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25章 万国来建交

红楼御猫 第425章 万国来建交

作者:橘猫不是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1-19 01:26:19

第425章 万国来建交

赦大老爷在金陵城没有待多久,在见完乖儿子宝贝蛋琮哥儿后,正月初三就乘船北上,打算在二月初二迎春及笄之前赶回京城。

而贾琮原本都做好了不得不错过二姐姐及笄礼的打算,却在正月初七收到了皇帝老爷的圣旨,叫他尽快回京。

腊月二十六,第一批大夏下西洋的船队回来了。

同时带来了红毛、黄毛、蓝毛等各种毛的官方使者,并于元祐十年正旦大朝正式提交国书,欲与大夏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英格兰王国、法兰西王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

黛玉对照着数次后的《坤舆万国图》,一一将随圣旨而来的太子亲笔信中提到的陌生国度对应起来了。

“这神圣罗马帝国还真是奇特,别的都叫国王,就它的君主被称为皇帝,看起来它才是西洋诸国的宗主国。”

贾琮放下了手中的笔,凑到黛玉身旁,将下巴抵在黛玉白皙的脖颈间,蹭了蹭她的脸颊,为其解释着西洋夷人教皇加冕的传统以及当下西夷的复杂情况。

什么联姻啦、亲戚间干仗啦、中世纪的黑暗啦、宗教地位变化啦,等等这些奇葩的政治制度变迁。

“四哥提议让我回去跟这群夷人打交道,估计是因为朝中除了我之外,还真没人对西洋有更多的了解。”

说到这儿,贾琮对于当今皇帝以及国朝的重臣还是很佩服的。

中原王朝当了一千多年的天朝上国,竟然能在短暂的接触后,清醒的认清现实,没闹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笑话。

要知道前世我大清的乾隆皇帝,给人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发了一道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谕英吉利国王知悉,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航海来廷,叩祝万寿,并备进方物,用将忱悃。朕披阅表文,词义肫恳,具见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

黛玉突然惊喜的跟贾琮说道:“皇兄在信中说了,咱们的人从西洋带回了整整一船的书,允我借阅抄录。淑妃娘娘已经连续两日埋首书海了……”

“淑妃、书妃~我一点都不奇怪。”

贾琮好笑的给了黛玉一个摸头杀,淑妃冯氏被称为“书痴”,一下子多了一整船没有见过的书籍,她若是不沉迷其中才是怪事。

当然,自家这个“书痴”,也不遑多让。

不信瞅瞅黛玉现在的眼睛,简直比启明星还要亮。

贾琮将黛玉拥入怀中,轻揉黛玉有些冰凉的手,用自己的体温给其暖热。

“一会我去跟十三爷还有老师他们说一声,咱们明早就出发回京,正好二姐姐的及笄礼要到了,之前还遗憾没办法赶回来呢。”

……

随着老十三在江南大开杀戒,局势虽然还未彻底稳定,但有夏令行老爷子镇着,已经不可能发生大的波折了。

徐晋年前又得了晋升,皇帝老爷这回是下定了决心,哪怕社稷倾覆,他也要将新政进行到底。

被江南士绅一再闹事的举动气着了,正式下旨徐晋官升两级,任正二品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衔。

两江总督不是常设官,乃皇帝亲命总管南直隶、浙江和江西三省的军民政务。

加上兵部尚书与都察院右都御史的官衔,可以说,整个江南的军事、民政、吏治徐晋都有权力插手。

再加上夏令行与刘恪这一文一武两人协助,徐晋推行新法就是惶惶大势,天王老子来了就没办法阻拦。

正月初七,贾琮携黛玉、探春启程回京。

这一趟乘船沿运河北上的历程无比的顺利,金陵漕帮被官府彻底铲除,不但没有影响到运河的运输,反而更显便利与安全。

由漕运总督府以及各地官衙,共同出面成立的官办运河管理处,只十余天就让朝廷感受到了运河上的巨大好处。

此举不但让朝廷彻底掌控了京杭大运河这条南北经济大动脉,更是从中赚取了大量的银子。

经过十余日的奔波,正月二十五,船至通州码头停靠。

贾琮三人刚刚走出船舱,便见码头上站着数人正翘首以盼。

不但二哥贾琏来了,一旁陪同的还有宝玉、贾蓉、贾蔷、贾兰以及柳湘莲、林柏二人。

“林姐姐、三姐姐~”

