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45章 豫王我真是太难了啊(一)

第445章 豫王我真是太难了啊(一)

豫王刘浻是太祖亲孙,其父乃是太宗皇帝的嫡亲弟弟。

太平兴国二年,太宗皇帝分建其弟至河南开封,敕封豫王,并赐亲护军三卫共计五万,用以镇守河南。

太宗末年,先王力主拥立刘济继承皇位,太上皇为表其功,于昭武八年、十一年、十三年三次下旨封赐,乃宗室中与镇守金陵的吴王府并为皇室两大亲厚之家。

昭武二十二年,先豫王薨逝,宫中传旨开封,令嫡长子子刘浻袭爵,余子皆有敕封,或为宗室王公。

并赐其子孙不降等袭爵三世,可以说,宫中对豫王府的恩赏亲厚,绝对是宗室中顶级的存在。

而且豫王府这些年也没有令宫中失望,无论是主动请旨上交麾下兵马,还是在封地的所作所为,皆可称宗室之典范。

但这一次佛门之事,让皇帝老爷大为吃惊。

豫王府不但与佛门魁首少林寺不清不楚,刚到京城还与乌斯藏国师有了牵扯,难道这些年的表现都是假的?

原本太子刘弘与贾琮是来打探情况,不想刘浻热情且坦然,拉着两人上了酒桌,一股脑将所有的事来了个彻彻底底的坦白。

“大侄孙,叔祖我真是太难了啊,差点就被佛门那帮子人坑死在开封封地了!”

这位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一大把年纪了,在侄孙晚辈面前卖惨一点都不觉得尴尬。

在贾琮惊呆的目光中,一手抓着酱猪蹄啃着,一手死死拉着刘弘的胳膊,啃一口肉就嚎一嗓子惨。

刘弘也跟贾琮差不多的表情,很想挣脱豫王的手,可惜尝试了好几次都以失败告终。

最终只能无可奈何的认命,将话题往开封引导。

“豫王叔祖,您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佛门的人还敢为难您不成?”

听到太子爷的询问,刘浻总算正经了起来。

他熟练地拿王袍擦去手上的油污,极为郑重的说道:“叔祖我向来好佛,这事太子应该知道吧?”

嗯、嗯~

无论是刘弘还是贾琮,对于这点还是清楚的。

刘浻早年体弱多病,宫中最善儿科的御医都束手无策,甚至断言这位豫王府的接班人绝无可能活过八岁。

直到开封城来了一位佛门大能,采用替身入佛的祈福之法,并辅之以神药,方使刘浻顺利长成。

此事不但让豫王府对那位佛门大能感激非常,更是让鬼门关走了一遭的刘浻心向佛门,自小诵读佛经,并以俗家弟子的身份,入少林潜修佛法,成为最为崇佛的宗室亲王。

шшш ?тт an ?¢o

作为镇守开封的宗室,豫王府世子药石无救却被佛法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河南。

佛门在河南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成倍的增长,一时间河南各州府的寺庙香火之旺盛,实属罕见。

后来刘浻又多次为少林、白马等名刹古寺刻碑题字,捐赠粮钱,向佛之心人尽皆知。

如果说一直如此倒也算是一段佳话,可刘浻渐渐察觉了一丝不对。

元祐八年,朝廷开始有意清查天下田产归属,重整税赋。

河南作为产量大省,自然是朝廷最为关注的地方之一。

豫王府虽说早早上交了兵权,可身为河南镇守,刘浻本就有代皇帝监察地方之责,也就暂时放下了礼佛的心思,把精力放在了清查地方田产赋税的正事上。

这一查差点没把他吓死,仅嵩山脚下的登封县,将近两成的良田就被佛门魁首少林寺挂在名下。

这还不算河南其他州府大大小小的寺庙,洛阳的白马寺名下,也有不下少林的田产。

要知道根据国朝的规矩,佛、道两家的寺庙道观,都是不用缴纳田税的,而且不用服徭役。

若是再加上官员士绅的免税份额,现如今的河南税银还不及开国之初的上缴京城税银的一半。

刘浻能通佛经梵语,自然不是不学无术之人。

反而此人极其聪明,他去了一趟龙禁卫开封千户所,从那里找来了自昭武元年至今,河南田赋变化的数据,一眼就瞧出了其中的玄妙。

“我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佛门的帮凶,自打我的病被医好后,佛门在整个河南传扬佛法医好了我的不治之症……”

