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周隋之际 > 第265章 别院夜话

重生周隋之际 第265章 别院夜话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45:43

第265章 别院夜话

第265章 别院夜话

宇文芳哀婉诉说都蓝可汗为了迎娶大隋宗室之女,打算毒杀自己,多亏崔澈劝说这才保住性命。

自己被都蓝可汗送去蓟县时,崔澈正在大兴述职,回到幽州时,木已成舟,宇文芳的死讯早已传遍关中,都蓝可汗也称心如意,得以再娶。

宇文芳垂泪道:

“宗族既灭,又遭遗弃,天下之大,我却无处可去,幸得燕公收留,得以苟全性命。”

杨丽华听她哀伤宗族受戮,心中愧疚不已。

若不是自己,父亲不可能掌权,宇文氏也不会被人屠尽,宇文芳更不会落得孤苦伶仃。

只是杨丽华不懂,在宇文赟滥杀亲族,削弱宗室力量以后,正值主少国疑,没有杨坚,也会有尉迟迥、王谦、司马消难这些人谋夺北周基业。

温声细语安慰过宇文芳,杨丽华不由感慨世事难预料。

此前她曾与宇文娥英感慨,若非生在皇室,也愿意效仿娥皇、女英,姐妹共侍一夫。

没想到,崔澈还真给了自己一个大惊喜。

杨坚曾收宇文芳为义女,名义上,二人的确是姐妹。

“大义公主便也算了,方才那突厥女子又是何人?”

杨丽华问道。

崔澈挠挠头,如实道:

“你可还记得,我曾远赴漠北,踏破突厥王庭,她就是那时被我俘获的。”

杨丽华沉默稍许,问道:

“总不会是泥利的可敦吧?”

崔澈诧异道:

“你是如何知道她的身份!”

“我如何知道!家里的妇人,要么当过皇后,要么曾是贵妃,如今东突厥的可敦在这,你又从西突厥王庭带回一个妇人,不是泥利的可敦,还能是谁!”

杨丽华气不打一处来。

宇文芳识趣地带走了在屋外偷听的阿史那氏,留下崔澈与杨丽华独处。

崔澈牵起杨丽华的手,任她如何挣扎也不松开。

杨丽华拗不过,只得由着他。

崔澈轻声道:

“还在生我的气?”

杨丽华哼道:

“我与伱置什么气,成亲这么多年,哪还不知道你是什么喜好,但这次我与你说好了,你这两名外室,需得藏好了,不能惹出祸事来。”

崔澈连忙点头:

“当然。”

杨丽华又道:

“还有,不许你打乐尚、月仪的主意!我将她们二人带来,可不是让你轻薄的。”

崔澈戏谑道:

“若是她们二人反过来轻薄我,又该如何?”

“我与你正经说话,你还跟我说笑!”

杨丽华气愤极了,对着崔澈就是一通粉拳。

打得累了,又依偎在崔澈的怀中,说道:

“妾身并不是妒忌,只是崔郎的侧室多有来历,需知人言可畏,不能再与她们二人纠缠不清。”

崔澈下意识看了一眼宇文芳的床榻,在底下有一条隐秘的地道,可以直通尚月庵。

‘罢了!有这样体贴的妻子,着实不应该再想着偷吃。’

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二月悄然而过。

地道还在,崔澈并没有将它掩埋,但也确实没有借由它夜闯尚月庵。

时间来到三月下旬,房玄龄尚在幽州奔走,为崔澈安抚旧部,以防人心浮动。

崔澈自己则深居简出,平素很少会客。

在此期间,裴秀与黄百吉先后来到河北任职,裴秀为魏州刺史,黄百吉为毛州刺史,皆在定州以南。

他们与崔澈相距并不远,但州县长官无故不得越境,故而不能前来拜谒。

不过裴秀来到河北,最高兴的就要属崔昭容了,她时常往来于定州与魏州之间,只是因为地方官员不能携带父母、以及十五岁以上的子嗣赴任,故而她与裴乐更多时候还是住在安平。

五月中旬,又一次往魏州探亲,小住几日后,崔昭容再一次回到了安平,她找到崔澈,说道:

“乐儿如今年岁渐长,也该是时候议亲了,他父亲就在外地任职,在朝中并没有多少人脉,这件事还得落在你这个义父身上。”

崔澈闻言颔首。

房玄龄十一岁就定下了婚事,裴乐如今十三岁了,难怪姑母着急。

崔澈应道:

“姑母且放心,侄儿定会为阿乐寻一门好亲事。”

实际上,裴乐的条件并不算差,他出身闻喜裴氏,父亲又是刺史,更别提有崔澈这位义父。

只不过崔澈也明白,崔昭容找上自己,自然是想要为裴乐与关陇勋贵联姻。

如今的朝堂,依然是关陇勋贵们的天下,关东门阀只能靠边站,至于江南士族,则在殿外踮起着脚朝里边张望。

江南士族要想出人头地,还得等杨广上位再说。

杨广出镇扬州数年,轻而易举赢得了江南士族的支持。

崔澈当初急着要给杨坚做内应,不就是想要一个潜邸之臣的名头,才能在关陇勋贵所把持的朝堂崛起。

江南名士们也大多知晓这个道理,而杨坚夫妇厌恶太子,偏爱晋王,更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杨广镇守扬州,就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契机。

杨广结交江南士人之余,也没忘了向崔澈、杨素去信,以此寄托自己对二人的思念。

自从独孤伽罗出面,为杨广拉拢杨素以后,二人终于能够正大光明的来往,无需避人耳目。

当然,杨广寄给母亲独孤伽罗的家书只会更多。

他很清楚,在夺嫡这件事上,还是得倚仗独孤伽罗、杨素、崔澈,至于新近投奔的江南士族,的确帮不上什么忙。

随着独孤伽罗的立场越发明显,身处东宫的太子杨勇惶恐不安,却又无可奈何。

他太清楚独孤伽罗对杨坚的影响力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杨素自从随驾巡幸岐州以后,便再未归朝,而是留在岐州督造仁寿宫。

对于杨勇来说,杨丽华、杨素先后离开大兴,在杨坚的周围,也少了两张嘴诋毁自己。

杨素如今也确实顾不上进杨勇的谗言。

杨坚为了修建仁寿宫,征发了十余万丁壮,看似人手充足,但实际上却没有多少工期,杨素只得日夜逼迫民夫劳作,累死者,数以万计。

在此期间,多有朝臣弹劾,然而爱民如子的大隋圣人却置若罔闻。

已经到家了,我今天缓一缓,昨天加今天一共欠了6章,我从明天开始每天五章,这个星期补回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