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昏君:没有人能够背叛朕 > 第122章 皇帝重用

大明昏君:没有人能够背叛朕 第122章 皇帝重用

作者:封青轩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3:22

第122章 皇帝重用

大明百姓孙承宗,忠心值4,大明皇帝万岁,大明永固,重用并封赏其为从二品官以上,可使其忠心值为5

大明百姓孙祖寿,忠心值5,甘愿为大明死战,虽死犹生,护佑大明。希望得到皇帝的重用

大明百姓孙传庭,忠心值4,君不见两鬓已斑白,何时效彷古时人,醉里挑灯看剑,扫清一切外敌。重用并且封其为大明从六品官员,可使其忠心值为5

大明百姓袁崇焕,忠心值3,我为君王战敌寇,君王待我如尘埃,皇上,您何时用我,我为你三年平辽啊。重用并且封其为辽东总督,其所求,君所予,可使其忠心值为4

有四人进来,他们的信息也很快就被朱由检看到。

他一看之下,顿时对袁崇焕有很大的不满。虽然说是来自系统的信息,但是朱由检猜测,对方恐怕是真的没有能力,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不用安排出去了。

原本的他还想着,如果对方能够忠心值满了,说不定还要派出去大用的,现在看来,是自己多想了。

就在这时。

“草民等,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

一下进来了四人,朱由检在处理完了武考的事件之后,就命人宣召了孙传庭,孙承宗,孙祖寿,袁崇焕。

这四人现在都是被卸职了。

所以见到了朱由检只能是自称草民。

他们四个人,每个人都不相同。

其中最为吸引人注意的就是孙祖寿。

此人的身上有伤口。

尤其是在脖颈的位置,这里留下了箭伤,是运气好,只是划伤。

“孙卿,你这脖颈处是?”

虽然殿下有三位姓孙。

但是朱由检既然是询问有特点的,那么他们三个人中自然是知道谁能够回话。

于是,孙祖寿说道:“回陛下,草民天启七年与建奴血战时,为利箭所伤。”

“嗯,今日,朕招你来,自然是打算要用卿的,不过,不是现在,而是打算让你到武院去对那些武进士和其他的学子们进行授课的。”

“陛下,草民只是一介武夫,不怎么识字,不知如何授课。”

话虽然如此,但是意思明显,那就是让我去上战场吧,授课真的是不懂。

皇帝也应该用人到该用的地方。

“武夫有武夫的价值,既然你能够打败建奴,说明你有经验,朕希望你能够把你的经验传授给那些学子,这样我大明不就有更多的可战之人了吗?”

“谢皇上隆恩,草民明白了。”

“很好。”

朱由检和孙祖寿说完,然后就看向了孙承宗,然后说道:“孙卿,你贵为帝师,被人攻讦,才不得已退出朝堂,朕今日力排众议,迎你重入朝堂,知你知兵事,如今我大明也到了内忧外患之日,朕打算用你做武院讲师,你可愿意?”

孙承宗曾经坐镇蓟辽,为督师,如今只能用为一个讲官。

可以说新帝一点的都不打算重用他。

但是,他却也没有拒绝,在他看来,皇帝整顿京营,处罚商人,为先皇帝报仇,这一系列的举动,已经在说明了他是为了大明着想。

于是孙承宗回道:“回禀陛下,草民愿意,不管是身在蓟辽,还是在武院,草民都会尽职尽责。”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很好,孙卿如此说,那么朕就封你为武院副院长,正二品,掌管武院学院所有人的学习事宜。”

“臣,谢陛下隆恩。”

武院这件事在他们进宫之前的时候,朱由检就已经是告诉过他们了。

这里是未来培养武人的地方。

如此的话,孙承宗自然是知道的。

现在朱由检直接任命他为武院的副院长,官职居然是正二品。

这有点史无前例。

毕竟国子监祭酒也才是从三品的官职。

当然还有一个可能是朱由检对孙承宗比较看重,所以才会给他正二品官的待遇。

这边定下了武院的副院长,那么之前的孙祖寿也是成为了一名讲官,讲官的官职第一点只有从五品。

这对于这些人来说,算是有了一个很不错的收入。

也能够不至于来到了京城没有生计。

孙承宗这边说完,朱由检看着孙传庭,然后说道:“孙卿,你被朕强诏而来,心中许是不满,但是我大明已经是出现了内忧外患的情况,正是用人之际,所以朕把你招来了。正打算封你为巡察御史,前往内地进行巡查,对大明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一个汇报。”

“草民愿意,为国为君,不负也。”孙传庭本以为皇帝是要让他也去什么武院。

谁知道却不是。

虽然说自己也懂一些兵事,但是还没有实际操作过。

如今皇帝陛下要让自己去巡视地方。

这可是最好的差事了。

虽然可能感觉苦,但是如果把完成了旨意,那么基本上回来之后,就会重用,然后能够一展抱负。

得偿所愿,心欢喜也。

于是,随着孙传庭的愿意,朱由检点头,这件事算是通过了。

剩下的就是袁崇焕了。

此人此刻完全的是充满了一种无敌的自信表现。

对于袁崇焕来说,他是兴奋的,因为他昨日的时候已经和其他的大臣们聊过了。

皇帝重视辽东事情。

如此,又把这个曾经的功臣给征召了回来,那是要大用的。

这是好几位大臣进行推荐的结果。

得到了这么多的消息,此刻的袁崇焕是意气风发。

在他看来,马上就是一副自己侃侃而谈,皇帝点头称赞,和谐的君臣画面,自己领大任,出关镇守辽东,然后扫平建奴,收复河山,成为大明最大的功臣。

想法是如此。

但是,袁崇焕却发现,皇帝并没有着急问自己。

哪怕是另外的三个人都进行了重用并且封赏了。

而自己还是在那里跪着,皇帝的意思,实在是捉摸不透。

朱由检并没有说话,让另外三人起来之后,就埋头看起了一份奏章。

这份奏章是来自于,督察院,是左都御史的奏本。

奏本的内容就是推荐袁崇焕的。

都御史们有人从辽东回来,对辽东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所以觉得既然有人才可用,那么就用一下,解决辽东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