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29章 海盗有没有还不是我说了算?

第429章 海盗有没有还不是我说了算?

锦盒共有两层,黛玉小心的揭开覆盖在中间的那方红色锦缎,两眼蓦然圆睁,惊喜的用手捂嘴。

“你亲手雕的?”

贾琮伸手取出锦盒中的玉质小人,那是与琮小仙童配对的黛小花仙。

玉质流光,俏丽佳人,绝世而独立。

他将小花仙与小仙童放在一起,往黛玉旁边挪了一步,整个人都贴在黛玉身上,蹭了蹭。

“我跟宫里的玉器师傅学了好些天,刻坏了十几块玉石,总算是不辱使命,赶在你生辰前刻好了。林姐姐,喜欢吗?”

黛玉看着桌上依偎在一起的两个小玉人,憨态可掬的琮小仙童与绝世独立的黛小花仙,让她回忆起与贾琮相识、相知的点点滴滴。

她摸了摸两个小玉人,眉眼弯弯的将其捧起,整个人靠在贾琮的胸膛。

“没想到你还记得我刚来时的模样……”

黛小花仙的模样,还是贾琮依照刚来京城大约一年后,黛玉在小院种植花卉时的情景雕刻的。

那个时候贾琮为了挡住老太太的乱点鸳鸯谱,挨了不少家法。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贾琮与黛玉的感情迅速升温,远远超过了阖府传扬的“双玉配”。

老太太与宝玉越是作妖,黛玉就越喜欢跟贾琮一块玩耍,两人一起种花,一起读书,一起打闹,可把一个劲想要靠近黛玉的宝二爷气得够呛……

好在一切都过去了,琮哥儿有赦大老爷护着,老太太就是用孝压人,也没能真将贾琮这个庶孙如何,反倒是把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感情磨掉了大半。

贾琮将黛玉抱在怀中,埋首黛玉光洁滑嫩的脖颈间,享受着与怀中温香软玉的温存,心中不禁感谢老太太的神操作。

若不是老太太当初闹幺蛾子,间接促进了他跟林姐姐的感情,说不定“两个玉儿”的事会变成真的。

毕竟表哥表妹天生一对……

不对,表姐表弟也可以天生一对!

……

贾琮与黛玉之间的感情没有过惊天动地的炽热,更没有生离死别的凄美故事,有的只有细水流长的青梅竹马,在一点一滴的相处中,逐渐积攒到了不可分割的坚定真挚。

花朝节一过,两人就各自奔赴了自己的“战场”,向着共同的目标再次进军。

黛玉从两个爹的手中要到了足够多的银子,开始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在繁重的公务中尽情的展现着自己的才华。

当初皇帝首开女子入朝的先河,敕封林氏女为正五品朝廷命官,没少招致朝野的非议。

可黛玉用实际行动,堵住了那些质疑之人的嘴。

二月十五的大朝会,礼部尚书贺耀敏在上奏北直隶各州县的入学率与各地学堂的运行情况后,率先为义务教育司请功。

皇帝闻北直隶的毛入学率高达七成,运转顺利,圣心大悦,晋礼部义务教育司郎中林黛玉为礼部右侍郎,主持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之事。

而贾琮则是左右开弓,同时进行与西洋诸国使臣谈判,以及大夏科技发展大计。

攀登科技树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不过贾琮自入朝以来,在工部招募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像是研制出简易蒸汽机的牛耿,就已经在贾琮的提醒下,将原本用来炼丹的八卦炉,改造成了能够推动纺机的第一代蒸汽机。

若非大夏炼铁炼钢的技术还不够发达,贾琮都要去铺设铁路了。

火器的改进研制也有了十足的发展,工部的那些科技怪工匠,仅凭着贾琮“无意间”的画饼,就造出了轻便快捷、威力可观的元祐一式迫击炮。

可惜又是钢材限制,如今还处于小规模制造实验阶段,压力直接给到了冶炼部门。

工部值房中的贾琮看着又来要钱的冶炼部门负责人,工部员外郎陈化,头疼的揉着眉心。

“又是五十万两?工部也没那么多钱了,就二十万吧。上次给伱们说的焦炭炼铁,你们实验的怎么样了?”

