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521章 九一高地

重生周隋之际 第521章 九一高地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521章 九一高地

第521章 九一高地

崔澈不住自家的老旧宅子,径直搬进了汉家宫阙。

高氏、观音婢也被崔澈接来了长安,别管城池是否破败,至少在渭南有了一个立足之地。

才入住,崔澈便问观音婢道:

“欣儿,你可知道高祖皇帝为何要迁都大兴?”

观音婢如今九岁了,崔澈也不能一直称呼她的乳名。

于是为她取名一个欣字,依旧冠以长孙姓,故为长孙欣。

这点小问题根本难不倒观音婢,她当即回答道:

“长安破旧,污水壅底难泄,高祖因此迁都。”

然而崔澈却摇头道:

“你所言只是表象,高祖迁都的真正原因是长安宫殿之中,藏有妖孽。”

说着,他故作神秘的吓唬观音婢:

“那妖孽夜半便会出来食人,多有宫女遭其所害。”

吓得观音婢脸色一白,高氏赶忙宽慰道:

“莫要听你父王胡言,他是吓唬你的。”

见崔澈一阵坏笑,观音婢气极了,嘟着嘴不肯理他。

与爱妾、继女的玩笑只不过是生活的调剂,对于崔澈来说,夺取大兴才是重中之重。

李渊归顺,岐州易帜,关西不少郡守见状,都在私底下与崔澈有了联络,只需崔澈攻占大兴,许多地方自可传檄而下。

当天,崔澈从渭北调来五千将士,守卫长安,次日即率十五万大军南下,准备兵围大兴城。

崔澈的攻击重点位于北面,北面便是九一高地。

九一高地是龙首原的主脉,更是龙头所在,高二十丈,站在其上,向南眺望,便可将大兴城尽收眼底。

后世的唐朝便是在九一高地上修建的大明宫,大明宫作为唐高宗李治以后的大唐正宫,是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由此可见九一高地的地形开阔,一旦崔澈占据九一高地,在此架设投石机,便可居高临下,直接攻击眼皮子底下的大兴宫。

大兴宫城位于大兴城北,直面九一高地的威胁,宇文述等人自然也知道这处高地的重要性,

因此,早早在九一高地设立营寨,常驻数千将士,守卫高地。

主攻九一高地之战,由崔澈亲自挂帅在山下督战,五万步卒自东、西、北三面仰攻九一高地。

崔澈又分出三万精锐骑卒,巡弋于九一高地的南面,伏击要上山支援的大兴守军。

剩余七万将士则按兵不动,一旦前方攻山部队受挫,他们则作为预备队,轮流接替攻山任务。

崔澈相信,只要夺取了九一高地,在这上头架设投石机,战事的发展就会向冯翊一役演变。

至于石料,崔澈自然是不缺的,他在大兴生活多年,对于此地的地形心知肚明,一早就定下了夺取九一高地,居高临下,轰击大兴城的战术。

此前在渭北,没少派人进山采集石料。

宇文述给他在渭北留下许多饥民,但也没有白白耗费崔澈的军粮,崔澈采用以工代赈的法子,囤积了大量的石块,足够宇文述喝上一壶。

随着一声尖锐刺耳的鸣镝划破长空,山脚下的五万步卒一齐出动,仰山而攻。

攻山是一件惨烈的事情,不时有将士中箭,或是被滚石砸下山坡,惨叫声、哀嚎声不绝于耳。

只不过尽管九一高地处于龙首原最高点,但按照隋朝一丈约为2.96米来换算,高度还不到六十米。

而崔澈是由位于北坡的长安县出发,向南攀上龙首原。

又沿着龙首原南下进攻九一高地,九一高地的相对高度也就更低了,甚至不足数十米,远远望去,也就是一个土丘的高度罢了。

相较于河东大战时高耸险峻的高壁岭,显然不值一提。

有崔澈在后方亲自督战,更是激励了东隋战兵,尽管守军的箭矢、滚石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仍然不能阻挡众人冲锋的步伐。

数十米的山丘,也并非不可逾越的险隘,在接连发起三次攻击后,东隋将士扛着简易的长梯终于冲上了山顶。

他们依靠长梯翻入山顶的营寨,与敌进行血腥的肉搏。

位于大兴宫正北门的玄武门,宇文述与高颎也在观望这场九一高地的攻山战。

眼见山顶升腾起滚滚黑烟,数不尽的东隋步卒涌上九一高地,二人心急如焚,却没有半点办法。

位于九一高地南坡的三万东隋精骑完全切断了大兴城与九一高地的联系。

高颎、宇文述纵使有心,也无力救援。

莫非还能驱赶五万守军出城,正面突破崔澈麾下最精锐的三万骑兵,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战斗在黄昏之前结束,九一高地上,营寨内外,尸横遍野。

东隋五万攻山步卒,死伤多达八千余人,其中一部分死在了攻山的途中,他们还没有与敌接触,便命丧山坡。

另一部分则是强攻山顶营寨造成的伤亡。

真要放在平原地带,让两军摆出堂堂之阵,明刀明枪的干一场,崔澈相信,这五千守军根本上不了自己麾下战兵的皮毛。

但攻城、攻山,防守方本就占据优势,能够全歼山顶守军,占据九一高地,八千余人的伤亡在崔澈看来,也是能够接受的。

走上九一高地,其中不乏焦尸,烤肉的味道直冲崔澈的鼻子。

将士们已经在打扫战场,崔澈立于后世大明宫的正殿含元殿所在,举目南望,借助望远镜,将大兴城内的情况看得是一清二楚。

许久,崔澈放下了望远镜,吩咐道:

“传令各部,自明日起,围三阙一,放出西侧通道。”

“诺!”

随行的将领、亲随们齐声应道。

崔澈不在乎是否放跑了高颎、宇文述,相较而言,他更希望能够快速夺取大兴,传檄以定关中各地,再整顿兵马,翻越陇山,收取陇右之地。

故而,崔澈采用围三阙一的策略,给守军在西侧留下一条退路,让他们不至于抱着必死的决心,与自己鱼死网破,坚守到底。

当天夜里,崔澈入住九一高地上的山寨,山寨已经被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但角落里的零星血迹,还是在诉说着此地早前刚刚经历了一场血战。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