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463章 重定租调

重生周隋之际 第463章 重定租调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463章 重定租调

第463章 重定租调

开皇十二年时,朝廷就已经意识到了户口每岁递增,而关中与三河地少而人多,百姓们衣食不足。

只是哪怕隋文帝杨坚向各地派出使者,重新主持分配田亩,但田亩数量就只有这么些,落到这些人口稠密区,依旧是每丁只能得田二十亩。

但此前也有提过,隋朝的租调,它并不是按照授田的数量来决定,而是统一划下一条线:

一夫一妻为一床,每床的田租为粟米三石,若是授有桑田,则纳绢一匹,每匹四丈,加绵三两。

若是授有麻田,则纳布一端,一端布为六丈,另加三斤麻。

未婚男子与奴仆各自按照半数缴纳。

这些赋税,都是按照均田制上的授田数量所确定。

对于一夫一妻授田一百四十亩的家庭来说,自然称得上是宽驰赋税。

但实际上,在户口滋生的三河与关中地区,人均授田二十亩才是常态。

二十亩的收入,承担一百四十亩的赋税,关中与三河地区百姓的困苦可以想见。

当初刘黑闼、孙安祖、高贤雅等人就是觉得种田不能养家,没有出路,才往安平县投奔崔澈。

如今,崔澈所占据的关东地区,也就是三河之地,正是天下间人口最稠密的区域。

由于他统一关东的战争并没有迁延时日,对地方也没有太大的破坏,曾经杨坚需要操心的问题,也落到了崔澈的头上。

去年,杨广登基以后,立即下诏,不再给奴仆授田,以缓和人地矛盾。

崔澈借了杨广的光,也无需他自己出面做这个恶人。

但如今的关东,光是不再给奴仆授田,还远远不够。

崔澈一方面鼓励民众实边,迁往燕地。

也确实有大量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的百姓,选择背井离乡。

与此同时,崔澈也在筹划另一件事情,便是重定租调。

租,便是田租,是朝廷为百姓分配公田后,百姓们每年要缴纳的租子。

调,便是户调,朝廷向在籍的百姓征调绢布。

当崔澈向房玄龄、魏征、刘方、赵元淑宣布此事时,侍奉在崔澈左右的长孙无忌忍不住出声道:

“大王,如今百姓穷苦,不宜再加赋税,还请大王体谅。”

显然,由于掠夺佛道一事,崔澈在长孙无忌的心中落下了一个贪婪的印象。

崔澈神情严肃,斥责道:

“我让你侍奉左右,并非是准你参议国政,谁给你的权力,许你在此发言!

“看在你是担忧民生,心意是好的,这次我暂且饶了你,今后若有想法,私下再来告我。

“若有下次,你也莫要留在晋阳,且去辽东戍边。”

这是崔澈第一次对长孙无忌发火,也让十三岁的少年一时间不知所措。

好在房玄龄、魏征、刘方、赵元淑都误以为崔澈觊觎长孙无忌的母亲,这在晋阳城里不是秘密。

都将长孙无忌当作崔澈的义子看待,也并没有因为他冒然发言,而心生不满。

甚至户部尚书赵元淑哪怕愁眉苦脸,还在为长孙无忌打圆场:

“长孙郎有所不知,大王要重定租调,并非是要剥削百姓,而是要为他们减轻负担。”

四人跟随崔澈多年,对自己这位主君可太清楚了。

他对佛道两教重拳出击,但绝不会以残暴的手段,去刮穷人的钱。

眼瞅着等到了年底,税银就能入库,如今崔澈却突然要重定租调,百姓们的担子固然是减轻了,但那些担子无疑都加到了他赵元淑的肩膀上。

国库收入减少,若是入不敷出,犯难的不还是他这个户部尚书么

这让赵元淑如何高兴得起来。

长孙无忌愕然地看着崔澈,他没想到崔澈居然是这个意思。

崔澈微微颔首,说道:

“赵尚书所言有理,孤此番重定租调,便是要使租调浮动,分得多少地,便承担多少的租调。”

房玄龄思索了片刻,突然进言道:

“大王,臣以为,可以为分田少的百姓减免赋税,但是分田多的百姓,则可以适当增加他们的赋税,如此一来,贫苦百姓得以生存,而国库收入也不至于锐减。”

众人闻言,无不眼前一亮。

最开心的莫过于户部尚书赵元淑,他赶忙附和道:

“大王,臣以为房仆射此言甚善,如今的租调,对于分田多的百姓来说,确实宽驰,大王酌情增加赋税,亦在他们可承受的范围之内,还请大王恩准。”

崔澈对于房玄龄这个法子,自然是满意至极,他抚掌大笑道:

“房仆射所言,甚合孤的心意,就依房仆射的法子重定租调。”

随后,崔澈与房玄龄、赵元淑等人重新商定,将租调按照授田多少,区分为二十亩、四十亩、六十亩、八十亩、一百亩、一百二十亩、一百四十亩共计七个等级。

其中授田八十亩,则与过去的租调等同。

低于八十亩,则租调数额递减,高于八十亩,则租调数额递增。

这也是崔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够保障的公平。

毕竟哪怕他抄了佛道两教,但所得的田亩,也不足以满足百姓的需求。

索性换一种方式,让民众在只授田二十亩的情况下,在缴纳租调之后,也能活得下去。

翌日,清晨,朝会之时,崔澈便当众抛出了重定租调的议题。

崔澈躬身面向小皇帝,将自己的主张尽数陈述完毕,随即直起腰杆,转身面对大明殿内的群臣,沉声道:

“诸位同僚可有不同的看法?”

殿内众臣无不拱手躬身道:

“相国所言有理,臣附议。”

小皇帝看着群臣向崔澈卑躬屈膝的模样,倍感不耻,只是当崔澈扭过头来时,杨颢赶忙收起他厌恶的表情,说道:

“既然大臣们也都赞同此事,那就依相国所奏,将新定的租调颁行全国。”

崔澈微微颔首,他对杨颢表现出来的配合态度很满意。

自始至终,崔澈从来没想过杨颢能对自己心悦诚服,只要能维持表面的恭顺,他就已经满足。

毕竟崔澈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傀儡,而不是一个知心的义子。

今天只有三章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