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74章 乡间行

红楼御猫 第474章 乡间行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474章 乡间行

嘟嘟嘟~

号角吹响,铁网山又一次热闹起来。

今秋的铁网山围猎虽说不及去年的规模,但因十月初的天还算暖和,草场山林间要更加喧闹些。

马球场上飞驰的不止翩翩少年郎,京城的贵女们才是场上最美的风景线。

duang~duang~duang~

“红队再得一分!”

高台上的贾琮抬起头看了一眼,三姐姐探春真是风一样的女子,放开压抑的天性后,真是英姿飒爽,像极了战场上的女将军。

而与她组成队伍的湘云,那没得说,整个马球场都能听到她爽朗如铃的笑声。

这才多久,就已经连胜两场,成为仅次于英国公府两位姑娘的夺冠热门。

“琮哥儿还在琢磨开府的事啊?怎么样?想好怎么弄没?”

黛玉今日没有戴什么复杂的头饰,身着一身绯红色胡锦袍,抹了一把额头的细汗,坐在贾琮的身旁,探头看向贾琮面前的几案。

几案上摆着纸笔,那份早前草拟的机构草设与人员配置上,涂涂改改,至今还未正式定下。

皇帝敕封永丰县侯,并赐其开府建衙之权,可算是把他给难住了。

府衙自建,人员自寻,愣是让贾琮直接抓瞎,手忙脚乱好几日,至今没个头绪。

贾琮抓了抓已经有些乱糟糟的头发,头疼道:“之前我去宫中寻过圣人与陛下,原本想问清二圣的意见,可结果你也知道了……后来我又去请教了英国公他老人家,老公爷倒是不藏私,可他的公府只针对军事,无关治政,专业不对口啊~”

黛玉瞧着贾琮头疼的模样,想起那日他从宫中回来后跳脚抱怨的情景,不禁笑了起来。

谁都没想到明明是皇帝老爷,与内阁、六部专门商议过后才赐下的开府建衙之权,竟然跟贾琮来了句衙门自建、经费自筹、人员自寻、权力自取……

反正就是一句话,你侯府的事朕不管,自己看着办吧。

这就把贾琮给弄懵了。

“我从太子皇兄那打听过,实际上二圣让你开府建衙,是因朝堂掣肘渐多,新政的推行越发艰难,想让伱另辟蹊径,避开朝堂的限制,给新政另寻一条路来。所以,你大可大胆放心的去做,就算到时候失败了,朝廷也不至于出现大的动荡。”

黛玉招手让紫鹃过来,让她去取温水帕子。

随后她将贾琮手中的毛笔夺下,将案头的笔墨纸砚收好,浸湿了帕子糊在贾琮的脸上搓啊搓,将其手脸上无意间沾染的墨迹擦洗干净。

她一边给贾琮梳理头发,戴好紫金冠,将其拉起后笑盈盈道:“与其枯坐发呆,不如趁着天气晴朗,陪我去外面转转散散心……这大半年来,几乎每日都埋首案牍,我都觉得自己跟爹爹一样老了。”

此时的黛玉就像是草场上的精灵仙子,驱走了病弱,俏脸娇嫩红润,浑身充满了活力。

贾琮迷茫的跟着她跨上了马儿,自营地辕门出,在十余名亲兵扈从下,一路来到了铁网山的山下。

皇家猎场的附近坐落好几处庄子,在入京的官道旁还有一座小镇,正值晌午,颇为热闹。

两人虽未着官袍宫裙,可小镇上的人大半都清楚他们的身份。

给大夏带来神物土豆的土豆侯,荣国府小三爷。还有让他们娃娃有书读,之前带人巡视过两次的文安公主,大夏财神爷的独女林家仙子。

不大的酒楼上,那些原本吃酒侃大山的人纷纷放低了声音,生怕打搅了两位贵人。

掌柜挥退了小二,亲自端来最好的茶水,恭敬的问道:“贵人想吃些什么?”