马车的车帘子被人掀开,露出两张俏脸。

黛玉冲马车挥了挥手,原来是湘云带着惜春丫头跟着来了。

兄弟姐妹见面,自是开心。

众人没有耽搁,眼看着迎春的及笄礼与大婚没几日了,大家有的忙呢。

一行赶着天黑总算回到京城,柳湘莲与林柏也没有告辞回去,被老太太留了下来。

朝廷已经开印十日,林如海的户部忙的昏天黑地,闺女回京都没办法回家。

倒是赦大老爷如今闲了下来,重新过上了老纨绔的逍遥日子。

夜宴过后,黛玉被姐妹们拉去了迎春院中玩耍。荣禧堂中坐满了老太太的儿孙女婿。

“过几日我会上书辞去前军都督之职,琏儿如今在都督府中任职,咱们家在军中的威势太甚,这样不好。”

赦大老爷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老太太差点没反应过来。

国朝五大都督,分掌大夏军权。每一位都是位高权重,便是皇帝想要换个人都得小心权衡利弊。

贾政不是很懂其中的玄妙,没有什么看法。

几个小辈除了贾琏、贾琮外,除了惊讶之外,多是不舍遗憾。

敬大老爷则是赞许的点了点头,这个堂弟早年锋芒毕露,如今总算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了。

“赦弟说的不错,你与琏儿分掌前后两军,差不多掌握着大夏四成兵力。若是你还在外面任职倒也罢了,可如今你回到京城,便是陛下不疑心,朝中的官员也不会放下心来的。”

经过贾敬的这么一分析,其余人也明白了这桩事中的玄妙之处,纷纷点头附和。

一府两父子掌握着大夏四成的兵力,也就是皇帝信任贾家。若是别人,估计二圣睡觉都睡不踏实。

贾琏却道:“父亲不必如此,还是儿子上书请辞吧……”

“说什么傻话,你当你的后军都督是什么来的?”

不等赦大老爷说话,老太太倒是率先出声训道:“陛下委任你为五军都督之一,那不但是施恩予我贾氏一族,更是在为国朝培养新一代的军帅人才。你是陛下立起来的标杆,总不能大夏的军方一直靠着老人支撑吧。”

“婶娘说的对,琏儿的确是陛下立起来的标杆,此事张老公爷与我说过,他多次上书陛下,想要辞官致仕,可朝中离不开他。”

说到这儿,敬大老爷都不得不感慨元祐朝武将的断层之危。老一辈的将帅都快提不动刀了,新生代除了寥寥无几的代表,竟然没多少合用的人才。

想想开国之初的群星汇聚,以及昭武年间的名将辈出,当下军中,至今还是老帅撑着门面。

元祐朝的文武之差,真的可以说是文曲星不要钱的下凡,武曲星君大概是忘了凡间还有位皇帝等着他赐下将星哩。

如今堪用的年轻武将,除了贾琏可以说是能独当一面外,最能顶事的竟然是年方十二的贾琮。

便是耍得一手好剑的柳湘莲与天生神力的薛蟠,也只能说一句可为将,但不可为帅。

军中将帅有断层之危,这算是当今皇帝的一大心病了。

“国朝经过三代帝王的精心经营,如今可以说是盛世。盛世武将不显,这也算是历朝历代的通病。”

敬大老爷感叹了一句后,跟家里的几个晚辈哥儿说道:“咱们家是武勋,学文不过是个添头。你们几个除了琮哥儿和兰哥儿,没长学文的脑子,就别想着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享受荣华富贵……”

“敬大伯,您忘了侄儿~”

宝玉的幽怨总算上敬大老爷想起了宝玉这个歪才侄子,忍不住扶额。

“对,还有宝玉……”

被宝玉这么一打断,敬大老爷的神情也没有方才的严厉,语重心长的教训道:“如今天地大变,夷人的事你们也听说了。这个世界并非只有我们,外面的世界很大。陛下是位雄主,雄主是不会只盯着这一方天地。咱们武勋的将来必然有大用。”

“从明日起,宁荣贾氏,不论嫡庶,不论亲疏,统统要去族学学文习武,把族中的武学延续起来!”

