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266章 东巡泰山

重生周隋之际 第266章 东巡泰山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266章 东巡泰山

第266章 东巡泰山

岁月悠悠,稍瞬即逝,转眼便是两年。

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正月初一。

正逢新春佳节,朝廷依例开放了宵禁,大街小巷,锣鼓声声,鞭炮齐鸣;处处灯火不绝,尽是喜庆景象。

今年的元日,并无宫宴,去年十一月,回朝的晋王杨广带领百官进谏,请求杨坚往泰山封禅。

杨广此举,正挠到了杨坚的痒出,大隋圣人见百官恳求,先是摇头:

⊙ Tтkǎ n⊙ c○

‘此事非同,朕有什么功德,能够封禅天地。’

就在众人以为他要拒绝的时候,杨坚话锋一转:

‘但朕广有四海,也是时候东巡,沿途宣扬皇威,就顺便祭祀一下泰山吧。’

车驾在十二月初五启程,与过往出巡不同,高颎不再留守大兴,被杨坚带在御前。

至于杨勇,则一如既往地留在了东宫,也不许他监国。

杨坚是去了关东,但年底述职的地方官员还是得来到大兴,向吏部汇报政绩。

夜色渐深,酒肆妓坊却还是灯火通明,一间三楼雅室内,几名回朝的州级官员正聚在一起,开怀畅饮。

酒过三巡,裴秀目光扫过在场之人,有秦琼、房彦谦、赵穆、王当万、黄百吉,尽是表弟崔澈的亲信。

“燕公守孝三年,如今出山在即,可我等过些时日却要各奔前程,不能与他聚首,实乃一大憾事。”

裴秀感慨道。

众人闻言,尽皆叹息。

却听秦琼道:

“这些年我与燕公常有书信往来,燕公曾化用曹植的旧诗,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日便将此句与诸位共勉,我等与燕公肝胆相照,纵使相距万里,又何必嗟叹。”

所谓曹植旧诗,便是写给其弟曹彪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秦琼十一岁追随崔澈,至今已有十二年,如今的他颔下蓄有短须,早就不再是当年的稚嫩模样。

如今他官拜莒州刺史,其中个人努力固然必不可少,也有士族出身的原因之一,但关键还在于崔澈旧部这一身份。

在外人看来,燕国公崔澈的亲信,可不就是晋王杨广的党羽。

杨坚决心废立太子,在剪除杨勇羽翼的同时,自然要为杨广扶持势力。

这几年崔澈离开朝堂,回乡守孝,却并不妨碍他的旧部们在官职上共同进步。

醉醺醺的房彦谦闻言,双眸一亮,拍着桌子道:

“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此句当浮一大白!”

说罢,又与众人饮下一杯花椒酒。

赵穆放下酒杯,劝道:

“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但孝冲(房彦谦)还是莫要再饮了。”

他与房彦谦关系亲密,当年就是房彦谦向崔澈推荐的赵穆、王当万、董敬。

赵穆所说的喜事并非指今日新春佳节,而是昨日安平传来喜讯,房玄龄之妻卢氏诞下一女,如今房彦谦也是当祖父的人了。

房彦谦连连摆手:

“我等旧友重逢,佳期难再,今日不饮尽兴,莫非还要去等来日。”

众人听闻,再度举杯,直到翌日清晨,这才散场。

正月初六,裴秀等人陆续离开大兴,返回关东任职,而崔澈也终于结束了三年的丧期,可以听音乐,可以正大光明的与人嬉笑。

只是他来不及放纵自己,便被杨坚传召,前往泰山见驾。

传旨的使者是算着日子赶的路。

杨坚封禅,独孤伽罗必然在旁,崔澈只等将妾室以及庶出子女们留在安平,只带了妻子杨丽华与嫡次子崔彦卿仓促启程。

一路紧赶慢赶,却还是错过了正月十一的祭祀大典。

当崔澈抵达历城县时,已经是正月十三。

前来迎接的杨广在绘声绘色地与崔澈描述过前天的热闹后,感慨道:

“祭祀泰山就已经是这般盛大的场面,当年始皇帝、汉武帝、光武帝这些人封禅,又是怎样的景象。”

崔澈笑道:

“欲知封禅的盛况,还需殿下将来亲为。”

杨广闻言,心中一阵激动,却又摇头苦笑:

“父皇一统天下,尚且自认没有功德封禅泰山,我又有什么功劳,能有此奢望。”

报天之功,为封;报地之功,为禅。

放眼整个历史,称帝者不知几何,但真正能在泰山封禅天地的,有且仅有六人,即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

以及与他们格格不入的宋真宗赵恒。

赵恒单凭一己之力,拉低了封禅泰山的含金量,自他以后,再也没有帝王前往泰山封禅天地。

在赵恒横空出世以前,封禅泰山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杨广对此向往不已。

却又觉得自己摊上杨坚这样的父亲,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幸运的是当今天下不仅重归一统,就连周边势力也畏惧隋朝强大,大多依附于隋朝。

不幸的是,正因为周边国家相继归附,让杨广想要谋求边功,都不可得。

正感慨时,杨广脑海中灵光乍现:

若是有朝一日,自己坐上皇位,逼反了部分顺服势力,岂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征伐他们。

这个念头被杨广藏在心中,即使面对好友崔澈,也没有透露半句。

马车驶近历城,崔澈故意没有现出燕国府的标识,故而当地百姓也不知道崔澈重返历城。

如今的历城县,早已经被划出了青州,为齐州州治,崔澈离开这里也有八年,但还是有不少百姓念着他的好,城外为他建有一座生祠,平日里香火不绝。

杨坚时隔三年再次见到崔澈,不等他行礼,便笑道:

“昨日朕还去了驸马的燕公祠,香火倒是旺盛。”

崔澈行过礼后,不慌不忙道:

“微臣年少之时,名位不显,因尚公主,得宠于御前。

“陛下委臣以青州总管,臣唯恐有负圣眷,夙兴夜寐,殚精竭虑,但求无愧君父。

“青州大治,百姓误以为是微臣之功,却不知是陛下轻徭薄赋,才有今日欣欣向荣的景象。

“自离任以后,微臣再未踏足青州等地,所谓燕公祠,微臣实不知情。”

还有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