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身后是整个人类史! > 第六十章:最接近真理的时代(二合一)求追读

第六十章:最接近真理的时代(二合一)求追读

“特斯拉呢?新朋友来了,他怎么不出来迎接一下?”爱因斯坦看了看四周说。

“他在隔壁研究那个阿波菲斯的尸体,而且听说有不错的发现。”普朗克说。

“阿波菲斯?就是临城口中那个,导致了人类文明毁灭的元凶吗?”费米感兴趣的说,“你们有一具尸体?”

“白天的时候杀的,那是一个很不错的样本。”普朗克说。

“我们能去看看吗?”诺贝尔说。

“当然,就在隔壁生物实验室,不过在那之前,需要穿一下白大褂,做好防护。”

随后,这群科学家们就迅速的穿好白大褂走进了生物实验室,铺面而来的血肉腥臭味令寻常人难以忍受,不过对于这些科学家来说,在短暂的适应后,就被眼前那可怕的怪物吸引了视线。

尸体被放置在解刨台上,尺寸很刚好,或许最初这个解刨台就是为了阿波菲斯设计的。

虽然已经死去,但身上血色的红丝似乎还有生命一般在随风摇摆着,巨大的酷似人类的嘴微张,一动不动。

但这种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外星异种生命就在自己面前所带来的震撼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给予的。

“真是不可思议。”看着那具尸体,费米失神轻喃,“人类之外竟然真的存在另一种地外生命,可是...为什么在此之前,我们从未见观测到类似的存在?

足够高等的文明应该能在可观测宇宙的较大范围内被看见。即使这些文明很稀少。

如果他们在宇宙历史中的某一段存在过。那么他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应该能够被观测到,我们视野范围内应该能找到很多他们起源地的迹象。”

正在一侧洗手的特斯拉缓缓开口道。

“相同的以尺度和机率的角度与视野来观察,地球属于适居带的行星,拥有且满足一切生物物种维持生命、生存和演化的所有条件。

然而事实上从地球历史中的显生宙开始至今,在这长达五亿多年的岁月间和数百万的生物物种中,只有一个物种成功的演化成为高等智慧生命-“人类”,而非多种多元的高等智慧生物并存于地球上。

这显示了在“相同条件”下,“高等智慧生命”并非可以的轻易出现和存在,人类或许不是唯一,但类似的“智慧”绝对不会太多。”

费米点了点头,随后,他对着特斯拉欠身打了个招呼。

“特斯拉先生。”

特斯拉点了点头,“我听过你的名字,率领科研小组实现了人类将质量转化为能量的可能。”

“我很荣幸能与您共事。”费米笑道。

“特斯拉,你不是说在阿波菲斯的身上有什么发现吗?”爱因斯坦好奇的问道。

特斯拉点了点头,随后指了指在不远处的生物研究台上的一块黑色物质,像是一块布料,又像是某种软金属。

“那是我用以太粒子从这头阿波菲斯身上提取出的皮肤组织,我不是专业的生物方面的专家,不过我对这一皮肤组织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

它的血液跟毛发有着强烈的腐蚀性,足以比拟硫酸,所以,它的皮肤就会有相应的耐腐蚀性,电流通过性不错,意外的具有金属一样的导体特性。

除此之外,它们的皮肤可以防高温,至少数百度的高温是可以承受一段时间的,如果你们使用燃烧弹去攻击它的话,效果可能不是很理想。

其次,这种皮肤很坚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刀割,但最厉害的还不是这个。”

特斯拉拿起那皮肤。

“特斯拉先生。”临城忍不住提醒道。

“不用担心,这皮肤上的腐蚀性液体我已经清理干净了。”特斯拉说。

他将那皮肤放置在桌子边,用重物压住,然后从身上掏出了一把手枪,在差不多三米左右的位置对着那皮肤开了一枪。

只见那子弹在撞击到皮肤后,皮肤上竟然像液体一般,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波纹,向着四周扩散,弹头逐渐变形,然后掉落在地上。

实验室内一片寂静,脑海中似乎还回荡着刚刚发生的事情。

临城皱起眉头,脑海中回想起了他们当初用机枪射中那头阿波菲斯的场景,非但没有打死它,反而激怒了它。

“在接收到强烈的动能后,坚硬如钢铁的皮肤会在瞬间液态化,然后将动能分散吸收,不过,依旧会有一些动能传递,所以会有痛感。”特斯拉道。

“这是我目前发现的最后一个特性,我想,如果不是达芬奇精准的操纵的床弩刚好射进它的嘴里,而是射中它的身体的话。

此刻,这怪物就应该已经在棱堡内部大开杀戒了。”

