

陆英急怒起身,离案想离开。

李柏舟手拿着十几本账簿,从外走了进来。

李柏舟:恭喜陆中丞,国事家事,两相不误,本次回京,一鸣惊人。

陆英:中书令,这是你的主意?!

李柏舟摇头:这是天子的旨意。

李柏舟将账簿放到了陆英面前的案上。

李柏舟笑:国家贫病,四方多事,但陆中丞上奏的事,陛下还是想办法,这么快就办下来了。

陆英拣起账簿,翻了翻,咬牙:硕鼠!

李柏舟:鼠也好虫也罢,天地不仁万物刍狗。陆中丞昨天说什么?儿女不是棋子?天子眼中,你我都是棋子,何况我们的孩子?不过中丞应当欣慰才对,中丞的千金何止千金,这是价值(拍了拍陆英手中的账簿)兆万啊!

陆英蹙眉。

李柏舟:老夫会嘱咐小女,与中丞千金好好相处。陆中丞以后,也和老夫相安无事吧。毕竟,陛下也希望我们,相安无事。

李柏舟一笑,离开。

39陆宅日外

数骑宦官挡住了陆文普的去路。

陆文普疑惑勒马。

马上的宦官某:前面的可是御史中丞的宝眷?

陆文普点点头:正是。你们是?

宦官某下令:拦下来!

数名宦官策马,团团围住了陆文昔的车。

陆文普:你们是什么人,胆敢在天子脚下阻拦官员家眷?!

宦官某笑着下马,走近车驾,向车驾躬身行礼:小人没有认错,果然是王妃的辇驾。

陆文普蹙眉:什么王妃?

宦官某:王妃千金之体,不宜远行,还请速速归宅静候。

陆文普:家父是御史中丞,我的家人岂是任你们玩笑的?你们把话说清楚了!

宦官某:小人怎么敢拿这种事说笑?天子口谕,以御史中丞长女陆氏为齐王侧妃。旨意已下到礼部,王妃请归宅等候牒纸下达。

车外,陆文普大惊失色。

车内,陆文昔惊愕的神情。

陆文昔一把掀开了车帘:哥哥?

官宦某为她将车帘放下:王妃,这是街上,不宜抛头露面。

宦官数人上前,接手了仆妇的差役,将车往回驱使。

陆文昔:哥哥!

陆文普:你先回家,我这就去找——

陆文普掉转马头,策马而去。

40东府日外

笔架山、笔洗和镇尺。

萧定权捉笔,在反复调试同一个字的写法。

顾逢恩在一旁,打着哈欠,盯着不远处案上大开本的书。

一页已经读完,他想翻页,伸手没有够到。

抓起一柄拂尘去够,还是没够到。

近在咫尺,但就是懒得动弹。

蔻珠入内。

顾逢恩:蔻珠姐姐,你来得正好……

蔻珠:小人不侍奉这差事。(看看萧定权,压低了声音)嘉义伯,外头有个人,自称是御史中丞的公子……

顾逢恩:哦,那是我的死对头。有他在,我肯定是当不了状元。

蔻珠看看案上的书:就这样,没他在也难。他说有事要求见太子殿下——

顾逢恩:又是他家的事,害殿下这样还不够。我去吧。

萧定权仍在写字,没有注意他们。

42东府日外

陆文普牵着马,在东府门前焦急等待。

里面终于有人走出。

陆文普看了看来人:顾兄,怎么是你?

顾逢恩:是我就不错了。殿下为了令尊的事情,正在禁足反省呢。

陆文普:你没有告诉他?

顾逢恩:告诉他什么?

陆文普:齐王要娶舍妹的事!等到礼部的牒纸下达,事情就无可挽回了。

顾逢恩:他不是已经有王妃了吗?

陆文普:我管他有没有?!

顾逢恩:你别着急,我这就进宫跟陛下说去。

陆文普:等等,你去说有用吗?

顾逢恩:你懂什么?比他管用!陛下几时听过他的话?这个——我就先用了——

顾逢恩跨上了陆文普的马。

陆文普:唉!你!

顾逢恩已经驱马离去。

(第六集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