被腰斩了经费的陈化没有丝毫的失望,实际上他心中的预算有十万两银子就够用了。

陈化恭敬的接过批文,郑重回道:“伯爷之前的吩咐,几位大匠师傅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认真进行过多次试验。焦炭冶炼的效果要远远高于普通炭火。但现在的问题不是燃料的问题,而是锻打……人工锻打与水力锻打都试验过了,所得之钢材,还是无法让枪管、炮管的韧性得到加强。”

迫击炮绝对是个好东西,但这玩意炸膛的概率太大了。

说白了就是炮管钢材的质量跟不上,哪怕是水力锻打,都达不到要求。

“让牛耿改造一台蒸汽机,用蒸汽推动锻打。”

科技的尽头,不还是烧开水吗?

既然蒸汽机暂时无法用到铁路上去,那就去锻造修建铁路的钢材去。

作为上官,贾琮可不会什么事都亲力亲为。

上位者,从来都只需要发号施令,自有下面的人去忙碌。

刚刚处理完工部的公务,聂朝仪就让人来请贾琮过去。

西洋的使臣终于忍不住了,被贾琮晾了多日的夷人,最终同意了贾琮所提的各种条件。

纵横大洋,殖民世界的西洋诸国,还是没能忍住东方大国庞大市场的诱惑。

大夏将在三月派出第二批下西洋的船队,并且将派出驻各国的公使。

贾琮在礼部大堂看完了双方签订的建交条约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他放下手中已经签订好的条约,看向堂中在座的诸国使臣,笑眯眯的问道:“本伯记得,各位使臣曾说海上海匪贼寇甚多,咱们如今正式建交后,往来贸易定然会有井喷式的发展。为保证你我双方的商客百姓,不如咱们组建一支……不对,组建多支护航舰队,以打击海寇,保护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哗~

翻译官刚将贾琮的话译了出来,礼部大堂中各种毛色的夷人使臣就震惊的左顾右盼,叽哩哇啦的议论起来。

现如今的大海上,西洋诸国的殖民舰队明显占据着巨大的优势。

他们愿意跟大夏建交通商,不是真的怕了大夏,而是因为东方距离母国实在太远,暂时鞭长莫及。而且他们相比大夏,几乎把持着各条海路的水文资料。原本想着跟大夏建交通商,利用所占据的优势打开神秘东方的大门,倾销产品,赚取金银。

等实力足够吞并大夏的时候,作为海盗起家的西洋诸国,绝对会撕掉签订的条约,扑到庞大帝国的身上分食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

“伯爵阁下,贵国的海军如今还不足以远洋大战,打击海盗的事就由我们英格兰王国的勇士去干吧。”

“是的,对付海盗,我们西班牙王国的海军最有经验……”

“我们葡萄牙的勇士,是天生的海盗克星……”

大堂内的夷人使臣几乎是同一论调,大夏海军虽然有了巨大的变化,但依旧属于近海海军,没有远洋征战的经验。

但贾琮对这一点很坚持,因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大夏海军不能永远守着近海,唯有走出去,才能在海权盛行的当下分得一杯羹。

他的手指在刚刚签订好的条约上敲击着,保持着笑眯眯的神态,却斩钉截铁的说道:“这不是有诸位在嘛,想来作为兄弟之邦,诸位也愿意帮助我国将士熟悉各地海况,与我大夏儿郎共击海寇,还百姓安定祥和的贸易途径。”

贾琮戴高帽的手法还是那样的熟练,用大义去压这群人只是第一步,他可不会认为这群豺狼会有什么仁义之心。

“这份条约如今只盖了礼部的大印,有一件事诸位可能不知道。在我大夏,帝国的一切军政要事,都需要经过皇帝陛下、内阁的同意并盖印,明旨宣发天下,方能起效。”

他将新鲜出炉还热乎着的条约拿起,扬了扬后向北拱手继续说道:“仁慈的皇帝陛下,是不会让我国的百姓冒着被海寇袭击的巨大风险出海的。所以,为了海贸能够顺利进行,派出护航舰队是必须的。”

