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身后是整个人类史! > 第六十五章:专属于玩家的战斗

第六十五章:专属于玩家的战斗

我身后是整个人类史!

打下最后一个字,反复确认没有错别字后,临城将之发到了官网的公告栏上,然后静静的等待它发酵就好了。

转过头看向门捷列夫,“达芬奇先生呢?”

“我在这。”机械们向着一侧打开,达芬奇走了进来。

“接下来,可能就得拜托您规划城镇了。”临城笑道。

“实际上,我已经画好了。”达芬奇说。

临城略显意外的看向他。

就见他递给了临城一张颇大的画纸。

“棱堡面积不大,所能建造的建筑是有限的,它在设计之初的目的就是成为一颗我们在地面的钉子,拥有保护起源基地的机能。

不过,一些比较重要的设施可以建立在棱堡内部,比如拍卖所,以及相应的储存仓库,除此之外,其余建筑则建造在棱堡外。”

达芬奇分别指了指图纸两个方向,“我打算在起源棱堡的左上跟右上两公里的地方,以及正前方2.6公里的三个地方各建造一处小型的棱堡,并且是纯军事用途的棱堡,更加坚固。

同时,两个棱堡间的三角点,也就是这三个棱堡后再建两个棱堡,这样,就可以形成两个三角,中间留出一处空地。

三个棱堡间的距离不超过五百米,是枪炮可以涉及的范围,只要敌人尝试通过棱堡防线进入城镇,那么就会遭受三个棱堡的炮火。”

“为什么不直接建在北面的山脉上?”临城说。

“我们规划的城镇距离北面山脉还有七八公里的缓冲,这个距离只有火箭炮才能打的到城镇,而有火箭炮的军队,我们在山脉上部署再多防卫都没用。

而且棱堡只有在平原上的防护力才最强,建在城镇旁,补给也可以最快运输到,北面山脉可以建立起几个前哨站。

我们的西边有山脉阻隔,山脉后还有盐湖,比较好防守,东边有河道,也比较好防守,只有正面是相当长一段距离的平原,而且敌人也大多都来自于那个方向。

而起源基地以及那五个棱堡后几百万平方米的区域,则为目前小镇规划的土地,用于建设各种房屋、商铺以及农田种植。”

临城点了点头,故宫面积差不多是在七十二万平方米,故宫都能住上一万人,这一小镇如果能建成,住上十万人以上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目前对于他们来说,在棱堡外的一块区域建几栋房子就够了,这个小镇的建设是长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真正到建设完成的那天,说不定他们就已经有这么多人的了。

“那工厂呢?”临城有些疑惑的问道,“工厂的区域在哪?”

“在另一个普罗米修斯基地。”达芬奇点开了主控室的电脑,并且拉出了一张卫星图,“这里是那个普罗米修斯基地的出口,距离火山口很近,只有大概一公里左右的样子,但是火山口距离我们却有十多公里。”

“我打算在这里建设工厂,这样可以直接将火山口开采到的矿物运输到工厂加工。

最关键的是,这个普罗米修斯基地在我们基地之间有一条现成的列车道,我们只缺一个火车头,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各种加工好的产品运输到起源基地。

起源基地有一个运输电梯,专门用来运输货物的,我们可以尝试修复它。”

“为什么不直接运将矿物用火车道运过来,那样不也行吗?”

“出于环境方面的考虑,工厂远离居民区,可以防止工厂排放的废水对空气以及水源产生影响,污染到农田。

防止工厂工作时的巨大声音影响到居民的睡眠。

同时,还有战略方面的考虑,未来敌人的侦察兵在观测到我们的城镇没有大型的工业基地后也会相对轻敌,可以打一个信息差。

要是被围困了,可以相对保证工厂的运作,保证军火的补给。

其次,我有一个设想,不知道是否可以利用工厂排放的重金属跟污水,在那周围建立起一个人工的腐海屏障。

但这个设想不适合距离居民区太近。”

“细,太细了。”临城啧啧道。

“房屋设计的很紧凑。”门捷列夫凑近看了看那房子好奇的问道,“我们的地很多,为什么要设计的这么紧凑?”

