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御猫 > 第410章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第410章 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

宗亲怎么说也是老刘家的自己人,刘弘与贾琮遵照太上皇的旨意能照顾的都会照顾一些。

例如冀王府一脉,贾琮不但为其详细讲了一下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也为冀王世子刘慷出了不少主意。

比如可以联合一些与之亲近的家族共同打造一支开拓团队,共同开发殖民。

至于说从工部订购战船火器,七折的折扣绝对是个良心价,其他宗亲最多的才从贾琮手里讨了个八八折。

等到刘慷等人率先从东宫讨到了分封的名额,那些观望的皇室宗亲及武勋贵戚一个个急了,一窝蜂的往东宫跑。

三日时间,贾琮从皇帝手中拿到的分封名额全部“卖”了出去,不但让京城商会主动提出用他们的船队为朝廷运输钱粮,更是受到了这群人的感激。

要出海光有船当然不行,他们还需要合格的水手、士兵,还得要熟悉海路水文的人员。

贾琮也答应了京城商会,朝廷的水师可以提供培训业务,只要银子到位,他贾琮什么都敢卖。

“所以说,大夏从来不缺银子,缺银子的只是户部罢了。”

贾琮将账本递给了刘弘,七个王国、九个公国、十三个总督管辖地,总共二十九个分封名额,为工部、兵部带来了高达三千八百多万两银子的生意。

战船、火器、兵甲以及相关人员的培训,朝廷算是发了第一笔的战争财。

其中分封的七个王国,除了贾琮为大外甥提前预定的澳洲外,皆是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资源富饶的地区。

同时也基本上与夷人殖民地重合,需要用刀枪火炮实打实的抢夺一番。

但这群大夏的宗亲根本就没想过退缩,睥睨四方的嗷嗷叫说要将夷人赶下海去喂王八。

他们不缺银子,也不缺耐心,更不缺勇气。

都是太祖子孙,老刘家的种,谁也不服谁。

特别是分封在天竺的三家,早就被贾琮忽悠瘸了。当然,贾琮也没有真的骗他们。

天竺的确是极为富饶,黄金铺满寺庙,那里的人向来逆来顺受,谁去统治都是恭顺的像绵羊,只要到时候打败夷人就好。

刘弘翻看着账册上的数字,唏嘘感慨。

“还真被你说中了,战争果然是最赚钱的。只是这样一来,工部那边忙的过来吗?”

贾琮点点头回道:“四哥不必为此发愁,随着各大船厂的技术发展,还有熟练工的数量增多,一年下水百八十战船不是问题。而且各大封国的人也要慢慢招募愿意出海的人,五年内能分出去就已经算快的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都是为了子孙后代谋划,哪怕是数年内看不到希望,依旧想尽了办法来求这一次机会。”

刘弘的感慨贾琮亦是赞同,殖民海外,还要与夷人打生打死,不顾风险耗费巨资的谋划,可不都是为了子孙后代吗?

事实上朝廷这么做也是一样,皇帝甚至做好了将来封国与宗主国离心的准备,依旧全力支持此次大计,还不是为了大夏或者说是中原王朝的未来?

肉烂在锅里,总比异族入侵好吧。

贾琮看了看窗外的晚霞,打了个哈欠,刚想要跟刘弘告别,却被勤政殿的小太监拦了下来。

“殿下、伯爷,宣府送来急奏,皇爷诏殿下与伯爷去勤政殿议事。”

……

贾琏又搞了一个大动作,在王子腾抵达宣府镇的第二日,他就带了五千兵马悄悄出城,从西边的柴沟堡北出长城,顺着大青山方向北上了。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似乎是每一个天朝将领的梦想,贾琏作为荣国子孙更不例外。

中枢还未议定突袭鞑靼王庭的计划,贾琏就来了个先斩后奏,差点没把王子腾吓死。

贾恩侯的崽都这么勇的?无诏出兵,还他娘的只带五千人,真以为自己是霍去病窦宪啊!

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派人去将贾琏堵回来,只好快马往京城报信,将烦恼扔给皇帝。

“陛下,为今之计,您还是先补一道诏书为好。”

周炯感觉他的头发迟早要愁的掉光了,朝中有不少人对贾琏擅开边衅意见很大,好不容易才将其安抚下来,又来?

