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有一台红警基地车 > 二十九、规划

我有一台红警基地车 二十九、规划

作者:大风起兮炆肥羊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8:49

二十九、规划

“礼曰: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所以,为了长庚都护府的长久可持续性发展,各位将共同参与,制定长庚都护府第一期发展计划!”李奥正在会议桌前侃侃而谈。当然,这些话主要是说给容光照、韦恩·威斯利、黄杰臣等人听的,鲍里斯这些克隆人就是来凑数的。

经过三天激烈的讨论,最后经李奥的拍板,确定了长庚城第一期发展规划。

安全方面。长庚军的规模将扩大到3个师,同时以剿匪为实战训练内容,在1年内消灭长庚都护府管理区内的土匪。同时在长庚都护府管理区全面建立现代治安管理制度,在之前接受过长庚军训练的劳工和各地方的衙役中招募5000名治安官,接受3个月训练后分配到地方,配合完成剿匪工作后,全面负责地方治安。同时新建安全部,对内实施监督职能,对外则负责各种军事情报工作......

农业方面。在长庚都护府管理区进行全面的人口和田亩清查基础上,实施“耕者有其田”计划,按照人均10亩为限,对超量的拥有的土地全部没收并交由长庚都护府统一管理,按人头租赁给无地农民,并收取产出20%的地租。同时由长庚都护府统一规划投资,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对农田水利系统进行修缮......

工业方面。对通过引进西方工业技术,根据前期探明的矿产情况,建立大型煤铁复合体和军工复合体,力争在五年内初步建立现代工业体系......

教育方面。在长庚都护府管理区全面推行五年制教育体系,并全面开展扫盲运动,推广拼音和简化字,力争在五年内将长庚都护府管理区内文盲率降低到50%......

交通方面。陆路上,全面修整长庚都护府管理区内的道路,并在主要城市间以及矿区内开展铁路建造工作。水路上,加大航海人才的招募和培养,建立长庚都护府管理区内沿海主要城市及其东胜各通商口岸的定期航线......

当然李奥也不会仅仅满足于半个新罗,经过这一年多的了解,他也早就搞清了所谓的东胜帝国根本就是个类似之前上带清的玩意儿,在这种情况下,基于所谓的感同身受,李奥大声地喊出了“彼可取而代之也”的宣言。所以没写入发展规划但是已经在李奥脑子里计划的就是站稳脚跟后就会立即开始对东北的攻略。

新兵和治安官的招募都很顺利,在远超同时代平民收入的高薪和高福利的诱惑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招募到了足够的定员。新的长庚军仍然按照之前的原则,每个师有三个团和一个炮兵团,

除了一个克隆人步兵团和炮兵团外,还各有一个东胜团和一个新罗团。他们将在完成基本训练后,开始对长庚都护府管理区内的各种土匪进行清缴。

而农业改革上来就遇到了麻烦。地广人稀的长庚和乌苏里两城还好,“耕者有其田”计划在新罗北部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经过统计,整个新罗北部有将近800万人口,而可耕种土地加起来不过150万亩,而这150万亩土地中,除了部分官田,几乎都掌握在了各种地方豪强地主手中。面对新的土地改革计划,这些豪强地主阳奉阴违,甚至联手发动暴乱,不过很快长庚军就用刺刀和子弹“说服”了他们,而当那些穷困潦倒的新罗农民分到土地之后,所有的反抗声都被农民们的热情和自发的行动压制了下去。甚至在有些地方,李奥不得不派出治安官去保护那些前的地主不被愤怒的农民们挂到树枝上。

有了农民的支持,工业的发展也就顺利了起来。不探不知道,一探吓一跳,新罗北部的矿产多得吓人。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发现了石墨、菱镁矿、铁、铝、锌、铜、金、银、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200多种有用矿,甚至还在海底发现了石油资源。

其中,长庚军已经在开采的茂山铁矿储量有20多亿吨,在平安道更是发现了最高含铁量达70%的大型铁矿床。而在两江道的惠山则发现了一个储量超过3000万吨的铜矿。煤矿则更是多到数不胜数,光柳城周边80公里范围平安北道南部地区、平安南道北部和南部就发现了多个总储量超过100亿吨的大型无烟煤田。

至于李奥大量需要的金矿更是新罗的特产,新罗自古以来就有“产金国”之称,平安北道、慈江道的云山、造岳、宜川等地都发现了多处金银伴生矿。

看着手上的矿产分布图,李奥对新罗国的政府真的是深深的无语,其他矿藏也就算了,金矿这种东西,新罗政府在初期为避免东胜对新罗金银的苛求禁止开采。 后来终于开采了,居然因开采效益不高而停止,这不是捧着金饭碗讨饭吃吗?这下好,全便宜李奥了。

随着大量矿产的开采,长庚军的工业也开始飞速发展,通过容光照和韦恩·威斯利的关系,长庚军从不列颠尼亚、高卢、德意志高薪招募了大量的工程师,并采购了巨量的设备,在规划颁布一年半后,位于清津城的清津钢铁厂产出了第一炉钢,这个钢厂采用从德意志引进的最新式的平炉炼钢法,技师也全部从德意志克虏伯钢铁厂招募,设计年产量6万吨,远超同期东胜国在汉阳建设的汉阳铁厂。这只是长庚军工业发展的一个例子,本着招得到便招,招不到便忽悠的原则,一年时间里,长庚军从西方招募了上万名工程师和技术工人,蒸汽机等设备被大量应用,而诸如内燃机的新的发明也在李奥的一力支持下在长庚都护府开始了试验。最新的消息是那位名叫 的发明家也已经被找到了,已经从亚美利加启程前往长庚城。

如此欣欣向荣发展的区域,自然躲不过西方列强的眼睛。就在清津钢铁厂产出第一炉钢的同一天,一艘松江的不列颠尼亚商船开进了扇贝湾,上面是不列颠尼亚驻东胜公使卜鲁斯的特别代表厄文,他奉命前来观察这个新兴的区域,并对其进行评估,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达成某种程度的合作协议。毕竟,对于不列颠尼亚来说,远东太大了,也太远了,而且有太多的竞争对手,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在远东的代言人。东胜国的恭亲王殿下是一位备选对象,而这个神秘的长庚城大统治则是另外一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