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 第599章 “建设兵团”

抗日从东北军开始 第599章 “建设兵团”

作者:星辰蝼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0-21 22:35:35

第599章 “建设兵团”

姜诚无声地点了点头。

珲春周边的延吉、图们、和龙三座城,几乎都是以农业为支柱性产业。

在这个工业化还很差的年代,农业生产还是劳动密集型……也就是说,得靠大量的人来支撑。

延吉的原住民种植固有土地是没问题,但想抽出大量人手去垦荒,怕是有难度了。

“玉成,你有什么法子吗?”

姜诚把询问式的目光转向这位讲武堂的同学,“你最近不是见了很多美国人——他们的大农场经济发展的不错,能不能引入到延吉这些城市去?”

杨玉成托了托鼻梁上的金边眼镜,很快无声地摇了摇头:“姜爷,这事之前三姐和三姐夫是最先考虑的,”

“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地形勘察,以及实地调研之后,我发现难度是相当大的。”

回望严子文的苦笑,姜诚从内兜里摸出香烟抽上了:“我说玉成,你这也太不给三姐夫面子了!”

“难度就难度,差距有差距,怎么还相当大上了?给好好说说吧!”

杨玉成脸一烫,那股子书生气的文弱又上来了;严子文马上接口道:“其实也不难理解——下放的两个勘探队员汇报,我们的地形本身跟美国还是有点差别的。”

“除了图们外,延吉和龙两地的地势不够平坦,大农场经济惯用的机械化是没法上马的……”

“再者咱们哪有多少拖拉机,另外就算有很多拖拉机,我们的农民都没见过这玩意,更别提去用了。”

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现在地利人和都不占,想搞类似美国的大农场经济,难度确实很大。

此时杨玉成也是经过一番斟酌措辞开了口:“姜爷,最适合搞大农场经济的地方,除了图们以外,还有个地方很合适……就是敦化!”

“敦化除了水源丰富之外,又地处平原——广袤的黑土地富饶肥沃。”

杨洪义一听究竟是急了:从前他做过敦化守备,对那里还是很了解的。

“敦化……怕是不成吧?”

他把脸一下转向姜诚,“玉成说的是没毛病,敦化的地形是平坦,水源也丰沛,那地也肥——”

“可有个最大的问题是,敦化周边有太多荒地,是压根不能开荒的水泡子啊!”

他口中的“水泡子”,就是沼泽地的俗称。

作为东北边防兵的姜诚明白,东北成为位居全国第一的产粮地区,可是经过多年的改造。

就算是刚建国的时候,东三省还有个别称叫“北大荒”。

北大荒,北大荒,又是兔子又是狼,光长野草不打粮——除了荒山野岭野草遍地,更有着大片的活人禁地“沼泽”。

而杨玉成听到这些近乎于泼凉水的话,却第一次露出了与一个文弱书生不配的决心义气来:“对,说是这么说,”

“但我带着勘探队实地看过,沼泽我们也爬过!这些地的肥沃程度,可比这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的土壤更加肥沃!”

平日里温文尔雅杨玉成,此刻不管是神情言辞都无比激动——

姜诚都不由一阵失神:认识他都三年了,还是头一遭见他这般情绪激动。

“玉成,你这……”没等他把话说完,杨玉成竟是站了起来,满面严肃地表态:“姜爷,我是学建筑出身的,对地形改造农林耕种,这些并不懂。”

“但我的团队之内,有勘探队员……还有真正搞农业出身的科研人员!”

“我敢坚信,只要把任务交给我,您也愿意全力支持科研团队的,我必能把敦化周围的所有黑土地,都驯服为沃野良田!”

见他如此,姜诚也是旋即站起,双手握住杨玉成的手:“说吧!要我现在怎么支持你们?但凡你能说的出,我必定全力支持。”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杨玉成迎着众人稍显质疑的目光,立时把腰杆挺得笔直:“姜爷,我需要兵!”

“我想好了,就叫建设兵团。”

姜诚愕然。

而严子文等人却无比震惊,竟也是纷纷站起身来,向来一板一眼的海如松,竟还不由自主地复诵出声:“建设……兵团?”

姜诚回望一本正经的杨玉成,竟是突然爆发出一阵欢畅的笑容。

在民国,不,就算在华夏历史上的每朝每代,军队都是作为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存在。

军队确实有军屯,为常驻军补充粮草——但从来还没听说过,谁家的军队去搞什么建设的。

除了那支有着“子弟兵”之称的队伍。

当然,在杨玉成提出这样的概念时,可想而知对于在场几人的理念冲击有多大!

“我知道姜爷必然会忐忑此事……可您说过,咱吉军是来自于百姓,有着军民鱼水的情份。”

杨玉成深吸一口气,极为少见地发表如此激进的意见,“在我们人手如此不足的时刻,我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动用常备军,对荒地进行垦荒。”

“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年之内,敦化周围所有生荒和沼泽,团队将带领建设兵团,全部改造为肥美的水稻田!”

从没想过,自己的满腔热血,居然能被一位意气风发的书生点燃。

不由自主地感觉一股股地热气往头顶涌,姜诚和杨洪义竟忍不住同时叫好起来。

“我说姜爷,这话都撂到这儿了,我这泼凉水的也坐不住了啊!”

杨洪义旋即主动请缨,“在您把我调到延吉之前,我就是敦化守备——”

“我对那里的地形再熟悉不过了!这‘建设兵团’,非我和我的弟兄们莫属啊。”

姜诚高声赞叹了一句,马上伸手在两人肩上一拍,就确定下来由两人牵头敦化的开荒问题。

不过吉林开春怎么还有大半个月,他俩的准备和筹集计划时间是足够的。

接下来,就是继续讨论首批“移民”到来的后续问题。

身为四平守备的海如松,无疑是这场关乎于吉林工业化发展的重要人物。

单单只是他一个人怕是不足以应付,姜诚打算从辽源紧急抽调郭希鹏的部队,与身在郑家屯的杨洪义共同策应这次人口安置行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