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

红楼御猫 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509章 拉一批打一批

元祐十一年的年初,大夏的国力似乎发展到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强大程度。

京城北边的工业区进一步的扩大,在户部源源不断的钱粮支持下,工业区的规模近乎翻了一倍,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集采矿、冶炼、制造、运输等等全套的生产链。

铁轨从工业区一直铺向京城火车站,并开始往金陵和大同方向延伸。

朝廷在铺设铁路这件事上做到了罕见的意见统一,高速有效的执行下,由工部牵头,联合户部、兵部组成了铁路交通司,招募了高达三十余万的劳工。

庞大建设队伍让铁路的铺设速度翻了数倍不止,工业区的铁轨生产都差点没能跟上消耗的速度。

“这是一块新鲜的肥肉,人人都想冲上来咬一口。恐怕谁都不会想到,这肉是钢铁所铸,容易崩到牙!”

贾琮翻着手中的公文,呵呵一笑。

铁路交通司明面上挂在工部下,真正的掌权人却是被圣人老爷子禁足的贾琮。

永丰侯的爵位被皇帝撸了,但永丰侯府还在,甚至开府建衙的权力都没有被收回。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乔谨依旧兼职永丰侯府长史,秩同亲王府长史官。

朝中闹得再凶,对贾琮的弹劾与日俱增,都没能打扰到乔大人往来荣国府的脚步。

铁路交通司的每一份公文,都需要送到荣国府来,由贾琮看过后盖上永丰侯的大印,这是规矩,贾琮立下的规矩。

乔谨今日送来的公文特别有意思,有人上奏,谏言皇帝允许商人铸造铁路,并以此营收。

用这位不知名的某大人所言,铁路利国利民,然铸造所需银钱太多,仅靠朝廷投资,财政吃紧,建造的时间跨度太长……

国朝的“仁善”之商手头有钱,愿意替朝廷分忧解难,到时候只需像漕运般,允许商人收取运输费用,以收回建造铁路所耗之银两。

“此人该杀!”

贾琮冷笑连连,手伸到铁路上来了,真以为他贾琮不清楚商人染指铁路会发生什么。

漕运什么逼样,要不是开海禁,漕运对于朝廷的危害绝对不低于谁坐龙椅他反谁的白莲教。

乔谨还有些不能理解,有商人替朝廷出钱建造铁路,难道不好吗?

“侯……三爷,下官觉得,若行此策,户部的压力确实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不过是让他们经营收取一些费用罢了,有什么问题吗?”

贾琮嘴中吐出了两个字:漕帮!

漕帮,那个困扰国朝百年的毒瘤,好不容易才借镇压反贼给彻底铲除干净了。

铁路要是被这群人掌握在手中,指不定又要再出一个铁帮、路帮。

再说了,铁路将是朝廷的战略运输工具,岂能让商人把控!

乔谨也是熟悉地方事务,并非短视之人,经过贾琮的提醒,立马想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他不禁后背发寒,眼睛一缩:“好险,差点就中了这些人的奸计!三爷,下官这就去求见陛下……”

贾琮伸手阻拦:“不急,大鱼还没冒头呢,咱们有的是时间慢慢钓。”

朝堂上的局势可以说是到了一个诡异的关键期,人人都在等,等待朝堂势力的重新洗牌。

堂堂内阁首辅都已经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可见中枢对于朝堂的掌控力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强劲。

皇帝失去了魏庆和老爷子这位宰辅,很多时候很多政策的实施,总是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阻力。

而他,贾琮,就是皇帝拔出来的一柄利刃。

开府建衙的永丰侯府,就是为了保证彻底贯彻皇帝老爷新政之策的第二道保险。

贾琮沉思许久,跟乔谨说道:“我写一封密折,乔先生一会带去宫中呈给陛下。如今我被撸掉了官爵,咱们侯府该低调还得低调,但公务不能停下。乔先生的官职品级还是太低了些,不利于公务往来……”

……

当、当、当……

戌时,天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贾琏回府后连官袍都没来得及换下,就匆匆跑来东跨院。

“三弟,又打起来了!”