“除了在它张开巨嘴的时候射击它的嘴巴亦或者射击它被诸多血丝色毛发隐藏起来的黑色瞳孔之外,没有任何对付的方法了吗?”临城道。

“还是有办法的。”特斯拉说,“这种皮肤所能吸收的动能是有上限的,如果说有大量的火力覆盖,达到这皮肤的动能吸收上限,就可以射入它的身体,破坏它的脏器。

同时,根据我的计算,瞬间的动能冲击如果足够强大的话,也能打进去,比如说大动能的狙击枪,比如说坦克的炮火、火箭炮。”

“我已经可以想象这些怪物成群的冲击钢铁洪流的景象了。”费米说。

“听说这些怪物还有不同的种类,这只不过是其中一种。”特斯拉说,“有的还会飞行。”

“我本以为,外星文明如果真的有到达地球的一天,应该是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没想到,竟然会是一群强大的生物体。”诺贝尔说。

“生物也同样是一种进化方向,但是要远比科技要困难的多。”普朗克说。

“不过,对于我们而言还是有好消息的。”特斯拉道,“这种皮肤类似于骨骼,不会因为生物体的死去而腐化,这是相当顶级的新型材料。”

“女娲是说过阿波菲斯身上有很多可以利用的东西。”临城说。

“这么轻薄的东西都可以抵挡手枪,简直是顶级的防弹衣的材料。”诺别尔感慨道,“而且还能吸收动能,耐火,用做坦克外壳装甲都行。”

“还有一种特殊材料的制作。”特斯拉说,他静静的看着那皮肤,“给你们看一个东西。”

说着,他从实验室的一角拿起了一把满是锈蚀的枪....与其说是枪,更像是炮,很长很大,特斯拉需要用双手很大的力气才能抱起来。

“这是基地中遗留的武器,一共有三把,我原本以为这应该就只是一把普通的大型号的狙击枪,但在通过对于这枪的解析后,我发现内部有一些储能元件。

这应该是一种相当高级的动能武器。”

“什么武器?”临城好奇的问道。

“电磁炮。”特斯拉说。

电磁炮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电磁系统中电磁场产生的安培力来对金属炮弹进行加速,使其达到打击目标所需的动能。

与传统的火药推动的大炮,电磁炮可大大提高弹丸的速度和射程,可以非常轻易的就将炮弹加速到音速。

不过,很多人将电磁炮理解成一种能量武器,射出的是某种电浆能量。

但实际上,它是动能武器,是利用电磁能量对于金属弹丸的加速。

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利用洛仑兹力(电磁力)发射炮弹的设想。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德国和日本都曾研究过电磁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他国家也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

所以对于电磁炮,除了来自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这些科学家们都不陌生。

“竟然能缩小到这种地步吗。”爱因斯坦看着特斯拉手中的电磁炮低声轻喃,“原理是什么?”

“电磁炮是涉及许多产业的武器,很多人以为电磁炮的难点在于能量,但实际上,不计算能量消耗的话,电磁炮的需要的能量其实不多,以69年的电池技术提供能量并不困难。

真正的问题在于瞬时功率,用来比喻的话,那相当于需要用电池在一毫秒的时间内瞬间带动三千台满功率电磁炉,然后再瞬间熄火,而且还需要爆发至少十次。

而想要满足这一点,电磁储能技术是最合适的,它是充放电最快的技术,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电容,先充电,再放电。但是对电容的要求也很高。”

“何止是很高。”普朗克说,“想要应用到战争中,除了瞬间释放的功率,还得适应沙漠剧烈温差,丛林高湿度,海洋高腐蚀,高原剧烈紫外线各种乱七八糟环境。

还得可靠,得防水防尘防震动撞击,还得电量损失小,至少能放好几天。”

“这把电磁炮内部使用的就是电磁储能技术,使用的是碳纳米技术制造的超级电容。

不过,超级电容的寿命即使再长,它也不可能支撑近一千年,这电磁炮主要损坏的地方就是这里。

按照常理来说,想要再造背后需要相当庞大的电磁工业。

但对于我们来说,以太粒子可以控制合成,而且林诺博士的大脑中也刚好存在这一技术的详细资料。

凭借我们现在的技术,用以太粒子复制应该不难。

然而不只是电容,这把枪炮同时还使用了超导储能。”

“超导材料吗,倒也不意外,热核聚变的超高温需要靠磁约束,超导体产生的强磁场可以作为“磁封闭体”,将热核反应堆中的超高温等离子体包围、约束起来,然后慢慢释放。

这个时代既然已经存在热核聚变,也就意味着超导技术有了极大的进展。”爱因斯坦说。

所谓的超导体就是指在某一温度下,电阻为零的导体,而且还具有完全抗磁性。

现在的电力传输都是有损耗的,所以传输距离有限,但如果超导体出现,也就意味着可以轻易将电传输到世界各地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会有任何损耗。

