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崇祯中兴 > 第33章:腐烂

崇祯中兴 第33章:腐烂

作者:煌煌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32:20

第33章:腐烂

“抚台稍待,陛下此时正在建极殿(前身谨身殿,和奉天殿同日更名)内召见温部堂。”

“好,有劳公公。”

-

朱由检高高在上的坐着,御阶之下,温体仁卑微的像是家奴般跪伏,连头都不敢抬。

“回南京去吧。”

于沉默之中,朱由检开了口,便见温体仁打了个哆嗦,这是缘自于兴奋的颤抖。

谢天谢地,他可算是活了下来,离开北京,便是从这必死之局的漩涡中脱身。

“臣,叩谢隆恩。”

咚咚咚便是三个响头砸下,温体仁此刻差点喜极而泣。

“你也别高兴的太早。”朱由检起身绕过御案,一步步踏级而下来到温体仁的身前,蹲下身子言道:“卿是个聪明人,一定能懂朕想要的是什么吧。”

温体仁额头紧贴地面,用极其坚定的语气说道:“直隶各府,苏商徽商多与东林党有所勾结,粥官鬻爵欺压良善,近年来天灾不断,这些商人又多行不义,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致使流民遍地、乡野惨祸,臣到任之后,一定将其连根拔起,绝不姑息一人。”

朱由检静静聆听着,伸出手搭在温体仁肩头,吓的后者又是一颤。

“好好做,朕相信你。”

“是,臣一定办好此事。”

“去吧。”

温体仁如蒙大赦,咚咚扣头:“臣告退,陛下保重圣躬。”

几个响头磕完,温体仁顶着红彤彤的脑门快速离开,走出端门的时候正好和候召的刘广生打了个照面。

刘广生的脸上很是难看,横跨一步便拦住温体仁,目光极其不善:“奸贼,竟还有颜面苟活于世。”

若是以往,温体仁定要同刘广生好好争论一番,可如今他早已没了这争勇斗狠之心,呵呵一笑,主动闪开身子就要离开。

刘广生再拦:“奸贼哪里去,汝把持朝政、祸乱朝纲,此番老夫入宫,定要圣前以死劾你。”

我把持朝政?

温体仁笑了出来,笑容充满了自嘲和悲凉。

停下脚步看向刘广生:“广生,你我同出南京翰林院,更是同科入仕,有多年同窗、同僚之情,听温某一句劝,东林党没有了,这大明朝,是陛下的大明朝,好好为陛下效力,你的未来比温某要体面的多。”

说完也不管刘广生懂不懂,大步离开。

如今的温体仁只想尽快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回南京去,永远不再入京。

曾经所有的雄心斗志,那指点江山的风发意气而今丝毫不剩。

活着比一切都强。

刘广生望着温体仁的背影消失,双眸中的疑惑逐渐被坚定所取代。

他才不信后者的花言巧语,面圣之后,定要狠狠参上一本。

王承恩亲自出端门迎的刘广生,这让后者颇有些受宠若惊。

“王公公是皇上身边的大伴,亲自纡尊来迎,可让老夫如何敢受。”

“抚台言重了。”王承恩陪着刘广生走在宫宇中,步步向建极殿而去,于路上寒暄言语:“抚台是陛下登基以来第一个入宫面圣之人,咱家实不相瞒,陛下今日得知抚台入京的消息后,可是龙颜大悦,咱家好久没见陛下如此开心了。”

刘广生道了声罪:“去年陛下登基之初,我等为人臣子者就该入京面圣朝贺,只是公公也知道,陕西那地方这两年不太平,流患严重,老夫身为陕西巡抚,

实在是不敢随意脱身。”

“理解理解。”王承恩连连点头:“抚台尽心国事,一腔忠忱,这些陛下都看在眼里,还曾言于左右,道若是全国各省巡抚都如抚台您这般,那我大明朝定能度过眼下难关,熬过这几年,我大明朝还是能够如日中天的。”

“皇上如此圣明,这才是我大明朝最大的福气。”刘广生不敢居功,忙双手拱天,将这功劳推给了朱由检。

两人闲白客道中进了建极殿,刘广生便一眼看到了朱由检。

这是刘广生从未见过的陌生人,但却又有些冥冥中的熟悉感。

撩袍屈膝,咽声叩首:“臣,巡抚陕西刘广生,叩见吾皇圣躬万安!”

