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382章 邺城之战

重生周隋之际 第382章 邺城之战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382章 邺城之战

第382章 邺城之战

隋军没有过多的试探,径直全军出击,主将冯孝慈甚至没有留下后备部队。

眼看着隋军慢慢逼近,时而调整阵型,崔澈立即下令,命秦琼、王当万领两翼骑兵出阵,中军却留在原地,结阵自守。

秦琼、王当万望见令旗挥舞,毫不迟疑,各自领着左右两军杀向隋军。

吕玉与侯莫陈乂见状,也不再护卫中军,各领五千骑卒迎战燕军四万骑卒。

双方骑兵最先交手,燕军左军占据明显的优势,但浴血奋战的侯莫陈乂却并不慌张,骑兵无法与燕军抗衡,这是他们在战前就已经预料到的事情。

对于隋军来说,胜负的天平不在于骑兵之间的胜负,只见侯莫陈乂率领隋军右军且战且退,试图诱使燕军骑兵追击,从而使他们不能干扰到冯孝慈与崔澈之间的中军决战。

然而当侯莫陈乂望向吕玉的左军所在,却发现,左军已然陷入了混乱之中。

隋军左军面对的是燕军右军,燕军两翼的人数并不均衡,左军有骑卒两万五千人,右军却只有一万五千人。

但这支燕军右军却是由帐前效节军与银鞍契丹直组成。

作为右军的箭头部队,苏定方手持长槊,冲锋在最前沿,他领着帐前效节军第一团的一千骑卒与吕玉麾下五千骑兵迎头撞上。

苏定方能够统御燕军最精锐的一支部队,绝不仅是因为崔澈的偏爱,别看他年纪小,凭借着自身的悍勇,也早已使麾下心悦诚服。

今日他一马当先,长槊挥舞,顷刻间就扫落数人,满是血污的稚嫩脸庞,更是让人望而生畏。

如果说隋军右军尚且能够勉力支撑,且战且退,那么面对燕军帐前效节军与银鞍契丹直冲击的隋军左军,则全完丧失了自主。

相、卫府兵上一次参战,已经是七年前,高颎领兵围攻辽东城一战。

正儿八经的骑兵战斗,那更是开皇三年,反击突厥时的老黄历了,距今已经超过二十年。

wwш? Tтkǎ n? c○

如今缺少战争历练的隋军右军面对三倍于自己的燕军骑卒,又是帐前效节军、银鞍契丹直这样的天下强兵,自身士气本就低落,溃败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任凭吕玉如何呼喊指挥,都无法让丢盔弃甲的右军骑卒停下逃跑的脚步。

不过,倒是成功引起了苏定方的注意,他挺着马槊杀奔吕玉而去。

见苏定方冲来,吕玉想到了斩将夺旗,扭转败局,他顾不得喝止溃兵,拍马持槊迎向苏定方。

吕玉官职是司法参军,身份是李景的幕僚,但他并非文士,而是一员战将,平素也是以勇锐著称。

他的槊尖直贯苏定方的要害而来,苏定方不惧反喜,与吕玉挺槊而战。

两人交战数合,吕玉急着斩将,好挽回颓势,自然是攻势迅猛,只是苏定方从容以对,他或是以长槊格挡,或是在马背上俯仰左右,以避开吕玉的槊尖。

吕玉越战越是焦急,他清楚,时间不在自己一方,然而越是急,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苏定方再一次避开了吕玉直贯自己要害的一击,趁吕玉用力过猛,失了重心,苏定方马槊横拍,将吕玉打落马下。

吕玉正要挣扎着起身,苏定方的槊尖已然抵住了吕玉的咽喉。

在吕玉被擒以后,所剩不多还在顽抗的隋军右军将士,也一哄而散。

王当万趁机分五千银鞍契丹直追捕溃兵,自己领着帐前效节军向隋军中军发起冲锋。

但其实,隋军中军早就陷入了苦战之中。

他们虽有四万步卒,人数远超崔澈麾下一万五千人的皮室军,但崔澈还在皮室军的后方埋伏了五千博陵骑卒。

当双方中军交战之时,崔澈立即命后方的博陵骑卒分作两股,包抄隋军侧翼。

没有了吕玉与侯莫陈乂的掩护,使得隋军的中军侧翼,直面博陵骑卒的威胁,这让隋军主将冯孝慈不得不分出大量步卒守卫两翼,也大大减轻了皮室军在正面的压力。

然而当帐前效节军击溃隋军右军,从后方杀来,完成了对隋军包围圈的同时,也使对方处于四面受敌的困境。

隋军中军一时间阵脚大乱,站在城楼上的李景望着城下这一切,心知若是没有变数,坚持不了多久,城外的相州兵、卫州兵必然是弃甲而降的结果。

又不是在与异族交战,面对的又是代表河北士人利益的崔澈,这些河北士兵又怎么可能在士气低落的情况下,死战到底。

李景打算冒险一搏,放松对洺、魏二州士兵的看管,统御留在城内的五千相州兵出城,支援冯孝慈。

但顷刻间,城内响起了不弱于城外的喊杀声。

李景脸色一白,他知道出大事了。

有亲信气喘吁吁爬上北面城楼,哭丧着脸道:

“李公,洺、魏二州将士哗变,现已夺占城中武库,正向城北杀来,李公,邺城守不住了,快走吧!”

李景并没有离开,他镇定地问道:

“是李靖吗?”

为了防止洺州兵与魏州兵趁机生乱,昨天李景便收缴了他们的武器,从五千留守将士之中,分出了一千人对这些手无寸铁的洺、魏士卒严加看管。

可如今武库被夺占,兵械重新落入了洺、魏将士手中,能一手促成这件事,有动机促成这件事的,也只剩了相州刺史府司马李靖。

亲信愤恨道:

“正是李靖,他假传李公军令,调走了看守洺、魏之兵的军队,趁机煽动他们叛乱。”

李靖不愿再为李景献策,但他依旧是相州刺史府司马,亲自前往假传李景军令,也难怪看守洺州兵与魏州兵的偏将会上当。

李景仰天长叹,他知道,别说介入城外的战斗,自己连邺城都保不住了。

“走吧。”

亲信以为李景是要逃离邺城南下卫州,正要为他备马,李景却对一众亲信道:

“你们各自逃命去吧。”

说罢,独自走下了北面城楼。

身后一名幕僚追问道:

“明公何去?”

李景叹道:

“仅此一败,失了河北,老夫无颜再回关中。

“我主在西,当往西城楼,面西跪拜,了此残躯。”

前面一直把吕玉写成了吕玉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