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83章 入主相州

重生周隋之际 第383章 入主相州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83章 入主相州

第383章 入主相州

李靖率领数万洺州兵、魏州兵哗变,他们夺取武库,迅速武装自己,而当留守邺城的五千相州兵反应过来时,他们已经阻挡不住愤怒的昔日同袍。

李景因为崔澈的攻心之计,不得不对麾下的洺、魏之兵严加防备,包括收缴他们的兵器,派遣相州兵看管他们,这些行为都激起了二州将士的怒火。

他们在李靖的统率下,很快就将相州兵杀散,控制住了邺城北门。

与此同时,在城北的原野上,决战也到了最后时刻。

王当万领帐前效节军在杀散隋军右军以后,连同博陵骑卒与皮室军将隋军中军包围。

秦琼甚至分出了程咬金、卢明月,让二人领军支援中军战场,不使隋军步卒突围,自己则领剩余一万五千人继续隋军追击左军。

让隋军左军无法抽身,替隋军中军冲破一个缺口。

隋军右军溃败,左军且战且退,虽然能够勉强维持,却也处于绝对的下风,而中军被围困,出城作战的隋军五万步骑,已经是岌岌可危,胜利的天平无疑倾向了燕军。

经历过一场摧枯拉朽的战斗,王当万率领的帐前效节军士气正盛,他们从后方发动进攻,隋军来不及反应,致使后方阵线逐渐瓦解。

冯孝慈还在阵中声嘶力竭地呼喊,希望能够带领将士们向南突围,退回邺城。

但邺城的失守,也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州兵们担心城内家人的安全,再也没有了战意,而投降也像是瘟疫一般,迅速波及中军剩余的卫州兵。

主将冯孝慈死于乱军之中。

随着右军、中军陆续覆灭,又见邺城易主,左军主将侯莫陈乂不敢再与秦琼纠缠,他抛下将士,让这些人阻挡秦琼的追击,自己则单骑逃亡。

只不过终究没能逃离河北,他在抢夺山民食物时,被猎户所杀,传首邺城。

当然,这都是后话。

这一战,除去崔澈惯用的攻心伎俩打击敌方士气,以及将博陵骑卒作为后军夹击隋军中军两翼以外,燕军获胜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自身远超隋军的实力。

得知李靖已经夺取了邺城,崔澈当即下令,命秦琼在稍作休整后,都督程咬金、刘黑闼、周侃三人,挑选愿意配合的卫州降卒,领骑卒两万袭取卫州。

而崔澈心心念念的黎阳仓,就设在卫州黎阳县(今河南浚县)西南的大伾山麓。

李靖见城外大战已然落定,当即打开邺城北门,领着洺、魏二州将士放下武器出城向崔澈请降。

崔澈将他扶起,笑道:

“我就知道药师不会辜负我。”

李靖惭愧道:

“明公兴义兵,诛暴乱,李靖本该背暗投明,却碍于亲族俱在关西,不能与明公聚义,甚至为虎作伥,险些误了明公的大事。”

崔澈正色道:

“药师莫要这般说,我只恨自己不能将药师的亲族接来河北,以消除药师的后顾之忧。

“今日药师自拔来归,若是忧心殃及亲族,大可前往辽东暂住,不必参与内战,以免朝廷降罪。”

李靖闻言,拒绝道:

“我今日为明公献上邺城,在朝廷眼中,已然是犯下了不赦之罪,真要论罪李某的亲族,纵使我去往辽东,就此与明公划清界限,也无济于事。

“如今明公欲倡大义于天下,李某既然下定决心,要生死相随,自当为明公效死。

“明公若不弃,李靖愿为明公马前卒。”

崔澈大喜,笑道:

“连杨素都称赞药师是王佐之才,若是让药师充当马前卒,不是让天下人耻笑崔某没有识人之明么。”

二人寒暄的时候,进驻邺城的燕军也已经彻底平息了城内的骚乱。

崔澈得到通禀,却并不急于入城,他来到洺、魏二州将士的阵前。

洺州兵与魏州兵再一次被解除了武装,却没有此前的愤怒,更没有恐惧之色。

他们知道,同是河北人的崔澈不会伤害自己。

果然,崔澈面对众人,中气十足道:

“我虽然夺取了洺、魏二州,却并没有伤害你们的家人,你们不必为此忧心。

“现在!你们可以回家了!”

三万余将士闻言,无不欢呼,朝着崔澈再三叩首。

崔澈则将组织洺、魏二州将士回家的任务交给了李靖。

随即又赶去安抚相州、卫州的降卒。

他当即释放了相州降卒,让他们能与家人团聚,而崔澈严令将士不许侵扰相州百姓的行为,无疑也赢得了相州将士的感激。

至于卫州降卒,崔澈向他们保证,在秦琼夺取卫州以后,就会放他们回家。

相、卫二州将士无不叩首感激。

在安抚了俘虏之后,崔澈这才由博陵骑卒护卫,走入了邺城。

崔澈到现在还记得,年少时第一次来到邺城所见到的繁华景象,只是却被杨坚一把火,付之一炬。

新建的邺城仍然叫作邺城,但终究是比不得曾经的邺城繁华,毕竟那是当世最大的城市,城中光是僧尼就有八万之多。

如今的邺城,依旧庙宇众多。

经历过周武帝灭佛,佛教大受打击,然而杨坚篡位后,为了拉拢人心,下令放开宗教限制,到如今,佛教再度繁盛。

崔澈也有心想找佛祖化缘,但不是现在。

非得是自己治下,根基已然稳固,才能着手打击佛教,获取钱财。

在博陵骑卒们的重重护卫之中,崔澈也在寻思以将自己的统治中心,由幽州蓟县,迁来相州。

相应的,跟随他南下的将士们,他们的家眷也得被迁来,否则与家人分别久了,必然是要影响军心的。

恰好如今房玄龄坐镇燕地,正好由他组织迁徙,也好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南迁之民能够及时参与春耕。

只不过有人来,就得有人走,否则哪有这么多土地分配,崔澈计划迁徙部分河北南部民众往燕地,也是为了缓解作为三河地区之一的河北人多地少的窘境。

如今气候步入温暖期,燕地并没有想象中的贫寒,当然,这件事不能操之过急,至少在全取河北,稳固在河北的统治之前,不可冒然行事。

还有,在凌晨一点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