简单的说,就是佛门借刘浻被和尚治好了御医都束手无策的疾病,让河南的百姓对佛法的敬畏与信仰达到了一个巅峰。

紧接着就是各家寺庙在州县中大肆宣扬佛法的无上伟力,佛陀普度众生的的宏愿,使得百姓更加忠诚信仰佛门。

加之前些年黄河时常神龙摆尾般的泛滥,水灾频频,寺庙就借此机会,大肆吞并百姓田产。

若只是这些倒也罢了,灾时以白菜价收购百姓手中的田产,这种事官商士绅基本上都干过。

可佛门在河南干出的事,比之更像恶魔。

他们将百姓的田产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走,然后摆出一副菩萨模样,舍一碗稀粥,将百姓召集起来,让他们给佛门当佃户继续耕种原本属于百姓的土地。

而且佃租之重,便是土豪劣绅都得跪着喊亲爹。像是少林这种佛门魁首,还豢养了大量的武僧。这些武僧都是自小培养灌输思想,让其对佛门的忠诚堪比死士。

而令刘浻脊背发凉的是,这些武僧大多来源于他们时常棍棒镇压的少林佃户。

没错,这些武僧基本上都是这些佃户的孩子,每一场天灾**,少林就会用一袋小米一袋糟糠去换取一个个幼童。

当刘浻认清佛门真实面目的时候,豫王府的书房就多了一封信。

信件的署名更是让刘浻汗毛竖起,白莲教。

若是别人,恐怕会信以为真。但刘浻的第六感告诉他,这个所谓的白莲教,恐怕是拜释迦摩尼的。

信中的内容让刘浻左右为难……

“信我带来了,你们先看看。”

一旁伺候的老太监取来一个木匣,从中取出一封信。

刘弘与贾琮头挤头很快看完,内容倒也简单,是一份遍布整个河南的田产归属名册。

而这些田产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豫王府在各州府的管事。

“大侄孙,你要相信我,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事,也从未与白莲教的人有过联系。”

此时的刘浻既忐忑而又苦涩,他是宗室亲王,身份本就敏感异常,加之又跟白莲教不清不楚的,谁坐在皇位的都得起疑心。

但他真的不清楚这些事啊,名单上的那些管事,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如今才发现这些管事都是白莲教教徒,自己说不知道,谁信啊?

原本他不想将这封信拿出来的,可不拿出来就得听白莲教之命行事……

刘浻作为宗室亲王,老刘家的种,被人威胁叫他干挖自家墙角的事,说实在的,他真是憋着一股难以压下去的火气。

拿出来虽然很可能引得宫中疑心,但他就不用再担心受人威胁了。

而且无论是佛门还是白莲教,搞这种阴私勾当,刘浻坚信在面对朝廷大军时,绝对撑不过一个回合。

思来想去,刘浻就决定冒一次险,这才有了豫王入京觐见之事。

至于说与乌斯藏国师答力麻八剌在阿育王寺的相遇,真的纯粹是偶然遇到。

答力麻八剌在说出龙气两个字时,刘浻当即就明白这又是一个坑。

吃一堑长一智,刘浻非但没有当场发飙,反而与其虚与委蛇,悄悄观察这个乌斯藏喇嘛的表情,想要从中探得一二,好用来给朝廷给皇帝表表忠心。

可惜答力麻八剌口风很严,忍着恶心聊了整整一天,甚至是说了很多违制不敬之语,都没能从答力麻八剌的口中得到什么有用的事。

最后还是突然冒出来的两名龙禁卫力士,打断了两人的交谈,让答力麻八剌露出了一丝破绽。

“先不说河南的事,那两个龙禁卫的力士好像在找什么东西,误入答力麻八剌居住的客舍,见到了两个神秘人,而这两个人对乌斯藏来说,肯定十分重要……”

刘弘好奇的问道:“豫王叔祖为何如此说?”

“答力麻八剌不顾我在场,严令护卫将那两名龙禁卫的力士击杀……大侄孙,你说说,他一个出家人当着我这个国朝亲王的面喊打喊杀,伱觉得正常吗?”

只见刘浻一拍大腿,满脸的遗憾:“可惜我的人手不够,手段更是不够高明,到现在还没弄清楚客舍中的人到底是谁……”

贾琮看向坐在一旁一直自斟自饮的曹久功,咧嘴笑说:“这个交给我……交给曹嘟嘟吧。只要在京畿,就没有龙禁卫查不清楚的人。”

龙禁卫想要在京畿查一个人,就是他每天上几趟茅房,都能列出详细的单子来,就看愿不愿意上心了。

曹久功依旧没有多言,只是抱拳说了声好。

三人略过这个话题,继续说起了河南之事。

贾琮看着手中的书信,细想之前在内阁看到过的地方公文。

他突然有了一个很大胆且荒唐的想法……

“四哥、豫王殿下,你们说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河南每隔几年就会闹白莲教,每一次闹匪,佛门都会收入大片大片的良田。该不会那些白莲教,就是他们佛门之人假扮的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