愁归愁,气归气,该办的事周阁老还是会妥当处置的。

而且包括他在内,整个中枢文武对于贾琏这次突袭的计划很看好,除了对突袭的时间有些异议外,无论是内阁还是五军都督府都是极为支持。

复刻突袭瓦剌的战术,至少有六七成的把握可以获胜。

皇帝嗯了一声,贾琮就坐在一旁的几案上开始挥毫泼墨,给他二哥补手续。

“五千骑兵是不是太冒险了?贾琏跟这臭小子一样,胆太肥,带这么点人就敢深入草原三千里,他以为他是代善公?”

皇帝瞪了趴在几案上写诏书的贾琮,叹了一口气,询问老帅们的意见。

贾琮缩了缩脖子,尽量让自己不那么显眼……

英国公张岳作为军方一号大佬先开了口:“五千人不多不少,鞑靼主力如今在宣府耗着,草原腹地就算有个三五万人,五千精锐骑兵也能进可攻退可守。贾琏这小子,已经是个合格的将领了。”

五军都督府的几位将帅意见基本一致,倒是内阁这边还是不怎么放心。

实在是贾琏太过年轻了,若是这一仗是贾恩侯亲自去,才能保证万无一失。

皇帝对兵事不怎么精通,不过他有一个极好的优点,那就是知人善用。

既然都督府的人觉得没问题,那就没问题……

“林卿,户部这边的后勤要做好,万万不能让宣府与辽东缺了粮草军械。对了,运送南边粮草税银的事解决了没有?”

林如海上前禀道:“漕运还是难以打通,臣已经行书登州,请登州水师调集空余船只启程南下。不过户部现在不缺银子,臣已经安排下去了,就近征集购买粮食先送一部分北上。”

“嗯?户部有钱了?”

皇帝有些诧异,若他没有记错,林如海昨日才跑来勤政殿跟他哭过穷。

刘弘适时将一本还泛着油墨香味的账册呈上,笑着说道:“父皇,分封海外的事已经办妥了。各家封国按照约定,已经将第一笔银子送去了户部。户部应该已经入账超过一千五百万两银子了吧?”

林如海的脸上总算没了前几日的愁苦,笑容满面的冲着刘弘拱了拱手:“太子殿下说的不错,自三日前开始,户部至今已入账白银共计一千六百三十三万两。臣给工部、兵部各调拨了四百万两银子,户部还余下八百多万两,后续将还有两千万两入账,足够支撑此次大战了。”

皇帝一听就眼红了,盯着林如海咬牙说道:“林卿,既然户部富裕了,你从朕这里借走的银子,是不是该还给朕了?”

我凭本事薅的羊毛、借来的银子,为什么要还?

林如海揉着眼睛掏着耳朵,面上满是疑惑:“什么?陛下您说什么?还什么?什么银子?臣什么时候跟您借过银子?”

噗~

除了皇帝自己又气又无奈,其余人都忍不住笑了,勤政殿中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贾琮回家后将贾琏出征的消息给家里人说了一下,府中妇孺对此虽有担忧,但也算是习以为常,还挺着住。

武勋家族,马革裹尸都是常事,何况此战就是老太太这个半桶水军事专家也能看出来,胜率极大。

“琏儿那里你多操点心,王子腾在宣府,我总是放不下心来,小心他背后算计咱们家。”

老太太算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贾琏既然敢提议让王子腾接手宣府镇的防御,岂会没有预防?

宣府镇监军使不是别人,正是紧急从京城调过去的忠顺王世子刘崇。

而且王子腾这个人野心虽大,却在大节上从不犯糊涂。此战关乎北境数百年之大计,不容有失。

以王子腾的政治觉悟,他不但不会拖贾琏的后腿,还会想尽办法为其吸引鞑靼主力的注意力。

贾琮没有跟老太太说这些,只是说朝中已有完善的计划,让其放心。

随后就问起了家里的事,荣国府该为元春的孩子,同时也为贾家的未来做准备了。

比如先筹集一部分银子出来……

“银子的事你不必操心,我与你敬大伯、你二叔商议过了,咱们家如今没了户部的亏空,一年能结余一百多万两,足够应付前期的开支。”

老太太喊来鸳鸯,让她取来家里的账册。

“你那个养珠的方子不错,自去年开始,每年至少有几十万两的盈利。还有跟草原的羊毛生意,工部每年给咱们的分红就超过了五十万两,攒上几年就够造一支不小的船队出来。”

“这还不够……”

贾琮翻看了一下账册,啪的一声将其合上。

他琢磨了一下,跟老太太说道:“虽说咱们家不会明着出海经营封地,但那到底是咱们贾家的退路,不容有失。船队的规模不能小了,这点银子还比不上那些海寇……您容我先想想,看能不能再找到几个来银子的路子。对了,二叔呢?”