“方便以后敌人攻入城镇后打巷战。”达芬奇说,“狭窄的巷道可以限制敌人的坦克跟装甲车辆,甚至是火箭筒。

由于我们可以提前布置,熟悉地形,完全可以把敌军引诱至陷阱中,如果战局不利,我们又能快速精准撤离到下一个防御阵地,能最大程度的缩小与敌人的差距。

防守方还能从侧面小规模渗透,打击敌军补给或通讯小队,以此来给己方争取更多的时间。

同时,如果敌人是阿波菲斯,狭窄的巷道也可以束缚住它的行动,更好对付。

当然,这是最后的保险,如果打巷战的话,对于城镇建筑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将敌人抵御在城镇外才是最该想的。”

“啧。”

看着那张设计图,临城不由自主的发出一声轻啧,他已经可以想象今后要是真的到打巷战的地步,这个城镇究竟会变成怎样的炼狱了。

近代史以来,每一场巷战几乎都能被冠以“绞肉机”之名。

在二战中,最著名的巷战莫过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了。

斯大林格勒作为苏军重镇,连接着苏联中央地区和高加索以及主要石油开采区的交通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旦德军攻破斯大林格勒,他们就能切断苏联的巴库石油运输路线,进一步冲击苏联中央区域。

在士兵数量、武器装备等方面,德军都有巨大优势,特别是飞机数量。

双方在一片残垣瓦砾中反复争夺,一条街、一座楼、一家工厂,这些都是双方火拼的目标,这次巷战残酷到什么程度?

新加入巷战的士兵,平均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中下级军官也基本活不过3天!

双方争夺推进的单位,是用米来计算的,根据相关人员回忆,当时苏军和德军对火车站的反复争夺次数,骇人的高达13次!有时候转角都能清楚听见敌军的呼吸声!

斯大林格勒堪称近代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巷战,参战双方总伤亡人数超过200万!也是整个二战的转折点。

近些年来,米粒坚通过营销手段将自己渲染为了二战的功臣。

许多年轻人在被问及二战的转折点的时候,甚至会回答出诺曼底登陆战,亦或者是珍珠港这种离谱的东西。

在斯大林格勒爆发的时候,整个盟军的前景还是一片黑暗。尽管德国在莫斯科遭遇了一次失利,但他们依然还具备着横扫欧陆的能力。

苏联付出了上百万人的代价,成功将不可一世的德军击退,才让盟军军队心中燃起了胜利的希望。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德军在东线遭遇的最大败仗,从装备与军力角度而言,德军绝大多数的精锐跟装甲部队都在东线,这一仗,几乎把德军东线战场的脊梁打没了。

从士气上来看,如果说莫斯科的失败是天气原因的话,那么斯大林格勒的失利便让德国人再也找不到借口。

战无不胜的德军遭到了重大的打击,士兵们也不再拥有每战必胜的自信。

最可怕的是,军队中的消极心态迅速传回了德国本土。不仅士兵失去了信心,整个德国也开始对元首产生了质疑。

这种微妙的心态逐渐发酵,最终酝酿出了1944年的刺杀元首案。虽然刺杀失败,但德国的内部矛盾却已然完全暴露,德国再难以扭转局势。

欧洲战场来到1944年时,德国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战争几乎已经没有了悬念。

不在最关键的1943年投入欧洲战场,而是在44年苏军大反攻的时候投入打了一场“痛打落水狗”的投机战争。

牺牲不想牺牲,到了战局明朗的时候再跳出来,想要抢那两千多万人的功劳,甚至还想抹去他们的存在,何其卑劣。

1946年二战结束西方国家做过民意调查,56%的欧洲人认为苏军对欧洲贡献最大。

后来经过西方媒体不断洗脑,到80年代,只有24%欧洲人认为苏军贡献大。再这样下去,估计敦刻尔克大撤退都要变成二战转折点了。

再说回巷战,在平原上,步兵根本没有面对这坦克与飞机火炮的可能,所以在面对这个方面的劣势,会很快投降。

但是一旦进入巷战,火炮与坦克受到限制,那么能用的,就只有人命了.....

如果逐个建筑搜查,就要面对肉搏等室内战斗,这种情况下,装备优势不大,更加考验敌我双方士兵的心理素质和战斗技巧。

而心理素质以及不断死亡锻炼出来的战斗技巧,就是玩家们的优势,更不说那可以不断复活的能力。

可以说,巷战,就是专属于玩家的战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