聂朝仪很想捂脸离开,永丰伯说起谎来还真是脸不红心不跳。

礼部尚书签字盖印的条约,哪里还需要盖什么皇帝宝玺与内阁大印。

不过这些话对夷人使臣还是很有用的,中央集权的大夏帝国,在这群夷人眼中,一切权力的确是属于紫禁城中高高在上的帝国皇帝。

被贾琮忽悠住的夷人使臣再一次窃窃私语起来,很快他们又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大夏的海军负责满剌加(今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域,他们负责以西的海域。

“满剌加乃帝国臣属,满剌加以东之海域,本就是我国内海。”

贾琮再次申明了自己的态度,郑重说道:“组建护航舰队,保护远洋百姓之安危,乃大夏海军职责之所在。本伯希望能与诸国联合护航,是看在你我双方建交通商的面子上,不是请求,而是我国之宣告。”

要不是为了借此搞来你们手中的海图及水文资料,小爷岂会与你们多费口舌?

在贾琮强硬的态度,以及大夏庞大的市场诱惑下,西洋诸国的使臣最终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毕竟人家大夏的海军实力也不差,真要远洋谁能拦得住?

联合组建护航舰队也好,放在眼皮子底下,也就不怕大夏海军偷摸去搞他们的殖民地了。

……

等到这群夷人离开礼部大堂,聂朝仪才问出了压在心里的疑问。

“伯爷,您提议联合组建护航舰队,是为了让咱们大夏儿郎熟悉远洋的海况吗?”

贾琮摇了摇头,端起茶盏慢悠悠品着茶。

“是,也不是。在大海上,这群夷人已经占据了优势。如今我大夏入局,想要分上一杯羹,就要侵蚀他们的利益。而利益就是战争的导火索,咱们将来与夷人必有一战。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想要打败他们,就先要了解他们。”

聂朝仪似懂非懂,再次开口问道:“那伯爷为何要找打击海寇的借口?万一这群夷人先一步剿灭了海寇,咱们不就没有理由继续呆在西洋了吗?”

“哈?我的聂大人啊,海寇怎么会剿的完?只要咱们想让舰队常驻西洋,就永远有海寇在海上肆虐。”

贾琮的话将聂朝仪弄得一头雾水,直到贾琮提起了一个人的名字。

只听贾琮起身说道:“靖王殿下已经快要彻底平定高丽,即将入倭作战。等打下倭国后,让靖王殿下发发善心,赐予倭奴将功赎罪的机会吧……本伯觉得,西洋就挺适合的。”

……

“你小子还真是走一步看三步,联合组建护航舰队的事朕允了,不过这件事需要可靠的人去打理。”

皇帝听完了贾琮的禀报后,笑呵呵夸奖了一番。

大夏的海军在近海的确已经无敌,但在远洋方面,甚至还不如那些走私的江南海商。

贾琮的这一招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皇帝提笔就写了一封诏书,传召镇海伯、松江水师提督戚北入京。

“臣也是突然想到,说实在的,咱们起步太晚,如今想要快速提升实力,在大海上分一杯羹,必须尽快熟悉海图航线,并且熟悉远洋作战,了解夷人的作战方式。”

“你说的不错,之前咱们打的都是夷人的殖民商船,能得小胜,也是占了夷人轻敌冒进的便宜。”

大夏的海军曾数次打败夷人的船队,但那都是大夏正规海军,偷袭的夷人殖民商船。

人家的正规海军实力,还是在大夏之上的。

便是皇帝老爷也没有为此沾沾自喜,反而极为重视己方海军力量的发展。

“轻敌不可为,夷人在很多方面还是强于我们。”

皇帝的眼中寒光一闪,吩咐道:“之前你小子跟朕说过,百年海军,咱们想要在海上超越夷人,首先就是要训练出精锐的海上健儿。其次就是舰船……”

贾琮点头应和:“臣已经让工部的人加快舰载蒸汽机的试验了,如果真能研制出蒸汽机船,至少在船速方面,足以碾压诸国。”

“那玩意真的好使?老牛家还有这样的人才?”

不是皇帝老爷不信,实在是老牛家一屋子莽汉。如今出了牛耿这个手能绣花的内秀之才,他真觉得有些玄幻。

贾琮想起老牛家除了牛耿之外的一群虬须大汉,也忍不住笑了。

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蒸汽机的试验进度还是很喜人的,如今已经有了带动纺机的小型蒸汽机。如果陛下感兴趣,臣这就带陛下去参观参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