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39章 守约的贾琮,气笑的阁老

红楼御猫 第439章 守约的贾琮,气笑的阁老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439章 守约的贾琮,气笑的阁老

宝玉这个翰林待诏,别说值御前了,除了正旦大朝那种必须得来的,平日里大朝会都懒得来。

新闻司、报社呆着多舒坦……

但今日他来了,他拖着受伤的屁股蛋来了。

根据大汉将军的描述,待诏大人是被人抬到宫门前的。这位皇妃亲弟,京城里出了名的贾家凤凰蛋,竟然强忍屁股蛋的伤痛,一瘸一拐的走到了奉天殿大门前。

“臣承直郎、翰林待诏、礼部新闻司员外郎、《大夏日报》总编辑贾珏,恭请圣安!”

贾琮很想去扶一把的,他还从未见过这么能忍的宝玉。

只见宝玉进殿之后,大礼参拜皇帝老爷,一丝不苟的行完了三拜九叩大礼,整个奉天殿中的朝臣,一个个深吸一口凉气。

为啥?

因为国朝对于礼仪的要求,非大典、祭祀、朝见或接旨等重要场合,百官只需躬拜即可。

像宝玉这种三拜九叩大礼,怕是有大事要发生啊~

果然,皇帝抬手让其免礼起身,却见宝玉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奏章,双手托举,再拜。

“臣有本要奏,请陛下允准。”

“准奏。”

皇帝大概知晓宝玉要奏禀何事,却也好奇贤妃的这个弟弟,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言来。

毕竟贾宝玉的性情,柔的跟个面团似的,就是身处紫禁城的妃嫔都一清二楚。

在众人惊奇的目光中,宝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当着皇帝本人的面,开出了元祐十年第一炮。

“臣贾珏,弹劾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周炯,太子太傅、建极殿大学士夏令行,太子少师、文渊阁大学士郭培贵,太子少傅、武英殿大学士文同轩,刑部尚书蔡荃,都察院左都御史吕阳,大理寺卿王之维,明知有害民之法大行于世,却置若罔闻,上不谏君上,下不抚百姓,懒政怠政……”

嘶!

群臣心呼好家伙,贾家子这是把内阁并三司一勺给烩了。

就连周炯都懵了,咱们说好的互相“攻讦”,可没想你家弄这么大啊!

奉天殿中早已人言鼎沸,可宝玉依旧一本正经的“背诵”着他的奏章。

“昭武年国朝数次北征大漠,南巡抚民,户部吃紧。佞臣蒙蔽圣躬,蛊惑君上行议罪银之法,致朝中贪赃枉法之事大行其道……”

“三十年功名利禄,万万黎民深受其害。至元祐九年,国库丰盈,议罪银之法已无存在之理,内阁诸相及三司官员本该上禀御前,废害民之法,保国法威严,彰天下至公。然内阁、三司并无一人提及……”

“臣出身公府,科举入仕,议罪银之法亦予臣之特权,可免罪责刑罚。然古人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前法既已害民,岂可从之任之?”

“臣请奏,废除议罪银之制,革新国朝律令,恭请陛下圣裁!”

“贾珏,你可知祖宗之法不可变,议罪银之制乃圣人下旨施行,黄口小儿岂敢对圣人不敬?”

议罪银之法对于某些人来说,太重要了。

不等皇帝反应,就有人跳了出来,指责宝玉是对上皇不敬,是对祖宗之法不敬。

可惜论嘴皮子,宝玉还真没怕过谁。

“原来是辅国将军,身为皇族宗亲,一口一个祖宗之法不可变,却忘了太祖高皇帝当初也说过,祖宗不足法!”

宝玉朝天拱手,义正言辞的驳斥了这位皇亲的言论。

“祖宗之法当效,但效法不等于硬搬。制定律法、制度的目的在于使天下安宁,民富国强。为达到此目的,国朝合该以当下之国势民情确立制度,而对前代律法有所更改。而不是因循守旧,死守前人之法,致使国朝停足不前。”

“所谓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前人制定的律法制度若不适应当前的需要甚至阻碍国朝进步,自然要修改甚至废除。辅国将军若是觉得你的利益大于大夏的利益,那就当下官没说。”

“伱……荒唐!”

辅国将军哪里还敢说话,宝玉一口一个国朝利益,直接压得他连连后退,硬生生将快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至于其他人,这会人都傻了。

这贾家小儿嘴皮子真厉害,一句国朝之利就堵住了他们刚刚找到的理由。

贾琮瞅着那些被宝玉的言辞憋的难受的文武大臣,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厉害了宝二爷,怪不得海青天说你有大夏第一喷子……咳咳,谏臣的潜质。

果然,那些姐姐妹妹什么的,耽误了你的天赋。

一时间,殿中竟然神奇的鸦雀无声,就连那些被宝玉弹劾的内阁诸位大佬、三司官员都沉默不语,垂目深思。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贾珏的弹劾,你们怎么看?”