磁悬浮列车也可以真正实装,手机甚至都不再需要电池,仅仅只依靠超导线圈储能就够了,不但可以瞬间充满,续航也非常久。

但问题是,一般的超导材料要在超低温的情况下才能维持超导,需要用到液氮,成本很高。

但是显然,眼前这把枪内使用的是一种常温超导的材料。

“这是导轨炮还是线圈炮?”费米问道。

“导轨炮。”特斯拉说。

电磁炮一共有两种,一种是线圈炮,一种是导轨炮。

线圈炮跟导轨炮各有各的优缺点,线圈炮的优点是炮弹与炮管(线圈)间没有摩擦,能发射较重的炮弹,电能转换成动能的效率较高,但供电比较复杂,比较困难。

而导轨炮呢,则因为要通过强电流并且要和弹托滑动接触导轨,烧蚀会影响导轨的寿命,但初速度会更快。

其实还有一种叫重接炮,不过那其实也是一种特殊的感应形的线圈炮。

它综合了线圈炮能发射大质量弹丸、以及轨道炮能发射超高速弹丸的优点,还可赋予弹丸更高的加速力峰值,算是电磁炮的进阶。

爱因斯坦开口道,“加速力随着电流的增加而增大,但是由于焦尔热和导轨上的强大磁压力,导轨电流不能无限增加,特别是当电枢运动较快,强电流无时间扩散到导轨内部时,焦耳热的影响十分严重,会引起严重的导轨烧蚀。

在导轨炮跟化学火炮的竞争中,导轨烧蚀是最严重的问题,这把枪又是怎么解决的?”

“超导悬浮电枢。”特斯拉道,“能把炮弹加速到超高速但是焦耳热却很小。

它的电枢由超导材料做成,是一个环路拓扑结构,把电流引入超导电枢环境中,永久保持,并使它受到炮膛和磁场的作用。

这种炮的炮身也是由两条平行导轨构成,使用恒流驱动,但在电枢内的超导电流与导轨恒流间的相互作用力能引起电枢悬浮,使得电枢与导轨间几乎无接触。

这就是说无电弧与烧蚀。

电枢在导轨间仍被洛伦兹力推进,电枢的特殊几何结构使超导电流在电枢尾部离开导轨而高高翘起,这就使得有一净洛伦兹力推动电枢前进。”

“倒是兼顾了一部分线圈炮的特点。”普朗克点头道。

“而这超导材料,就来自于阿波菲斯这一皮肤的分子重构。”

特斯拉看着那把电磁炮,“大致原理我已经搞清楚了,只要我能搞清楚其余元件的一些细节,修复甚至是量产,亦或者根据这把枪的原理制造更加庞大的大型电磁炮,应该不难。”

“子弹呢?用什么子弹?”诺贝尔说。

“由于加速的是电枢,所以弹丸其实不需要通电,用实心金属弹丸就好了,可以考虑用钨合金或者贫铀合金,可以伤害最大化。”

“这把电磁炮看上去像是单兵作战的武器。”爱因斯坦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安培力的本质是电磁场的相互作用,所以在电枢被电磁场推动的同时电枢的磁场也在推动线圈和电源。

这电磁炮的后坐力又是怎么解决的?

三马赫以上的高速炮弹,后座力应该会把人的肩膀震碎吧。”

“这把电磁炮确实存在一定后座力。”特斯拉说,“但不同于火药子弹爆炸是瞬时推力,没法控制其爆发力量,电磁驱动是可编程,是可控的。

不过....以这电磁炮的重量,应该是配合单兵外骨骼亦或者是给改造人使用的。”

他看向爱因斯坦跟费米,“如果你们能实现冷核聚变,并且将之缩小到电影中的那种程度....不,大十倍都行,以冷核聚变提供能量,我甚至可以在这种基础上改造出电磁机炮。

高超音速的机枪。

而且电磁蓄能也给能量炮提供了可能性。

阿波菲斯的防御在这些科技武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冷核聚变?”费米有些疑惑。

“看起来临城还没跟你说,这是我们找你这位原子能之父来的根本原因,这个时代已经实现了可控的热核聚变,技术相当成熟。

而我们即将要研究的是在低温状态下进行的聚变反应。”爱因斯坦说。

“您是在讲故事吗?”费米半开玩笑的说,在他的世界观中,可控核聚变跟电磁炮的出现就已经很科幻了,更别说冷核聚变了。

“在你来之前,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有了一整套的数据支撑。”爱因斯坦平静的说,“你要来看看吗?”

费米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他略显失神的看着眼前的物理学真神。

他不觉得爱因斯坦会在这种地方欺骗他。

所以……冷核聚变,竟然有实现的可能性吗……

费米的心情在激荡着,久久难以平息……

此刻,他忽然无比庆幸。

庆幸自己选择跟着临城来到这个时代.....

这个,最接近真理的时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