“拿手的菜上一份就好,不必铺张。我们吃完还得去蔡徐村一趟,听说今日蔡徐村有热闹看,还得赶路过去。”

黛玉温声细语的跟掌柜叮嘱了一番,掌柜感觉公主殿下可真是亲民和善,神女不及也。

他见一旁的侯爷神思不属,愣愣发呆,便凑趣道:“殿下原是去蔡徐村,那蔡徐村的热闹还是借了殿下的光,谁能想到当初家家家徒四壁的蔡徐村,如今不但衣食无忧,还能在官学毕业试中绩优者三人。一村三名绩优者,算是祖坟冒青烟了,族中宗长岂能不高兴。放言要唱三天的大戏,还要摆三日的流水席……”

“什么村?蔡徐村?你是说蔡徐村一个村,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三人成绩优异,要被推免入国子监读书?”

原本发呆的贾琮在掌柜的讲述中清醒过来,因为这个官学学堂的毕业推选模式还是他提出来的。

按照朝廷最后制定的政策,凡官学学堂,每年都会统一进行期末考,特别是第四年毕业考试中,成绩优异品德俱佳者,可由学堂教授推荐,由州县教谕复审,将其名册成绩等送去国子监,由国子监最终审核,择其优者入国子监继续读书。

这算是大夏版的推免生,身份等同廪生秀才了。

蔡徐村一个村竟然能有三人推选入国子监,可不就是祖坟冒青烟了吗?

而且听掌柜之言,这蔡徐村之前还是穷的叮当响……

贾琮立马就来了兴致,与黛玉用膳时都在不停的询问蔡徐村的情况。

“那蔡徐村你可能不清楚,这个村子地理位置不太好,周边没有多少肥沃的土地,之前一年的收成都不够缴纳田赋,每年的冬日,都会整村整村的出去讨饭……”

在黛玉的解释中,贾琮基本上弄清了这个村子的特别。

土地贫瘠,田地的产出极少,哪怕紧衣缩食,一到冬日就得饿肚子。

村子里的人为了求活,只能结伴而出,成为流民中的一员,前往县城甚至远赴京城,去讨饭求生。

直到朝廷开始推行种植土豆,这种不挑地的高产粮,第一次让蔡徐村的百姓不再饿肚子了。

后来有一次,黛玉带着礼部的人巡视京畿,恰好听闻了蔡徐村的故事,亲自前往查看。

蔡徐村最大的苦难是紧挨着铁网山皇家园林,让他们不敢随意开垦新田。

但最大的优势也是挨着铁网山皇家园林,山上有处温泉水,流水正好经过蔡徐村的后山……

黛玉就想起了贾家在城西的温泉庄子,贾家可是借着这个温泉水修建了温室暖棚,种植的反季蔬菜,明年可以带来数万的收益。

想到此处,黛玉去找了皇贵妃杨氏,从杨娘娘那里讨来了恩典,由铁网山皇家园林与蔡徐村联手打造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蔬菜,售予京畿大户,只一年就让蔡徐村全部脱贫,打赢了脱贫第一战。

“到今日,蔡徐村应该是方圆三十里最富裕的村子了。以前蔡徐村的人连媳妇都讨不上,现在没个十抬八抬的嫁妆,都嫁不到蔡徐村去……”黛玉一说起蔡徐村,眉眼弯弯甚是高兴。

这是她第一次独自一人,将一个村子五百余人从饥寒交迫中挽救,并让其成为方圆三十里最为富裕的村子。

而且这个村子的人也争气啊,竟然能在短短数年内,培养出三名国子监推免生,太给她长脸了!

黛玉今日带着贾琮出来,一来是让她的未婚夫一同享受属于她的荣耀。

二来也是让这些天始终愁眉不展的贾琮散散心,试一试能不能从蔡徐村这等奇迹变化中得到一丝灵光……

……

蔡徐村明显进行过大规模的建设,整齐的农家小院围绕着中间的宗祠,错落有致的分布。

干净整洁的街道都是一溜的青石板,贾琮与黛玉二人欣赏着道路两旁的桂花,耳中能听到咿咿呀呀的唱戏声,还有孩童的嬉闹。

“真香啊~”

贾琮摸了摸圆鼓鼓的肚子,方才在镇上吃的有些饱,这会闻到空气中飘荡的饭菜香味,有些怨念道:“乡间的流水席最是美味,早知道我刚才就不吃那么多了。”

黛玉笑道:“没事,这流水席可是三日,此地离营地不远,咱们明日再来一趟就是了。”

贾琮点头应了一句:“那我明日得给人家备份礼物才是,咱们可不能吃白食……”

“侯爷说笑了,公主殿下与侯爷都是我们蔡徐村的大恩人,恩人能来,那是我们蔡徐村的福气,岂能让恩人破费的……”

正说着,蔡徐村的长者已经收到了消息,领着一众村民庄户迎了上来。

刚一走近,数百人在族老长者的带领下齐齐跪下。

“草民携蔡徐两族族人,拜见公主殿下,拜见永丰侯爷!”

