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中兴 > 第45章:态度暧昧的东江镇

崇祯中兴 第45章:态度暧昧的东江镇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2:20

第45章:态度暧昧的东江镇

登莱水师是大明两大水师之一,于天启元年袁可立巡抚登莱始建。

在东南水师逐渐如同虚设之后,登莱水师便成了大明朝硕果仅存的海上力量。

天启二年,袁可立以一万五千军组建东江镇,提拔毛文龙担任东江镇总兵,正式着手对后金的反击之战。

当时的大明朝刚刚经历过萨尔浒、浑河两场惨败,致使整个辽东、辽西疆域全部沦陷,七十余城尽皆失于贼手,举国上下可谓一片哀鸿遍野。

所有人都不看好袁可立能够挽狂澜于既倒,大家对时任登莱巡抚袁可立的唯一要求,仅仅只是牵制后金在宁锦正面战场的投入,为大明朝争取一丝喘息之机。

结果短短四年时间,袁可立愣是将登莱水师发展到七万人,并且一手策反刘兴祚,瓦解后金整个情报系统,并收复金、复、海、盖辽南四州建立敌后作战据点。

可以理解为游击战、地道战等小而散军事力量的临时根据地。

如今的登莱水师虽然在失去了袁可立之后有些三军无主的味道,但战力仍在,七万大军中有三万在皮岛毛文龙的手上,还有四万便是集中在登、莱二州。

与着毛文龙遥相呼应。

孙国祯手里面有着四万大军,一直都不敢随意轻动,可如今朱由检却让他拨出一部分南下泉州,进防郑芝龙。

这让孙国祯很是为难。

毛文龙有可能通敌叛国的事刚刚露出苗头,现在还不知道是真是假,此刻分登莱兵南下显然不是一个好时间。

但孙国祯再三考虑之后,还是选择了遵奉圣旨。

原因很简单,他不是毛文龙!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种事情孙国祯不会干。

自诩忠臣的孙国祯在接到圣谕的三天后便着沈友荣领军一万南下,自己则留在登莱,按照之前和沈友荣约定好的策略,派人乘船北上皮岛,要求毛文龙尽快出兵镇江,袭扰满洲后方。

“出兵镇江?”

皮岛,东江镇总兵衙门。

说是衙门,其实就是军营中的中军帐,皮岛这地方常年兵马调动频繁,哪有时间造衙署。

毛文龙是个五十多岁的毛脸汉子,个头不高,体态也并不魁梧,但生得满脸悍勇之气,加之常年杀伐果断,让人望而生畏。

站在毛文龙身前不远的有几人,都是东江镇的中高级将官,今日齐聚于此,也是为了这出兵一事而来。

“父帅。”毛承祚第一个开口发表看法:“后金兵围锦州,袁崇焕那里看来压力不小,这个时候咱们出兵击贼,正当时矣。”

毛文龙没吭声,只是捏着颔下胡须不知在想些什么。

和毛承祚并肩站着的副总兵陈继盛也言道:“是啊毛帅,这个时候后金军主力皆在宁锦,后方空虚,我军完全可以与其一战。”

“六万人而已,这就后方空虚了?”毛文龙终于开口,对陈继盛的话很是不满,他望向从后金那策反回来的参将刘兴祚,言道:“兴祚,你怎么看。”

刘兴祚是叛归之将,这种时候当然不敢胡乱说话,便只闷闷一声:“末将都听毛帅的。”

毛文龙于是皱眉,继而环视众将。

“都说说吧。”

参将耿仲明第一个抢先开口:“末将觉得此时不是开战时机。”

他刚才可是一直注意着呢,毛文龙对陈继盛主张作战的想法并不支持,那既然毛文龙不支持,耿仲明就更不会支持了。

在东江,耿仲明只认毛文龙,其他的一概不认,至于自己名义上的顶头上司孙国祯?

登莱什么时候能管到东江来了?