吨吨吨~

琏二爷一口气将茶壶中的水喝了个精光,这才胡乱往嘴上抹了一把,跟贾琮说起了今日傍晚时,勤政殿外发生的一桩新奇事。

原来今日午后,皇帝突然传召六部五寺的人,在勤政殿开了一场小朝会。

朝会中,皇帝先是重新调整了一下六部五寺的职权。将铁路交通司从工部分了出来,成立铁道部。

随后晋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乔谨为铁道部左侍郎,暂时全权管理铁路规划、建设等一应公务。

紧接着就下了一道圣旨,由铁道部牵头,联合工部、户部筹划京城往锦州、京城往长安、京城往武昌、武昌往广州、长安往西宁五条铁路的建造招商会议。

当然,这次的招商不是说朝廷允许了商人自建铁路,而是由朝廷出钱,由各大商会投标,谁给出的价码合适,朝廷将雇佣哪家商会,给他们赚朝廷银子的机会。

同时还有一条,只要建造的铁路质量优秀,按期完工,朝廷会赐予这些商会优先使用铁路运输货物的权利,并给予他们更加优惠的运输价格。

圣旨上还写了一个人的名字,贾琮。

“陛下让你总领此事,算是戳了不少人的肺管子,一个个又跑去宫中闹。忠顺王先动了手,紧接着你们工部的人就跟了上去,还有那个乔谨,勤政殿外面就乱成了一锅粥。等到陛下派人出来看时,地上躺了十几个人……你说说,不就是一个筹建组织招商的事嘛,又不是什么正经的官职,他们至于吗?”

对于经济之道,琏二爷是真的不怎么精通。

但贾琮的心里清楚,这些人怕不是为了一个什么招投标的事,人家也不是说反对皇帝老爷放他出来,说白了就是盯上了铁路这块大肥肉。

不管皇帝老爷让谁去总领此事,只要不是他们自己的人,谁上去他们反对谁。

贾琮挠了挠脑瓜子,这倒是一桩好事,闹得越凶,盯着铁路的人越明显。

那么……

“二哥,有件事得麻烦伱了。”

“你说。”

贾琮琢磨了片刻后,跟自家二哥说道:“年前那会我就跟姑父说过,让宝姐姐去户部任职。这回正好,二哥去一趟贺家,跟贺尚书说一声,我会让人在朝中推举宝姐姐入职户部,以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参与此次招商会。”啊?

琏二爷疑惑问道:“那薛家岂不是会被排除在招商会之外?我还想着让薛家赚上一笔呢。”

贾琮摇了摇头:“没必要,这一回不管是薛家还是咱们家,绝对不能掺和进来。这是我的一次尝试,铁路建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咱们家没有这个精力。再说了,不知会有多少人盯着咱们家。”

铁路建设最难的不是什么技术,而是这其中的油水太过恐怖,贾琮没有把握他家的人就能清廉如水。

与其耗费这个精力,还不如把利益让出去,拉拢一部分势力,到时候跟那些与自己不对付的人打擂台。

工业实力的发展会促成大夏基础建设进入发展期的高位,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跟人员投入,紧靠朝廷的确有些难以支撑。

若是能拉拢一批听话的商人,对于朝廷来说,可以节省大量的钱财投入与人员投入。

大不了到时候赏赐一些“编制”即可,毕竟宇宙的尽头就是编制。

公私合营的模式,好像有搞头……

贾琮越发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又投入了对于建立隶属皇家、朝廷的国家企业以及公司合营企业的规划之中。

……

规划书的撰写耗费了贾琮大量的精力,好在皇帝老爷很靠谱,不但批准了宝钗入职户部的事,还将闲的遛鸟打人的忠顺王刘恪提溜了出来。

老十三苦逼的坐在荣国府的前厅,幽怨的看着贾琮。

“我说你小子就不能歇一歇,我那侄女都快及笄了,你就不去准备及笄礼?”

