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462章 组建水师

重生周隋之际 第462章 组建水师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462章 组建水师

第462章 组建水师

虽说不义之财,该花就得花。

但崔澈也没有拿去修筑宫室,扩建燕王府。

崔相国向来不重视自己的享受,能够过得去即可。

在崔澈看来最紧要的便是建设水军。

东隋自然是有水师的,如今便聚集在青州,防止西隋战船经由海路,袭击河北等地。

自魏晋南北朝以来,航海技术趋于成熟,三国时期的东吴船队就曾巡航台湾与南洋。

而在隋朝灭陈的战争中,当时的青州总管还曾率领船队从东莱(今山东龙口)出发,进入太湖,攻取吴郡。

有这样的案例在,崔澈自然不能松懈海防,青州水师只能留在渤海。

重新建设一支水军,也是唯一的选择。

崔澈唤来尚书左仆射房玄龄、中外府长史刘方、相国府长史魏征以及户部尚书赵元淑四人,与他商定新建水军的规模。

最终由崔澈拍板,定额为三万人,由徐州总管崔弃疾在淮北招募能够操控舟楫的敢战之士。

从青州水师之中,抽调少量舰船,交给崔弃疾在泗水操训水师。

如今的泗水,尚未被黄河夺占河道,它由汴河、泗河、沂河、雎河四条大河汇流而成,向南注入淮河。

周显王时,九鼎便沉没在彭城外的泗水河段,秦始皇曾派遣上千人泅水寻鼎,却未能如愿。

当然,另一种说法是仅有其中一鼎沉在泗水之中。

只不过崔澈对于九鼎并不感兴趣,他选择泗水,更多是这地方适合练水师。

河段既有平缓之处,也有三洪之险,舟行其中,樯倾楫摧,险象环生。

东汉末年,曹丞相曾在邺城之中开挖玄武池,以此操练水师。

但城内的湖泊风平浪静,哪能与江河相比,在那地方练出来的水军,也难怪到了长江就会晕船。

崔澈计划前期将训练地点设在水流平缓之处,等将士们熟练了,再送去三洪河段历练。

这样练出来的水军,才能够派上用场。

当然,招募了将士还不够,崔澈下令,征召各地的船工,前往徐州,建造战船。

而崔澈所要建造的,便有鼎鼎大名的五牙战舰。

五牙战舰是隋朝灭陈之前,由杨素筹措、打造,采用的是榫接结合铁钉钉联的方法。

战船有五层结构,高达百尺,可容纳战士九百人。

左右前后设置六台拍竿,高五十尺,可六杆齐下,不惧敌舰四面包围。

杨素在与陈军水师战斗中,就是以四艘五牙战船冲击敌阵,先后用拍竿击沉十余艘敌船,俘虏两千余人。

而比五牙战船次一等,可容纳战士百余人的黄龙船,也同样是这一次东隋造船的重点。

而平乘、舴艋等各具功能的战船,也同样不会忽略。

当初隋朝灭陈,杨素经由崔澈牵线,与杨广攀上关系,正是崔澈与杨素关系最密切的时候,他早早就将五牙战船与黄龙船的图纸搞到了手。

毕竟那时候,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大隋驸马,晋王杨广的至交好友,在将来会举兵响应汉王杨谅。

崔澈预计建造五牙战船六艘,黄龙战船五十艘,其余平乘、舴艋等小船上千艘。

光是造船所需要的费用,就让刚刚宽心没几天的户部尚书赵元淑又苦着一张脸。

更别提三万水军的粮饷。

这三万水军自然是要加紧操练,不能跟府兵一般,半农半兵。

既然没有时间在地里忙活,朝廷肯定要开军饷,让他们享受战兵待遇,否则谁又会来应募。

赵元淑无奈苦笑道:

“大王,要不将道教剩余的三成,也给收缴了吧。”

他自从开皇四年跟随崔澈以来,如今也有二十三年,哪怕是跟随崔澈在幽州举兵的时候,日子也没有坐上这户部尚书难熬。

在崔澈打压佛、道两教以前,赵元淑因为国库,愁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脑袋上甚至有了不少白头发,要知道,他如今也才年过四旬。

崔澈也清楚赵元淑的难处,安慰道:

“马上便是秋收了,再熬一熬,等年底税银入库,就不会这么拮据了。”

赵元淑也没真想让崔澈将道教彻底搜刮干净,毕竟当政之人,不能出尔反尔。

面对崔澈这番安慰,赵元淑也只能强打精神,继续来为他当这个家。

崔澈原本还计划着要在留出新建水师的预算外,在各地建立校舍,大兴文教,

他可以剥削佛教、道教,可面对同为三教之一的儒教,也就只能当个散财童子。

崔澈丝毫不担心让僧人净身,会使得佛教与宦官合流,从而执掌权力。

毕竟在古代的中国,佛教要想掌权,还得问过儒教这一尊庞然巨物。

在崔澈与众人定下水师的规模后,由赵元淑领着一众户部官吏计算后,才知道,从佛道两教搜刮来的钱财,也就够崔澈征召民夫砍伐运输巨木,建造船只,供养水师将士与船工。

经历过周武帝的禁绝佛道的打击,哪怕崔澈将佛道两教二十七年的积累尽数收去,也实在经不起他折腾太多的事情。

好在崔澈也对建设水军的耗费早有心理准备,否则也不会一直拖延到今天。

实际上,从佛教收缴而来的,更多还是田亩。

在古人朴素的理财观念下,购买田地永远是他们最优先的投资选择。

均田制下,公田不能买卖,但除去永业田之外的私田,是能够自由转让的。

所谓公田,便是北魏年间,将无主之地所归国有,然而那些有主之地,国家自然是承认其土地所有权,听其买卖。

崔澈收缴了这些寺院兼并的私田,自然不可能将其转卖。

这才导致崔澈刮佛道两教的油水,却只能组建一支水师。

好在收缴大量的寺院田亩,也算是抑制兼并,稍稍缓和了三河地区的人地矛盾。

崔澈迁徙人口实边的计划也一直在施行,只不过不再是官府强迫民众迁徙。

而是本着自愿的原则,崔澈为愿意前往燕地、辽西的迁户足额分配田地,减免他们的赋税,鼓励民众拖家带口,前往燕地谋生。

还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