“你二叔?有同僚请他去了南池,这会还没回来。你找他有事?”

“那就明日再说吧,您先休息,孙儿去找下宝二哥。”

老太太知道这个孙子向来主意大,也就没有再问。不过还是面色古怪的吩咐了一句:“那你去吧,不过不要太过打搅宝玉,他……今日刚挨了揍。”

……

政老爷今日愿意出府应酬,那是因为他心情好,毕竟能痛痛快快的揍儿子,心情能不好吗?

宝二爷这几日又干了一件大事,被政老爷堵在前院拿大棍拿宝玉揍了一顿后,乖乖告了假在府中养伤。

贾琮走进宝玉的屋子时,湘云正逗趴在床上的宝玉。宝玉也是个乐呵性子,屁股被揍的趟都趟不下来,这会却能笑呵呵陪着湘云玩耍。

“宝二哥这板子挨得值啊,有云姐姐陪着,我看就是再让二叔揍几顿你也乐意。”

湘云被贾琮打趣的脖子都红了,抬手敲了一下贾琮的脑瓜子,就借口去泡茶离开了里屋。

贾琮用手点了一下宝玉盖着薄毯的腚,床榻上的宝玉哎哟叫一声。

“别、别、别,真的疼!”

“宝二哥跟我说说,你怎么会跟贾化起了冲突?”

贾琮是真的好奇,贾雨村自从去了顺天府担任府丞,这些日子以来还真算是兢兢业业。

原本他与忠顺王算计,打算找个机会送贾雨村一张地府的单程票,没想到这老小子极其谨慎,至今没有露出马脚。

恰巧最近事多,贾琮也顾不上给贾化挖坑,想着过些日子有空闲了再好好跟这人玩玩,不想宝玉竟然先出了手。

只见宝玉哭丧着脸抱怨道:“别提了,我这回算是栽了个大跟头……”

原来贾化在顺天府任上一直维持着清官大老爷的形象,便是朝中那些吹毛求疵的御史言官们都寻不到半点毛病,对其印象不错。

但却在宝玉这里露出了一丝破绽,有人偷偷给新闻司送了一封密信,举报顺天府府丞贾化贪赃枉法。

“琮哥儿可还记得甄家宝玉?”

“嗯?记得,甄家虽然被抄了家,可圣人到底是给了甄家恩典,饶恕了甄宝玉,让其在金陵为奉圣夫人守陵。怎么了?”

只听宝玉说道:“甄宝玉来京城了,那封密信就是他写的。甄家在抄家前,曾将家中财物分成数份寄存交好的人家。后来龙禁卫去金陵查抄,时任金陵知府的贾化协助龙禁卫办案,追查藏在南直隶各处的甄家财物……根据甄宝玉所说,贾化借故将奉圣夫人的财物充为赃物给抄了。”

我艹!狠人啊!奉圣夫人的东西都敢动!

那可是太上皇的奶嬷嬷,整个大夏包括皇帝都不敢去触碰这个禁忌。

“宝二哥,你是不是见过甄宝玉了?他怎么敢确定贾化抄了奉圣夫人留下的东西?”

宝玉摇了摇头,从枕头下取出一封信来。

“我也没见到甄宝玉,但我认得出他的字迹。这封信你先看看,按照甄宝玉的描述,贾化暗中带着人去了他那里,用甄家女眷的清白性命威胁他,交出了奉圣夫人留给他的银钱财物共计二十多万两。后来甄家女眷被判流放,途中竟然有人侮辱了那些女眷……”

不用说,甄家再怎么说也是公卿官宦之家,那些女眷本就要面对抄家之灾,又失了贞洁怎么可能受得住。

等死讯传回金陵,甄宝玉想起他交给贾化的二十万两银子,竟然吐血昏了过去。

等好不容易养好了病,跑去金陵城打算与贾化对峙时,这才发现金陵知府换了人。

这不,与贾家宝玉一样拿姐姐妹妹当命根子的甄家宝玉,一怒之下就写了一封状子就递进了金陵府衙。

可惜府衙的那些衙役都是狗眼看人低,甄家如今是人人喊打,甄宝玉连府衙的大门都进不去。

但这一次甄宝玉铁了心要给姐姐妹妹报仇,竟然一路乞讨来到了京城。

得知贾化如今是顺天府的府丞,位高权重。他思来想去,最终将目光放在了怼天怼地的贾宝玉身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