贾琮翻了个白眼,要不是我,您这会怕是被圣人老爷子吊在龙首宫的树杈子上,享受倒春寒的洗礼呢。

这位爷还真是不能闲着,不到半个月,就把近二十位朝廷官员给揍了。

揍人的原因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譬如昨日,老十三因为刑科给事中范槿见到他后没有下床行礼,将其打的旧伤添新伤,呕血三升晕了过去。

最重要的是,这位爷是专门跑去人家范槿的家里发飙的……

可怜范给事中,被大夫刚接好的胸前断骨再一次断裂,别说给人行礼了,半年内能下床挪动几步都是好的。

“我也没想到陛下会让您来帮我啊,这事真不能怪我,我也想好好在家认真反省,老爷子还给我安排了课业,说是让我抄写《论语》跟《礼记》,隔几天还得送作业去宫里,他老人家要批改的。”

谁还不是个苦逼人,想我贾琮,堂堂六元魁首……唉,伤心事不能再提,提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

十四了,他都十四了,每天不但要忙着公务,还得写作业!

贾琮越想越觉得伤心,跟老十三大眼瞪小眼,两人差点就要执手相见泪眼,竟无语凝噎了。

在贾琮的引导下,老十三与其达成了共识。

这事都怪皇帝老爷,不地道,不但雇佣童工,还压榨亲弟弟……

两人吐槽了一番皇帝老爷的“刻薄”后,最终还是无奈妥协。

“十三爷,五条铁路,至少需要五家商会来承办。京城商会您熟,您就想想办法,让他们接下京城到长安的线路,这条线至关重要,只要这条线尽早建成,西边的长治久安就有保障了。”

刘恪一拍大腿:“这事简单,本王让人去跟京城那几家说一声,他们不接也得接着。到时候由我家的人领头……”

“别,十三爷,这回的事咱们几家都不要掺和,这银子不好赚的,容易惹得一身腥。”

贾琮连忙摆手,接朝廷的生意的确容易赚钱,但其中的风险也是极高。

光是一个贪腐,就足够令人头疼的了。

贾琮可不想反贪反到自己人的头上,到时候查还是不查?万一查到最后牵扯到老十三,估计皇帝老爷能郁闷死。

“嗐,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能赚,我心疼啊!”

刘恪郁闷的捶胸顿足,不过到底是个聪明人,知道贾琮这是为他好,点了点头道:“那行,这事我家就不掺和了。到时候我去求四哥给我个钦差的头衔,带着我那三口铡刀,去过把瘾……咳咳,去帮四哥监督这些商人。”

贾琮没理会又入戏包青天的老十三,继续说道:“这是难以计量的大生意,虽说其中的难度与风险大家都清楚,肯定会让整个大夏的豪商云集京城。十三爷,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想要组建一支属于咱们朝廷自己的商业团队,要拉拢一部分能拉拢的人,您眼力好,能力强,到时候您帮忙掌掌眼。”

一顶高帽戴上,老十三立马骄傲的仰天四十五度。

“哎呀,你小子果然看出了本王的真正能力。放心,这事就交给我了,到时候一定帮你挑选最合适的人来!”

……

皇帝筹建铁路招商会的圣旨随着邸报快速的传向大夏的每一个角落,临近京畿的各家商会已经往京城赶,而且是带着一箱又一箱的金银。

他们还想着用银子来开路,这也算是历代以来的老规矩老传统了。

贾琮没有理会不断往荣国府递帖子的商人,他现在总算有了点空闲时间,来准备二月十二林姐姐的及笄礼。

礼物当然早就准备好了,贾琮现如今最苦恼的事,是姑苏林氏来京的那些长辈,特别是那一圈的媳妇姑娘。

姑苏林氏,五代列侯,那可不是只有林如海一支。

林家八房皆有人过来,光是那一院子的小媳妇小姑娘就有十来人,一个个都捂嘴偷笑,盯着贾琮上下打量。

老太太正与林家的一位老妇人说话,看着门外被一院子小媳妇小姑娘堵住路的贾琮,乐呵呵笑了起来。

“我这孙儿,简直就是孙猴子转世,隔三差五就要给我闯些祸事来。原本好好的传国侯就这么没了,如今连个正经的官爵都没有,终究是委屈了玉儿这丫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