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441章 重设商税

重生周隋之际 第441章 重设商税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441章 重设商税

第441章 重设商税

豆卢太后嘴上说着心生爱慕,但崔澈也不是小孩子,心底清楚,对方不可能是真的倾心于自己。

但这并不妨碍他白天给小皇帝当相父,晚上又做太后的相父。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与豆卢太后私通的异样快感,也让崔澈乐此不疲。

与昨夜早早就向杨阿五讨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豆卢太后自从年初劝说杨谅留在晋阳,便被他所怨恨,再未有过亲密之举。

二人彻夜缠绵,直至精疲力竭。

翌日,天还未亮,四名彻夜守候在门外的仆妇被唤了进来,她们将棉被扛走,相国府的厢房内,又只剩了崔澈一人。

温柔乡固然使人沉沦,但崔澈也并未彻底陷入其中,天际放明之时,崔澈也早早洗漱,在用过早膳之后,便去到了相国府的议事大厅。

不多时,房玄龄与魏征受到崔澈的传召,也纷纷赶了过来。

权力是男人的春药,崔澈又恢复了精神抖擞的模样,问道:

“如今国库空虚,孤欲省并州县,药师、玄成,你二人以为如何?”

房玄龄在与魏征对视一眼后,劝阻道:

“大王,臣以为省并州县固然能减少国库开支,但如今天下未靖,正是广招贤才的时候,不可大肆裁撤官员。”

魏征附和道:

“臣以为房长史所言有理,还请大王三思。”

崔澈见二人都持反对态度,便将省并州县,精简官员队伍的想法暂时放下,等日后再说。

他又问道:

“只是如今国库空虚,多亏青州盐利,方能勉力维持,终究是要想些办法填补亏空,不知二位有何生财之策?”

房玄龄沉吟许久,答道:

“臣请大王重立商税。”

崔澈闻言沉吟不语,并没有立即答应下来。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工商杂税的朝代,甚至对于盐、铁、茶、酒这些重要物资,隋朝既不专卖,也不征税。

没有官府垄断经营,又没有商税的剥削,这也使得隋朝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

重新开设商税,固然能够给国库输血,缓解甚至解决财政危机。

崔澈毕竟是穿越者,他清楚商税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

只是凡事有利便有弊,士族们嘴上说着士农工商,认为商业是贱业,但真正的大商户,其实背后都有那些门阀的影子。

征收商税,无疑便是在这些士族的身上割肉。

魏征看出了崔澈心中的犹豫,他进言道:

“臣以为,大王无需为此忧虑。

“大王昔日能够轻易席卷河北,固然离不开士族的支持。

“但如今大王屡胜强敌,虎踞三河,威震华夏,麾下兵马之盛,无人敢捋大王虎须。

“今日国库空虚,大王不过是要征收少许商税,谁又敢为此与大王反目。”

崔澈微微颔首,他也认为魏征所言有理,些许商税,并不能够触动这些士族的根本利益。

就像当年杨坚逼迫士族交出侵占的田地,以及隐匿的人口,他们同样选择了退让。

这些士族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政治特权。

认识到这一点,崔澈也将心中设想的科举制抛在了脑后,至少在灭亡西隋之前,他不能够去触碰这一禁忌。

此前下达求贤令,不过是一时的产物,士族能够容忍。

但要是想将不问出身,不问门第的取士之法制度化,必然是要引起许多人反对的。

在外敌当前的情况下,内部不能出大乱子。

短时间内,西隋依旧会遵循杨坚的取士之法,让各州刺史每年举荐三人,来到晋阳接受考核。

正厅内,崔澈与房玄龄、魏征磋商许久,终于确定下来。

崔澈拟向商业征收过税与住税。

所谓过税,便是关税,税率为一百税二。

住税便是交易税,税率为一百税三。

加起来也就百分之五的税率,完全在商人们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为了征收过税,崔澈将在三河地区的水陆交通要道设置税关,安插税吏。

但凡缴纳过税,将会发放一份凭证,上面记载货物数量与种类,到了下一处税关,在核对过货物后,便可径直通行,避免商户每到一处税关,就得重复缴纳。

崔澈也清楚,初心再好,若是缺少了监管,一样会加重小商贩们的负担。

那些税吏不敢向有士族门阀作为靠山的大商户索贿,但刮那些小商贩们的油水,下手可不会留情。

为此,崔澈特意将赵穆与赵文唤来,将观察司一分为二。

赵穆负责外衙,向敌境派遣细作,刺探消息,收买内应。

赵文主持内衙,监视文臣武将之余,也负责监督各地税吏。

与当地官府形成一明、一暗双重监管。

所得税银并不会流入当地府库,而是直接运来晋阳,这也是杜绝当地官府又当运动员,又当裁判。

过税容易收取,但凡你没有纳税的凭证,只要经过,就得交钱。

但住税,也就是交易税,则必须要有限定的交易场所。

崔澈计划将商品交易划分为固定场所与流动场所。

固定场所是指,在三河地区每一座县城,都设立一处集市,入市则缴纳百分之三的住税,获取一份凭证。

商品如果没有售卖完,则可依据凭证,要求退还未出售的商品税额。

流动场所便是崔澈考虑到封建社会,许多百姓或许一辈子,都难以走一趟县城,而安排专人轮流在各乡组织贸易。

与固定场所相同,入市则缴纳住税,获取凭证,出市则退还剩余部分。

依旧是当地官府与观察司形成一明一暗双重监管,税银不入地方府库。

在与房玄龄、魏征将这些事项敲定后,当天午后,崔澈便动笔向小皇帝上书,奏请重立商税,并于明日开展朝议。

消息流传出来,群臣无不惊骇,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大事,可以说是改变了祖宗法度。

否则崔澈也不会拿到朝堂上与众臣商议。

翌日,又与被仆妇们扛来的豆卢太后一夜**之后,崔相国这才动身前往大明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