蔡荃等人很想说他们不背这个锅,但人家贾宝玉弹劾的罪名貌似没有问题,他们还真挑不出毛病来。

议罪银之法的弊端,自打当初被提出来后,就有人不断上谏说过此事。

可这玩意对于统治阶层来说,的确便利了不少。

贪上几十万上百万银子,被查出来罚银就能躲过抄家砍脑瓜子,哪个当官的不爱?

故而这件事并非他们不清楚,只不过不愿意说罢了。毕竟谁再提及此事,就是百官之敌。

别说蔡荃这个刑部尚书,就是把三司与内阁都算上,真没谁敢独立站出来对抗整个官僚集团。

但偏偏出了个贾宝玉……

正确的说,应该是宁荣贾家。

蔡荃的目光往王公队列扫了一眼,与贾琮的四目相对。这小子,此事的背后要是没他的手段,他蔡荃把名字倒着来写!

“臣无话可说,全凭陛下做主!”

刑部当场缴械投降,蔡荃摆烂,都察院跟大理寺也明白这件事的背后恐怕不仅仅是贾珏一人所为。

可别忘了,皇帝老爷前些日子才下了旨意,张正矩正琢磨着革新《大夏律》的事哩。

弄不好贾珏之谏,就是皇帝在背后站台。

“臣等并无异议,全凭陛下做主。”

皇帝的声音很平稳,无悲无喜。他转头看向内阁诸臣:“诸位师傅如何看?贾珏可是把你们都给弹劾了。”

要是眼神能刀死人,周炯很想将贾琮给刀了。

好一个保持沉默,合着让你堂兄当你的嘴替是吧。

贾琮看到了周炯快要气笑的眼神,摊摊手:你就说我有没有保持沉默?

周炯心中呵呵,无奈朝皇帝拱手:“老臣身为内阁首辅,竟还不如一个少年有胆识。议罪银之弊,三十年来的确有人不时提及。老臣以为,贾珏之谏,如警世之言,不可不慎之。”

“臣附议!”

“臣附议!”

……

内阁其余几人,包括林如海等六部尚书,几乎是同时齐齐拜下,附议之声响彻整座奉天殿。

便是有人心中不愿,不想失去议罪银的特权,亦是只能跟随大流,躬拜高呼臣附议。

拜服在地的宝玉悄悄捏了捏袖中的另一份奏章,有话噎在了喉间。

实际上他没想到第一本奏章会这么顺利,昨日半夜还偷偷从床上爬起来,忍着屁股蛋的疼痛,连夜写了第二本弹劾奏章。这本奏章就是政老爷、贾琮都不知道……

大半朝臣附议,余者也是保持沉默,故而废除议罪银之法的议题就这么顺利的通过了。

皇帝下旨,内阁附名,正式废除议罪银之法,由张正矩领头,会同三司尽快制定新法,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当然,这些都只是理想状态,至于能不能做到,还得看执法之人的品性。

故而周炯又提出了整顿吏治的事,这也算是他今日的第二议题。

大朝会嘛,吵架干仗才是常态。像是整顿吏治的事,群臣吵吵嚷嚷议不出什么结果。

皇帝被吵得脑瓜子嗡嗡响,最后直接怒斥群臣无状,御前失仪。

哗啦啦,原本已经撸袖子准备干仗的文武大臣纷纷躬身请罪,可怜了宝玉刚站起来没多久,又颤颤巍巍的想要垂首恭拜。

可没想到一个不小心,袖中藏着的第二本奏章掉了出来。

厚厚的奏本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在寂静的环境下极其明显。

“贾珏,你还有何事要奏?”

“啊?臣……不是,这……臣没有……”

这会的宝玉可没有了之前的胆大,慌里慌张的想要将奏章收起来,却听丹陛上的皇帝老爷吩咐道:“呈上来。”

等到夏守忠将其送到皇帝手中,只翻开看了一眼,皇帝就用诧异的眼神盯着宝玉。

“代善公要是还活着,你小子一顿板子绝对不会少!大伴,将这本折子送去宁国府,交给贾敬。对了,将贾珏也一同送去,让贾敬好好管教管教!”

“内阁、六部五寺随朕前往勤政殿议事,其余人都回去吧。”

夏守忠立马将拂尘一甩,高呼道:“退朝!”