“蔡老丈、徐老丈快快请起,大家都起来吧……”

黛玉示意,亲兵上前将两位老者扶起。贾琮也亲自上前,将蔡老丈身旁的一个小娃娃抱起,戳着小娃胖嘟嘟的脸蛋。

“嘿,这娃儿长得壮实,让人看着就觉得喜庆。”

蔡老丈连忙说道:“这是老朽的曾孙,沐浴侯爷恩泽而生,今年已经三岁了。老朽为其取名沐恩,望其一生不忘侯爷与公主殿下赐予我等的恩德……”

“蔡沐恩?好名字!”

贾琮抱着胖嘟嘟的娃娃,笑呵呵说道:“不过这可不是我跟林姐姐赐予你们的恩德,天子圣明,推行高产之粮的种植,让你们不再饿肚子。又赐下温泉,让你们有了养家之资,如今又孕育良才,你们要感恩的,应该是天子与朝廷才是。”

这两老头能带着全村从饥寒交迫中杀出重围,自然不是蠢笨之人。

听到贾琮如从之说,自然心领神会。

只见他们朝天拱手,高呼万岁:“侯爷说的是,我等皆是天子子民,沐天子之恩,方有安稳富足的日子,惟愿陛下万岁,大夏万年!”

……

蔡徐村的人自然不会真让贾琮与黛玉这两位恩人,送上礼物还引入席间。

两人在两位族老的带领下,来到首席坐下。

贾琮没有端着架子,反而是乐呵呵的抱着蔡老丈的曾孙,拿席面上的一块点心,逗那胖娃娃玩耍。

而黛玉作为主持蔡徐村脱贫之人,这会还在跟蔡徐二老说着村子上的事。

贾琮耳朵动了动,听闻蔡徐村现在每户年入不下五十两银子,真是咋舌不已。

他家的大丫鬟,每月月俸不过二两。

在贾琮的印象中,他身边的吉祥如意年入二十余两,就足以养活一家,可见这银子的购买力如何。

而蔡徐村前些年都还是家家家徒四壁,能饿死老鼠的那种。这才几年,竟然已经远远超过了他家的大丫鬟,一跃成为方圆三十里……

不对,就算是京城中的百姓,那些富裕之家,都不一定有蔡徐村的百姓富足。

“殿下,老朽遵照您的指示,这几年都往镇上的学堂送去二百两银子,加上族里的孩子争气,总算没有丢了殿下的脸。”

蔡老丈自豪而又感激的对黛玉说道:“今年的毕业考试中,学堂的夫子推荐了我们村三个娃儿,皆被国子监录取……”

黛玉闻言眼睛亮晶晶的,含笑说道:“没有什么丢不丢脸的,事实上我都没想到你们能做到这种程度。这读书不是一蹴而就之事,三年时间能考中三人,看来你们蔡徐两族,骨子里就带着读书的天赋。当然,这也是你们努力的结果。”

只见黛玉说着朝身后的紫鹃、雪雁招招手,两个丫鬟就让人取来一个不大的箱子。

箱子打开后,里面放着数十本崭新的书籍。

“林姐姐你竟然准备的礼物,怎么不跟我早说,害的我空手过来吃白食……”

黛玉给了贾琮一个白眼:“我的不就是你的,还跟我说这么清楚,小心我回去跟大舅舅告状!”

逗了贾琮一句,黛玉转头跟蔡徐二老继续说道:“这是我让人刊印的四书等典籍,就当是我给村里孩子的礼物。最上面的几本,都是我让家父挑选出来,最适合乡试的大儒注释,老丈替我交给他们三人,让他们好好读书,将来给咱们考上三名举人……”

蔡徐二老几乎是颤抖着抚摸装备书籍的箱子,现如今的蔡徐村不缺银子,可这种典藏版的书籍,你就是有钱都很难买到。

他们最后直接又一次跪下,一旁的蔡徐族人也跟着跪倒拜下。

“殿下恩德,蔡徐两族族人万年不忘,老朽代蔡徐两族谢过殿下恩典,殿下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