老太太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支持,赦大老爷与政老爷也是极力拥护。

贾家不像理国公府,靠着打压庶支维护嫡支的利益。

武勋之家,打压庶支只会让家族人才夭折,家族的败亡往往就是一夕之间。

这件事就在荣禧堂简单的定了下来,等迎春及笄礼那日,族人齐聚之时,会与族老们共同商议,制定详细的计划。

林家也是极为团结的家族,林柏对于突然被叫来参与贾族大计没有多大的感受。

但柳湘莲就不一样了,他爹就是因为被理国公府打压,在柳老爷子过世的当日,被赶出了理国公府。

“柳哥儿,你与二丫头成婚之后,就辞官去武备学院学上两年!”

啊?

懵逼的柳湘莲更加懵逼,他都二十二三了,好不容易得来的官职,这就放弃?

而且让他向来不怎么喜欢读书,如今要他去武备学堂,这不是为难他嘛。

却听敬大老爷说道:“将与帅的区别,我不说你应该也明白。你之前学的都是野路子,大军交战,拳脚功夫说重要也不重要,只有懂得排兵布阵、领兵作战才能在军中走的更远。而且如今打仗的方式也不一样了,武功再好,在火炮、火枪面前,也不过是以卵击石!”

嗯、嗯~

贾琮奋力点头,敬大伯说的太对了!

他冷不丁的冒出来一句话:“你有神功,我有科学!”

科学?

贾琮连忙为众人解释道:“火炮、火枪的制造、运用都属于科学之道,随着科学之道的不断推陈出新,火器的威力将越来越强大。只有学会如何运用这些,才能让战争取得胜利。”

众人恍然大悟,这倒是个新奇的说法,新奇却也符合现实。

不说别的,国朝要跟夷人争夺殖民地,可不就是大炮巨舰的交锋?

这时赦大老爷也开了口:“对于火器的应用,国朝除了琮哥儿这个之人,琏儿与王子腾是最厉害的。武备学院试行一年,效果不错,陛下甚至为此多次嘉许了王子腾,二女婿去武备学院,的确是个好主意。”

你可以说王子腾是个老阴人,但不得不承认此人学习能力与眼光,绝对是国朝数一数二的。

他只是在宣府正式接触了一次火器大战,就对火器的应用有了最为客观的认识。

而且经过短短两个月的详细了解,在朝廷开印的第一日,王子腾以皇家武备学院执行院长的名义上书皇帝,谏言朝廷加大对火器的研制以及战术应用的研究。

这一点就是赦大老爷都不得不服气,至少他只是个拿来主义者,做不到静下心来推演研发新战术。

娘的,人比人气死人啊!

……

正月二十六,贾琮早早起床。

勤政殿的殿外早就候满了等待觐见的官员,有文臣也有武将,最扎眼的就属那些各种毛的夷人使臣。

今日没有大朝,皇帝传来口谕,除了几位大佬,让其他人各自回衙门办差。

倒是那几个夷人使臣,被送去了东宫跟太子磨牙。

皇帝老爷跟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商议新政的事,一时半会应该闲不下来。

礼部尚书贺耀敏则是将贾琮拉到偏殿,跟他诉起苦来。

“你小子躲在金陵享福,把老夫我害苦了!”

“贺公,咱讲道理,我是在金陵享福吗?西林那群人有多难缠,您老又不是不知道。光是漕帮的那群贼人,就让我差点愁秃了脑瓜子……”

贺耀敏可不管贾琮的抱怨,挑了挑眉说道:“对你来说,砍脑瓜子熟练地跟吃饭一样。西洋的情况,国朝除了你,还有谁能分清红毛、黄毛的区别?他们提出的那些条款,很多东西老夫是闻所未闻,谁也不知道他们说的到底是真是假。”

夷人要跟大夏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其中各种商贸的条款差点让礼部的人愁光了头发。

光是商议通商关税这一条,就足以令礼部的人两眼一抹黑。

“好在你回来了,跟夷人谈判的事就交给你了。”

嗯?

老爷子,我是工部侍郎,不是礼部侍郎啊!

不过看这样子,贺老爷子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了,实在是大夏开眼看世界没多久,如今连西班牙跟葡萄牙,两个牙到底是什么关系,他们都分不清。

贾琮不禁苦着脸说道:“这事交给我,不过您老不能老逮着我一只羊薅羊毛,咱们礼部得赶紧培养合格的外交人才。”

贺耀敏手抚长须,微微一笑,似乎早就预料到贾琮会有此言。

“此事老夫也已经察觉了,随着与夷人的来往越来越密切,主客清吏司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变化。这样,一事不烦二主,永丰伯,你看礼部该如何应对,为老夫写个条陈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