……

皇帝只诏了内阁并六部五寺的主官,贾琮这个侍郎都没资格去。

当然,周炯谏言整顿吏治,也跟他这个工部侍郎没有多大的关系,懒得管。

反倒是宝玉的第二本奏章,让他来了兴趣。

可惜那本奏章被传旨的太监捂得死死的,就是他这个国朝伯爷都不给看一眼。

贾琮只能将主意打到了宝玉身上,亲自扶着其慢慢往宫外走着。

“宝二哥,你怎么还写了其他的奏章?上面写啥了?陛下为何会说要是祖父大人在,会打你的板子?”

宝玉一想到板子就腚痛起来,畏畏缩缩的苦着脸求助:“琮哥儿救我,我也是脑子一热,担心今日第一谏无法达到效果,就在第二本奏章上弹劾了当初谏言设议罪银之法的人,以及那些支持议罪银之制的官员……还有就是……就是……”

“还有?”

贾琮都被宝玉的大胆给震惊了,要是他没记错,他家祖父代善老爷子就是公共支持过议罪银制度。

没办法,那会北征正值关键时期,户部穷的能饿死老鼠,军方正等着米下锅呢。

可听宝玉的意思,还有……

“就是那个什么,我把太上皇写在了弹劾的第一行,毕竟议罪银之法,是他老人家亲自下旨颁布,施行天下各州府的。”

哈?

“没救了,等死吧!”

好家伙,海青天见到你都得拱手道一声前辈!

弹劾自家老爷子不说,连退居二线的圣人老爷都不放过,你不挨揍谁挨揍?

也就是皇帝知道你小子又犯傻了,将奏章扔给了贾家。否则贾家因议罪银之事得罪的人,还得再翻三倍不止。

贾琮将宝玉扶上马车,叮嘱亲兵安全送回家去,随后目送其离开。

“宝玉没事吧。”

贾琮回头一看,是柳湘莲、林柏几人。

他无奈苦笑:“问题不大,最多跪跪祠堂,有老太太在,不会有多大问题。”

几人一听就知道问题很大,别人跪祠堂那是常事,可宝玉是谁?老太太的命根子,敬老爷在小事上还真不会拂了老太太的面子。

“这……若是需要我帮忙,琮哥儿尽管说。”

“我亦是……”

“还有我……”

贾琮朝着几人拱手致谢:“多谢诸位哥哥,不过真的不用了。其他的我也不能说,宝二哥犯傻,担心第一谏不被采纳,在第二本奏章弹劾的名单上把我家老太爷给捎带上了,这不是……嗐,自找苦吃嘛。”

噗嗤~

林柏率先没忍住,随后几人纷纷爆笑起来。

怪不得贾琮说事不多但还是得跪祠堂,要不是宝玉刚挨了板子不久,敬大老爷非得好好揍他一顿不可。

几人在宫门前笑了一会,贺崇抱拳说道:“诸位兄弟,正好大家都在,下月小弟大婚,帖子过几日就会送到。三日后休沐,小弟在家中设宴,还望诸位兄弟能过府一叙,有些事请兄弟们帮帮忙……”

不用说贺崇这是想让他们这群人帮忙迎亲,大家都是意气相投之人,甚至可以说是拐着弯的连襟姻亲,帮忙之事自然是义不容辞。

贾琮等人纷纷拱手道喜,喜滋滋的应下的此事。

等到贾琮忙碌一天,傍晚回到荣国府时,宝二爷果然去祠堂跪着了。

哪怕他屁股蛋有伤,敬大老爷都没有轻饶了他。老太太原本还想出面去求求情,却在看完那本奏章后,无奈苦笑退去。

反倒是贾政下值后连荣国府都没来得及回,一路去了宁国府贾家宗祠。

等看完那本奏章后,后怕不已。

“这孽障……敬大哥,不能轻饶了他,要不然将来还不知要惹下多大的祸事来?”

政老爷是真的怕这个仅存的嫡子惹下贾家都兜不住的大祸事,贾珠没了,他可不想宝玉也没了。

想着棍棒教育总能让宝玉长点心眼,多些畏惧心,便想着让敬大老爷代他教育教育宝玉。

敬大老爷点了点头,赞同道:“是不能轻饶了……政弟,你也去祠堂跪着吧……”

“敬大哥尽管施为,弟无有不从……啊?我去跪祠堂?”

政老爷懵了,却见敬大老爷瞥了他一眼,鼻腔中发出冷哼。

“这些年你真的管教过宝玉吗?赦弟对宝玉的关心都比你付出的多。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宝玉之过,你这个当父亲的,责任要占一大半。”

在贾赦、林如海等人走进房门的那一刻,敬大老爷一巴掌拍在桌案上,宣布了对贾政的惩罚。

“念你明日还要去衙门上值,板子先记下,今晚就陪宝玉去祠堂跪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