“朕躬安,刘卿免礼,大伴,为刘卿看座上茶。”

“谢陛下。”

刘广生爬起,借着转身落座的机会,用眼神余光看了朱由检两眼。

年轻的面庞上没有朝气,取而代之的是深沉和威严,眉关处有些皱纹,那是长期锁在一起留下的痕迹,脸颊消瘦,似有些许凌厉之感。

皇帝,好像不似传闻中那般简单。

刘广生细细揣摩着,怎么看都觉得朱由检不似坊间讹传那般是个无权的傀儡皇帝。

居移气、养移体,又道是相由心生,朱由检给刘广生的第一印象,便是长年累月掌权者才能有的气度。

刘广生打量朱由检的同时,朱由检也在打量刘广生。

但朱由检可没那么多心理活动,在他眼里,这天下的人只分两种。

一种是死人,一种是活人,无用和有用的区别而已。

沉吟少许,开了口:“卿家是第一个入京来见朕的地方巡抚,朕很开心。”

刘广生道罪:“臣有罪,非臣不愿入京,只因陕西冗政缠身,一时间摆脱不得。”

“卿之意,如今陕西的麻烦解决完了?”

“这......”刘广生不愿欺骗,如实答道:“臣无能,流患尚未剿除,让陛下失望了。”

朱由检于是哦了一声:“那看来卿此番入京,是为了温体仁,为了东林党吧。”

“陛下,圣明。”刘广生赶忙起身,作揖欲言,又被朱由检打断。

“朕若是没记错,刘卿是万历二十七年入的南京翰林院,后拜入南京教授、南京礼部侍郎顾允成门下,万历三十六年升任南京礼部侍郎,天启元年巡抚陕西都御史,二年,巡抚陕西,对吗?”

“是。”

“仕途青云坦荡,可见卿能力出众啊。”

刘广生不敢隐瞒,诚恳相告:“此间皆非臣之功劳,盖因臣出恩师门下耳。”

“你倒是实在,朕喜欢实在人。”朱由检脸上总算是露出了笑容:“汝为东林党之嫡系,根正苗红,却该提拔,如今东林党摇摇欲坠,所以卿来见朕,是想做卫道士吗。”

“臣不敢!”刘广生大声言道:“臣此番面圣,绝无半点私心,皆为朝廷社稷所想,我东林士子始终牢记当年先生于书院之教诲,忠君报国、硁硁自守, 绝不做党护媾和之事,还望陛下明察。”

“你是在骗朕,还是在骗自己?”

朱由检呵笑一声,将手边的几道奏本交给王承恩,后者快步转递于面露困惑的刘广生。

“看看吧,这是这段时间锦衣卫抄家的一些核计,这些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刘广生只是翻看两眼,便惊的瞠目结舌。

“刑部一个主事,为官四年,抄家竟然抄出了五十七万两银子,这还不算他这几年花销挥霍出去的。

朕很惊呀啊,朕记得当年于少保蒙冤而死,家私仅有不到五十两,官袍里衣竟然还打了补丁。

于少保生不逢时啊,若他生在今朝,托蔽于东林党下,以他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的地位,起码也能有个几百万两家财吧,也能穿身体面的衣服了。”

刘广生满头大汗,支支吾吾不知如何辩解。

这几道本中,详细记录了锦衣卫抄家的所有抄没。

小到一个七品经历,大到钱谦益、成基命这种阁臣,悉数在列。

从三五千两到五六百万两!

这就是最好的罪证,比什么证言、证物都好使。

你不贪、不腐,哪里有那么多钱?

大明朝的俸禄很高吗!

既然有贪赃的事实,那么有没有枉法的行为呢?

更何况,这群人不是没有罪证,证人证言什么都有,完整的证据链配上这数之不尽的贪墨银两,谁也挑不出毛病来。

刘广生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东林党,何时烂成了这般样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