还当袁可立在任的那时候啊。

皮岛右协部将尚可喜也站了出来:“末将觉得可以一战。”

这是主动请战了。

话刚说完,其后一人就提出不同意见。

“后金军六万围锦州,其他的兵呢?八旗拥军十万,又有贼奸汉八旗所助,十几万人总是有的,其大部主力料想都还没动,咱们这个时候贸然出击,是准备和后金人打攻坚战吗。”

毛文龙视之,说话的人叫孔有德,也是一名部将。

后者此刻继续言道:“再说这两年,咱们打仗朝廷从来不给兵饷,不提供军需,到让咱们兄弟们去跟金兵玩命,今年好不容易从饷司要来一部分军饷济军,弟兄们还没吃两天饱饭呢,现在和后金兵去拼命,下面只怕都说不通。”

军帐之中一片嘈杂之声,最终还是反对的声音更多一些。

毛文龙心里点了一下人数,最后开口。

“战与不战,本帅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不过既然大家伙多都不愿兴刀兵,那就说明此刻军心尚且不定,一味请战,反而不美,那便如实上禀朝廷吧。”

陈继盛有心想要说话,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而毛文龙拒绝出兵的消息传回登莱之后,孙国祯不仅是掀了桌子,更嚷嚷着要去北京面圣。

沈友荣不在也没人敢拦,好在最后被莱州知府朱万年给拦了下来。

“毛文龙不臣之心已昭,此间之事自当上禀陛下伏唯圣裁,至于抚台还是坐镇登莱的好,万一毛文龙真有动作,抚台在此,也可震慑一二。”

这才劝下了孙国祯,但一道参劾奏本连着之前毛文龙写给皇太极的密信被连夜送入北京。

朱由检并没有什么生气的反应,只是冷冷说了一句话。

“既然他自己求死,朕也保不住了。”

此刻王承恩还想着替毛文龙说两句:“陛下之前不是一直说,毛文龙不可轻杀吗,而且毛文龙给皇太极写的这封密信,会不会是皇太极的反间计?”

“信的真伪无从查证,但是毛文龙拒绝出兵却是事实。”朱由检闭着眼睛,手指轻敲:“朕想让他再活两年,原因是如今辽东战局紧张,有他的东江镇,皇太极便不敢在正面战场投入太多兵力。

可毛文龙太拿自己当回事了,态度暧昧、摇摆不定,朕心里太难踏实下来。”

同在宫中的周延儒小心进言:“可是陛下,东江众将多是毛文龙的旧部,若是真杀了他,谁可统御东江众将?”

朱由检睁开双眼,望向王承恩。

“大伴,看来需要你替朕出个面了。”

后者一愣,随后连忙反应过来,跪下言道:“陛下但有垂示,奴婢必定赴汤蹈火。”

“去一趟河南。”

这下便是连周延儒都反应了过来。

“你带着朕的圣旨亲自去,就说朕以天下苍生社稷为托,泣请袁少保为国复仕,出任山东督师,接管登、莱、东江军务,加袁少保少师兼太子太师,加雎阳侯,岁禄千石。”

大明朝此刻谁能接替毛文龙?

当然有。

他的授业恩师,东江镇的创始人袁可立!

既然生力军这一批人一个个跟中央貌合神离,那就干脆请几个老妖怪出山去跟皇太极打打擂台。

王承恩没有说话,默默叩首领命。

他知道朱由检为什么派自己亲自去了。

让王承恩去,就等于是朱由检亲自出面来请。

袁可立对大明一片忠心,但因遭受魏忠贤之陷害而被罢官,怒而染疾之余也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曾言“自此绝意仕进,屡以起废推毂于铨曹,淡然弗屑也。”。

王承恩代朱由检亲往恭请,足以使这些怨怼过往烟消云散。

只不过袁可立年岁已高又有重病缠身,朱由检心中也觉残忍。

少师兼太子太师、雎阳侯。

多少文臣死后才能追赠这般殊荣,更何况还有一个县侯的世爵。

其中意思已经非常明确。

历史上的袁可立病亡于崇祯六年,可这次征调,必然会加剧袁可立的病情,很大可能会害其病故于任上。

为大明朝,为这个天下,流尽最后一滴血!

只有袁可立出山,才能消弭除掉毛文龙的负面影响。

也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登莱、东江在敌后牵制的战略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